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大局

第213章 大局

景壽宮,親賢殿外。

李保全守在殿門外,隨時等待着屋內的差遣。跟着他的兩個小太監站得遠些,在廊前各提着一盞燈,背對着親賢殿面朝院中站得筆直。

親賢殿的門窗是用雙層的黃檀木做成,中間還加了一層薄膠用於防火保暖,這樣厚重的設計不僅能將屋內外的溫度完全隔開,也讓屋內外的聲音變得難以輕易貫穿。

是以,李保全正貼着殿門站着,以便聽到屋內皇帝的呼喚。

他披着厚厚的披風,手裡抱着一個熱乎乎的手爐,在心裡唸叨着:今年冬天真是邪了門的冷。

正這時,從宮門外進來一個瘦小的身影,沿着連廊往親賢殿這邊快步而來。

待人到近處,李保全才看出來,是近來和葉傾懷走得很近的宮女沈歸荑。

沈歸荑是葉傾懷從宮外帶回來的,說是外面撿回來的難民,家中人已都不在了,葉傾懷看她可憐,人也伶俐,便帶進了宮來放在身邊用着。

李保全沒有多追問過她的身份。但自從沈歸荑出現後,李保全敏銳地發現皇帝不再派他出宮與鷹衛傳遞消息,只讓他負責每月將例錢送去錢莊。

這對李保全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畢竟內廷總管頻繁出宮,實在不是能輕易掩人耳目的事情。

更何況,他並不太喜歡與鷹衛的人打交道。這些人總讓他莫名的感覺到危險。

就像沈歸荑這個小姑娘,明明只有十三四歲,臉上卻沒有半點生氣,從來也不見她笑一下。

瘮人得緊。

雖然李保全在心中並不想與他們這些人有什麼瓜葛,但如今鷹衛深得皇帝信任和倚仗這一點,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眼見沈歸荑走來,李保全堆着笑迎了上去,慢聲問道:“沈姑娘怎麼這麼晚過來了?”

沈歸荑對着李保全行了個全禮,道:“李公公,奴婢有事向陛下回報。”說完,她向着親賢殿緊閉的殿門看了一眼,問道,“陛下在裡面嗎?”

李保全道:“陛下在裡面與人議事,估計還要些時候。夜裡天冷得緊,沈姑娘先到暖閣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

“公公好意,奴婢心領了。奴婢確有急事向陛下回報,便在這裡等着吧。”

李保全面上的笑意減了幾分,道:“能在這時間來找陛下的,都是着急的。姑娘的事是急事,這屋裡的事也是急事。再着急,也得一件件來。等陛下這裡忙完,我立即着人去喊你,姑娘放心,絕不會耽誤你的事。”

沈歸荑馬上明白了過來,李保全並不是在跟她客套。

“不敢如此勞煩公公。奴婢這就去前殿候着。”說完,沈歸荑又行了個全禮。

而一門之隔的親賢殿內,此刻卻是一片死寂。

何青長跪在了地上,面朝着皇帝的方向低垂着頭。葉傾懷卻並不看他,她背對着何青長,雙手撐在書案的兩端,兩座聳起的肩峰格外瘦削。

她的目光遊移在書案後面牆上掛着的那張北地地圖上,彷彿在地圖上看到了無數即將燃起的戰火。

那戰火直達她的眼底。

讓葉傾懷感到悶熱。

“朝廷撥款都是現銀,幕府裡怎麼會有兩百萬兩的銀票?這些錢顧海望是準備做什麼用的?”葉傾懷沒有回頭,她的聲音已經平穩了很多。 “據幕府參軍呈報,當時前線戰事激烈,糧草卻幾次延誤,京中又傳出倉場被燒的消息,所以顧海望將這些銀票交給幕府,計劃籌備糧草。”何青長答道。

“所以這兩百萬的銀票,是顧海望的私財。”葉傾懷用的是陳述句。

何青長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葉傾懷有些無奈地輕笑了一聲:“顧海望掛帥出征前任京畿衛長史,官居三品,一年的俸祿不過兩百兩銀子,但他卻能輕輕鬆鬆拿出兩百萬兩的銀票。”

“何卿,朕問你,你拿的出兩百萬來嗎?”葉傾懷側過頭,餘光看到何青長仍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

回答她的只有沉默。

良久,何青長道:“陛下,眼下外敵當前,還望陛下以大局爲重。”

說完,他俯首在地,無聲地磕了一個頭。

葉傾懷看了他一眼,又將目光挪回了那張北地的地圖上。

顧海望從哪裡來的這兩百萬兩?

