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詭異的幕後真相

李弘略感疑惑,按理說眼下賀蘭敏之之事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卻也勞動不了戴至德親自前來,他在這個時候急匆匆的趕過來,絕不是爲了詢問如何處置賀蘭敏之這麼簡單。

“說起來,此事還是懷英觀察細緻,方纔略有所獲,懷英,你來說吧!”

戴至德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不過眼中卻是帶着幾分沉重,對着狄仁傑說道。

李弘看的出來,戴至德對狄仁傑很滿意,不過究竟是什麼事情讓戴至德的神色如此奇怪呢?他同樣轉頭看着一臉平靜的狄仁傑,等着狄仁傑的解釋。

“殿下容稟,臣受命於兵部姚崇大人共同調查東宮六率私藏兵器一事,但是數日皆無所獲,後來戴大人送來消息,言及西征大軍輜重丟失……”

狄仁傑起身緩緩說道。

不過李弘卻是開口打斷了他。

“這些孤都知道了,懷英直接說重點吧!”

倒不是李弘耐不住性子,而是狄仁傑一開口,他就隱隱猜到了狄仁傑要說什麼事情,是以略微有些急切。

“那臣便長話短說,目前來看,私盜輜重之事並非周國公所爲!”

狄仁傑略微猶豫了片刻,沉聲說道。

“不是他?哪會是誰?”

李弘皺着眉頭問道。

“臣不知,對方的手腳很乾淨,並沒有留下絲毫的蛛絲馬跡,現場只有一枚周國公府的令牌,不過顯然是對方故意留下的,但是雖然如此,臣心中卻是有些猜測之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

聽見這句標誌性的廢話,李弘不由地一陣無語。

不過這也沖淡了剛剛緊張的氣氛。

“今日是你我閒聊,一切都做不得數,懷英大膽說,錯了也無妨!”

李弘帶着笑意說道。

“是,雖然現場沒有留下線索,但是大軍後勤一向是由戶部負責,而這次負責輜重轉運的恰好是戶部侍郎裴炎,並且此人乃是由劉相親自舉薦,此外,此次押運這批武器的將領原本是千牛備身李洋,可是臨出發前,不知爲何李洋卻是突然暴病不起,這才換人押運。”

狄仁傑一臉平靜,緩緩說道。

“裴炎……劉仁軌……李洋……”

李弘緩緩咀嚼着這幾個名字,忽然眼神一寒,吐出一個名字!

“李義府!”

狄仁傑看似什麼都沒有說,可這些就已經夠了,戶部那麼多的事情,爲什麼偏偏是裴炎負責輜重轉運一事,而且又是劉仁軌親自舉薦,這本就大爲可疑。

要知道上次李績在政事堂大鬧一番立威便是針對的劉仁軌,按理說他應該對西征之事避嫌纔對,可偏偏還就繼續讓裴炎負責此事,怕也是迫不得已之舉,畢竟李績的威嚴不是誰都敢挑釁的。

況且李洋乃是李義府的兒子,上次在東宮六率搗亂的就是這個傢伙,沒想到現在由冒了出來,既然他摻和進了西征,自然是想要以此混個功勞,可是臨出發之前卻是忽然退出,不得不讓李弘多心。

再加上劉仁軌和李義府私交極好,聯想起李義府剛剛一回京就慫恿着李治前往東宮六率巡查,真相幾乎已經呼之欲出。

恐怕這件事不是李義府幹的,就是劉仁軌的手筆,當然劉仁軌的可能性更大,畢竟當時李義府遠在洛陽,心有餘而力不足,劉仁軌身在京中,又出身軍隊,自然更容易動手腳。

但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李義府必定參與了這場陰謀。

想到此處,李弘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臣不敢妄言!”

狄仁傑低下頭,聲音中多了幾分複雜的意味。

“好了,孤知道了。”

李弘懶洋洋的往座位上一靠,說道。

他並沒有繼續多問,因爲他知道,以李義府狡猾的性子,不可能會留下絲毫的證據,如果有一丁點的線索留下,那麼狄仁傑也不會拿出這樣模棱兩可的結論來回報李弘。

不過不重要了,就算是有證據,恐怕單憑此事也不可能扳倒李義府,倒不如將錯就錯,將此事安在賀蘭敏之的頭上,纔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既然這兩個老傢伙既然敢算計他,就準備好接招吧!

不過提起西征之事,李弘輕聲說道。

“戴師,聽說裴將軍此次西征大獲全勝,招降了敵酋阿史那伏念,如今已經班師回朝?”

“回殿下,是的。”

戴至德對於李弘忽然提起這件事情也是一頭霧水,雖然大軍班師回朝是件喜事,可是貌似和李弘扯不上什麼關係啊?

畢竟一切都有兵部和刑部去操持,到時候接風洗塵也是由李治親自進行,李弘頂多在旁邊當個木塑雕像,說幾句祝賀的話就好。

可是李弘在這個場合裡提起這件事,顯然不是這麼簡單的。

“呃,這些日子,恐怕要麻煩戴師多多費心,留意一下政事堂有關西征的奏摺了。”

李弘皺了皺眉頭,緩緩說道。

“殿下,難道有人想在西征之事上動手腳?”

