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零八章 安慶大學

百零八章 安慶大學

安徽教育廳長程天放要兼任省立安徽大學校長,卻遭到了現任安徽高等學堂劉文典的阻擊。劉文典抨擊程天放不講究,這麼多人的努力,你一個外來的廳長,就來搶果實。雖然道理有些站不住,但好使,讓很多人都抨擊程天放撈過界了。

強霖早就在校友圈子裡放風出去,安慶要建一個大學,希望聖約翰大學的校友去當校長,找程天放廳長報名。

程天放並不知道強霖的算計,所以都給打發走了。只有一個人,林語堂,死活要報上名,說是自己無論如何要競爭校長。

劉文典和成天放看到來了一個競爭者,兩個人就結盟一起趕走這個人,兩個人再競爭校長。

於是三個人之間的對話開始了。首先是林語堂發問:”你們怎麼評估一個人能否當校長?,由誰來評估?“

程天放說:“名望、著作和教育經歷,等等。評估目前就是我們兩個和報上給教育部長蔣夢麟確認。”

林語堂說:“你們兩個是競爭者也是評估者,但你們一分錢都沒有投資。這裡面有問題,這事不靠譜啊”

程天放說:“投資人是有規劃的,銀行的錢都準備好了。施工方的負責人叫徐李特,也是安徽人。所以很靠譜啊”

林語堂說:“我還是不信,你把那兩個人叫來,我就信了。否則你們倆白爭一場,沒有意義,一定要找到投資人啊”

讓林語堂一說,兩個人也不踏實。就讓人叫來強安的安徽代表張威廉,還有徐李特。問他們建學校的資金是否到位,基本建設是否開工。兩個人都做了肯定的回答。

林語堂說:“你們這麼多錢砸下去,就沒有提到校長或者辦學規模、培養方向麼?我怎麼聽說是聖約翰大學的學生投資的,還要找一個校友當校長?”

大家都搖頭,表示不知道。最後林語堂問程天放,投資人授權他們倆評估和出任校長了麼?兩個人沒有說是。但認爲自己的當然的人選。

林語堂搖頭道:“不可能是兩位,人家不願意當你們的面說而已。你想啊,請你們當校長,不就是給高等學堂多投資一點,用那麼大的地方麼?人家是等着校友來與你們交涉。你把我的名字告訴他,你看看他的反應。”

程天放無話。劉文典認爲林語堂在套他們的話。林語堂嗤之以鼻,說:“我不是一定要當校長,只是看看是否有機會擴大聖約翰大學的理念而已。現在人家不發話,你們早就該清楚。你們只是身在局中而已。”

徐李特說,我現在只是建立工廠和大學的基礎工作,就是平地和安排新城區上下水。我還等着大學的規劃圖呢?怎麼還沒有校長?“

程天放明白了,強霖這是放出風去了。否則聖約翰大學怎麼這麼多校友來。看來強霖確實是有想法。

馬上他沉下臉來說:”即使投資商同意你,我們不同意也不行。“

林語堂笑道:“有錢還能開不成大學麼,我本來就沒想什麼省立的大學,私立的不行麼?”

程天放覺得這是八成人家說的對。就商量道,”你看能否這樣,你出任教育長,把校長名義給我,一切由你主事。我還是把省立的名號給你。”

林語堂說:“名不正,言不順,我要當一個全職的校長,而不是什麼廳長兼職校長,或者總司令兼職校長。你們只可以當校董。”

他接着說,“名字也不要什麼省立安徽大學,或者安徽省立大學,就叫安慶大學,如果你們想加入,就撥些款子,不想加入,就算了。”

兩個人沒有辦法,最後接受校董的方案,試着給強霖發電去試試這個人。這個林語堂只是一個外交秘書,怎麼可能當校長。

強霖接到電報說:“你們的方案,接受。可以叫集賢關大學,因爲那個區域就是集賢關附近。”

