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七二章 方辰真是個鬼才!

張如京再次點了點頭,方辰這話着實說到了他的心裡。

搞芯片,還真的是技術,經驗,錢和能量背景,缺一不可。

芯片毫無疑問是一個極其具有高科技屬性的產物,代表着現代社會最頂尖的科技水平,是真正現代科技的結晶。

經驗就更是不可或缺的東西,甚至對於他們這些搞芯片的人來說,都還有一句俗語,那就是“要坐十年冷板凳”。

而且這十年冷板凳需要從碩士研究生時期算起,本科階段是不算的。

因爲本科階段只是吸收知識,並不具有任何科研能力,只有成爲研究生,真正接觸到科研了,才能開始算起,然後到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再工作個四五年的,也就差不多算是入門了。

但是想要獨當一面的話,就不簡簡單單的靠努力就行了,還需要非凡的聰明才智。

當然了,並不是說這些有着十年經驗的芯片研究者沒有聰明才智。

反而,能考上世界頂尖大學,並一路升到博士,成功畢業,然後在一家芯片公司工作四五年後,並且還能勝任工作的,無不是這個世界才智最爲出色,萬中無一的存在。

但是芯片行業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即便這樣萬中無一的人才也是不夠的,要十萬中無一,甚至百萬中無一才行。

而他顯然就是!

張如京的臉上顯露出了一絲絲的自傲。

他的碩士院校是世界綜合能力排名前五十,工程物理水平至少在前二十,學校被卡內基基金會歸類爲特高研究型大學,也被評爲R1級別博士型大學,學校涌現4位諾貝爾獎、5位普利策獎和3位菲爾茲獎得主,多位宇航員以及1位美國總統,連華夏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先生曾於該校任教多年的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

博士院校,是著名的私人研究大學,南衛理公會大學,這家大學雖然在全球排名僅僅在百名左右,但在芯片研究上卻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研究型大學。

因爲德州儀器的董事長,以及很多主要科研人員都畢業於南衛理公會大學,他還是就是奔着德州儀器去的ꓹ 所以這才考入南衛理公會大學。

畢竟南衛理公會大學和德州儀器,都坐落在德克薩斯州ꓹ 南衛理公會大學幾乎都成了德州儀器的自留地。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才能在一畢業後,就加入集成電路的兩位發明者之一ꓹ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傑克·基爾比的團隊。

然後在研究所工作八年之後,就作爲德州儀器高級研究人員ꓹ 負責爲德州儀器建立新的芯片廠,這建廠的七年ꓹ 他已經爲德州儀器在德州ꓹ 在意大利,在東南亞,東倭建立了十二座芯片廠,被譽爲“建廠狂魔”。

甚至他馬上就要去新加坡,再爲德州儀器建立一個新廠出來。

不是他自吹自擂,在建設芯片廠,如何讓芯片廠快速走上正軌ꓹ 快速盈利這方面,很真沒人能比他更強!

也正是因爲他在建廠方面的才能ꓹ 他纔會成爲德州儀器爲數不多ꓹ 跟他老上司邵子凡一樣的華裔副總裁。

而錢和背景方面ꓹ 方辰不但是不缺的ꓹ 甚至在全世界來說,都是十分首屈一指的。

全世界前二十的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一個恐怖概念。

尤其方辰的背景ꓹ 在華夏這種在西方國家嚴重視爲洪水猛獸的地方ꓹ 可真是太罕見了。

誰敢想象ꓹ 一個華夏人竟然能成爲美國總統的頭號大金主,然而並且還是在這位美國總統名聲不顯ꓹ 已然面臨失敗的時候,伸出了強而有力的援手。

這簡直就是現代呂不韋纔是。

而且看得出克林頓對方辰也很心懷感激,要不然也不會邀請方辰陪同其一起前往聖約翰大教堂,親自見證其向上帝禱告。

新任總統向上帝禱告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而且也是極爲彰顯陪同者和總統親密關係的事情。

因爲聖約翰大教堂並不大,只能容納一百個人左右進去,那麼就意味着能進入聖約翰大教堂的,絕然是總統最親近的人。

並且方辰絕對不是一百名吊車尾進去的,反而至少是比較靠前的。

這就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畢竟要知道,芯片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就是在美國,爲了更好的快速起步,少不了要引進一些美國成熟的技術。

而對於華夏這樣,還在巴統禁運制裁下,被美國所敵視的國家,想要引進這些技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落後的技術也是比較難的。

但方辰的背景,和美國總統的關係,很好的避免了這一點,能減少很多的麻煩。

而在華夏就更不用說了,方辰想要做什麼,肯定是能夠一路綠燈,不管是審批,還是土地,還是稅收,進口等等,都能拿到最好的政策。

越想,張如京眼睛中的光芒就越來越亮,他突然發現,似乎方辰是他想要在華夏建設芯片廠,條件最好的一個合作伙伴了。

甚至全世界,都沒有比方辰條件更好,更合適的人了。

“而現在我和張總,你面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人才,張總你有把握能拉來多少人跟着你到華夏建廠。”方辰看着張如京,頗具有深意問道。

