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襲擾後軍

弘農楊氏:東漢時楊震及其子楊秉均位至太尉,西晉時楊駿任太傅,與其弟楊珧、楊濟勢傾天下,有“三楊”之號,隋朝的越國公楊素以及兒子楊玄感(造楊廣反的那位)。

河東柳氏:漢代定居河東,逐漸發展爲河東大族。代表人物有南朝宋名將、宰相柳元景,南朝齊宰相柳世隆,唐朝太子太保兼書法家柳公權,唐朝詩人文學家柳宗元,等等。

也就是關西六姓一盤散沙各自爲政,不然聯合起來的勢力一點不比關隴集團弱。

“仁貴,具體怎麼回事?”薛萬徹沉聲道。

薛仁貴說道:“在西北方,發現有一股馬隊,數目不詳,但從行軍姿勢來看,他們有些像突厥的正規軍。”

薛萬徹凝眉沉思,他可不想去打賭。若是馬匪還好,可真要是一股突厥騎兵,那還不要了老命?

突厥人不敢跟大軍正面硬撼,但是偷襲他這隻小部隊,那完全有可能。

“現在拔營,所需多長時間?”薛萬徹覺得還是應該穩妥一點,若是軍功沒撈到,反而被突厥騎兵偷襲一陣,那可就丟人丟大發了……

薛仁貴苦笑道:“我們都是騎兵,自然想走就走,但輜重營就麻煩了,他們糧草輜重太多,兩天也搬不完。若是丟棄糧草輜重,咱們全營上下可就都等着殺頭吧……”

非但是輜重營,傷病營中的傷員也不好處置。

大量傷員傷勢較重,不能活動,若要追上大軍,就得將這些傷員全部拋棄。

薛萬徹深吸一口氣:“將附近地勢給我查探清楚,全營境界,斥候全都放出去!”

驢日的,不會真的這麼倒黴,被突厥騎兵給盯上了吧?

須臾,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晚霞如一副巨大的紅色綢絹,在天地間批灑開。漫漫黃沙被如血的晚霞映得一片亮紅,彷彿爐膛中燃燒着的火炭,鋪滿天地之間。

阿史那不代騎着馬,頓足在露骨山南側的山道上,遠遠眺望着南方。

天氣炎炎,即便是太陽落山後,山風仍帶了一絲暑氣——如果是漢人,也許會覺得很舒服,但阿史那不代身爲草原上的最尊貴的突厥貴族,卻是分外耐不了熱。

他身上的皮裘脫了一半,露出了半邊堅實如鐵的胸膛。腰間的五彩繫帶鬆鬆的繫着,半幅披肩搭在肩頭,用的是最上等的絹綢,在落日的餘輝中閃閃發亮。

在阿史那不代袒露出來的胸口處,毛茸茸的胸毛之間,紋着一個青虛虛的狼頭,仗着大嘴,仰天嚎叫,栩栩如生。這是草原上最尊貴的阿史那氏纔有的圖騰,代表着大汗最光榮的血脈。

腰際繫着個三寸大小的圓盤形飾物,上面綴着一顆顆圓潤如珠的碧色寶石。這更是阿史那氏在中最嫡系的血脈才能佩戴的標誌,代表着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最直系的血脈。如果是阿史那氏子孫,臂飾就只是單純的金銀之物。

而阿史那不代能配上這件臂飾,便是因爲他是始畢可汗的兒子,乙毗咄陸可汗欲谷設的親弟弟。同時也是統領西域諸部的第二號人物,僅次於他的兄長欲谷設。

黃昏的落日雖然絢爛,但墜落的速度卻顯然更快。

天色昏暗下來,阿史那不代立馬於高高的沙丘道上,隔着前方一重矮丘,注視着南方極遠處升起的一點淡淡星火,是來自於蒲昌海之畔唐軍駐地的火亮。

那裡並沒有多少唐軍駐守,只有正規軍隊兩千人,以及一干輜重營的民夫,或許是根本就把突厥人放在眼裡吧?