三個人大眼瞪小眼,都說不行。連旁觀等結果的徐李特也說,不叫安徽,就叫安慶,哪能叫一個鎮子的。

三個人堅持叫省立安慶大學。強霖無奈,說同意。

但還是加了一句:不管在哪,有仙則靈。校長的薪水由你們自己協商。

林語堂的要求的薪水是月薪2000大洋。當時外企白領月薪也就是500大洋,這樣兩位校董如何接受。告訴他去搶銀行還靠譜。

林語堂把徐李特趕走。然後告訴兩位校董,自己是聖約翰大學的高材生,自己的學弟肯定很清楚。我自己還要買房子,還要買車。這麼多年就在外交部拿秘書工資,也沒有存款,怎麼當好校長。你們校董希望校長很沒有威風麼?

兩個校董碰了一下頭,道理是這樣,可是自己的校董良心還是受不了。建議他先拿月薪1000大洋,有學生了在加薪。

對這兩個校董林語堂是真的無語,自己怎麼就留下他們了呢?這不是給自己找病麼。他沉下臉,說你們要想長時間當校董,就應該讓校長高興。校長一高興,才能辦好學校。最後談妥1500大洋。報給強霖。

強霖知道林語堂這傢伙喜歡錢,又不願意下苦功夫去做生意,所以總是要高新。1500還是不夠他揮霍的。

所以強霖回電報,說月薪加到2000大洋,同時在開辦費中提1萬大洋給校長安家,幫助在安慶租房,知道修好校長公寓後,在停止租房。

林語堂酷酷的。兩個校董裡外不是人,很是敬佩林語堂的才學。聖約翰校友難道都有潛規則是我們不知道的麼?

林語堂馬上列出學校的規劃,與兩位校董討論。主要是招收預科的,老師也先配置預科的。馬上就招生,臨時校址就在安徽高等學堂的位置,以後這個學堂也作爲一個學術研究的場所,就是裡面的建築要改造一下。

把所有手續工作,招生工作都安排給他們。林語堂帶着徐李特兩個人就跑武漢大學籌建處參觀。原來武漢大學也正在徵地見大學,正在與遷墳的釘子戶僵持着,省主席,教育部,國民政府譚主席都被雙方騷擾不已。

林語堂找到設計武漢大學的外國專家,要求給重新設計一個與武漢大學還好的教會學校,在安慶。然後在給武漢大學籌備會打招呼,他們的學生可以先到他那裡讀預科。

武漢大學正愁找不到臨時校址,就讓醫學院搬到安慶,老師學生一起走。後來這批老師成了安慶大學醫學院的骨幹。武大一直沒有再建立醫學院。

林語堂帶着專家來到集賢關開發區,專家很喜歡這個有山有水的荒地,似乎有農田,沒有那麼多墳墓。有些緩坡可以用來作爲高爾夫運動的練習場地,爲什麼不呢?這麼大的地塊,讓學生們多掌握運動知識不好麼?

林語堂的最後預算是1000萬大洋,不過是逐年投入,初期要500大洋的建築費,月50萬大洋維持費。安徽只能按月給20萬大洋的經費。

強霖看到設計方案,很不錯,就一個教堂,在教工生活區。公立學校不希望某種宗教進入大學,公立大學是宗教中立的立場。其他建築都是普通歐式設計的建築,明廊明柱,與武漢大學風格接近。運動場要比武大多,學生公寓也比武大好。如果這是在武漢,可能500萬大洋打不住。強霖很滿意這個方案。

徐李特拿到方案,按程序找到財務監督張國燾。張國燾正在窮人的一些協會,看到這麼奢侈的建築和生活設施,這是大學麼?這是皇家園林。就找到林校長。

林校長弄明白以後這500萬的支出花錢,還要經過這位審覈,一筆一筆的審。嗯,很有必要,看來這個學弟很有一套。可是這要是總來跟他解釋也是麻煩。他問清楚張國燾的背景,知道是個傳統知識分子出身的革命者,去過蘇聯,見過列寧。