做芯片,絕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就可以成功的,是需要大量人才的。

而顯然,這樣的人才,華夏並沒有,只能從外面培養,準確的來說,只是由美國培養,並且還要保證這些人才親近華夏,願意回到華夏才行。

這也是爲什麼千禧年左右,大批有海外留學經驗、在頂級芯片公司工作多年的半導體人才,在這一時期回到華夏的原因。

在西雁東飛的迴歸潮中,中星微的鄧中翰於1999年回國,展訊的武平和陳大同於2001年回國,芯原的戴偉民於2002年回國,兆易的朱一明於2004年回國,他們帶着豐富的經驗和珍貴的火種,跳進了華夏半導體行業的歷史進程之中。

2000年之後,華夏芯片行業進入了海歸創業和民企崛起的時代。

沒辦法,華夏改革開放初期培養的電子、計算機、通信類理工科學生,在80年代出國潮中率先留洋,畢業後留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工作,見識和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等到了千禧年之後,這批人積攢了足夠多的技術沉澱和管理經驗,這才能開始陸續從大洋彼岸回到華夏創業。

可以說他現在手中的人才極度的匱乏,不論是像張如京的頂尖人才,還是一般芯片科研技術人員,甚至連能夠在芯片廠,熟練工作的工人,他一個都沒有。

而人才的培養,又不是像種菜一樣,播完種,幾個月後就可以收割了,學個車銑刨磨鉗還需要當三年的學徒呢。

這也是他爲什麼現在就要把張汝京給找過來的重要原因,他需要讓張如京給他培養人才啊。

聽方辰這麼一說,張如京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大概能給您拉過來七八十位願意來華夏工作的人才,不過您放心,這些人都是德州儀器,英特爾,AMD的技術骨幹,而且都是華裔。”

在美國,有大量的華裔在芯片公司工作,他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尋找跟他一樣,有着想爲華夏芯片事業,芯片安全,民族發展貢獻屬於自己力量,志同道合的人。

但是向他吐露過,這種想法的人,着實不多,他真正有信心能拉過來的,也就七八十位。

方辰撓了撓後腦勺,這人數他是多多少少有些失望的,在美國從事芯片工作的華裔,大概上萬人之多,雖然張如京不可能都認識完,但是才七八十個人,着實是有些太少了。

前世,張如京離開大世來華夏創辦中芯國際的時候,還帶了三百多個人呢,現在可好,連一半都不到,只有四分之一。

但轉念一想,方辰也就瞭然了。

雖然張如京在大世的創業比較失敗,但畢竟還是拉起架子,走上了正軌,擁有一大批公司員工的,而且彎彎那邊的芯片從業者也的確不少。

再加上,臺積電給張如京摻了不少沙子進來,所以人數多一點,三百多人也就不奇怪了。

在這,現在才1993年,距離張如京在前世離開德州儀器還有四年,這四年多找到二三十個志同道合者還是可以的。

“所以,從現在起,我需要您給我在新加坡的德州儀器工廠,培養一批人才出來,大到設計研發人才,中到產品工程師,小到基礎的操作工人,我全部都要!”方辰看着張如京,一字一頓的說道。

張如京頓時被方辰這話給嚇到了,心中更是掀起了萬千波瀾,他真的萬萬沒想到,方辰居然打的是這樣的主意,這也太陰了點吧。

過了許久,張如京這纔回過神來,一臉神色莫名的看着方辰,他現在真是對方辰佩服的五體投地,鬼才,真是鬼才!

方辰這麼小的年齡,白手起家擁有這樣的身份地位,着實不是沒有原因的。

居然要用德州儀器的工廠爲自己培養人才!

他真不知道怎麼樣的腦袋,才能想出這樣的鬼主意來。

方辰此時着實聰明的令人感到可怕了。

但他不得不承認,方辰這一手還的確有很大的可行性。

畢竟任何一家工廠的職工,毫無意外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只有少數的高管是由總公司派過來的。

要是全部都是由總公司所在地,比如說美國派人來新加坡工廠工作的話,且不說這個費用負擔不負擔的起,關鍵是何必呢。

既然用的都是美國人,又何必在什麼意大利,東倭,新加坡建工廠,難不成土地面積九百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四的美國,連區區幾家高附加值的芯片工廠都放不下嗎?

