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消息傳回(二合一)

短短几天時間,高句麗北方遭了兵禍的消息就傳開了,無數北方百姓紛紛拖家帶口向南逃難,因爲這次北方三個南侵的部族太過兇殘,據傳言說是所過之處盡皆屠城。

當然這只是傳言,大唐指着借兵打下高句麗之後還要統治呢,把人都殺了統治誰去?

可戰亂期間,三人成虎,老百姓只會選擇相信,哪有心思去琢磨真假?

¸TтkΛ n¸¢ ○

也只有那些安土重遷,或者是認爲自己城池不會失守的百姓依舊留在家裡,不過隨後高句麗朝廷的動向向百姓證實了傳言,那就是北方的兵災不容樂觀,乃至大對盧淵蓋蘇文都親自領兵北上拒敵。

東北方向出了這麼大的問題,不可能悄無聲息,即便是沒有什麼八百里加急特意往長安方向送消息,可那些對於時勢特別關注的人物,都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

所以自從李績陳兵懷遠城之後,關於大唐跟高句麗的消息就不間斷的傳回了長安。

而在長安得知李績竟然下書對懷遠城宣戰,頓時滿朝熱議,兩國宣戰豈是兒戲?李績有什麼權利擅自對敵宣戰?

於是朝會上於是參奏的文書,堆滿了皇帝李二的書案,可以說大唐境內,一半的朝臣是不喜歡打仗的。

哪怕是武將堆裡,也有那些天生愛好和平的將領,可能是因爲被迫拿起武器從了軍,但是本性依然是不喜主動挑起戰爭的,畢竟戰爭帶來的除了勝負以外,必有死傷。

大朝會上,李二點了侯君集出來,作爲兵部尚書的他,名義上是李績的頂頭上司,所以這時候他必須站出來解釋一下。

侯君集自然是早就被李二知會過的,要不然河北道聚攏五萬精兵的事情,根本過不去他這一關。

所以站出來解釋道:“月前,大唐下屬卑沙城遭到高句麗大軍的劫掠,我們守軍死傷不少,且最後連城池都被賊子焚燬。

邊境守將派人去找高句麗要說法,對方卻陳兵遼東城虎視眈眈,情況緊急,我們就派了李績大將軍前去邊境駐防,以防高句麗來犯。”

一名御使質問道:“侯尚書,如此重要的事情,爲何我等絲毫不知?五萬軍隊的調動,大唐一座城池被毀,哪一件不是大事?爲何爾等要瞞着?”

侯君集沉吟道:“這……非是我們故意隱瞞,實則是不想引起國中百姓恐慌,畢竟剛剛安定下來沒幾年,大唐正在休養生息之中,不願再動干戈,兵部會議之後,決定派重兵駐防即可,至於仇怨,等以後大唐修養過來再好好找他算賬。

這件事報過陛下首肯的,涉及國中安穩,爲保軍事行動不被泄密,就改爲了暗中防備。”

這番解釋差不多將衆人的疑慮打消大半,只要不打仗,隨你們折騰,畢竟這是兵部的職權範圍之內。

這時有人卻感覺侯君集是在偷換概念,站出來道:“侯尚書只說了李將軍調兵五萬的事情,但卻沒有說明,是誰給了李將軍擅自對他國宣戰的權利。

一旦開戰,死傷無數勞民傷財,朝廷絲毫不知,李績就敢擅自宣戰?若是此事兵部也不知,那麼懇請陛下,依律治罪李績。”

這個……

侯君集語塞,擡頭看向了上首的皇帝。

李二也不能總讓手下一個人扛着,於是輕咳一聲開口解釋道:“此事,是朕私下授意的,諸位愛卿不必多疑。”

“什麼?陛下授意?

這麼說,陛下決意要出兵攻打高句麗?”羣臣大驚,紛紛議論。

然後不少人站出來勸阻道:“陛下,萬萬不可,前隋興兵幾十萬,三次征伐都折戟當場,丟下無數將士性命,大唐絕對不可以重蹈覆轍……”

看着衆人這麼踊躍的反對開戰,李二暗道自己沒看錯,現在還不是對高句麗動手的時機,這麼多人都反對,如果此事放在明面上,那肯定通不過。

等到衆人亂了片刻,李二打了個哈哈笑道:“諸位愛卿誤會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朕豈能不知利害?

