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187章 他愛我(第一更)

張浩南始終沒有表露出意向,哪怕是“沙城食品”管理層,也是一頭霧水,跑去找丁永打聽消息的人連着幾天多如牛毛,宛如菜市場。

張浩南期間也是跟丁永打了一通電話。

“丁總,壓力大不大?”

“我有什麼壓力大不大的,我又不需要給誰面子。”

“哈哈,那就好。等我從皋東縣帶一點海鮮給你。”

“怎麼?張總到長沙港了?”

“來都來了,肯定要轉轉的,紅燒梅童魚,又便宜又好吃。”

皋東縣的呂四鎮臨海,往東海域就是八大漁場之一的“長沙漁場”,十二月份鯧魚正好,不過張浩南還是喜歡小帶魚和梅童魚一些。

十月份纔是旺季,不過要說好吃,天越冷,魚越美。

跟皋東縣農業局也開了一次會,長江農業論壇對皋東縣的吸引力很大,主要還是皋東縣在定位上是農業爲主,如果能多一個平臺,就能多一條增收創收的渠道。

張浩南離開江皋市之後,並沒有先去驥江市,而是先去皋東縣,因爲這時候一航院、建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有個大項目在此論證,這個項目因爲涉及到海洋環境變化,所以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的人也在此同步調研。

買了梅童魚讓飯店老闆幹煎油炸之後,張浩南就發現了水產研究所的人。

然後“沙城食品”董事長張浩南,沙城市農業局副局長陳文林,就聯袂做了一回跟蹤盯梢的“變態”……

“不是,張總,爲什麼我們要偷偷摸摸的?”

陳文林手裡託着一隻飯盒,裝着油炸梅童魚,一邊啃一邊吹着冰冷的風。

“先望望風嘛,知道是誰,以後就好下手了。”

“張總要把他們沉長江?”

“沉長江不至於,拉來沙城做個技術指導,應該還是可以的。”

“怎麼說?”

喀嚓一口,將去頭的油炸梅童魚整個吃下,陳文林來了精神,“是做什麼的?”

“應該是弄鰻鱺養殖還有灘塗養殖的,灘塗養殖我們用不上,但鰻鱺養殖還是可以試試的。”

“皋東養鰻鱺本來就很突出啊。”

“但養了只是自己人吃,那才賺幾個錢?”

“張總,細說,詳細說說。”

陳文林託着飯盒,然後示意張浩南趕緊一起吃魚。

拿了一個也嚼了起來,張浩南笑道:“聽他們說話,感覺產量可以,我看不如弄個考察團,去一趟倭奴。然後專門賣給小鬼子。”

“倭奴那邊好像主打本地鰻鱺吧?”

“吹牛逼的,全倭奴才多少產量,還本地鰻鱺,全是騙人的,能吃出區別來的人還沒出生呢。一月份外經貿去倭奴,我看市農業局可以跟過去考察,關西地區有名的倭式料理可以先試試,他們的照燒鰻魚還是亂七八糟鰻魚,都吃吃看。要是能吃出來區別,那當我放屁,吃不出來,那我有個門路,可以做鰻鱺出口。”

“有門路?”

“騙你幹什麼,我舅公蔡大夏。”

“蔡大夏?哪個?商家橋往北那個老糧站?!臥槽……你舅公?!”

“親的。”

“我剛到農業局上班的時候,有一年重陽節還去慰問過,被罵了一頓。”

“……”

“……”

一時有些尷尬,雙方都沉默了一會兒,繼續吃油炸梅童魚之後,這才緩和了一下氣氛。

“蔡老先生在倭奴有門路我是曉得的,這跟出口鰻鱺有什麼關係?”

“這長江鰻鱺到了倭奴,洗個澡,不就是本地鰻鱺了?”

“陽澄湖?”

“哈哈哈哈哈哈,陳局長舉一反三,厲害厲害……”

聊起這個,陳文林頓時來了興趣,縮着脖子也顧不得冷風吹臉,而是問道,“這門路能不能具體點?”

“抗戰勝利後,有幾個倭奴反法西斯老兵,現在應該是在從事農業還有餐飲業。農業局可以用我舅公的名義,向他們發起訪華邀請,先聊一下陣營感情,之後再搞坑蒙拐騙。”

“……”

“不要覺得難聽,陳局長,想想看利潤,我要是說了,我怕伱晚上睡不着覺。”

“你說。”

陳文林不服氣,心說我又不是沒去過倭奴考察,當地鰻鱺吃沒吃過忘了,但真要有什麼離譜的地方,我能不知道?

“四分之一條鰻鱺,弄成鰻魚飯,這麼大一碗,你覺得賣多少?”

“五塊?”

“差不多六十。”

“多少?!”

“哈哈哈哈哈哈……”

張浩南頓時大笑,“是不是來精神了?”

“詳細說說,詳細說說。”

何止是來精神,陳文林完全沒有注意到,只是一碗飯,竟然有這麼離譜的價格差。

要知道過年前後,沙城港邊鰻鱺什麼價錢?

四塊五,一斤。

平時不是辦酒,根本沒人把這玩意兒剁了紅燒端上桌。

結果現在你說蓋飯碗上賣六十?

