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邪雲飛空,兩儀玄微禁金船;寶塔深深,門戶開放釋千寶

妖屍谷辰揮動玄陰聚獸幡,滾滾玄陰氣混着黑眚絲,佈下玄陰天幕,朝寶船上罩下。無數異獸魂魄在黑雲中暗暗潛伏,原本還在嘶吼的獸魂悄無聲息。許飛娘不敢教玄陰天幕罩下,把手一指,一道彩光匹練朝天上玄陰天幕斬去。五毒仙劍帶着奇光異彩,瞬間撕裂玄陰天幕。 妖屍從莽蒼山脫身不過是這些年的事情,玄陰聚獸幡還欠缺火候,玄陰天幕也還困不住寶船上的人。不說李靜虛還未出手,便是地元子,也不是妖屍谷辰能夠輕易應付的。

不過到底是修行數百年的邪道高人,許飛娘手中五毒仙劍雖然厲害,暫時卻奈何不得妖屍谷辰。五毒仙劍所化彩光匹練四處遊走,妖屍谷辰的玄陰聚獸幡黑雲滾滾,也不示弱,二人一時間纏鬥在一起,一時間倒也無法分出勝負。

也是許飛娘近些年來虔心修煉,功行愈發厲害,加上手中仙劍厲害,才能與妖屍谷辰這等邪派高人放懟。若是以前的許飛娘,可萬萬不是妖屍谷辰的對手。

初鳳看着天上打來打去的法寶飛劍,長嘆了口氣。旋即,她與二鳳三鳳正待出手,忽然停下身形。原來綠袍在金船中施展傳心密語令她暫候時機,初鳳便將二鳳三鳳動作止住,靜靜在旁觀望。

綠袍進入金船之後,感到四周都是廣成子佈下的禁法,這些禁法有些類似於峨眉派的兩儀微塵大陣。綠袍雖然未曾見過兩儀微塵大陣,他卻知道這門大陣的根本核心在於混元一氣太清神符,其次便是專有的太清仙法。

金船上滿布太清仙法組成的兩儀玄微大禁,共分六六三十六闕,有三十六個門戶,混合生死晦明幻滅六種根本變化,演化虛空顛倒變化。

綠袍手持九天元陽尺,道道紫氣縱橫虛空,將周身上下籠罩在朦朧紫氣中。綠袍身邊還懸浮着朵朵金花,金花綻放金光,將四周金霞托起,使得兩儀玄微大禁無法發揮妙用。

雖然元陽尺並廣成金船的鑰匙,卻也對廣成子佈下的兩儀玄微大禁有些作用,能夠護着綠袍在金船中自由出入。但看那船塔通體有六七丈高下,玲瓏剔透。每層各有六個門戶,由外往裡好似每層都是空的,細看卻又灰濛濛,彷彿很深,兩門不能透視。

每一入門,必按各門方位,飛起一片煙光,青紅黃紫白黑,其色不一。煙光閃過以後,內裡仍是灰濛濛,不見一物。一忽兒後,綠袍又自別門出現,轉入他門。時上時下,時左時右。久暫也都不一,有的旋入旋出,疾如閃電,最慢的也只刻許工夫,但都在下面六層以內。上層圓球門戶更多,卻未見進去過。

綠袍這種走法,完全是靠推算走出一條生路來。下面諸多門戶中有許多禁法,這些禁法環環相扣,組成兩儀玄微大禁,若是一個不甚引動禁法,哪怕綠袍手中持有九天元陽尺,也護不住自身,恐怕要另外出底牌才行。

方自將下面六層地門戶走完,便自見一個雞卵大小地晶亮圓珠升騰了起來,透出無量清光,立時明瞭這便是專門剋制妖屍谷辰的歸化神音。

這歸化神音乃是廣成子在崆峒絕頂,用九年之功窮參造化,煉成此寶,且尚未用過一次。這廣成金船中所封藏寶物,乃是廣成子爲積九千萬功德,煉成許多法寶。除了八千年前有一些寶物出世之外,還有一半應在未來數千年後,也就是現在這段時間。