而且倘若動兵,高句麗又豈是五萬大軍能夠平滅等到?朕還沒有昏聵。”

“那陛下這是何意?有什麼難言之隱,需要瞞着不能在朝堂上說嗎?”

李二早就知道有這麼一番質問,而且他也準備好了說辭。

“當時卑沙城遇襲事發,朕勃然大怒,君集跟茂公都勸朕出兵報仇。

但大唐才安定幾年?百姓手裡剛剛有點餘資,怎麼能再次動兵空耗國力?

可倘若無動於衷也不行,卑沙城雖然是剛剛劃歸我們大唐,但畢竟是我大唐登記在冊的城池,這麼被人燒了,大唐尊嚴何在?戍邊將士豈不心寒?

所以朕就派茂公出兵五萬,威壓邊境,來一招只宣不戰,震懾賊子,一來找他們要說法,二來防止他們狂妄自大再次興兵犯邊,等到將來我們大唐興盛了,再一併跟敵人計較。

這就是全部計劃!一切也的都是爲了配合茂公行軍的機密。”

衆人聽完皇帝的解釋,一個個逐漸安靜了下來,原來如此,陛下這番安排有理有據,確實不宜泄露全部的機密。

本以爲就這麼過去了,誰成想就在這時,長安城中隱隱有爆竹和百姓的歡呼聲響起,宮門口傳來了一陣長長的號子聲。

“大捷!扶余城大捷!高句麗兩萬大軍來犯被我軍全殲!”

什麼???

扶余城大捷?

文武百官紛紛回頭看向了殿門外。

侯君集哈哈笑道:“陛下果然英明,這一定是茂公的五萬大軍立功了,要不然的話,這高句麗賊心不死,差點再次偷襲了我們的扶余城。”

嗯嗯,侯尚書所言不錯,高句麗應該是對於割讓扶余城跟卑沙城給大唐心有不甘,想要出兵騷擾奪回。

不少人跟着附和分析,連侯君集自己都差點相信了這個說法。

李二哈哈大笑着從龍椅上站起來迎了出去,一個快馬信使直直衝到了太極殿廣場上,才被禁軍上前攔下。

那人翻身下馬顧不得一身狼狽,回手解開背後的信筒,恭敬地雙手捧着快步上前。

“啓稟陛下,此前扶余城遭到高句麗兩萬大軍來犯,幸而城中諸位將軍運籌帷幄,不僅退了敵兵,還聯合周邊部族大軍,一舉將敵軍全殲,扶余城毫髮無傷,我大唐守軍一人未損!

屬下奉蘇烈將軍之命特來報捷!”

“哈哈哈,好,打得好!

來人,重賞!”李二大笑着打賞。

百官也紛紛恭賀,不少武將隱隱猜測事情不簡單,而且還擔憂着扶余城中歷練的兒子呢,當初杜少清親自登門忽悠兒子的時候,說的是有滅國大功,不會這麼快就動手了吧?

尉遲敬德上前一把抓住了那信使問道:“現在扶余城局勢如何了?蘇烈那小子有沒有讓你捎信給老子?”

當年蘇烈是尉遲恭手下的將軍,所以二人關係又有不同。

信使有些發懵,自己就是個報信的,大將軍這是做什麼?

但他沒有隱瞞,畢竟前線大捷激勵人心,於是恭敬道:“現在蘇將軍跟大皇子鎮守扶余城負責後勤,其他將軍被派去統領契丹、室韋等部族的大軍,屬下出發的時候,各路大軍已經殺入高句麗境內,勢頭正盛,估摸着現在已經拿下幾個城池了。

詳細情況後面蘇將軍肯定還會繼續發信出來。”

我這……

李二跟侯君集暗暗叫苦,心說蘇烈找的這是什麼人啊?怎麼找了個大舌頭回來報信?你們安穩在外面鬧個天翻地覆都行,回來宣揚什麼?以爲這羣大臣很好糊弄嗎?