阿史那不代吐了口吐沫,嘴裡喃喃不休:“不去跟唐軍主力作戰,讓咱到這地方偷襲輜重營?真不知道大汗是怎想的……

唉,咱們這位大汗,估計是被唐軍嚇破了膽子,一路不停的西遷,恨不得逃到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可是那有如何?唐軍不還是追了過來……”

阿史那不代本也沒把唐軍放在心上,一直以來他總是很自大的帶着他的兵從唐軍控制的要塞前通過,來去自如。

在他看來,他的那位兄長欲谷設,就是一隻膽小的兔子。

突厥鐵騎縱橫草原來去如風的能力,全都被欲谷設用在逃跑上面……

他只會不停的逃跑,完全沒有一點用處!

當然,欲谷設還是有一點本事的,那就是看女人的本事……

只要一想到突厥牙帳裡兄長那個新納的龜茲侍妾那絕美容貌與婀娜身段,阿史那不代就有一種熱血亢奮的衝動,恨不得立即策馬返回牙帳,偷偷鑽進兄長的帳篷裡……

阿史那不代摸了摸右臉臉頰上剛剛長出來的粉紅色的新肉,嘴角抽動了一下,綻出一個猙獰無比的笑容。眼底陰寒森森如電,那是餓虎在夜色下,盯着獵物時閃爍的幽幽寒光。

在他身後,一千阿史那氏的親兵“附離”枕戈待旦,這是突厥最精銳的鐵騎!

副將策馬來到阿史那不代身邊,詢問道:“左廂察,是否讓親兵下馬,進食進水養精蓄銳,待到黎明前發動進攻?”

阿史那不代冷眼瞅了瞅這位副將,這是他的兄長欲谷設派來的,跟他的主子一樣膽小如鼠……阿史那不代如此想。

“不需要!本廂察自幼征戰,所殺唐軍不知凡幾,身後這些‘附離’勇士,皆是族中數萬控弦之士中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面對這麼一批運送輜重的唐軍,何必小心翼翼?

況且,唐軍必然已發現我等的蹤跡,說不定此時已然向前方的主力送去求援的信息,若是耽擱過久,主力回援,豈非誤了大汗的命令?”

那副將爭辯道:“屬下已有信報,唐軍主力不會回援的……啊!”

阿史那不代拎起手中的馬鞭,狠狠一鞭子抽在這副將的頭臉之上,將其抽得掉落馬背,瞪起眼珠子怒道:“給我閉嘴!再敢聒噪,信不信抽死你?傳令下去,全體下馬,等到月亮升起,咱們就直接衝陣,一鼓作氣將這些唐軍殺的一個不留!”

0213 十八學士0073 初唐四名相630 孔穎達的埋怨0192 蜂窩煤0237 噩耗0201 陽春三月0056 醒掌天下權346 大都督0185 楚王府謀劃313 比賽繼續0055 策封羣臣309 準備262 路遇惡奴521 鵝毛筆0219 裴行儉601 幹仗0161 城南杜家608 井水澆灌353 調兵遣將499 決策422 席君買(三)613 盡得關中民心0189 春景605 貞觀十五年0084 拜師0021 釣魚390 慶功宴(三)0171 猜燈謎0023 飛白體443 懟0126 君子遠庖廚0140 羽絨服439 被彈劾318 放長線,釣大魚600 爭論263 何爲律法586 漢王遇刺(二)577 牛李黨爭414 武則天出現0202 放風箏453 不愧名相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32 千夫所指260 回驪山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267 長孫衝低頭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96 面君592 交鋒0101 長幼有序241 放手一搏238 李靖出馬337 洞房花燭夜(三)0184 衛王府謀劃0026 《春曉》548 報復(二)0003 韜光養晦0106 逍遙居275 夕陽斜照0036 改良技術0066 鎮定自若0198 精鹽628 科舉制460 拜訪0104 年號貞觀544 造反團伙0148 天地不仁0058 攜美遊街0128 標點符號0206 組建新軍224 大功告成0066 鎮定自若0078 袁天罡503 暴行397 杜如晦病重0005 中央官制329 太子大婚0019 被李世民暴揍594 長孫教子0198 精鹽644 元家0102 宗正寺0113 二子擇師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078 袁天罡487 高昌王453 不愧名相229 母子情深454 和親之議361 兵分三路0207 百姓苦526 三國迷326 脫險404 見好就收0084 拜師451 天子守國門442 李恪發飆497 侯君集的疑惑577 牛李黨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