而諸多寶物中,歸化神音系其中翹首,其形如一個透明圓卵,內發陰陽兩儀妙用,任多厲害的妖魔鬼怪,當之必無倖免。

可惜此寶用後,即與所誅妖邪同滅。除非真有高深法力金仙一流,當其用時守候一旁,將那忽然爆炸的靈氣用寶物攝去,還可略備下次再用,功效雖差,似妖屍這類妖邪,仍是不堪一擊。如無此法,一次便完。即便能收,也只再用一次,即化烏有。

歸化神音如此厲害,綠袍卻不會放過。他把手輕輕一指,那歸化神音滴溜溜旋轉,就要往手中飛來。忽然,那歸化神音彷彿不欲被綠袍收去,忽然寶光一閃,只往外衝去。

綠袍揚手一撒,一蓬清光罩定歸化神音,用力一緊,那歸化神音就像小魚撞進漁網,那歸化神音翻滾着落入他的手中,被他收到手裡。收起歸化神音,綠袍轉首四顧,寶塔中許多前古兵戈,這些形狀各異的法寶似乎都有靈性,正在相互磨礪攻擊。

綠袍看也不看,揮手一掃,把這些前古兵戈都從金船寶塔的門戶掃了出去。那十幾件兵戈法寶離了寶塔門戶,忽然變化成十幾道金光霞彩,由塔門內飛出。這些兵戈法寶形狀不一,一出來便挾風雷之聲,其快如電,略一掣動,便掉轉頭破空直上。

看到金船寶塔內飛出十幾道金光霞彩,還在兀自拼鬥不休的正邪兩方,各自神色一緊,各用劍光、法寶朝那十幾道金光霞彩追截。綠袍也不去管那些被他掃地出門的法寶,一晃身飛入另外一個門戶中。擡頭略微掃了掃門戶內的情形,綠袍把手一指,半空一件法寶翻滾着落入他的手中,其餘的法寶又被他揮袖掃了出去。

那寶塔下面一共六層,每層六個門戶,總計六六三十六個門戶,頭先進去的門戶得到了歸化神音,第二個門戶進入後得到了一件法寶。第三個門戶中也得到了一件精品法寶。

以此類推,每個門戶中都有一件精妙絕倫的上乘法寶,三十六個門戶中就有三十六件最好的法寶。其餘的法寶都看不上眼,索性掃地出門,讓金船外面的人物都去爭奪。

因爲每個門戶中的法寶數量都不一樣,少則十幾件,多則三四十件。綠袍暗暗估算一番,發現廣成金船中封藏的法寶就不下千餘件,震得他都暗暗吃驚:“整個蜀山世界恐怕沒誰有這麼多法寶吧?”

綠袍一邊在門戶中出入,一邊暗暗觀察金船藏寶的特異之處。他發現,廣成金船的藏寶多是前古兵戈這類法寶,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等不一而足,約莫佔了廣成遺寶的一半左右。

他正行了大半多的門戶,收了二十七件寶物,忽然聽道頭層圓球以內八音齊奏。響了一陣,樂聲息處,又起金戈鐵馬之聲,緊跟着水火風雷一齊發動。聽去聲音並不甚大,若遠若近,萬籟皆嗚,也不知有多少種類。上空霹靂儘管震得山搖地動,依舊入耳清晰,一點也掩不住。

尤妙的是舉凡風雨雷霆、音樂歌唱、喜怒哀樂、征戰殺伐以及烏魯昆蟲嘯嗚之微,只要是天地問帶聲的事物,無不畢具。宏細雖有不同,靜心諦聽,每一種都可領略體會,端的引人入勝,爲之神往。

