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收穫季節

3月剛剛開始,陳諮的針對卡普空的措施塵埃落定的時候。

似乎黴運去淨,時來運轉,雙喜臨門。

陳諮同時收穫了重生以來的第一次金融落袋收入。

港城恆指期貨那邊固然已經有了浮盈,但是資本市場裡面的金錢如果沒有落袋,那就是數字,隨時可能消失掉。

卻是和瑞士信貸約定的三天外匯時間已到,中午的時候,陳諮讓唐尼克平倉,價格在日元119元上下。

相當於美元是0.008403左右,陳諮買入是0.008536點也就是日元117.15元左右,合計波動133點,共買入37000張合約,每點按12.5美元計算,總計盈利61512500美元。

事實上美元/日元外匯波動的最小單位是半點計6.25美元,也就是說波動0.0000005美元,就可以收穫6.25美元。

匯市的賺錢速度就是這麼快,三天時間1.5倍盈利,但是同樣,也有人這麼快的傾家蕩產。

加上本來的本金後,陳諮在新加坡市場的資金已經突破一億三千萬美元。

這筆收穫的附加,就是陳諮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專業的投資助手,唐尼克看到陳諮在外匯市場獲利,最終同意成爲陳諮的全職投資助理。

但是其辭職交接還需要差不多半個月時間,這段時間的投資還是隻能讓瑞士信貸代理,維持在低頻率狀態下。

陳諮計劃等唐尼克辭職就組建自己的基金公司,同時讓唐尼克聯絡其同學朋友,組建相關的情報網絡。

陳諮並沒有被利益衝暈頭腦,而是打算期權的資金不動,外匯期貨減少到3000萬美元,繼續是同樣的100槓桿反向買日元下跌,不過多是遠期合約。(事實上是賣出開倉,前面解釋過,專業朋友請理解彆扭哈!以後不再解釋)

剛剛好買入28560張合約,買入點同樣是8403點上下,同樣預留了50萬美元維持保證金。

期貨期權這邊就更加的好操作,如果期貨陳諮還要考慮實際波動的話,需要長期的瞪守,期貨期權對陳諮來說就是開了掛的。

因爲93年的日元曾經下跌到100元的整數關,也是從86年以來的最低位,因爲100元這數字太好記,所以玩日元外匯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關鍵點

由於是打算中長期持有,在期貨平倉的同時,以119日元平均價格,買入4000萬美元對標日元9月和12月看跌期貨的美式期權合約,行權期在6月份後12月之前。

由於陳諮選擇是期權權利金的槓桿比期貨高了一倍,在200倍左右,所以相當於陳諮在119日元價格買入了148000張標準期貨看跌合約。

和期貨合約隨時能夠直接市場兌現不一樣的是,期權合約必須到期權日或者終止日之前,必須行權,風險要比期貨高很多。

還需要考慮對方放棄行權,也就是說萬一對方放棄行權,陳諮的投資就雞飛蛋打。

所以爲了減少這種風險,陳諮選擇的200賠槓桿的權利金事實上是這類期權中最高的,同時全都是大型投行和交易所的標準美式期權中最保守的期權。

事實上這種槓桿率的期權還不如買期貨,但是這是陳諮爲了減少波動保險而做的措施。

爲了對衝風險,剩下的6000萬美元陳諮讓唐尼克投入了日經指數期貨的操作,當然全都是買漲。

事實上這次的經濟蕭條是全世界的,只不過美國92年下半年開始恢復,歐洲92年年底也開始恢復,獨獨經過房地產破滅泥潭深陷的RB,到93年纔開始有稍稍緩和的跡象。

但就這樣,RB的股市也走出了一波行情,可惜對於長達三十年的蕭條來說,這只是一種安慰。

但不妨陳諮打算在這裡撈一把,RB就是在怎麼蕭條,也一直呆在世界經濟第二的位置40多年。

家底厚的讓陳諮打劫個幾十年都完全沒事。

陳諮之所以轉移到新加坡市場,也是考慮了這裡是日元和日經指數的大規模交易量。

話說日經指數的全球最大交易場所和交易量居然不在RB而在新加坡,這也是資本界一直覺得比較奇怪奇葩的一件事情。

按道理來說RB的經濟體量,沒可能把個這麼大的市場讓出去。

但事實就是日經指數的主要交易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偏偏是新加坡這個不起眼的市場。

RB搶回日經指數的主導權,還要到95年前後。

巴林銀行的交易員在新加坡期貨交易所違規操作,而新加坡交易所爲了競爭優勢,居然放鬆或者說是默認了這樣的手段。

最後導致著名的巴林銀行倒閉這樣的金融事件,於此,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經指數期貨遭遇重創,才被大阪交易所終於奪下了本土日經指數期貨的主導權。

