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往事

月華如水,斜穿朱戶。

景壽宮的寢殿裡安靜了下來。牀上和牀下躺着的兩人都知道對方沒有入眠。

過了好一會兒,秦寶珠的聲音在靜謐的黑夜中輕輕響了起來:“民女能問問陛下,爲什麼陛下是個女子麼?”

葉傾懷忖了一忖,才苦笑道:“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葉傾懷講起了往事。

“葉傾懷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是我的名字,而是我皇兄的。興瑞二十一年,我在樑王府出生,那時父皇還只是太子,母后也只是個側妃。我出生前,正是賀家家道中落之際。那年我舅舅去中州監修河道,被牽扯進了貪污善款的案子下了獄。父皇愛惜聲名,雖沒有貶撤母后側妃的位分,卻因此將母后禁了足。可以說,那時候整個賀家搖搖欲墜,都在指着母后肚子裡的這個孩子翻身。”

“芳華姑姑說,我出生的那天下了雪,是入冬後的第一場雪,下得很大。那年冬天特別冷,皇爺爺生了病,父皇搬進了皇宮去隨侍,母后便一個人在樑王府中生下了一對龍鳳胎。這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好事,但沒想到先出頭來的小皇孫一生下來就斷了氣,只有我一個活了下來。”

“母后和舅舅也是一對雙生子,他二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甚篤。母后擔心兄長和母家,於是做了一個可怕的決定。她打死了當晚接生的產婆,對外宣稱死去的是女兒,活下來的是兒子。消息傳到宮中,賀家又走動關係,讓言官們上了幾本摺子,舅舅果然無恙地出獄了,還在宮中謀了個侍衛的差使做。”

“打我出生起,母后就對我看護得很嚴,可以說是寸步不離,事必躬親,凡事都不讓旁人插手。我四歲的時候,父皇登基,母后分封了淑妃,進宮以後皇子們都遷去了乾西宮居住,只有我還一直住在母后的倚蘭宮中。後宮中都說,母后是因爲當年生產時經歷了喪女之痛,所以對我這個‘兒子’格外緊張些。沒有人知道,母后是怕被人發現我這個四皇子是個假的。”

“我很小的時候,母后就告訴我,我和皇兄們是不同的。皇兄們是真龍,而我只是真龍的影子,我的身份和名字,全是偷來的。影子一旦見了光,就會萬劫不復,所以母后從不讓我踏出倚蘭宮。小的時候我曾一度以爲,我這一生都會在這個方寸大小的院子裡度過了。一生無人問津,岌岌無名,直到像落葉一般無聲地枯死在這個皇宮的某個角落裡,成爲史書上被一筆帶過的落魄皇子,揹着一個不屬於我的名字。”葉傾懷頓了一頓,她的聲音變得有些落寞。

“我剛記事的時候,也就是父皇剛登基的那幾年,母后很想再有一個孩子,還爲此喝了不少的藥。可惜,始終也沒能如願。後來父皇身後,我曾聽太醫院前院正說,父皇登基後身子勞損極快,精氣大不如前。事實也確如此,順平二年秦貴妃生下六弟後,後宮便再無所出。六弟也是生來體弱,沒幾年便夭折了。”

“沒有了子嗣的希望後,母后只能把未來寄託在我的身上。六歲的時候我終於走出了倚蘭宮,搬進了乾西宮,開始和皇兄們一起起居讀書。芳華姑姑一直跟在我身邊,時刻叮囑我當心自己的身份。那時我遇到了我這一生最喜歡的兩件事——讀書和畫畫。於是我對未來的設想又變了。我盼着長到成年,行過冠禮,便自請離京,入宗正寺,請個封號然後帶着母后去邊陲小鎮的封地上過逍遙日子。”

“我就這樣揣着這個秘密,也揣着這個念想,過了好多年。可惜,天總不遂人願。我十三歲的時候,壬申宮變發生了。”

葉傾懷輕輕嘆了口氣。

“我還記得那一天。五弟已經好些天沒來上課,整個乾西宮裡只有我一個人。那天晚上我準備就寢的時候,舅舅突然帶着幾個侍衛來乾西宮裡尋我,他穿着鎧甲,戴着頭盔,神色慌張,說宮中有變,讓我立刻跟他走。然後舅舅帶着我到倚蘭宮中找母后,說大皇兄發動了宮變,讓母后跟我們一起回賀府避難。但是母后拒絕了。母后說,她是父皇的妃子,便是死也要死在這宮裡,若是擅離皇宮,便是失德。不僅自己聲名掃地,還會牽連到我。聽明白情況後,我也決定和母后一起留在倚蘭宮中。”