德州儀器之所以將工廠開到意大利,東倭,甚至於現在的東南亞,不就是看重了東南亞的成本便宜,尤其是人工工資低嗎。

而新加坡作爲一個以華裔爲主的國家,如果方辰想要往裡面摻個三四百華夏人,絕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畢竟在預計中,這家新加坡的工廠雖然不大,但也至少有三千人的規模,塞個十分之一的人,怎麼會有問題。

再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旁邊的同事究竟是什麼身份背景。

尤其是對於白人來說,所有的黃種人長的都是一個模樣,如果不看身份卡的話,他們或許連自己的職工都認不出來。

在加上,不還有他的照拂嗎,作爲德州儀器負責管理芯片廠的副總裁,這些芯片廠都是在他管理之下的,他任命幾個親信到新加坡工廠任職,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是這次有可能,派的比以往要多一些,總經理,副總經理零零總總十來位,都會是他的人,並且這些人都是華夏人。

甚至,理由他都想好了,新加坡作爲一個華裔國家,派華夏人去管理,會更加容易一些。

再者,芯片廠在德州儀器,一直都是比較雞肋,苦哈哈般的存在,沒人會關注那麼多的,要不然也不會這十幾家工廠都交給他來管理。

唯一的難度,恐怕就在於方辰能不能選出來合適的人,到新加坡工廠。

畢竟可不是隨隨便便選幾個阿貓阿狗,就能夠勝任這個帶有特殊使命的崗位。

首先是要對華夏忠誠,總不能出去了,回不來了,順便再告發一波,牽連出不少人,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者就是聰明,做芯片的,哪怕只是一個工廠的工人,都必須是很聰明的才行,要不然根本無法操作那些複雜得機器。

當然了,像一些重要的,比如光刻機,蝕刻機,離子注入機之類的,恐怕還有相關專業的碩士以上畢業生才行。

他認爲方辰既然想要派過去的人學到真東西,那就至少需要派過去的人,在國內是大學畢業,甚至碩士畢業才行。

另外,就要低調,耐得住苦悶,畢竟這是跑到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而且還揹負這麼大的使命,如果耐不住性子的話,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第六七一章 厭惡第八四八章 人跟人之間還能不能有點信任?第一千五二四章 國產電腦第三四三章 一場大仗第八七零章 祭起關稅大棒第四八四章 大銀行家第一一三章 是時候給他上一課第一零一六章 真死路一條了?第一三九章 六城開戰!第一千三九九章 一條活路第九三零章 您這是要賠本第八六八章 方辰怎麼就這麼慫呢?第五三一章 襄王有意,神女無情第二八一章 香餑餑第九一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九九章 這話有點耳熟第一千一零四章 詭異的包裹第一千五五六章 打一架吧!第九五零章 聯想也要做交換機第五四四章 史鈺柱的困惑第一千五三三章 螺螄殼裡做道場第一千三五九章 正式開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首富變首負?第一千五一九章 雞飛狗跳第九五零章 聯想也要做交換機第一千五零五章 擎天的使命第四八零章 惡作劇 (爲本人暱稱以存在盟主加更5/11)第一千六零一章 復甦的春風?第一千一四九章 華夏的石油危機?第四九六章 自尋死路!(爲本人暱稱以存在盟主加更7/11)第九四零章 方辰的野心第一百章 他會回來的第五十三章 壯哉民兵!第一千五七四章 毒計第一千四七五章 非洲戰亂第四五三章 真是個錘子第一千五五七章 狂熱的“粉絲”第一千一九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六六章 一個多億的工資第三十三章 不給上帝面子第一零五章 回家第五八九章 河馬大開口的方辰第二七九章 攀關係第五三零章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公司?第六零一章 衆叛第一七一章 拉攏腐蝕第一千五七二章 51%股權第一千三五一章 產業報國的敢死隊第一千四零七章 方辰將載入互聯網史冊第一千五二六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一九三章 繳械投降第一千二四九章 畢竟“公平”不是嗎?第一千五四六章 捲土重來第三七四章 連湯都喝不到第一千三六八章 華夏芯片產業現狀第九一八章 擎天通信也不過如此第一千四零九章 要做華夏最高等級的骨幹網?第四六二章 往大的鬧!第一千三九零章 互聯網時代,降臨!第一千一四三章 錯的是這個該死的時代!第一二九章 欠收拾第一千四六三章 偷着樂吧第七六九章 政策拿不出手了第一千六零六章 不容有失第六三五章 利市第一千五五六章 打一架吧!第一千一六五章 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第九二一章 有圖有真相第三九五章 出頭要趁早第三六二章 學沒白上第一八四章 貪心不足第一千五零零章 雪崩!第一千一二零章 接下來該他表演了第五五五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賣產品,不如賣生產工具第一千三六九章 只有大投資才能救芯片第八五一章 方辰這個大敗家子第八六一章 他什麼時候窮的就剩下一百億了?第三七九章 做個大佬背後的大佬第四四四章 牟其仲的消息第一千四五七章 接盤第十章 原來是託第八十三章 琉璃廠第四七二章 望子成龍小霸王!第一千一三九章 擎天石油的掌舵人第八八八章 女王的重臣第七八零章 撒手不管第九四四章 擎天最年輕的副總第一千四零九章 要做華夏最高等級的骨幹網?第一千二五九章 奇女子 (新年快樂!)第一千一二五章 真正的大麻煩來了!第一千五六零章 心態不平衡第六六八章 最後的決戰就要打響了!第一千四零三章 一家歡喜一家愁第二二二章 央視 (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一九章 蘇維埃之死第五八八章 想要入股擎天?第九二四章 這不是我的問題,是你們的問題!第二二八章 收購股份第一千一七六章 我要吞掉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