日經指數期貨的正常槓桿是25倍,陳諮本來想作爲對衝,應該是兩邊同步比較好些,但是畢竟不是同一種品種,不需要那麼操作。

加上日經指數目前正在下跌中,打算先看一看,等到日經指數走出一根拐點再進入。

這些資本上面的事情處理完,陳諮纔算真正的鬆了口氣。

按照計劃,這次來參加東京電子展,可不是陳諮的主要目的,只是預計的小目標之一。

只是想不到一來就捲入了卡普空和SNK這樣的巨頭競爭,迫不得已最後傾力一擊,纔算殺出重圍。

以至於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別的重要的事情了。

剛剛好夏博涵預約的人中就有自己急需的,陳諮就打算先劃拉一下人才。

沒有人才和資金,自己的撿便宜的想法沒法實現。

卻是乘着RB現在是衰退的最嚴重的時候,陳諮是想來撿撿便宜纔是最主要的目的。

別看目前RB的遊戲行業是熱鬧興旺,但其他行業卻深陷泥潭,特別是從90年經融危機開始後,倒閉的企業日漸增多。

最重要的是作爲國家拉動經濟的引擎,絕對扛旗的汽車產業的歇菜,對RB的打擊是滅頂之災。

話說RB“被自願”的承諾向美國減少汽車出口政策15年(1981-1994年),初期由於RB經濟的膨脹,全世界的攻城略地,美國不足歐洲補,反而影響不大。

但自從85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導致出口日漸乏力,汽車行業雖然規模增加,利潤卻日漸減少。

第二百二十五章 踏踏實實種田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二百二十五章 踏踏實實種田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言第二百五十八章 鯤鵬在行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二代們的奮鬥第四百五十五章 期待的大牛們第三百三十一章 超遠物貿發動機第二百零五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無意入狼窩第五百二十九章 衆矢之的第十六章 初獲成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柳倪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到的變化第十一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金哲兵的幸福人生第四百二十五章 被吹在風口的超市連鎖第四百九十四章 港城地標——中環中心廣場第五十四章 深夜興宴第五百一十六章 被看低第二百九十三章 投資Soft Bank第七十三章 火爆第二百四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二章 這是華國產品?第四十八章 競標結果第一百八十八章 資本再盤點第六十六章 重演VCD事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會第三百零八章 找高參第二十四章 蘿莉的理想第十六章 初獲成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少年對決李半城(一)第二百二十章 老子天下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操作系統天神”-大衛·卡特勒第七十一章 華國能研發大型遊戲??第三百七十三章 美少女搞冶金!第四百零六章 防守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資本再盤點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人民服務’第五百二十七章 少年對決李半城(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配齊車型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才和財富效應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車第五百一十章 李家晨和李澤慨第五十一章 金融是戰爭,但對手不一定是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陸氏的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之東隅第三百四十七章 落地海城第一百八十章 屋內梅一的漫長一天第四十一章 開發進行時第四百八十五章 港城四大家族第五百三十六章 信息時代的霸主第三百三十章 參觀第三百四十章 神秘的資金來源第一百八十六章 金哲兵的幸福人生第三百零一章 好玩還正經的事兒第三十章 結構化第四百三十五章 登頂冠軍寶座第五百二十八章 小人物引導歷史第八十一章 抄襲?盜版?第一百一十二章 百年企業存在的根基第二百五十二章 弄棟大樓來試試第二百二十五章 踏踏實實種田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賤老頭第三十二章 泄密是大事第八十一章 抄襲?盜版?第一百七十二章 王磊的目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色彩的征程第四百七十三章 錢花哪兒去?第九十五章 從此我輩在青雲第一百五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是土豪我裝逼第四百九十四章 港城地標——中環中心廣場第五百三十四章 躊躇滿志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洋黑洞之數控系統第二百五十二章 弄棟大樓來試試第四百零九章 物價闖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百萬富翁和好聲音第二百九十七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五十章 上書第三百三十章 參觀第九十六章 反訴,337調查第七章 第一桶金第三百九十一章 芯片計劃起航第二百六十三章 混亂之始第三百零一章 好玩還正經的事兒第六十章 期貨第六十五章 盧愛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審?第三百四十三章 改革開放刮狂風第二百七十一章 預售發佈會第一百零四章 老鐵們!偶是開掛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港城四大家族第四百二十四章 救命的良藥第四百三十七章 十年的嘉陵,三月的東方第三百七十九章 汽車研發立項第五百零三章 被忽略的ARM第一百一十一章 陸氏的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家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