眼見李弘如此鄭重,戴至德也提上了心,這些日子以來,他很少見到李弘如此正式,所以也慎重起來。

“眼下還說不好,不過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孤總覺得,裴將軍此次未經聖意,便將阿史那伏念招降之事不大妥當,雖說父皇仁厚,但難免有小人眼紅裴將軍的功績,在背後搬弄是非,還是小心爲上。”

李弘的口氣凝重,卻帶着幾分猶豫。

倒不是他多心了,而是今日戴至德一提此事,李弘才依稀記起來,此次西征雖然大獲全勝,但裴行儉最後卻僅僅得了一個聞喜縣公的爵位,追隨他的將士們更是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

歸根究底,就是因爲有人在阿史那伏念之事上大做文章,不過李弘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自然是要努力扭轉。

不僅是因爲裴行儉上次幫了他,更重要的是,裴行儉是軍方最有希望接替李績的人,何況在李弘的心底裡,其實更覺得那些西征的將士們無辜,既然他們爲了大唐浴血奮戰,那麼就絕不能讓他們白白付出鮮血和生命。

“嗯,老臣知道了。”

戴至德輕聲答應下來,顯然也意識到了事情惡化的可能性。

不過和李弘不同的是,戴至德對此事並沒有李弘那麼悲觀,畢竟這麼多年以來,大唐首重軍功,還沒有有功不賞的先例,縱然是裴行儉此舉略有不妥,不過其錯卻也有限,所以戴至德並不認爲這件事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至於李弘先前慎重的表現,理所當然的被戴至德理解爲太子殿下不諳軍事,有些杞人憂天了。

眼見戴至德如此表現,李弘不由地暗歎一聲。

他也知道此刻讓戴至德相信有些困難,可惜的是他並不是十分熟悉大唐的歷史,當年也只是當有趣的故事聽過,細節之處並不知道。

不過仔細揣摩一下,李弘也大概能夠猜出來,恐怕這件事背後也少不了李治的默許,畢竟西征之功甚大,引起李治的些許猜忌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加上小人的挑撥,真的可能會讓事情向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

不過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391章 九成宮見駕第315章 東征主帥第359章 謀局第201章 這次不虐!!!第378章 敗退第136章 人家也會下血本!第398章 開胃小菜第42章 你小子就乖乖呆着吧!第14章 心思縝密的狄仁傑第334章 事發第32章 大將之風第223章 陰險的雍王~~~第6章 伶牙俐齒的太子第155章 居然只是要錢……第129章 李義府上場!第271章 紫宸殿中第142章 李弘出場!第100章 幕後黑手第222章 跟倆人攤牌第154章 江湖騙子杜元紀第155章 居然只是要錢……第201章 這次不虐!!!第209章 誰說他不會謀反?!第57章 就知道沒安好心……第258章 藏兵於民!第149章 賣個關子第95章 再次談判第346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233章 狼子野心第325章 故佈疑陣第109章 又見武后侄子第170章 這不符合規定……第399章 王鴻的招數第377章 兵臨城下第227章 執着的武后第177章 自尋死路第37章 三司會審?第14章 心思縝密的狄仁傑第180章 縣尊大人第399章 王鴻的招數第225章 朝堂之上!第285章 領教第24章 英國公府第263章 李弘的真正想法?第301章 聽說你們想反悔?第280章 長安城中的反應第249章 又見挖坑!第352章 塵埃落定……嗎?第191章 暴怒的皇帝!第119章 有人告狀!第10章 大風起第8章 皇城驚變!第94章 奇怪的線索第159章 東宮很熱鬧!第69章 毫無防備的被兒子坑爹!第139章 武后出手第18章 九歌!第216章 得了便宜賣乖的某人~第29章 政事堂炸鍋了第84章 賢良淑德的太子妃……第1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章 這麼容易就抓到了?第144章 李治很滿意……第69章 毫無防備的被兒子坑爹!第4章 太子回京第4章 太子回京第69章 毫無防備的被兒子坑爹!第324章 定計第378章 敗退第37章 三司會審?第232章 突厥可汗第40章 你挖坑,我負責推你下去!第152章 亢龍有悔第389章 局勢大變第378章 敗退第51章 帝后回京第346章 驚變第345章 誰是黃雀第231章 西征大軍回城!第53章 膽大才能過關……第273章 武后的意思第366章 佈置第253章 青衣男子第292章 莫名其妙的聯盟第329章 可汗長子第171章 定局已成!第352章 塵埃落定……嗎?第368章 負傷第243章 小公主的力量!第345章 誰是黃雀第346章 驚變第103章 大將軍回城!第293章 我很清醒第396章 王氏來人第29章 政事堂炸鍋了第209章 誰說他不會謀反?!第194章 如何賑災第122章 談正事……第234章 李弘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