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下限就是沒有下限

“張老闆,海外還有啥生意……以後提醒一下市政府嘛,不然弄得一把手也下不來臺。還好今天是我過來……”

一臉鬱悶的翁劍鋒跟張浩南抱怨着,他都已經能想象到明天市政府開會該有什麼樣的尷尬氣氛。

大家各種笑臉逢迎,結果外商就是本地“財神爺”養的一條狗,還是沒正式掛上狗牌的那種。

“哈哈哈哈哈哈……”

張浩南大笑,跟翁劍鋒握手道,“這我哪裡注意得過來?我在東南亞還有一堆生意,香江、濠鏡澳也有,總不能一一介紹吧?那成啥了?又不是‘紅樓夢’,翁市長放心好了。”

論級別的話,現在徐振濤跟副市長是齊平的,畢竟“現代化農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級別上去了。

再保大橋鎮五年平穩運轉,之後就不需要徐振濤繼續消耗精力在上面。

徐振濤當農業局局長,這個局長位置,就是排第一,其餘市局都要靠邊。

而且“現代化農業開發區”的人事任命,是跟姑蘇對接的,這就更香了。

姑蘇也是難得有這麼一塊地方可以安排掛職刷資歷的,畢竟過兩年就跟姑蘇沒啥關係,是省裡面的重要示範單位。

怕出來再回去,“苞谷(玉米)”被過年賺錢的人順了去。

等“春運”高峰期再走,那真是難搞。

“這有啥不能理解的?”

“沙食集團”的文化教育領域投入,至少給市政府每年省三個億以上,按照沙城的發展速度來看,三個億可能還只是保底,上不封頂的。

只不過以前注意力都在農機中專上,倒是忘了張浩南很早就開始搞“民辦公助”的義務教育階段投入。

翁劍鋒來這裡視察,是絕對正確的事情。

不過整體上來說,還是卡着招聘用工原則,沒有哪個地區的職工處於絕對多數。

給大排咬了一個缺口,三兩下吞嚥,張浩南端起不鏽鋼的湯盆,然後說道,“去年高考,有幾個職工的小孩,填報志願直接就是食品專業、物流專業;還有幾個歲數大的職工,小孩一畢業,就介紹到了沙城。有兩個學化工的,現在就在給陳濤做助理。建康那邊有些淮西籍貫的職工,兒子女兒一畢業,就是先問問看能不能在‘紫金科技’或者‘金橋電腦’上班……”

“也順便看看環境,小孩留老家的教育水平,和大橋鎮不是一個級別的。去年小學擴充了,基本滿足全市集團員工子弟的就學需求。等暑假期間高中完工,那就徹底放心了。”

若非還有嚴苛的高考存在,以“沙食系”的實力,甚至能把大學教育階段都包進去。

還有一些外地職工在上班的,則是沒打算回老家,反而把家裡人接到了沙城過年。

這時候翁劍鋒纔想起來,“沙食集團”關聯企業中,還有文化教育企業。

情況跟魏剛還在臺上時是一樣的,私人關係和工作關係有機結合。

“入孃的……”

翁劍鋒下意識罵了一句髒話,“張老闆,你這生意做的,實在是老卵。”

“張老闆,過年要不要參加市政府的年夜飯?”

其實講白了就是跟市政府領導班子保持一點距離,徐振濤啥時候在市政府算個山頭了,他才適合頻繁活動。

喝了一口手中的紫菜蛋湯,張浩南這才把不鏽鋼湯盆放下,“看似我在建學校上浪費了鈔票,算賬也是虧本的。但是一年虧多少?虧不了多少的。可是我往後每年招工,除開正常的校招、社招,所有關聯企業的內部推薦,不要太穩。當老子的如果上班滿意,覺得穩當有搞頭,那他小孩來給我做事,他會不放心嗎?他小孩會擔心單位情況複雜嗎?”

“在沙城過年啊?”

