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仗勢欺人

對生意人來說,節操神馬的,真就是浮雲,此時,戴嘉舜還真是在給周星宇打電話,“密斯周,還滿意嗎?”

但他並沒有從周星宇那裡得到多少褒獎,周星宇此時正忙着接其它人的電話,這個時候給他打過來表功的不是一個兩個。

不誇張的說,現在真是有佳一聲吼,大家都出手。

管你是國際知名還是國內知名,選擇很多,但有佳這樣的客戶,那真是世界上都少有。

幫類似這樣的忙,是他們難得的機會。

就連說了那麼多硬核的話的哇哈哈的創始人,此時都不忘了給來一次回訪。

他現在可是除馮一平之外,國內最有錢的人,如果沒有馮一平在上頭,他就是首富的最有力人選。

戴嘉舜們雖然有國際知名公司的加持,但和他相比,還真不是在一個級別上。

至此,輿論方面交鋒的結果,已經很明朗。

先發起宣傳站的一方,是由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的經濟學家出面,他們的文章,從文采上來說,確實要高上幾籌,看起來針對得也很有風度,至少非常值得起他們所拿到的報酬。

但在馮一平方的集體迴應面前,他們那些遣詞造句無可挑剔,起承轉合也渾然天成的文章,頓時就像那些陰柔過度,陽剛不足的小鮮肉一樣,美則美矣,卻沒有多少靈魂。

國內外大佬們的迴應,雖然要樸實得多,但他們從實際出發的那些話,顯然要更有說服力。

兩相對比,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昨天的那些人,都被戴上了一個耍嘴皮子的帽子。

稍微有些判斷力的人都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耍嘴皮子的,只是在表象上打轉,而今天採訪的那些大佬們,他們談的,纔是現象本後的本質。

無論在不動產方面,他們的投資,是賺了100億還是更多,那都並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的本意,自始至終,都是爲了讓自己的企業發展得更好。

從雙方的表現方式來說,一方是非直接當事人隱晦的譏諷,一方面是大佬們實名發表意見,兩相映襯,挑起事端的那批人,讓人覺得酸氣的同時,又免不了會讓人覺得,不但小氣,還沒擔當。

在宣傳上你來我往的第一個回合,看起來是被動應對的馮一平方獲勝。

背後的那些人,自然也有真本事,從馮一平的迴應中,他們同樣看到了背後的一些本質。

不過才一天時間而已,馮一平就成功的發動那麼多記者,安排了那麼多大佬接受採訪,這些大佬還來自各個行業,遍佈天涯海角……

這至少說明兩件事,馮一平的能力大到超乎他們的想象;馮一平對他們的套路,顯然有着充分的認識和準備。

馮一平,果然是馮一平!

但雖然對這樣的結果有些失望,雖然切身的感受到了馮一平的厲害,他們也並沒有氣餒,這第一個回合,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而這樣的問題,顯然不是一兩個回合就能分得出勝負,同時,就像馮一平對他們的反應早有準備一樣,反過來也是一樣,他們對馮一平的迴應,也不是沒有預計。

但他們對馮一平顯然還是不夠得了解,馮首富雖然純良,可從來不是一個被動挨打的人。

他最大的優勢,是在美國擁有和投資了那麼多公司,在這樣的問題面前,自然也不會忘了調動美國那邊的資源。

在對方發起第二波攻勢之前,當我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太平洋對面的美國,彭博財經頻道做了一個專題,主題,正是中國的房地產。

馮一平第一次交代的事,彭博社當然非常重視,在負責人丹尼爾多克特羅夫的親自關注下,出席這個專題的來賓一個個的都是大牛,包括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獲得者之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的羅傑·B.邁爾森;高盛首席經濟學家,也是首次提出金磚國家概念,因此被稱爲“金磚之父”的吉姆奧尼爾;曾任美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克林頓任期最後兩年的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現在的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珍妮特耶倫女士。

邁爾森的專長是機制設計理論,奧尼爾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有着深刻的認識,而耶倫,不但老公是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的傑出教授。

由他們三位嘉賓組成的陣容,真可以說是空前豪華。

在主持人點明話題之後,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來自英國吉姆奧尼爾,首先表示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此時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投資者都羨慕的對象,”

爲什麼?此時的世界主要國家,尤其是那些經濟強國,正是因爲房地產而一蹶不振,但從總體上看,國內的房地產,此時依然是欣欣向榮,是世界上少有的依然可以投資,據信還可以取得不錯收益的唯一一個國家。

“這兩年因爲投資房地產而遭遇巨大損失的個人和團體,不能說他們是沒有眼光,只能說,他們是選錯了地方,”

