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決定奪嫡

前世的李恪由於是農民出身,家裡沒錢沒權沒勢,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就需要處處小心事事討好,需要不顧一切往上爬。

即便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李恪用了不到十五年時間,硬生生從一名普通大學生一躍成爲一位常務市長。

這一世的李恪身懷隋唐兩朝皇家血脈,一出生就是天皇貴胄,先天條件比上一世好太多太多了。

雖然歷史上的李恪因爲各種原因導致奪嫡失敗,但現在的李恪一點也不慌。因爲他是重生者是先知,擁有前世十多年的政治鬥爭經驗。想到這些他的臉角不由得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一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油然而生。

李二的兒子有十幾位,真正參與奪嫡其實只有五位,除李恪外還有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佑和九子李治。

這裡面也就五子李佑存在感最低,李佑爲陰妃陰明月所生,武德八年,封爲宜陽王,武德九年進封爲楚王。

李祐的外祖父陰世師,隋末與代王楊侑留守長安。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幼子李智雲被陰世師所殺,年僅十四歲。陰世師、骨儀又讓京兆郡訪李淵家族的五廟墓葬所在併發掘;李淵入長安後,亦以陰世師、骨儀等拒義兵爲由將其殺害,故陰氏與李唐可謂國仇家恨。

既然李佑敢參與奪嫡,想來也不是平庸之輩,歷史記載他爲人聰明,好結交江湖人士,其中江湖好手昝君謨、樑猛彪等人就對他忠心耿耿。

李恪既然參與了奪嫡之爭,就不會因爲李佑歷史存在感低就放鬆對他的警惕,古時奪嫡之爭是如何的兇險李恪再清楚不過,那是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身首異處。

李恪回顧了一下歷史,發現朝中支持李恪的勢力並不少,特別是前期,支持他的大臣大多數都身居要職。

這其中就有尚書左僕射蕭瑀,尚書右僕射封德彝,秘書監虞世南,洛州總管屈突通,大理寺少卿孫伏伽,秘書郎岑文本等人。

蕭瑀是隋煬帝蕭皇后的弟弟,自己母妃的舅舅。蕭瑀自幼以孝行聞名天下,且善學能書,骨鯁正直,並深精佛理。以皇后親弟之重,在隋朝年紀輕輕就做到銀青光祿大夫的官,後來由於屢屢上諫忤旨,漸漸爲隋煬帝所疏斥。

特別是他諫煬帝應該舍高麗而防突厥,引起楊廣震怒,遂把他貶爲河池郡守。鑑於此,李淵很器重蕭瑀,剛剛進京定位,就遣書招致,授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戶部尚書。李世民繼位後,又拜他爲尚書左僕射。

封德彝名倫,字德彝,以字行,北齊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孫,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繡之子。封德彝出身於渤海封氏,早年曾爲楊素幕僚,後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年間,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後面朝政逐漸敗壞。江都之變後,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內史令。 宇文化及兵敗後,封德彝投降唐朝,逐漸獲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書令,封密國公。他是唐太宗的天策府屬官,李世民繼位後,又拜他爲尚書右僕射。

虞世南,是早期李世民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正式被封爲太子後,虞世南升任太子中舍人。同年八月,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轉任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當時,虞世南年已衰老,上表請求辭官,太宗下詔不允,升他爲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堅決推辭不受,被授爲秘書少監。虞世南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

屈突通,在楊堅、楊广部下,屢立戰功,曾是被遷爲左驍騎衛大將軍的人物。降唐後一直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屈突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張士貴等發動玄武門政變,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初七,李淵立李世民爲皇太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擔心洛陽發生動亂,派屈突通馳赴洛陽,以檢校行臺僕射之職鎮守洛陽。

孫伏伽爲隋朝第一任狀元,他爲人正直,敢於直言上諫,有魏徵之風。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之後,賜樂安縣男,貞觀元年 ,拜大理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長),又後官至拜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這個位置可是相當重要。

相比尚書左僕射蕭瑀尚書右僕射封德彝、書監虞世南、洛州總管屈突通等人,李恪更看着的現在還是六品秘書郎的岑文本。雖然蕭瑀等人現在深居高位,但是他們的年齡都太大了。李世民現在正值壯年,還有二十多年的壽命,奪嫡之爭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雖然岑文本現在還是一位小小的六品,但他畢竟還年輕,又有王佐之才,在貞觀朝他最後升至宰相,由不得李恪不重視。

回顧歷史,李恪不難看出支持自己的都是一些前隋舊臣,年齡都很高了,歷史記載封德彝、屈突通都是卒於貞觀二年,後面蕭瑀也被貶,直接導致李恪朝中無人。

李恪通過仔細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因爲自己過早的冒頭,才引起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警惕,立馬導致自己一方受到了以長孫無忌爲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的無情打壓。

шшш⊙ttκǎ n⊙c○

所謂“關隴貴族”主要是指西魏、北周、隋、唐四王朝時期,關中(今陝西中部西安附近,以及甘肅平涼、寧夏固原一帶)、隴西(甘肅中部天水、定西一帶)、河東(山西運城一帶)等地世代擔任朝廷官職,擁有強大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的豪強地主集團。

北朝北魏末年,分裂爲東、西兩魏,雙方爲了爭奪北方的統治權,連年激烈征戰。掌握西魏大權的丞相宇文泰,爲了把遷徙到關隴地區的北方“六鎮”武將和關隴土著豪族的力量統一起來,打倒比原比西魏強大的東魏和南朝,於是組成了以八柱國爲核心,以大將軍、開府爲主要成員,以府兵系統爲基礎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一般就稱之爲關隴集團。這是一個依靠武裝力量建立起來、胡漢結合、文武兼具的貴族集團。

391 揚眉吐氣534 迷局(二)436 晉陽公主247 鐵骨錚錚587 漢王遇刺(三)638 儒學497 侯君集的疑惑513 晉王大婚376 兵不厭詐335 洞房花燭夜247 鐵骨錚錚0002 決定奪嫡293 又見朝會407 晉陽公主377 傳國玉璽0111 文臣武將264 借題發揮0042 李孝恭0132 千夫所指0040 機智如妖559 掙扎的太子575 儒法之爭0009 宜秋宮0062 將近酒499 決策0211 陌刀357 軍議261 豆腐腦626 駙馬0091 攤上事了0125 李泰拜訪263 何爲律法546 聯合0133 再揍長孫無忌333 漢王大婚(二)0178 少女心思0203 入夢292 計劃422 席君買(三)0130 父子爭鋒0169 五糧液0154 朝會風雲(下)0214 蘇定方0082 上官儀569 士族壟斷教育595 利益之爭533 迷局0100 大都督0044 暴揍長孫衝0116 府兵制372 決戰(四)0090 闖大禍了307 陰謀293 又見朝會460 拜訪0080 戲耍二道士294 事成626 駙馬0155 羣魔亂舞484 李恪的謀劃365 初戰告捷527 二虎相爭226 甘油0182 唐人好詩0058 攜美遊街0203 入夢599 西域捷報0046 一氣長孫無忌221 香水372 決戰(四)432 梟雄亡(二)643 赴宴359 對話軍神446 插秧0105 鬥志昂揚0237 噩耗0069 程咬金468 漢王納妾462 門下省277 廢郡爲州404 見好就收232 突利二汗243 各方反應304 天子看球275 夕陽斜照427 阿史那雲626 駙馬456 西征高昌229 母子情深438 後續405 診治秦瓊400 藥王0084 拜師0151 謀而後動512 逆反心理0031 黑衣衛411 偶遇482 李泰在行動0033 練劍0217 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