什麼???

尉遲恭驚呼一聲,一把將手中的信使扔了出去,回身只見對着李二拜倒,哭拜道:“陛下,爲何有滅高句麗大戰卻不通知末將?

是陛下信不過末將嗎?末將可以不要軍功不要名望,但國之大戰,哪怕讓我去做一馬前卒也行啊。

再說了,蘇烈那小子哪做到了統帥?他手下都是一羣沒見過血的小崽子,這麼大的戰爭,怎麼能行?萬一……”

這位黑將軍也是深藏不露的一位,平時不怎麼愛說話,怎麼今天遇到這個事情,就像是開了掛一樣,不僅滔滔不絕,而且將所有人的心頭疑問都問了出來。

武將們不理解,滅國大將不用我們?大家失寵了嗎?

文官們回過神來,知道陛下做了偷樑換柱的事情,明面上李績過去震懾敵人,實則另有伏兵從扶余城已經殺入了,這不是滅國大戰這是什麼?

也是太極殿上再次大亂,李二覺得頭疼,捂着額頭揮手退朝,吩咐侯君集全權代表自己去解釋一下。

百官不依,可誰也攔不住皇帝,最後只能將侯君集團團圍住。

侯君集也覺得頭大,再說了,自己也不是此計的謀劃着,只是知道個大概罷了,都是那杜少清鼓搗的……

皇宮裡面亂糟糟的,可真正的當事人杜少清卻優哉遊哉的正在杜家商會總部跟小媳婦武照喝茶。

他找到這裡是要下一個命令,一個令武照不理解的命令。

“你說什麼?從今天起,往東北輸送的糧草斷了供應?

夫君,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前線打得是滅國之戰,那可是三十萬大軍的供應補給,糧草一日跟不上,軍中就會出大亂子。

這大戰不是你主動發起的嗎?現在這是爲何?無緣無故的,這不是釜底抽薪,在前線背後捅刀子嗎?”武照一陣驚呼,對着杜少清一通怒斥。

杜少清放下茶杯,笑着拉住了夫人的手安慰道:“我當然知道,而且我什麼時候坑過自己人?

我計算過了,從現在起不再運送糧草的話,已經不會影響戰局了,現有的糧草已經足夠大軍吃用的。”

武者斷然道:“這不可能,數算雖然是夫君你教我的,但妾身自認已經青出於藍,現有的糧草根本不夠,最多才到預算的六成。”

“那你有沒有將戰損放在內?”杜少清反問道。

“放了,我專門去拜訪過衛國公,他分析推理了一下雙方的實力,覺得我們佔優勢,打敵人個措手不及,戰損會在三成到五成之間,就看前線將領的指揮了。”武照解釋道。

杜少清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說道:“不不,爲我要說你算錯了,衛國公也算錯了,依我看,此戰到最後,我方戰損過半,有生力量剩餘,最多三成!”

“什麼?剩餘三成?這不可能,衛國公說,戰損過半的戰爭,那必定就是失敗的一方,除非我們失敗了。

但他老人家說我方失敗的機率很小。”

杜少清沒有再辯駁,反而好奇的問道:“那你去拜訪衛國公的時候,他有沒有給出關於糧草的實質性建議?”

這個……

武照沉吟了一下,秀臉微紅道:“衛國公也說,若要運糧,原計劃一半即可。”

“哦?你不信,所以堅持原計劃運糧,對不對?”杜少清戲謔道。

武照輕輕點了點頭道:“他說是是因爲此戰用兵乃是蠻族,不講禮儀嗜血好殺,所過之處還有一大部分補給來自於以戰養戰,就是燒殺搶掠補給自身。

這個問題……”

杜少清知道是小女孩的善心不忍相信,或者不忍想象得多少無辜百姓被屠戮的慘劇,雙手抱住她的雙肩道:“當年你也跟我一起經歷過西南吐蕃大戰,你也見過吐蕃對於我們劍南道的傷害,所以,衛國公的眼力是準確的。”