“在兩年前,如果他們不是選擇紐約,不是選擇洛杉磯,而是選擇中國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他們此時絕對會因爲當初的決策而失望,”

雖然是獲得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個人之一,邁爾森並不高冷,此時笑吟吟的說到,“奧尼爾,綜合中國目前的情勢來看,不要說兩年前投資他們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就是現在去投資他們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同樣是一項不錯的投資,”

“我們看到,雖然中國一些地區的房價,因爲金融危機的緣故,出現了相當大的回落,但因爲他們極低的城市化所帶來的強勁剛需,以及他們在稅收調節方面的滯後,此時投資中國一些地區的房地產,同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算是體制內人士的耶倫,看問題的角度,和前兩位有些不一樣,“中國是奧尼爾你所提出的金磚國家中,發展最爲迅速和強勁的一個國家,從最近的十年來看,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驅動,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不能和中國相提並論,”

“問題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正邁上那些我們不希望看到的道路,”

“包括房價、稅收在內的各項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元素,上漲迅速,這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比高企的油價還要更直接,因爲這些元素,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國的人口紅利,”

“經過大致估算,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目前中國的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房產的總價值,至少能輕鬆的買下半個美國,”

“這樣的結論,是不是很熟悉?對,20多年前的日本,同樣是這樣的態勢,但看看現在的日本吧,負增長已經接近20年,負增長的比例稍低一點,就是不錯的勝利,”

“一定程度上,日本經濟這些年陷入衰退,正是因爲日本的房產泡沫,”

“……因爲體制等諸多方面的不同,中國的問題,顯然更加複雜,因此我不好武斷的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巨大的泡沫,但我可以肯定的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和這些年硅谷的房地產市場一樣,發展絕不健康,”

“因此,我更希望中國的監管機構,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及時消弭這方面的隱患,”

“我也希望,所有的金磚國家,在房價追趕發達國家的路上,能走得慢一些,更慢一些,更穩一些……”

國內的YouTube,在一大早就把這場專題討論會掛在首頁上,還細心的配上了中文字幕。

那些躲在幕後的人,因此心頭頓時又像是有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要不要這麼狠?

雖然美國的金融體系,從去年到今年的表現,是一塌糊塗,但讓人無可奈何的事實是,美國專家的觀點,在國內依然要更吃香。

你都糾集了這麼豪華的陣容,我們今天的安排,哪還會有什麼作用?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好嗎?

第二百零二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第八百四十八章 討論第二百零三章 不太着急的小傢伙第七百一十八章 進階行動第四章 出口大戶的難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互換第五百九十五章 我不在乎第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又一個女同學第二百八十章 事是做出來的第五十六章 被敲詐(求收藏 盼推薦)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谷歌更懂中文第一千零三章 赴韓第二百一十四章 梅建中發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收視爆紅第六百一十二章 特斯拉上市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一個邀請(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且聽我慢慢道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差錢第三百九十六章 提醒第八百章 我也很無奈第二百二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十九章 大豐收第四百九十章 呵呵第二百一十五章 據爲己有第八百九十六章 展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景在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震驚三連第四百七十一章 招攬第二百四十七章 媽媽和媽媽第四百五十三章 好得讓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機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驚爆第一百章 知情識趣第四十八章 是同一個嗎第九十三章 硬逼着我搞房地產嗎第八百七十四章 聚首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見 怕見第八十九章 吃醋的姐姐第一百九十一章 請託第一百七十五章 箇中玄機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出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是不敢不想不應該第一百一十九章 覆雨翻雲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自助式廣告系統第三百四十七章 好到不能再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小小的假公濟私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能第四十八章 是同一個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膠着第八百一十九章 聖誕節第三十八章 篩選第九百六十三章 夢想的模樣第六百零四章 第一部安卓手機第一百五十章 又一次搶灘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堅持第七十三章 大生意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放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得抓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級政府抗議第三十二章 難以落地的投資計劃第七百五十二章 戲真多第二章 匯聚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傾訴第兩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三十四章 好成績第兩百七十九章 Quora第二百五十章 新待遇第四十三章 這小子!第七十九章 挑戰第七十二章 變化很大的鄭佳怡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初爭虛實第六十五章 獻花第五百三十七章 質疑第四百四十一章 勁爆的發佈會第六十三章 心底的烙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湊熱鬧第五十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別墅區的規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彩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奈第一千零六章 重視第三百六十章 峭壁邊緣第五百三十七章 質疑第二百零六章 拆穿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真會氣死蓋茨第一百六十二章 可喜的成就第八百五十一章 拒絕第五百零五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自助式廣告系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早知如此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有一點動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百六十二章 套路第八十七章 上趕着第四百六十六章 慶幸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爲人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堪其擾第十七章 緊張籌備第七百五十二章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