葉傾懷大約猜得到。

她親政已有一年,雖說遠遠稱不上“大權在握”,但終歸是見得多了,也知道朝廷官員來錢的路數無外乎八個大字——層層盤剝,中飽私囊。

不光是顧海望,朝中恐怕沒有幾個人是乾淨的。

但現在她沒法深究。

就算何青長不提點,她也不會再問下去。

因爲一旦她問了,就必須問到底。若是她問了,卻不徹查,那便是姑息養奸。會給朝臣們一個錯誤的信號:皇帝對他們的貪腐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若是現在要追查到底……

葉傾懷沒有把握,她不知道局面會不會失控。

因爲那下面必定是盤根錯節,拔出蘿蔔帶出泥。

過了許久,葉傾懷用力合了一下眼,嘆了口氣。她回過身,看着還跪伏在地上的何青長,將問題丟給了他:“起來吧,這本不是你的過錯。但如今你是前線主帥,這兩百萬銀票的後患要由你來處理。你準備怎麼以大局爲重?”

何青長直起了身,卻沒有站起來。他垂着頭,目光停在面前暗紅色的地板上。

“微臣已命人去商號追查銀票去向,若能截斷一些尚未兌現的銀票最好,若是不能,微臣以爲此事也不宜宣揚。如今北線大軍乃是多方組成的聯軍,若是傳出此消息,只怕軍心會亂。”

何青長的顧忌葉傾懷明白。

如今前線雖說都是聽從何青長這個主帥調動,但是京師將領多是顧世海的人,潁州知州則是陳遠思的門生,允州軍與北狄有多年血仇。可以說各部有各部的小心思。若是被前線知道顧海望丟了兩百萬兩銀子給敵人,只怕立馬就要內訌。

“這事就算我們瞞着,北狄那邊只怕也要宣揚。”葉傾懷道。

何青長鬆了口氣。葉傾懷這麼說,就是說至少皇帝已經認可了他的建議。

“微臣準備擬一篇檄文發告全軍,命三軍備戰,以我軍在先前的敗仗中被敵軍繳獲大批物資爲由,讓前線戒嚴。”說完,他頓了一下,然後擡起頭看向葉傾懷,道,“屆時,請陛下以失軍之罪論處顧海望。”

第十四章 求親第85章 苦心第102章 冤情第182章 夢魘210.第210章 返京第四十章 策劃第104章 百姓第85章 苦心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52章 晚膳第100章 非人第四章 衷心第139章 政務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130章 洞房第118章 案卷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72章 意象第201章 網第77章 困獸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177章 掛帥第184章 淵源第101章 出殯第191章 截殺第90章 恐懼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197章 萬壽節第185章 高熱第203章 蝶舞第185章 高熱第204章 嬉春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十五章 明路第十章 文校第201章 網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89章 利刃第五十九章 謀反第187章 生死第172章 意象第103章 出師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143章 戰事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46章 爭執第129章 顧飛燕第157章 濁水第123章 杜正恩第173章 杜荊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29章 顧飛燕第十九章 回宮第73章 番外——秦寶珠5第159章 起火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60章 無眠第94章 死水第132章 殿試第二十九章 復課第142章 得意第136章 決意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十八章 奔逃第108章 遺詔第78章 金牌第140章 裂痕第115章 長命鎖第185章 高熱第91章 因緣第205章 夜色第97章 惡人第171章 醉酒第三十章 尋人第四章 衷心第二十五章 除夕214.第214章 戰略第167章 病情第198章 貪墨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197章 萬壽節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82章 天意第151章 兵糧第206章 疑雲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一章 落幕第148章 憂慮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126章 狂言第187章 生死第五十四章 突圍第108章 遺詔第89章 利刃第79章 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