“可是,可是你不是說,此戰領兵的乃是我們大唐的將領嗎?從統帥到將軍,都是大唐人,他們會放任不管嗎?”武照還是不信。

搖了搖頭,杜少清有些無奈道:“跟他們上層者我們可以威逼利誘他們借兵,但到了用兵的時候,想要手下人聽話拼命幹活,一樣的道理,就是要他們看到甜頭和誘惑,要不然,手下盡是些出工不出力的兵油子,別提滅高句麗了,恐怕戰場上比主將都逃得快。”

武照驚訝道:“這麼說,夫君也是支持他們以戰養戰的?”

問出這麼一句話,武照感覺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夫君不是醫者仁心嗎?怎麼會如此漠視生命?

第一百零八章 皇后教子第一百八十章 和親的目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完了,師父保不住你(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版變形記第三百八十一章 錢太多怎麼花?(二合一)第二百零八章 冬天的火炕第四百章 是誰幹的?(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玩完的小萱萱(二合一)第一百四十章 故意寫錯的長孫衝第五百一十九章 奇葩百濟記仇新羅(二合一)第七十一章 談判專家老里正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宮十天連勝怎麼來的?第五百九十章 廚房的猛虎(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哪裡來的捷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萱萱醫館稱霸(二合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霸氣馮盎第三百零九章 五花八門的買家第四十章 倖存第一百八十五章 監牢還是酒館?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鬧酒樓(大章更新)第一百五十八章 氣炸了的高句麗第二百二十七章 長樂之家第八十八章 朕要殺了你第五十八章 長安再薦杜神醫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望的李愔第四百九十二章 買雙不買單(二合一)第三百九十章 恰逢其會顏老頭(三合一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藥師李靖第三十九章 打虎第六百零八章 黃牛後院起火(二合一)第五百零四章 多少個饅頭?(二合一)第三百八十章 王者歸來(下)第八十五章 終於見到了外孫女第五百章 奇葩的蘇家公子(二合一)第九章 夜探落霞鎮第六百三十六章 反擊的開始(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救她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算的崔掌櫃(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員打賭(三合一,十章爆更送到)第一百三十章 現學現賣?第三十三章 虎將久違的酣戰第二百零六章 投筆從戎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鋒(二合一)第一百四十章 故意寫錯的長孫衝第二百五十六章 肉香能傳十里第一百七十四章 惡僕告狀(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三章 我們要揍你(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考場門口被截(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少清被完虐(二合一)第一章 穿越大唐成奶爸第四百四十五章 恩怨分明(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是我們的第二百零九章 不做官還能做什麼?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家待遇第六百三十六章 反擊的開始(二合一)第一百四十章 故意寫錯的長孫衝第六百五十七章 利益至上(二合一)第八十八章 朕要殺了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件大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奇葩百濟記仇新羅(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救她第二十九章 遺傳病根第二百四十四章 黃牛?第五百九十六章 報名開始(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花式大廚狄仁傑(二合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差點入坑的蕭瑀(三合一)第五百二十章 薛仁貴用兵如神(二合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戲劇化的戰役(二合一)第三百零八章 爲什麼沒人買?第二百九十一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七章 萱萱要的投名狀(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滅國在即(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李靖的心裡陰影面積第五十九章 果然如此第九十章 齊氏醒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柳家來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呼之欲出(二合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拆遷倒計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獄中探親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貓遇刺第九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真兇第二百六十九章 柳家來人第五十一章 可愛的大鬍子爺爺第三百六十四章 萱萱的刺繡(三合一加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萱萱學徒第一天(二合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鋒(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輪角逐換對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瘟疫的源頭第四百七十四章 爹爹你看(二合一)第二十七章 傲慢徐夫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洛陽有人來(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置辦學堂的計劃第六百零八章 黃牛後院起火(二合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跟李道宗合作一把(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呆的顏家老大(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龍一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善的公主第五章 饅頭火爆對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