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不成比例

在多輛老舊的衛士警車的護衛下,拉丹塔塔調來的定製房車,艱難的在車流中蠕動着,看趨勢,要想回到酒店,最快最快,也得用上一兩個小時。

馬邦政府總部大樓,和泰姬瑪哈酒店,同在南城區,路,其實不遠,問題在於,用拉丹的話說,他們這輛車,現在是整條街,乃至整個孟買的中心所在。

無數的自行車、摩托車、突突車、各式汽車……從販夫走卒,到白領精英,乃至有頭有臉的官員和企業家……從孟買的四面八方,在朝這裡匯聚。

看着那些聞訊趕來賣花的、賣水的、賣小吃摩托車和自行車,甚至是頭頂着自己的小生意,熟練的在擁擠的車流中穿梭的高人,馮一平能武斷的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朝這裡趕來的大多數人,一開始,一定不知道這裡有什麼,只是單純的湊個熱鬧而已。

然後,這樣的地方,很快會變成一個類似臨時集市的場所……

看了幾千年各種各樣的熱鬧,還是看不夠,以及,總是不缺最基礎的生存智慧和敏銳的市場眼光——雖然這樣的眼光,也是很樸素的眼光。

這場景,讓馮一平和老馬,都覺得熟悉又親切,在歐美,這樣的熱鬧是難得一見,在國內,也越來越難見到,不是因爲他們見慣了熱鬧,主要是因爲,他們懶得湊這樣的熱鬧。

“真是熱情,”老馬說。

馮一平朝窗外笑着揮揮手,馬上引起歡呼聲一片,“我們是不是得加快速度?”他問拉丹。

他願意當然是想拉一波好感,但沒想到,事情鬧得有點大。

也不知道,這熱鬧的趕來圍觀的人中,有多少人,是看了Facebook上的道歉,又有多少,是被也一直隨車的媒體們鼓動的。

從他們到馬邦政府總部大樓,再到他們離開,不少媒體的車,就一直不緊不慢的跟着他們,不但跟着,而且還是全程拍攝。

儘管這其中不少時間,並沒有什麼值得拍攝的東西,但這都無所謂,從他們非常認真的問第一次來印度、非英聯邦國家,所以對板球運動多半一無所知的傑出電商代表,傑克馬,那個關於印度最知名的板球遠動員的緋聞,就能看出,這些傢伙,是真的得到了星爺的一兩分真傳。

印度,還真是這麼一個隨時會開讓很多人一臉懵的腦洞的國家。

這是一個傳媒開放的國家,但結果是,現在開放到好像對從業人員,都沒有基本的要求。

倒不是說他們的媒體從業人員,都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素質,而是,他們真是相當的天馬行空,比如,明明是在討論外交的節目上,可以無縫插入燒咖哩的心得;在緊跟熱點,直播前方和巴基斯坦衝突時,又能非常認真的探討某位寶萊塢的影星,這次是不是真的會結婚……

這些和老馬一來就被問倒一樣,讓外來人很難接受的事,在印度人看來,卻完全沒毛病——就像我們很難理解,印度的電影中,總是會突兀的插進大段大段的和劇情沒多少聯繫的歌舞,但他們卻非常喜歡一樣。

所以這就導致馮一平在以前的管理實踐中,很是遭受到了一些挑戰,很多他認爲可控的因素,比如和項目成本有關的耗時等,在印度,那其實是不可控因素。

是的,這樣在我們看來,明明是可以靠主觀能動性解決的問題,在印度,那就屬於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印度業務,現在全交給印度人掌管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真的不排除,現在還在趕來看熱鬧的這些人,很可能就是因爲從這些一直跟車的媒體這裡,得到了這樣的信息,快來吧,這裡有熱鬧可看。

雖然那些人來了之後,知道這車裡坐着他和拉丹,便迅速加入了尾隨的隊伍,不少人甚至和從車窗鑽出來和他們打招呼。

儘管他們不知道馮一平他們之所以坐在定製的房車上,主要是因爲他想向孟買市民證明,我們不搞影響你們出行的那一套特權,從而希望拉一波好感。

但他就這樣在車上不時朝外笑笑,招招手,同樣達成了這個目的。

在馮一平面前,表現得比老馬還要淡定的莫賽裡,這會拿着電腦,相當的不淡定,“馮,在Facebook上,直播我們這輛車的人的,越來越多,”

“這是我們的直播業務,最火爆的一天,”

但更讓他高興的是,“後臺檢測到,新增註冊用戶,在大幅上漲,”

馮一平又朝窗外揮揮手,所以這究竟是因爲我讓你們看了個熱鬧,還是因爲我們剛剛宣佈成立的那個創新中心,讓你們選擇加入Facebook?

