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彈劾

李世民見衆人都贊同李恪的辦法,心中很爲李恪的才能感到高興,他對房玄齡道:“尚書省再好好拿出個詳細的方案,明天早朝的時候大家再討論討論。”

房玄齡拱手道:“臣領旨。”

衆人見到李恪又出風頭,心中想法不一,封德彝和蕭瑀是高興,房玄齡和杜如晦是驚訝,高士廉則是一臉的沉思,長孫無忌除了嫉妒,還開始對李恪更加戒備起來,他沒想到李恪三番兩次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才華,如此怎麼能行呢?該是想個辦法的時候了。

李世民接着又討論了幾件大事,李恪沒有在發表任何觀點,即便李世民向問,他也故意找藉口推脫掉,因爲李恪今天已出盡了風頭,做人不應該太貪心,總該給別人留點機會吧,不然會遭到集體針對的。

果不其然,見李恪保持沉默,李承乾和李泰便開始針鋒相對起來,李承乾和李泰可都不是單打獨鬥,後面有一大票支持者,於是場上引經據典,脣槍舌戰,好不壯觀。

李恪津津有味的看着場上的各路大神打嘴仗,差點忘乎所以,忘了今天的正事,還好有李孝恭在一旁使眼色提醒。

眼看已到了晌午,李孝恭覺得事情該開始了。

還不待李孝恭開口,就有人先忍不住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監察御史王洎出班奏道:“微臣彈劾趙國公長孫無忌,欺壓關中商賈,打擊西域胡商,利用職務之便利,謀取不義之財貨,此人不懲、此風不除,恐自此以後西域商路斷絕,關中財貨凋敝,請陛下明鑑!”

此言一出,大殿中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大臣們紛紛瞪大眼睛看着這位監察御史,這是要搞大事情啊!

關鍵是這王洎是李泰的鐵桿支持者,難道是衛王要對付自己的親舅舅,大家都一臉詫異的望着李泰,但他們發現自己猜錯了,因爲此時的李泰一臉鐵青。

李泰之所以生氣,是因爲這王洎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來,李泰之前就得到消息,今天有人會對長孫無忌下手,長孫無忌也是他的政敵,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便商量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襯一把,起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順勢而爲把長孫無忌搞下去,並沒有說要率先發動攻擊,引起長孫無忌的仇視。

說白了,李泰還是非常畏懼他這位位高權重的舅舅,對這次針對長孫無忌的風暴並不是很有信心。

但王洎又有自己的想法,他身爲御史,彈劾大臣是他的主要職責,強大的自尊,不允許他拾人牙慧,等別人彈劾過後他纔跟風彈劾…

唐御史臺分爲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新唐書·百官志三》有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簡單來說,這幫傢伙官兒不大,但是管天管地甚至管皇帝,就沒有他們管不到的!

最關鍵的一點,這幫監察御史可以“風聞奏事”!

風聞奏事,源於漢代的“三公謠言奏事”,東漢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據傳聞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僚,稱爲“謠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爲御史的特殊權力,到了唐朝,已經成爲國家律例。

顧名思義,所謂的風聞奏事,就是隻要聽說了,可以去核實,也可以不覈實,都能作爲彈劾的基礎。

當然,單純的道聽途說的風聞奏事與覈實過材料之後的“與風聞雷同”,意義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威力足夠!

尤其是對於名聲很差的官員,簡直就是致命的!雖然不一定能令其領受國法的制裁,但是降職罷官,卻對輕而易舉!

所謂“三人成虎”,這麼多的監察御史全部彈劾一個人,罪名又是如此的五花八門,按照一般情況來說,這個被彈劾的官員簡直就是“壞透了”,已經成爲官場的恥辱,打入十八層地獄也不爲過……

但這也只是針對一般的官員,他長孫無忌是什麼人?

當今皇帝的大舅子,太子的親舅舅,關隴集團的扛把子,是能順便彈劾的嗎?