畢竟“沙食系”的學校,那是從學前托兒到義務教育到高中,達成了一條龍。

所以老婆孩子爲主,遠近都有,華東的多一點,西南三省的因爲種種原因,比王愛紅老家東北的還要多一些。

翁劍鋒想要聽聽看張浩南的真實想法。

“我三十歲退休的時候,名下哪家企業愁用人?根本不愁的。至於說能力優劣問題,那是基層管理培訓的事情,跟用人本身無關。人事部門的篩查成本比別的企業要低得多。”

“……”

食堂是有包間的,不過張浩南吃飯比較隨意,直接大食堂拼桌就行。

離過年也沒幾天,除開大橋鎮本地職工,大部分想要回老家的外地職工,早就提前走了。

他現在的咖位,越來越不適合頻繁在衙門裡頭來回流竄,容易被人借光被人利用,麻煩事情太多了。

“張老闆,農機中專這種呢,我能理解,還有幼兒園我也能理解。這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純虧本啊。是有啥說法沒有?有些名堂,我還是不太理解。”

全家老小都過來的有,但不多,一般都是老人家捨不得路費,再有就是開春就要下地折騰,有些像巴蜀兩地的工人,王愛紅去做問卷的時候,家裡老人不出來的理由是“今年苞谷(玉米)收得多”。

這種想法是有借鑑意義的,政商兩界有些擴張路徑,其實差不多。

飯吃到一半,發現一堆小孩子進來,雖然熱鬧,但該排隊還是在排隊,食堂的人管理秩序還是盡責的。

“怎麼會有這麼多小孩?”

從企業效益來說,真心不差員工臘月多上幾天班的增收。

這一刻,翁劍鋒是真的驚到了,眼神無比錯愕。

翁劍鋒也是聰明人,就沒有多廢話,擺正心態之後,很痛快地在“大橋食品”的食堂吃了一頓。

個別工業鎮的外來人口比重很大,但工業鎮本身的鄉鎮中學規模二十年沒有變化,以中學爲例,有些初中的班級,已經超過了六十人,教室塞得滿滿當當,已經到了調無可調的地步。

其實對沙城市政府來說,張浩南這種搞法,越多越好,能給沙城的中小學分擔壓力。

“……”

翁劍鋒也是順便觀察一下“大橋食品”的員工風貌,飯吃到一半,他內心也承認,這邊基層職工的精神面貌確實是最好的。

“這我去了做啥?鄉下今年人多,發鈔票是頭等大事,我個人還要發點‘獎學金’給三個大隊的學生,沒啥時間。”

“過年不回老家的職工,有的把小孩接了過來。”

“只要捨得鈔票,都容易的。”

“……”

說了一句廢話,但這句廢話的含金量有點高。

翁市長尋思着要是大家都捨得鈔票,那確實是容易,連他當這個官都容易得多。 可惜現狀是必須教育部門的幹部出去化緣,再等財政撥款,再加上一些企業的贊助,才稍微能把全市教師的工資算清楚。

倘若某個鎮的中小學管理層稍微不當人一點,拖欠工資就是常態,或者就是發一半扣一半。

沙城去年教育局也不寬裕,和別的部門“小金庫”是福利不同,教育局的“小金庫”更多的充當應急錢包。

“沙食系”的大手筆爲什麼受歡迎?

就是因爲有些老師是真的缺錢,是真的太需要鈔票改善生活。

邵衛東去三中當校長如此受愛戴,就是他不需要考慮錢的事情,老師也總算是過得體面了一些。

而且從“沙食集團”化緣的成果,目前看來吃個三五年不成問題,比一中是肯定沒法比,但學校老師都能拿一輛“新世紀”電瓶車外加一些“沙洲興隆”的購物卡,這些都是邵衛東的面子。

這種財政上的壓力緩解,也讓教育局對張老闆十分支持,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其實就是走走流程,也讓“吾家文化教育”這塊招牌,稍稍地立了起來。

