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北遠新戰略

孫紅羽明白,自己的這種說法對與某些高層官員來說是很不討喜的,“二次改革”推行一年餘,十幾年前那種“一大二公”的思維方式還沒有被徹底“解放”掉,通過“滾一身泥巴,磨一手老繭”,最終“煉一顆紅心”,進入領導層的革命官員,還無法理解郭守雲這種人物的人生觀。

在發言的最後,她用一句很精闢的話,概述了與郭氏打交道的原則精髓:“不談革命,只抓機遇;不講奉獻,只講合作;少擺政治,多看經濟;有無互通,檐雪自掃。”孫紅羽認爲,只有做到了這“二十四字”方針,北遠與郭氏,北京與遠東的合作,纔有希望走向真正的明天。至於說“明天”會怎麼樣,那就要看國內“明天”的綜合實力了。

坦率的講,孫紅羽在說完這番話之後,心裡也是忐忑的,她擔心自己這種建議會遭到更大的牴觸,甚至會引來更難以預料的後果。不過事實證明,她這份忐忑是多餘的。在整場會議結束之後,她收到了中南海警衛局送來的一份“禮物”----一副即興而作的字畫。在這幅字畫中,她提出的那“二十四方針”躍然紙上,而最後的那三字題名,則令她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底氣。

“紅姐,”與孫紅羽前後腳的走進賓館房間,常雨桐將手中的一大把行李胡亂一扔,自己顛顛的跑到沙發前面,迫不及待的找個舒服位子坐下,這才一邊揉搓着腳踝,一邊問道,“會到底開的怎麼樣?有什麼好消息沒有?這次上面把咱們急匆匆的召回來,是不是改變主意,打算讓你重新入主北遠了?”

“你一口氣問這麼多問題,讓我怎麼回答啊?”脫掉腳上的皮靴,換上賓館提供的一次性小紙拖,孫紅羽笑道。

“那就先回答最後一個。”趴在沙發上,常雨桐雙手托腮,嘻嘻笑道,“老實交代,咱們是不是有機會重回哈爾濱了?”

“嗯,”拉了一個長聲。在調足對方胃口之後,孫紅羽說道,“算是吧,至少,調令已經下來了。”

“調令都下來了,還說什麼算是?”嗖的一下從沙發上爬起來,常雨桐雙臂一張,摟住紅姐的肩膀,一邊用力晃悠着。一邊傻笑道,“嘿嘿,我當初說什麼來着。北遠的事,離了咱們就是不行,要論到與郭大哥打交道,除了紅姐,還有誰能頂的上去?有些人不識時務,總想着朝北遠裡面擠,結果怎麼樣?現在地爛攤子......”

“不要胡說,”伸手在小妮子腿上擰了一把,孫紅羽嗔怪道。“大家都是做工作,不要用矛盾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競爭關係。”

“是啊,是啊,都是爲了工作,”皺皺小鼻子,常雨桐不以爲然的說道,“不過我可聽說了,人家搶了你的職位之後,可沒有這麼高尚的想法。才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北遠集團當初地那十幾個主要負責人,就全都被清理掉了,解職的解職,調走的調走。這次回去啊,我估計咱們恐怕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了。”

“那有什麼,解職的可以重新提升,調走的可以再調回來,”整理着雨桐扔在沙發前的那些行李。孫紅羽面色平靜的說道。“你現在啊,最好是不要再抱怨了。抓緊時間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一下,咱們明天......不,今天晚上就回哈爾濱。”

“這麼急?”常雨桐愕然道。

“這種事情自然是抓地越緊越好。”扭頭在小妮子鼻樑上颳了一指頭。孫紅羽笑道。“別忘了。現在周圍可又一大堆人在盯着咱們呢。也就一兩個月吧。咱們說什麼也要拿出一些成績來。不然地話。如何服衆啊?”

“那我這就去準備。”從牀上蹦起來。常雨桐嚷嚷一句。一溜煙跑進了臥室。

看着小妮子還是這麼隨性、天真。孫紅羽無奈地搖搖頭。隨手拿起了行李包中地一個相架。

相架上地照片是兩年前拍攝地。地點同樣也是在北京飯店。整張圖景上只有三個人:自己。郭守雲以及那個目前據說已經晉升爲集團軍參謀長地約裡寧。也不知爲什麼。看着照片上郭守雲那張帶着淡淡笑容地臉。孫紅羽地腦子有些混亂。恍恍惚惚間。她似乎又回到了過去。又回到了第一次與郭守雲見面時地哈爾濱。

北京在外交政策上地轉變。直接影響着北遠與郭氏集團地合作關係。作爲一個主導性地人物。孫紅羽地調離。意味着北京對郭氏集團政策地強硬化。而她地重新履任。則意味着雙方關係地緩和與調整。

經歷了數個月的軟爭硬鬥,尤其是在經過了對外交路線的一系列反思之後,北京重新界定了郭氏集體在中俄關系中所處的特殊地位,並由此全面轉變了觀念。

“深挖洞,廣積糧,築高牆,緩稱王。”劉邦爭奪天下時所採用的十二字方針,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中庸思維地核心成分,時下,面對美國人在國際外交場合中對中國迴旋空間的一步步蠶食,從改革十年中獲得了強大信心的北京,終於重回正確道路,再次將“韜光養晦”的策略擺上案頭。

正如孫紅羽所認識的那樣,郭氏集團本身現在也面臨着重重的問題,作爲集團的決策者,郭守雲無論是從大局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個人利益的角度考慮,都不可能同北京談論什麼國際政治地問題。北京對他地要求越多,期望越大,他所面對的壓力就越大,牴觸情緒就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北遠與郭氏地進一步合作,根本就無從談起。

