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創馳藍天

“這麼說,這款車是你和金先生一起完成的設計的嘍?”

德國記者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個,可以給德國人正名的機會,這時候當然是努力的在誘導彼得,來給德國人臉面添光。

畢竟這款車現在光是從外型上來看,就可以說這款車,已經成功了,如果榮譽全部被華陽動力的金小強拿走,那這幾年就光是他一個人出風頭,這讓這幫心高氣傲的德國記者,怎麼能夠接受的來。

“是的,可以這麼說吧!在我加盟了華陽動力之後,密斯特金就給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他甚至給我專門準備了一座實驗大樓,呵呵,還給我配備了專門的研發團隊,正是在這些工程師的幫助下,我們才完成了這款車的設計。”

彼得倒是很實在,也很謙虛,他實話實說的同時,也小小的拍了一記金小強的馬屁,畢竟要是沒有金小強,就沒有現在站在臺上風光無限的他。

“好吧!彼得,能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一下,眼前的這款K5嗎?”

又是德國記者,問彼得到,現在也是該詳細的倆接一下這款車的時候了。

“呵呵,好吧!我到了華陽動力之後,就立刻投入到了這款車的研發工作當中,我和金一起,討論了這款車的外形設計,後來在外形設計,還有框架架構方面,就由我來進行研發,而金則是完成了這款車的動力總成的設計,我不得不說,在這方面,他真的是個大師。”

彼得又輕輕的給金小強送上了一級馬屁,這讓站在他身後的金小強感覺心裡很是舒服,不過其實這也是發自彼得內心深處的真是感受。

畢竟這款車子的動力總成,可真的不是什麼一般人都能夠搞出來的,要不然這年頭那麼多的偉大工程師,怎麼就搞不出一款13:1的壓縮比的發動機出來?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們這款車應用的技術,它的全稱叫做創馳藍天技術……”

金小強再度很無恥的把後來馬自達的路也給堵上了,反正連人家的技術都已經剽竊了,在把名字直接拿過來用又能怎麼樣。

再者說現在馬自達恐怕很正沉浸在他們的03款馬自達6上市熱銷的喜悅當中呢,根本還沒開始琢磨要研發新的技術呢。

“密斯特金在和我討論這款最新車型的研發工作的時候,所提到的宗旨就是要在節油和環保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原油的價格是節節攀升,而提倡節能環保的時代已經到來,金先生和我說過,他們之前已經成功的研發了一款ECOBOOST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他所配備的雙離合動力總成,能夠成功的做到,比普通同排量的車型節油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但是這款動力總成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只配備到了中高端的車型上,但是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他們是否也有權利,應該享受到同樣節能環保的技術呢?”

彼得開始看看而談了起來,不愧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物,面對這幫記者,他的解說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充滿了大將風範。

“於是我和密斯特金,在研發這款發動機的時候,主要的宗旨就確定爲,要專門的研發一款,針對平民的普通高校節能環保車型。於是我們在設計這款新車型的時候,採用了很多的新技術,這其中有車身結構的籠型結構設計,還有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上面做出的改變,而且金還爲這款車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底盤,這樣一來到最後這些技術就被我們統稱爲創馳藍天技術。”

彼得頓了頓,讓下面的記者有時間來消化他剛剛所說的話,在他的剛纔的話裡,幾乎是句句不離金小強,看來在他的心裡,已經完全接受了金小強纔是他的領導這個事實,已經完全的認可了金小強的能力。

並且他也提到了他們這款新車的最主要的核心技術,創馳藍天!

“大家都知道以現在的發動機設計,想要讓發動機更加的節油,和環保,那麼就只能夠提高空氣和燃油的壓縮比。而以現在的技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就只能在發動機上面做文章,比如給發動機配置一臺更加合適的渦輪增壓器,或者機械增壓器等等辦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要是給發動機配上這樣的設備的話,無疑會提高發動機的製造成本,這樣也就讓我們設計一款平民車型的目的,很難達到。所以爲了在不適用這樣的額外的設備的同時,來提高發動機的壓縮比,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在外形設計方面,我們增加了整車的流線性,來有效的減小風阻,並且在車身的重量方面,我們儘可能的採用新的結構,和加工方法,來減少自重。”

彼得開始提起了這款車由他來操刀完成的最主要的部分,車身的籠型框架結構,這樣的設計也許在幾年之後,並不新鮮,但是要是拿到現在,那可以說絕對是個創舉。

“車身的框架是由我來操刀設計完成的,現在我就給大家來講一講我的新型車身結構設計。在這款車的車身設計上,爲了體現節能環保的宗旨,我們就必須要降低車身的自重,但是在降低車身自重的同時,還要保障車身的鋼性和安全性。所以我採用了新型的車身結構,就是這樣的籠型車身設計……”

彼得一邊給臺下的記者解釋,一邊回身在身後的大型投影顯示屏上給大家看圖解釋,在顯示屏上面,這時候正好顯示出這款新車的白車身和裸車架,不過在裸車架的鋼架結構上,都是用不同顏色的線條,來顯示出所用的不同材料。

“在車身的鋼架上我們選擇的是特殊的高強度用鋼,這樣既能夠減少車身的重量,同時又能夠增加車身的強度,並且在一些特殊的部位,我們還採用了鋁合金構件,來減少車身的自重……”