但看着越來越多的人流,車流,他覺得,這場秀,應該夠了。

“應該加快速度了,現在是事與願違,莫賽裡,在我們的賬號上……”

“向大家解釋一下,”莫賽裡馬上搶答道。

這一次,都不用馮一平吩咐,他已經積極的準備去發帖。

拉丹笑着看着馮一平,“他們其實並不在乎這樣的影響,反倒會無比珍惜這樣和你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這個老貨,當然對馮一平做這些的原因和目的,心知肚明,這會忍不住拿這個來逗他。

當然,逗歸逗,事還是要辦的,他看了自己的秘書一眼,很快,外面護衛着房車的那些警車裡,有警察鑽了出來,讓前面堵着的車讓出路來。

“安巴尼會不會後悔沒有參加這次‘遊行’?”看着車後依然熱情的跟隨着的人,拉丹笑着說。

…………

馮一平在印度所帶來的熱鬧,這還只是個開始。

翌日上午,他第一次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並第一次同印度總理舉行了會晤,在會後的媒體見面會上,他們披露了在印度的另兩個計劃,Facebook,將在新德里建設一家創新學院,這家創新學院,主要面向工程專業的人開放,其目的,是培養和提高這些讓印度人驕傲的工程專業的高材生,圍繞着互聯網創業的能力。

創新學院和創新中心,正是他們對印度創新生態的系統性的支持計劃。

第二個計劃是,Facebook將和谷歌,以及印度的知名公司一起,與印度政府,在技能發展和創業培訓方面密切合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培訓500萬印度人掌握數字技能。

這些培訓計劃,包括幫助企業建立數字化存在,減少創建和託管網站的昂貴費用,提高他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數字營銷技能,並利用日益增長的移動經濟,通過電商、Facebook和谷歌等,進入全球市場……

改計劃將側重支持那些印度基層的小企業,首期準備推行的15個項目,將涉及150個城市和4.8萬個村莊的100萬人……

Facebook推行的這些計劃,不但獲得了印度政府以及主流媒體的高度讚賞,並在印度基層,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個“500萬人計劃”,將和他們很多人相關,儘管這個計劃,實際上就相當於一項電腦應用掃盲,但對衆多印度基層民衆來說,這至少是一項切實實施的,且能難得的普及到他們頭上的計劃。

短短的幾天時間內,無論是在安卓應用商店,還是蘋果應用商店,Facebook家族產品系的下載量,都在飛速猛增。

在這樣熱潮的推動下,安巴尼和塔塔,迅速就馮一平提出的那項計劃達成了協議,在馮一平再一次返回孟買時,他們正式推出了那個對新用戶前三個月流量免費的移動套餐。

這讓他們也成功的蹭上一波熱度的同時,讓Facebook在印度的註冊用戶,又有了大量增加。

莫賽裡信心十足的向馮一平表示,“在今年,我們很有信心,讓印度的註冊用戶總數,超過1.5億!”

第三百六十六章 樂觀第八百四十四章 現場課第一百七十六章 視察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的二代第三十二章 欣慰第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九章 什麼都能扯到生意上 (5/10)第五十八章 飛越太平洋第一百三十章 買房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預防第一百五十章 又一次搶灘的準備第六十七章 一起回酒店第八百九十五章 不爽第三百六十六章 樂觀第三百九十三章 達練第二十章 大不了收購過來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共贏的選擇第三百章 新定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篤定第六十二章 取捨第六十四章 一炮而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好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舌戰律師第八百四十八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七百五十五章 合適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日子第二百五十章 新待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接機小弟第七十七章 第一次的吻第八十一章 大膽的報告第兩百四十章 自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擔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景喜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好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七章 ARM跪了第九百五十章 跟蹤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種糾結第九百六十八章 微妙第二百二十八章 太獨立的未婚媽媽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零四章 突破口第七百五十五章 合適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難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懶病犯了(10/10)第一百三十九章 感恩節第五百五十一章 規勸第三百二十九章 學着獨擋一面的女人第二百零四章 上門第二百三十三章 緊張第七百一十五章 逃不掉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π部門的第一項具體任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也算是雙喜第三百零二章 沒啥希望的輔導員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瓜接一瓜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就知道第一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一章 失落陣線聯盟第二百六十四章 進步神速第三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坐不住第四百七十一章 招攬第七百六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七十一章 轉化第三十八章 兩個小姨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好生意第十三章 我加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比較幸運馮一平第五百五十七章 負氣第五百零九章 不負所望第三十四章 抹黑第二百一十一章 費盡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王金菊到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成名在望第二百九十章 矛盾公開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首富感冒的打開方式第九百六十二章 日新月異第一百二十一章 敏感的老金主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絕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急躁第一百一十章 變心的女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不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並非高不可攀第四百一十六章 流露(劍染青衣顏3)第兩百一十二章 講究人第四十章 拜年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標宜家第兩百九十三章 直截了當第五百八十一章 淡然處之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壓力第七十五章 酒吧偶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要想得太簡單第三百零四章 突破口第七百七十二章 競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這樣的首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苦不苦第一百零七章 意外第兩百一十三章 老公主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