那麼,要挽回北遠與郭氏之前的合作關係,現在能夠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經濟合作,廣泛而互惠的經濟合作。

在北京的短短兩天時間裡,孫紅羽與社科院中俄戰略研究所的專家們碰了兩次頭,雙方第一次全面而具體的分析了遠東的經濟形勢以及東北地區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中的經濟建設重點。通過這樣的分析,他們找到了一系列的利益契合點,比如說:遠東重工業發達,技術以及設備資源的輸出卻相對困難,大量原屬於蘇聯國有的重工企業,面臨着資金短缺、生產與投入鏈條斷位的困難。而東北呢?作爲中國最早的重工業中心,那裡的大量企業面臨着設備老化、技術陳舊的問題。如果北遠能夠基於這一合作基礎,同郭氏洽談遠景合作問題,那效果會如何?再者,隨着國內人口的持續增長,以及爲經濟建設而造成的農用耕地過度開發,東北、華北地區的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積大副銳減,農村剩餘勞動力涌入城市,爲城市就業以及社會治安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與此相比,遠東卻是另一番狀況,土地廣袤,荒田密佈,人口稀缺,農業落後,此前,郭氏集團爲了提振遠東的農業經濟,投入了大量精力與資金,可最終雖然有所收效,卻也成績了了。基於這一點的不平衡,難道雙方就沒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最後,目前的遠東,正在積極向外發展軍事領域的貿易渠道,遠東四大航空工業聯合體的私營化,阿穆爾造船廠的重啓動工,大大小小十幾個軍用重工機械廠的重新運行,都需要來自國際的軍事訂貨合同。之前,平壤從遠東採購戰機的合同、印度對蘇-27戰機的訂貨,都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同比,國內現在也面臨着軍事武器的更新換代問題,來自軍方的類似呼聲越來越高,海軍總參謀部甚至還爲此制定了一項長達十五年之久的船艦技術開發計劃。在孫紅羽看來,就軍事合作的問題,北遠很有可能與郭氏達成協議。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軍事合作的問題相對敏感,郭守雲會不會因爲估計華盛頓的態度,而拒絕與北遠進行類似的合作?對此,孫紅羽有自己的理解,她認爲,郭守雲對華盛頓的態度,也就是基於一種表面的合作,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他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聽從華盛頓的指示。而國際軍火市場,歷來都是軍事大國創造外匯收入的重點項目,再加上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國際軍火貿易出現了買方市場佔主導的現象,因此,郭守云爲了加大遠東軍工產業的競爭力,註定不會過多考慮美國人的態度。所以,北遠與郭氏在這方面的合作前景也相當開闊。

面對來自國際上的壓力,郭守雲不喜歡國際政治的傾向問題,那就不要跟他談,大家就坐下來經濟的合作問題,憑着地緣上的優勢,難道北京還用擔心遠東的經濟市場被別人搶走嗎?而隨着經濟往來的加深,雙方對彼此經濟領域影響力的增大,年復一年,難道北京還用擔心遠東的政治立場會偏離自己的預期嗎?毫無疑問,類似這樣的擔憂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

經歷了兩年的波折,在經過一次仕途上的跌宕,重新奪回主動權的孫紅羽,最終確定了北遠與郭氏正式合作的全新策略。

第13章 反正都是死第758章 目標:港指第820章 馬尼科夫第662章 狗不打也咬人第12章 雅科夫的晨練第491章 丘杜科第738章 小會第580章 大樹小樹第5章 有能量的女人第814章 成熟的政客第657章 殺士第325章 回國第220章 利益點與影響力第527章 “府院”再戰第243章 春天的真相第48章 再無顧慮第353章 潛規則第658章 預感第95章 這幫將軍們啊第496章 爲了面子?第47章 黑幫如蠅第738章 小會第556章 活給自己看的第236章 有錢就是好第840章 老郭遇難?第352章 放蕩的女人第96章 成功與失敗之間第30章 就喜歡不守規矩的第6章 風險與機遇第779章 東南亞富豪第466章 痛斥第332章 大訂單第293章 霸主的思維第905章 做人第288章 誰有異議請舉手第109章 得到的與付出的第242章 炮轟牛鬼蛇神第768章 九龍富豪第754章 整你第796章 外交第396章 郭家有後第656章 誰走漏了消息?第391章 你們自己選擇吧第808章 別有深意第415章 等第626章 交代後事?第801章 支點第657章 殺士第863章 風雨飄搖第893章 彼此妥協第2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95章 再商合作第521章 遊說第845章 我還要去莫斯科第237章 邁向深淵的一步第543章 鴻門宴?第181章 斯皮林格的心思第102章 重返莫斯科第727章 用與被用第816章 優勢第396章 郭家有後第138章 軍火貿易的門道(2)第11章 時來運轉第682章 老郭的瑰寶第825章 就這麼辦第286章 恭喜你,回答正確第589章 機場第696章 經典小人第39章 後院起火第51章 咄咄逼人第665章 免談第772章 紅與黑第675章 欺官第280章 鐵打營盤流水將第802章 有鳳來儀第572章 老兵也會死第490章 聯邦三大害第732章 出行第349章 添亂第739章 協商第12章 被捕第622章 是誰?第567章 可憐的老郭第283章 東部財聯第660章 夥計第209章 再嘗牢飯第404章 寡頭時代的開啓第29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545章 拔涼拔涼的第574章 顏面與律法第548章 虛位以待第605章 丘米坎第626章 交代後事?第248章 全會上的民主復興第129章 非法黨派第135章 軍貿局第80章 “8.19”前夜第795章 摩根郭氏第4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460章 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