戳恁娘,老子一個月工資才一千……

鰻鱺養殖技術突破是很早的事情,當然魚苗還是要野捕,暫時還沒有找到大規模自行繁育的技術手段。

十年前省內鰻鱺年產量突破一千噸的時候,還專門報道了一下,但也就是報道,產量上去了,產值增量卻很有限。

張浩南在皋東縣因爲“尾行”養殖專家,而想起了這條十五年後才爆火的財路……

當然了,十五年後那些造假的倭奴“鰻魚仙人”被發現後,也就衝着記者們鞠了個躬,之後一切照舊。

該吃吃該喝喝,除了裝逼的“美食仙人”還堅持自己能吃出中國鰻魚和倭奴鰻魚的區別,只要是正常人,都吃不出來……

一條鰻鱺,不算物流及各種營銷成本,只算出欄價和商品牌價之間的差距,那是十倍的利差。

憑什麼不做?

怎麼能不做?

媽的,什麼造假不造假,老子這是給倭奴人民羣衆送溫暖!

張浩南說陳文林會晚上睡不着覺,可不是亂說的。

兩人坐車返回皋東縣農業局的時候,陳文林還在琢磨這個事情。

“現在有沒有人做這個生意?”

“有,但不多,養殖產量上不去。據我所知有閩越老闆做這個,但算上走私也就一兩百萬一年,還不如我賣菜。他們攤的風險還不小。”

閩越玩走私是玩出花來的,論下手之黑,大概可以跟雲滇淘金客、淮西盜採老闆一較高下。

不過,天下的生意,偏門永遠撈不過正行,這是客觀規律。

張浩南現在動的念頭,是提前把這塊肉啃下來,就算今年六月倭元突破146大關,跟他也沒有一毛錢關係,大起大落,在十倍利差面前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他做的可是正經出口,“鰻魚仙人”怎麼造假,跟他有什麼關係。

皋東縣農業局的人還不清楚這兩人到處溜達是幹嘛去了,問就是走街串巷吃海鮮,而後張浩南跟農業局的人狂誇長沙海鮮就是好,聊到盡興之處,張浩南這才知曉,原來皋東縣鰻鱺養殖規模,差不多佔到省內百分之五十。

大有可爲啊,鄉親們。

在皋東縣饞張總養豬場的時候,張總何嘗不是想吃一碗醬油色的倭式鰻魚飯了呢?

撒點芝麻,撒點蔥花,吃得時候還得飽含深情,然後默默地感謝“鰻魚仙人”……

離開皋東縣之際,張總跟皋東縣農業局的人握手很用力,這讓皋東縣農業局產生了一個錯覺:他愛我。

510.第496章 高官會議第630章 都是大善人431.第420章 舒服,好用347.第339章 不如張公美甚404.第394章 很有興趣95.第95章 今天上架,開撈428.第417章 “網紅”王會長第19章 總有人雪上加霜444.第433章 從研討會到分贓大會422.第412章 社交工具342.第334章 土狗子眼皮淺507.第493章 不講武德第595章 經典復刻第694章 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184.第181章 凶宅茶座(第一更)276.第271章 吃嘛嘛香551.第533章 還可以146.第145章 某些行爲的底層邏輯(第一更)227.第223章 不簡單的座談會(補更)353.第345章 憂喜不同279.第274章 霸道,高效95.第95章 今天上架,開撈第28章 阿廖沙466.第455章 命中註定第563章 牢牢抓住重點443.第432章 掌門來京476.第464章 穩如老狗的“紫金科技”331.第324章 哇,感覺真的很棒!第72章 在折磨中略作休息139.第138章 猛男列傳(第三更)561.第543章 好傢伙!159.第157章 魏剛相邀(第一更)526.第509章 村民大會第569章 戰略協作428.第417章 “網紅”王會長188.第185章 讓心態熱切起來(第二更)522.第506章 消滅恐懼的最好辦法556.第538章 爆炸性事件第62章 特殊人才262.第258章 你真是個小機靈鬼552.第534章 邵衛東身兼二職第658章 張老闆,忠誠403.第393章 匹夫418.第408章 我是各種“王”第34章 校門口歌舞廳第640章 擺臺子452.第441章 幺蛾子效應還在繼續第14章 懷才,懷孕77.第77章 有客來訪562.第544章 魏老漢愛才心切516.第501章 有緣無分氣質佳第663章 面試,考題477.第465章 總感覺像是在幹壞事第717章 人造“戰爭迷霧”77.第77章 有客來訪309.第303章 怪異土豪557.第539章 一個億的諮詢費356.第348章 紅火,火紅300.第294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676章 禿頭老漢作報告第627章 友誼很重要278.第273章 龍頭棍361.第353章 要儒雅,不要狗叫524.過一會兒更新,先推一本書第722章 真拿我當座山雕了?129.第128章 大膽想法(第三更)154.第152章 舔狗的PPT(第二更)第641章 誤中副車第722章 真拿我當座山雕了?第577章 宮鬥,機場454.第443章 朱躍進的騷操作244.第240章 張總“三不知”(第二更)291.第286章 微妙人心336.第328章 改變494.第480章 “淮海戰役”201.第198章 這餡餅是天上掉的(第三更)388.第379章 小場面了358.第350章 定位526.第509章 村民大會196.第193章 又甜又膩(第一更)第727章 超出估計的韓康第720章 隨便畫點餅第731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635章 遍地是黃金第9章 她大抵上,是不正常了第596章 文旅產業,趙老闆她媽544.第526章 當巧合發生時第42章 擺爛專家434.第423章 好事多磨第658章 張老闆,忠誠第632章 建設性的發言353.第345章 憂喜不同239.第235章 中國“慈父”(補更1)第725章 亡命111.第111章 調查記者(第一更)202.第199章 看重的就是能力(補更昨天的,第15章 先來十輛第38章 突然襲擊第592章 陳正的“鬼門關”第28章 阿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