聽說“沙食集團”正在推成立教育集團,有些退休的老教師,也想退休之後再賺一點。

只是這個消息還處於吹風階段,教育局也好,退休的老教師也罷,算是一頭熱。

翁劍鋒帶着人下鄉去轉轉的時候,張浩南也跟王愛紅打了個招呼,然後去給陸先法送幾條煙還有茶葉。

老教授離婚之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明顯好多了。

“調味品研究所的事情,需要您到處出差一下,有啥老同學老朋友,請來沙城最好。”

在陸先法家裡剛坐下,他大兒子就跑去廚房一通折騰,兩個小菜一瓶酒,張浩南陪陸先法吃點喝點,順便聊聊事情。

“農科院那邊有兩個我以前的學生,現在待遇一般,應該可以挖過來。”

炒的小菜是食品廠老家東北員工做的酸菜,炒或者燉都是一流,非常開胃,陸先法特別喜歡吃,他現在喝酒也不喝烈酒,就是公司內部的葡萄酒禮品,並不在市面上流通,畢竟產量不高。

稍微喝一點,小半杯,沒有肉菜也能有滋有味。

“農科院最近要招人啊,估計不容易挖過來。”

“呵。”

陸先法輕笑一聲,然後夾了一筷子炒酸菜,吃下去之後,才攥着酒杯說道,“舊年農科院經費又陰跌了不少,現在擴招純粹是打腫臉充胖子。前陣子還面向國內發佈招聘,待遇多少你曉得嗎?”

“說說看。”

“首先是五年……”

晃了晃手掌,“五年內,一級崗位傑出人才,招二十五個。然後年薪……十萬。”

“……”

愣住了的張浩南腦子一時沒轉過來,“年薪十萬也還好……五年?”

“五年。”

陸先法點點頭,“儀器設備和課題啓動費是四百萬,安家費五十萬。房子也包。”

乍一聽還是不錯的,但是和一級崗位的行情完全不匹配,確實是寒酸了一些。

而且如果單純課題啓動費是四百萬,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要是算上儀器設備,這就不是有點寒酸,是非常寒酸。

全部買二手的,或者研究員從國外帶回來,四百萬也是不夠的,試劑錢都是十萬十萬的用,四百萬做不了幾次像樣的實驗。

比如說現在流行的克隆實驗,一般都是從國外買胚胎,牛胚胎買回來做克隆實驗跟進,四百萬就是一根毛……

陸先法說農科院經費陰跌,話肯定是沒說錯。

大概率還是上頭學閥的狗叫聲音太低,要不然就是某一環節中,有人假癡不癲。

有些事情陸先法的級別還是低了一些,只能雲山霧罩揣摩,但是張浩南卻知道得很清楚,比如說“金龍魚”正在籌謀第二代調和油的廣告,大概夏季會推出。

就是那個無比洗腦的“一比一比一”。

這種單一品類的超級市場,未來都是千億打底的,農科院只會搞研究的學閥,其實很難在某些事情上打動有關部門。

在類似的環節上,需要最不要臉最無恥最下三濫的惡狗,才適合給農科院爭奪來豐厚的經費。

說白了,農業口的學者、官僚、大企業幹部,願意掀桌的太少太少,都有各種各樣的顧慮、紀律、原則在約束着,反不如輕工業部門動不動就威脅這個威脅那個。

聽着陸先法說了農科院的五年人才招募計劃之後,張浩南知道這事兒就算能成,那也是來的人真願意講奉獻了。

難怪老頭兒這麼信誓旦旦,可以從農科院挖人。

確實不費吹灰之力。

“我說去年在京城,一堆農業口的專家來拜訪,什麼都有,搞經濟的搞政策的搞技術的,看來也是想搞點鈔票。”

“那沒辦法的啊,農業相關部門只能靠撥款,農科院確實沒啥鈔票。”

陸先法搖搖頭,他在“太湖路輕工技校”教書的時候,大頭經費也從來不是因爲王牌食品專業的撥款,而是校辦企業的上繳利潤。

這行當搞研究其實就是乞丐版的生物或者材料,相當的不容易。

見張浩南若有所思,陸先法頓時道,“你要是不忍心挖農科院一兩個人,就算了,畢竟國家也不容易……”

“啥不忍心?”