第289章 慈雲寺之行第242章 絕海飛渡,冰天萬里觀冷色第一百四二章第571章 來見洪易,指點修行待日期第629章 諸人齊往天外行第82章 臨下土開界引兇獸第691章 太火毒焰,萬古戾毒誕兇靈第一百六一章 道結盟助取斷玉鉤第520章 太清仙法,拔業除障涌紅蓮第一百叄七章 識破幻境玄牝震破小千界第679章 三元理氣,超脫道途定宇宙,前赴後繼,煉虛合道本卷終第566章 厚積薄發,五六雷劫如信步第111章 暗窺視佛門謀綠袍第783章 世界合併(六)第643章 九淵之秘第228章 新苗第772章 忽現佛光,逐走兩僧再接力第316章 福緣第213章 天敕第730章 遊走四海,秘議謀劃上磨球第170章 往金庭聯手破仙禁第530章 大禪遺書,談天說地論往事;修行境界,朝陽採氣煉紫霞第249章 地水火風煉靈丹第429章 預布仙機,陣圖顯玄妙,顛倒玄妙,寶相渡劫波第430章 赤光瀲灩顯奇色,冷月寒輝滅真火第678章 三生萬物,三神創世理大道,紀元更迭,神創萬物生精靈第670章 光陰長河,光之塵沙煉寶物,起源之地,起源之氣非先天第98章 回百蠻何巨入教門第267章 文曲第375章 四八離魂排惡陣,未來佛主演天機第434章 一氣煉魔,夢幻泡影難竟功,劫來福至,天魔精氣孕珍寶第576章 海上生明月,碧海遇銀紗第一百叄九章 參天機紅髮訪百蠻第556章 身世秘密,子嶽侯府見洪易第710章 羣神大議,放寬界限說封神第374章 助拳第475章 殿宇重重,元江水府凝神詔;神雷絕殺,人與至寶同入滅第712章 羣神大議,議定諸事神道轉第83章 陰陽轉法圖鎮陰獸第477章 衆人圍觀,尊勝初道大陣秘;靈光涌動,綠袍老祖可未亡?第12章 化太乙元精煉青木第692章 太火之靈,道合大衍難伏誅,羣仙策計,欲將絕陣鎮兇頑第296章 鬥劍第777章 世界合併(一)第620章 拳意如海,精忍和尚攔蘇沐,引蛇出洞,蘇文對決夢神機第231章 神秘人第一百七二章 品藏珍玉球現秘笈第56章 說大劫綠袍傳心法第450章 地元來訪贈符詔,綠袍分說道隱秘第548章 起心動念,欲將皇氣證天心第632章 龍墓初遇元氣神,蘇文冰宮觀祖龍第570章 遞下戰書,玉京城中風雲涌第446章 五臺立教,名錄仙藉注長生,立規約束,獻禮道書增底蘊第35章 分蠱蟲衆徒代劫數第609章 時輪三劫演千佛,燈火不滅續傳承第263章 探聽消息第337章 蓮華胎藏曼荼羅第118章 頌聖章正氣煉諸魔第240章 分玲瓏九人各得寶第477章 衆人圍觀,尊勝初道大陣秘;靈光涌動,綠袍老祖可未亡?第239章 劍生萬法奪玲瓏第521章 神符滅緣,隔空鬥法顯妙玄第674章 造化失道,以力爲尊陷魔障,文明之源,欲借諸子大智慧第629章 諸人齊往天外行第668章 天心轉移,洪易合道鬥太上,羽化現身,詳說太古隱秘事第491章 卻憑寒氣修神光,欲將劍經換玄經。第505章 先天八卦,伏羲寶鏡爲樞紐;混元真氣,重煉神山天外天第一百廿八章第450章 地元來訪贈符詔,綠袍分說道隱秘第619章 邪教蠱惑,滾滾紅塵參人天,無生真空,老母教主齊落網第219章 無定島第一百八二章 採靈藥寶鼎煉靈丹第275章 軒轅聖陵第313章 分寶第346章 桃神第233章 迷霧第一百八三章 生生造化丹第285章 指點第301章 極樂出手第706章 萬劍化界,一氣神符立微塵第581章 來去匆匆,白子嶽說雷劫秘第327章 星河鬥劍第716章 極海窮邊,北極長夜開洞天第495章 九烈暗伏碧火雷,元磁真氣吸寶船第300章 五行神雷第753章 身入淨土,道魔齊來各有謀第563章 雷過二重,閒庭信步如踏春第619章 邪教蠱惑,滾滾紅塵參人天,無生真空,老母教主齊落網第410章 寶符映奇輝,混元一氣演天地第47章 說真水老祖謀金章第569章 五重玄妙,人天相印展皇道第553章 造化顯現,蘇文出手試寶舟第785章 世界合併(完)第211章 山神第260章 降星坐命第一百六六章 授妙法陣寶合一訣第38章 破禁制煉化元陽尺第510章 祥光如海,葉繽起心拜仙人,門納有緣,分割妖蚿落輪迴第63章 走莽蒼攜徒尋朱果第264章 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