彼得是世界級的設計大師,而且又是一名德國人,所以下面的這些記者們也不好來詰問他,畢竟人家可是證明依舊,而且他的特殊身份,又讓這些記者們感覺這傢伙可以算得上是半個自己人……

“在底盤的強化構件方面,我們更多的採用的是直線設計,而非同一般車子所採用的曲線結構,這樣一來,在方便了加工的同時,也能夠非常完美的減輕車身的重量,光是這個部分的構件,我們就做到了將車身自重下降百分之一的重量……而在其他部分的地盤黃色平整部件,這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在這些構件方面,我們也採用的是更加平整的造型,這樣一來,就有利於降低空氣阻力……就更加的提高了整車的經濟型……”

彼得一手拿着激光筆,一邊在臺上指着身後的大屏幕,不斷的在車身構件上面劃過,一邊給下面的記者解釋,這樣的表述非常清晰,也讓記者們更加的明白和相信他們所說的這些東西。

“而且在車身前面的防撞鋼樑上面我們採用的是1800兆帕的高強度鋼材,再加上發動機前艙的三層潰散式結構,整車的安全性能就被突出到最佳狀態……這樣一來到最後,整車的白車身的自重比普通的車型,要降低百分之十左右,但是車身的鋼性,卻要比原來提高百分之三十……”

彼得的解釋讓下面的記者們是陷入了一陣嗡嗡嗡的議論之聲,果然這款新車確實是非常的有看頭,技術含量確實是相當的高啊!

先不說這車子的動力總成如何,如何,光是這款車的外形結構,就非常的有看頭,有噱頭。

要知道這年頭大傢伙都在車身的減重方面做文章,畢竟想節油,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減輕車身自重。

但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當然要數日本人,德國人和美國人,因爲抹不開面子,而且也是一直以來他們秉承的安全至上的設計風格,所以一直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能夠減輕車身自重的辦法。

最後憨頭憨腦的德國人,爲了做到減輕車身自重的目的,不惜研究出了一套全鋁合金制車身的加工工藝,可惜由於成本太高,最後這些技術也只能用在高端車型,比如這次上市的奧迪Q7上面,對於普通的車型而言,這樣的技術,實在是太奢侈了。

但是這次彼得設計的這款新車K5,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設計思路,這樣的減輕車身自重的辦法,在這年頭還真是非常的新穎,新型的籠型車身結構,還真是蠻有創意的。

一下子居然能夠把車身的自重個下降百分之十,而且在做到這些的同時,還能夠讓車身的鋼性不降反升,這就足以見得這位設計大師的功力。

第六百九十四章 烈火戰馬亮相第七百五十章 門檻太高的F1第一百五十八章 瘋狂掃貨第九百六十章 豐美大餐第六百四十一章 德爾福找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略同盟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第四百九十二章 剛上路第六十二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世界上最不可阻擋的裝甲車第四百二十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啓航出租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鬧事(1)第二百六十九章 紅旗H7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度合作第五百三十八章 投資陰謀第九百二十三章 我們的條件第三百三十八章 奧迪的獨門絕技第六百七十四章 豐收時刻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西洋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日本人的第一次試探第九百四十二章 依舊是第一第四百四十章 機牀研究所第八十二章 瘋狂的技術員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貪官第四百零二章 設計思路之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強拆第四十九章 暴漲第八百九十七章 車展總結第九百零七章 懷璧其罪第四百八十九章 GT-R的底盤第四百零九章 悄然起航的普銳斯第四百九十三章 前景廣闊第六百八十五章 時尚潮流第六百八十二章 暴力引擎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外代理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們的TSI第六十四章 山寨MQ200第七百七十五章 汽車聯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獅子大張口第五十七章 第一桶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選錯路的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席捲美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放浪形骸第五百四十一章 太陽能瓦片第六百三十九章 施壓第八百一十六章 鬧事(2)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差錢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聲大噪(3)第四十八章 非典爆發第四百一十九章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六百七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二百二十八章 機牀的基礎第八十六章 人才濟濟第六百四十六章 俄羅斯之旅第一百零四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陽精工的進步第二百七十二章 瘋狗郭躍第一百四十章 對手的反應第七百八十四章 好東西就是要大力推廣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方來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聯盟第七十三章 心無旁騖第三百零五章 鐵板第六百二十五章 立足國內第一百七十五章 突破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就它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執着的賭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現狀第五百一十二章 渦輪增壓時代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聲大噪(3)第三百八十一章 美國市場上的日系神車第五百三十一章 佈局日韓第五百九十二章 速銳預熱第九百二十三章 我們的條件第一百八十四章 挑起大衆和華陽的戰爭?第四百零四章 還有柴油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佈局日韓第二百五十二章 驗證猜想第一百八十三章 抽了大衆的耳光第三十九章 礦二代誕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給逸動更新換代?第一百零四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一十八章 完善產品線第十章 神奇的納米分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在上《TOP GEAR》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崩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袂而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超級鋰電池第四百四十七章 把機牀賣給俄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城啤酒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一章 烏莫尼克的底盤第九十五章 收購意向第八百五十二章 坍臺第八百七十七章 輕混系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突破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機牀的基礎第七百九十五章 華陽動力的技術儲備第十六章 白條換金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