張浩南一愣,“我爲啥要不忍心?我只是在想,挖一兩個沒啥意思,不如多挖點,直接跟農科院合作,搞大型研究所,要挖就挖一兩百個,十幾二十個我覺得也沒啥意思。”

“……”

嘴角一抽,陸先法攥着酒杯的手下意識抖了一下,他知道張浩南是不要臉且沒下限的,但是,能如此突破他一個老年學者的想象力,也確實極品到了一種程度。

第705章 魏剛也幹了!565.第547章 很適合玩梗265.第261章 海底針548.第530章 考題第67章 是心動第571章 這個任務太過花錢528.第511章 這誰招架得住第719章 彼此沒有退路319.第312章 趙飛燕523.第507章 我們需要想象力146.第145章 某些行爲的底層邏輯(第一更)第646章 趙老闆有喜有憂117.第117章 分紅(第二更)144.第143章 激情忽悠(第二更)第24章 就是簡單粗暴338.第330章 一根金手指420.第410章 試探568.第550章 逆天改命第687章 用狗叫聲背書250.第246章 滿月(補更3)523.第507章 我們需要想象力118.第118章 是我見識淺了(第三更)第604章 還不是狗344.第336章 任人唯親第30章 讓人抓狂的分紅215.第212章 年初二蔡家拜年(第二更)第560章 從生到死275.第270章 羣英薈萃337.第329章 用兵如泥136.第135章 光環(加更)490.第477章 被撅了還是覺醒了?398.第389章 浩南哥拳打老奶奶332.第325章 狗男女,狗叫權335.晚上有事,今天無更,去趟醫院。第640章 擺臺子第744章 你以爲我在替天行道?541.第524章 狗大戶377.第369章 氣笑195.第192章 相依爲命(第三更)162.第160章 看不見的力量(第一更)92.第92章 逆轉426.第416章 夏糧徵收引發的小插曲136.第135章 光環(加更)第35章 江湖沒有大哥75.第75章 渣滓529.第512章 早知道磕一個第669章340.第332章 遙遙領先第559章 是不是很牛逼第44章 這打工有點難245.第241章 奇怪的攀比心(補更1)473.第461章 賀成都的靈光一現第689章 “五二論斷”五次會議518.大家元旦快樂494.第480章 “淮海戰役”第664章 別緻337.第329章 用兵如泥344.第336章 任人唯親第723章 路子又野又寬535.第518章 陽光照射不到的鬥爭223.第219章 種樹捕鳳凰(補更5)357.第349章 億萬富翁的大年初一355.第347章 安慰323.第316章 雌雄雙煞547.第529章 達恰尼克第652章 先進經驗324.第317章 請張浩南同志講話第716章 陽光一般的操作第746章 毛妹回憶第669章378.第370章 屁股問題,借題發揮90.第90章 明天就是高考了,祝大家輕鬆應考253.第249章 狗叫專業戶第705章 魏剛也幹了!第34章 校門口歌舞廳76.第76章 劉玄德請諸葛亮也就三回315.第308章 要爽快244.第240章 張總“三不知”(第二更)第742章 餅王之王411.第401章 送上門第685章 扭頭就走108.第108章 誰爲魚肉第606章 老將掛帥,巨頭接觸96.第96章 這就是專業(第一更)335.晚上有事,今天無更,去趟醫院。第650章 位置調換(電推子已看中,不日將從223.第219章 種樹捕鳳凰(補更5)526.第509章 村民大會104.第104章 粉白相宜(第一更)180.第177章 這是夕陽紅(第三更)第614章 “高端”會議365.第357章 老公你好神勇181.第178章 把香腸塞到毛子嘴裡(第一更)424.第414章 又是一年七月半363.第355章 敢想敢做108.第108章 誰爲魚肉第5章 你很忙很累嗎?122.第122章 404宿舍(第一更)128.第127章 性格不行(第二更)74.第74章 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