琢磨一下之後,林語堂說:“你知道窮人所以窮,是因爲心窮。列寧不窮,是因爲他的心大;我就是要讓這些窮孩子的心變大了,沒有一個環境能把他們的心變大麼。蘇聯的大學,你沒有仔細的看,老的俄羅斯大學,還是很入流的。”

張國燾疑惑的地說:";這個也有關係麼?“ 林回答:";當然有。環境影響心情,這是連唯物主義也承認的。學生是什麼?是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好的心情習慣。”

張國燾說,“好吧,等你建好了,先讓我的協會成員去你那裡養養。” 林語堂說,沒有問題。

強霖電報給林語堂。注意爭取讓武大、山東大學來你這先上預科。學兄學弟心有靈犀,給山東大學去函,讓他們代招預科學生,將來他們可以再考回山東大學。山東大學自然高興,預科學生是半成品,大家都願意最後組裝。

山東大學給送來了300多預科學生,加上安慶全省,和武漢大學招的,1000多預科學生進入省立安慶大學。校址就是安徽高等教育學堂,老師則是各地支援的,包括贛州經濟管理學院的南洋教師,南洋教會大學等等。

九十章 嚴重的危機處理二八一章 空性即喇嘛五一七章 封建堡壘二三四章 張家的經五四四章 再生緣六七一章 抵消六三八章 駐軍昆明四一零章 不要發展六三四章 新的起點五五一章 誰當家第51章 新華人社區二六三章 駐軍戰略六十八章 觀點衝突二八零章 約翰沈的秩序七一五章 相持二三四章 張家的經三七六章 縮編西北軍五三九章 清涼的世界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五〇五章 無爲而治的理性百一零章 沂蒙專區一九五章 物理學家一五九章 競爭湘西六一一章 自律的山人五八〇章 那也是我二六零章 堅定照顧底層三六四章 據潼關而小天下七一八章 激盪一六三章 發飆二八四章 北地知識的傳遞四九六章 公立還是私立四一五章 索取大自然六九二章 大都市百零一章 山東災情原因四六二章 靜止的平臺六一二章 原生態交流六〇〇章 哲學較量五一六章 社會是要關注的六五九章 不僅僅是農民二四二章 再造北洋首義一六七章 兩種知識六九五章 大戰升級一四八章 難堪五三三章 北線再戰四九八章 教派自主五九四章 自由和教育三百章 學生良心的培養六四八章 迴歸九十五章 張國燾到四方面軍二四二章 再造北洋首義四六三章 海南海北之八屬五七四章 你往何處去三九五章 秦巴的山上走廊第40章 葉挺在南洋第44章 原始生態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四七七章 廣州灣第26章 贛局穩定三六七章 革命的陝西七〇五章 征戰克魯倫河二九二章 生理強壯和養殖業四五五章 人道尊嚴底線四二一章 夫人應如此五七三章 堅定你的立場第10章 下南洋六七〇章 十年戰爭七二〇出籠重生的紅小鬼二一二章 路過新軍營地六五六章 治亂二五一章 蒙古出路九十八章 徐永昌回晉六三五章 雲端看地形一五七章 打底軍魂二三六章 能捨纔是貴族二百章 人散曲不終四零一章 山間之舞一二二章 風光無限四零七章 士官和綏靖地方四一八章 山林私有六七六章 上海再革命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二零五章 山東凱恩斯主義五五八章 戰略產業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四一二章 騾幫女當家一三二章 貴族姐妹六七二章 增北上一三零章 南洋工運三三零章 開普勒的科學啓示四四〇章 正式學生五八五章 留學生二代羣六八〇章 工業結構六〇一章 民國新力量三二六章 中國是唯一例外一九七章 慈善和家庭六七二章 增北上六〇〇章 哲學較量第2章 小宋江六八六章 現實力學七一三章 理性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