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

徐佛懷上龍種,對於羣臣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即便是皇后張嫣也不得不表現出與有榮焉的姿態,並親自請求朱由校給予徐佛名分。

朱由校雖說是君王,但也得爲自己做下的事負責,也就從了皇后的意思,下旨立徐佛爲惠嬪。

雖說徐佛是朱由校第三個女人,但母憑子貴,也就比充入後宮更早的姚選侍高了幾級。

這些都是皇后張嫣的安排,朱由校也沒太在意這些,現在他成爲帝王,也有了幾個妃嬪,但朱由校卻沒有特別大的喜悅感。

原因很簡單,滿城文武和後宮佳麗都不知道歷史上的十多年後,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將會煙消雲散,而只有朱由校自己知道如果現在不抓緊着改變,他也會同崇禎一樣掛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樹上。

現在還是信王的朱由檢此時和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右侍郎李明睿以及其他要隨扈的文武官員們正恭候在午門之外,準備等着陛下的召見。

今日是南巡啓程的日子,朱由校也早早的起了牀。

這些日子以來,他每夜都留宿在皇后張嫣這裡,且幾乎每次必做事,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理,而皇后張嫣也默契地迎合着,甚至比昔日還主動。

也因此,弄得朱由校很是疲憊,而皇后張嫣也同樣好不到哪裡去,披上紗衣後只得命侍女們前來伺候。

等到朱由校剛出了坤寧宮,王承恩就已趕了來:“陛下,一切準備妥當,京城內外俱已戒嚴,從京城到通州的路上,順天府的人也加派了兵丁看守,現在就等着吉時一到,百官朝賀之後,就打馬啓程。”

“不必如此緊張,也不是誰都有滿洲韃子的膽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朕。”

朱由校說後就撩起龍袍出朝乾清宮走來。

此時,從乾清宮到承天門的宮門開始66續續打開,紅毯也鋪了過去,威武挺拔的錦衣大漢也已佔滿了御道兩旁。

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則維持從承天門到大明門的秩序,一應百姓都被限制在離御道三丈之外的位置。

此次隨扈的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右侍郎李明睿和信王朱由檢以及其他文武官員也早已恭候在陛道之下。

一待朱由校出現,便都整齊地朝朱由校山呼萬歲。

看着眼前錦衣羅蓋,彩旗飄飄,朱由校也不由得感到了一陣豪邁,說了一句:“平身”後,就見穿着御賜鬥牛服的禮部尚書錢謙益來到正燃燒着熊熊烈火的青銅巨鼎前,宣讀朱由校此次南巡祭祀孝陵之意義。

錢謙益雖說膽小怕死,畏畏尾,但文采的確也算得上是當世翹楚,一篇文章寫的是瑰麗華美。

不過,朱由校其實是聽不懂的,也就臺下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們一個聽得是如癡如醉,還晃起了腦袋。

等到上了龍輦後,朱由校纔算是鬆了一口氣,沒有再循規蹈矩的去做出一個帝王的樣子來,將雙腳一擡,就倒在了軟榻上。

已經由皇家工程院加了軸承的龍輦現在已經變成了四輪,行進起來倒也比以往穩了許多。

朱由校也沒有再感受到顛簸之感,桌上的清茶也不必再蓋着茶杯,因爲不再擔心會溢出去。

而且龍輦也加大了空間,整個龍輦除了臥室外,還帶了衛生間和會客廳,而且李明睿和王承恩兩個隨扈大員也在龍輦上有自己的房間,爲的是方便隨時被自己召見,並幫助自己處理一些緊急傳遞而來的軍國大事。

沿途的驛站都加派了驛卒和馬匹,隨時準備將最新的消息傳遞到朱由校的手中。

依舊用着化名李鴻基的李自成此時又幹回了老本行,且這次也不知道找了什麼關係,成了曲o阜的驛丞。

可見能在亂世中崛起爲梟雄的也不是簡單的人物,即便是現在天下沒有大亂,這李自成也能過上比普通人好的生活,雖然他這個好生活也是因爲出賣和背叛得來的。

朱由校自然不知道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下落,他現在幾乎已經忽視了這幾個草莽英雄。

此次南巡,朱由校也算是第一次認認真真地審視自己的江山,上次雖說因抗擊韃子而出過一次京城,但到底時間不久也沒沒辦法靜下心來去各處好好看看。

而這次不同,雖說主要是爲了政治目的,但也有要好好遊覽一番的心思。

裹足於紫禁城,然後只在那張寶座上指點江山可不是他的願望。

行進了許久後,整個宮牆高樓已變成了勾欄瓦舍,再走一段路後,就能看見前方綠草茵茵,有依附在京城城郊的村落民居,偶爾也能看見行走在阡陌上的農家小姑娘,雖說是全身補丁,膚色偏黃,但也看得出來很是健康,其臉上也依然露着同朱由校一樣爽朗的微笑。

幾聲雞鳴打破了此時的寧靜,裊裊炊煙已然從遠處幾間茅房裡升騰而出,消散在落日的餘暉之下。

這就是大明。

一個沒有戰亂和饑荒遍野的大明。

朱由校在這一刻有一種很強烈的成就感和使命感,眼前的這一切的靜謐彷彿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停車,朕要下去走會兒”,朱由校敲了敲掛在車外的鈴鐺,徐徐前進的儀仗頓時停了下來,一排由東廠大檔頭吳進精心挑選的東廠番子立即出現在龍輦兩邊。

朱由校這次直接就從上面跳了下來,嚇得王承恩臉色一緊:“陛下,小心!”

朱由校舒展了一下手臂,深深的呼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氣,在這春夏之交的季節,四周已有蛙鳴和空靈的蟬鳴聲。

繁茂的樹葉也將冬日的蕭索一掃而空,只是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很難看見青山,或許也只有進入了山o東濟o南境內才能領略到青山綠水共爲鄰的感覺。

前世的朱由校雖說來過帝都,但卻沒有好好看看這燕趙之地,每一次都是在空中飛過,也沒法通過灰色的雲層看清下面的6地。

而現在卻不一樣,雖說是臨近傍晚,在燕郊之地,也能看見藍天白雲,滿是蘆葦的水澱也是碧綠清澈,若不是顧及自己是帝王身份,他倒想直接垂釣一番,來個野外烤魚的盛宴再說。

不過,沒待多久,朱由校就不得不回到龍輦內並再次啓程朝通州行去。

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