居然有人敢拔其虎鬚,是吃了豹子膽,還是有人給撐腰?

形勢不明,沒人敢輕易發表意見,即便是親近長孫無忌的大臣,亦是沉默以對,靜觀其變。

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英武的容顏平靜似水,不見喜怒。

王洎身邊另一位監察御史出班奏道:“微臣監察御史王壇,彈劾申國公高士廉,縱子行兇,屢次辱罵親王,毆打重臣、官員,甚至於長安街頭將僧人毆打至重傷,囂張跋扈、目無王法,懇請陛下明察,將其嚴懲,以正國法,還關中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衆人又是一驚,今天這是怎麼了,彈劾完長孫無忌還不夠,怎麼還彈劾起高士廉來了,高士廉不僅是長孫無忌的舅舅,更是門下省侍中,當朝宰相,德高望重。

王壇話音剛落,又有一人出班奏道:“微臣監察御史張釗,彈劾趙國公長孫無忌結黨營私,禍亂朝綱!”

張釗過後又有不少御史站了出來相繼發言,不是彈劾長孫無忌,就是彈劾與長孫無忌相近的人。

大殿內的氣氛凝重到將要窒息……

這時,黃門侍郎褚遂良上前一步,走出班列,啓奏道:“民間素有俗語:捉姦捉雙,拿賊拿贓。便是國法律例,亦講究人贓俱獲、物證俱全。沒有證據,如何能使罪人信服認罪?如今,多位監察御史聯名彈劾趙國公,所言之真僞,並無明確證據佐證,再說趙國公乃當朝重臣,德高望重,是以,臣請陛下三思。”

監察御史張釗便出聲道:“黃門侍郎此言差矣。臣等身爲御史臺之監察御史,風聞奏事乃是本朝律例賦予的神聖職能,但凡朝中官員皆可彈劾,何故長孫無忌便能例外?如此道德盡喪、罔顧國法之敗類,難道閣下還要維護他麼?”

256 羅藝反唐608 井水澆灌572 堆雪人0070 房謀杜斷0011 李淵403 妙手回春316 精彩絕倫448 刀兵再起0097 早朝442 李恪發飆452 爭執246 李恪的憂慮0160 殺雞儆猴382 班師回朝521 鵝毛筆496 搶功362 定計276 蓄勢待發644 元家605 貞觀十五年361 兵分三路436 晉陽公主0184 衛王府謀劃466 武則天0031 黑衣衛420 席君買230 突厥異動374 決戰(六)377 傳國玉璽0203 入夢328 古人好馬518 趣話0091 攤上事了372 決戰(四)293 又見朝會519 噩夢0136 大雪紛飛252 嶺南馮家0066 鎮定自若0012 長孫無垢0017 李世民暴怒0159 安置賑民560 太子漢王聯手322 出宮504 秦懷玉發飆504 秦懷玉發飆0201 陽春三月444 講故事643 赴宴351 刀兵再起506 結仇364 契苾何力428 破局261 豆腐腦0020 《如夢令》0016 東宮家宴283 李淵暴怒636 算學的重要性535 迷局(三)0203 入夢404 見好就收0199 養豬477 塵埃落定611 裝神弄鬼616 魏徵病重608 井水澆灌499 決策0016 東宮家宴623 以不變應萬變0124 炒茶0117 人才濟濟271 韓王0153 朝會風雲(上)279 爭論638 儒學445 密談318 放長線,釣大魚0148 天地不仁0041 太極宮612 古人迷信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307 陰謀625 太子的拉攏(二)366 夜襲311 比賽開始0023 飛白體281 黨爭233 各懷鬼胎413 勝出0139 長樂公主0055 策封羣臣309 準備342 殺雞儆猴0143 震驚的李世民577 牛李黨爭0237 噩耗555 觀音誕0185 楚王府謀劃259 塵埃落定402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