“爲什麼?”秦寶珠突然插嘴問道。

“因爲在那時的我看來,這場宮變只可能有兩個結果。皇長兄勝出或者太子勝出。皇長兄生性多疑,又是宮變篡位,若是他勝出,不論我逃到哪裡都不會放過我。我躲回賀府,不禁保不住自己的性命,只怕還要牽連賀府上下。而我留在宮中,皇長兄興許還能留賀家一條活路。至於太子,二哥他性情溫和,不願與人爲敵,且又是名正言順的嫡子,沒有必要殺我自損賢名。若是他勝出,只會將我趕離京城。因此我不論在哪裡都是安全的,沒必要躲出宮去惹人口舌。”

秦寶珠沒再開口詢問。葉傾懷雖總說自己無意權位,胸無大志,但她十三歲時便對局勢和人心有如此準確的判斷,讓秦寶珠不禁歎服。

“舅舅見勸不動我和母后,只好留下手下的幾個衛兵看護着倚蘭宮,自己則趕去景壽宮保護父皇了。我和母后在倚蘭宮中一夜沒睡,宮牆外間或能聽到遠處的短兵相接聲,戰事隨遠,但死得人太多,在倚蘭宮中也能隱約聞得到血腥味。我一直坐在屋門口的院子裡盯着倚蘭宮緊閉的大門,想着下一個推開門的會是大哥還是二哥,會是一把砍頭的鍘刀還是一紙出京的詔書。”

“過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了第二晚臨近子時,那扇緊閉的宮門終於打開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來人既不是大哥也不是二哥,而是一個臉生的太監,他的身後還跟着一羣衣甲染血列隊整齊的武士。我還能記得,火光倒映在他們眼中的樣子。那些人,只看他們的眼睛就知道,每一個都是不怕死的。”葉傾懷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了當年的情形,她沉默了一會兒,繼續道,“太監是來宣讀聖旨的,是我父皇的聖旨,要將我立爲太子。聖旨很短,只有兩句,連平時聖旨中那些冗長的贅述和讚詞也沒有。”

葉傾懷輕笑了一聲:“聽到旨意,我的心裡突然蹦出來四個字。”葉傾懷頓了一下,聲音突然如月色寒涼,她一字一頓道,“竊國者誅。”

第83章 楚定國第三十章 尋人第二十一章 質問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十七章 買賣第四十九章 還畫第118章 案卷第209章 戰書第130章 洞房第81章 勸言第128章 大婚第110章 王立鬆第168章 舒窈第164章 肝疼第196章 平等第144章 封爵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96章 較勁第75章 月夜第76章 陸宅210.第210章 返京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10章 王立鬆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五十一章 危機第127章 貢士第二十七章 新年第208章 失蹤第198章 貪墨第170章 琴聲第100章 非人第162章 血光第165章 珍惜第162章 血光第99章 知遇第183章 再請第154章 商會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82章 天意第199章 困惑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83章 再請第130章 洞房第79章 靈堂第164章 肝疼第五十三章 宮變212.第212章 荒謬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五章 稱病第148章 憂慮第二十五章 除夕第130章 洞房第90章 恐懼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128章 大婚第十一章 秦陽第194章 過招第六章 會審217.第217章 盛怒第167章 病情第164章 肝疼第148章 憂慮第170章 琴聲第一章 落幕第169章 生辰第166章 辭呈第三十七章 抉擇213.第213章 大局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60章 無眠第97章 惡人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163章 攀咬第201章 網第126章 狂言第174章 戰況第129章 顧飛燕第194章 過招第三十二章 坦誠217.第217章 盛怒第89章 利刃第203章 蝶舞第121章 現形215.第215章 內亂214.第214章 戰略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04章 百姓第140章 裂痕190.第190章 難民第116章 迷局第135章 狀元第164章 肝疼第118章 案卷第80章 休朝213.第213章 大局第172章 意象第二章 重生第115章 長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