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穩坐釣魚臺

如今的大宋在張寶等人的努力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而作爲大宋的鄰居,金國這段時間的日子就顯得有些難過了。大金國以武立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反抗遼國暴政爲號召,成功帶領女真人推翻了遼國的統治,進而接手了遼國所遺留的大部分“遺產”。

大金國就如同暴發戶一樣,小人乍富後便不知道該如何“嘚瑟”了。完顏阿骨打一代雄主,他意識到了自己這大金國的短板在哪裡,爲此彌補自身的不足,他堅持與宋交好,從而學習借鑑宋人的治國之道。可惜他的繼任者只看到了宋人的軟弱,卻沒意識到完顏阿骨打的長遠考慮,等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時,金宋已經交惡,原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的東西,此時再想要得到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完顏晟即便已經意識到了金國的短板,此時的他也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金國內部並不穩定,宗族力量極大,過去都是苦哈哈,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一起反抗遼國,那時的衆人可說是一心造反,非常團結。但隨着家業越來越大,這人的私心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誰多吃了一口,都會有人計較半天。

完顏阿骨打是幸運的,他走得早,所以這樁難事就落到了完顏晟的頭上,這手心手背都是肉,打誰都不合適。而且更要命的是,大金的軍方也是被各宗族把持,完顏晟要是逼急了還真容易把人逼反。完顏晟愁啊,這分寸的把握實在費人精神,做這個國主纔不過兩年,完顏晟就有了白頭髮,整個人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大了十餘歲。

國內不叫人省心,國外也同樣愁人。兩次南下侵宋,雖然對外宣稱大勝,但實際落到手裡的好處卻是少之又少,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俘虜了宋國徽欽二帝,前不久還被宋人秘密營救了回去。雖然此時宋國官方還沒對外公開此事,但金國高層的大部分人心裡卻明白,徽欽二帝肯定是被宋人救回去了,因爲別國要這兩個廢帝壓根一點用處也沒有。

而隨着自己當家作主日久,完顏晟也終於體會到了完顏阿骨打時治國的不易。治國就如同烹飪,火候、食材、調料都必須有個準確的把握,稍不留意就可能把美食便豬食,又甚至連豬都不肯吃。

金國建立以前,女真人施行的是部落聯盟的“國相”制,而在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以後,便廢除了過去的國相制,改爲勃極烈制度。自皇帝以下選拔四人輔佐,其中吳乞買,即完顏晟就任諳班,完顏撒改任國論忽魯,撒改死後由其子完顏宗翰接任,辭不失爲國論阿買,昃則由完顏阿骨打的弟弟完顏斜也擔任。後來又增設專管對外事務的乙室,由完顏阿骨打的叔叔阿里合懣擔任。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完顏阿骨打死後,完顏晟就任國主,所空出的諳班也就歸了完顏斜也,完顏斜也所留下的昃勃極烈這個位置也就給了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孫完顏亶,至於剩餘的三個重要位置,國論忽魯是完顏宗翰,國論阿買則交給了完顏晟的長子完顏宗磐,國論乙室則落到了完顏希尹的身上。

完顏晟沒當大金國主的時候,堅持大金國的傳承要按過去的兄終弟及制來進行。可等他當了國主以後,他又不想再將手中的皇權交給別人。但金國內部宗室力量強大,完顏晟若是一意孤行,很有可能結果便是魚死網破。迫於無奈,完顏晟只能妥協,將諳班與昃這兩個國主繼任者的位置分別給了完顏斜也和完顏亶,但從本心出發,完顏晟還是想把諳班這個位置留給自己的長子完顏宗磐的。

金國宗室的勝利,無疑加劇了完顏晟與完顏阿骨打一系的矛盾,只是由於完顏宗幹、完顏宗弼皆在軍中掌握兵權,更有完顏斜也在一旁搖旗吶喊,完顏晟有志難伸,有力難使,他想要削弱國內宗室的力量,從而鞏固皇權。但此舉涉及到了宗族的根本利益,沒人願意就此事支持完顏晟,從而導致完顏晟爲了尋求支持而大力扶持朝中的漢人官員。

宋遼爲鄰百餘年,漢人在同化遼人的同時,也在被遼人同化,在遼國擔任官職的漢人並不在少數。而金國在接收了遼國大部分地盤的同時,由於缺乏管理地方的官員,也就只能啓用那些原先在爲遼人效力的漢人官員。這些漢人官員雖是漢人,但對於本族卻並沒有什麼感情,得到金人提拔後也是死心塌地的爲金人做事,充當金人的急先鋒,那做人的節操,甚至還不如遼人。

被迫降敵情有可原,但爲虎作倀,反過來迫害自己的族人,那就不值得同情了。張寶反感叛徒,對於那些一心爲異族效力的漢人,即便不欲處之而後快,也不會願意與之有什麼交集,任其自生自滅就是寬宏大量。

叛徒,恐怕是這世上最不受人待見的存在。本族會恨之入骨,而所投的異族恐怕也不會信任。一個爲了個人利益而背叛本族的人,又怎麼會真心對待投效的外族,恐怕只要價碼合適,背叛這種事就會重新上演。

金國的官員隊伍裡有着不少的漢人官員,而在這些漢人官員裡,除了過去爲遼國效力的漢人外,也有金兵南下時叛變投敵的宋國官員。那時安東軍並未有所行動,金兵又擄去了徽欽二帝,宋國官員中的一部分人便爲了自家的榮華富貴認賊作父,投靠了金人。但隨着安東軍的介入,原本已經陷入崩潰的大宋重新穩定了下來,之前不可一世的金兵也在與安東軍的交鋒中屢屢失利,那些投靠了金人的宋人官員也就坐不住了。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爲了討好金人,那些投靠金人的官員幹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惡事。金人勢大的時候他們自然無事,可金人快頂不住了,自身難保,原先被金人多佔的大宋國土眼看着又要變成大宋的天下,這些做了虧心事的宋人官員哪裡還敢繼續待在大宋。在金人撤退的時候,這些官員也紛紛收拾細軟,攜帶着家小遁入了金國的治下。

金國不同於宋國,金國以武立國,國內重武輕文,對待文人的態度,與過去的大宋恰好相反。那些依靠科舉爲官的文人老爺們到了金國以後也就失去了特權,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人離鄉賤,在大宋只要考上了功名,就能保證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可在金國,卻沒有那份好處,逃到金國的文人只能自食其力,有的比較幸運,攀附上了一個“貴人”,勉強還能餬口,而有的則比較悽慘,隨身攜帶的金銀使完後無人理睬,最後一家老小凍餓而死。

官職是有限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而在金國,大部分職位還是由金人擔任,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大批出逃宋人沒有落個好下場也就不足爲奇。張寶並不同情那些出逃的宋人,結局雖令人同情,但所作所爲卻不值得讓人同情,歸結下來其實也就是四個字,咎由自取。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同時也有爲自己所選承擔相應後果的責任與義務。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打死也不能做,這心裡必須要有點數。投靠金人的宋官雖在大宋能力不顯,但到了朝中普遍是武人的金國,也就成了香餑餑,雖然有幸成爲香餑餑的只是少數的幸運兒,但這些宋官所掌握的知識,卻也是金國此時急需的。

張寶並不急於在此時對金國發動全面戰爭,一是由於自身原因,大宋歷經劫難,百廢待興,目前雖看似欣欣向榮,但實際上卻依舊虛弱不堪。拼盡全力雖也能完成滅金復仇的目標,但那也是個慘勝,會讓大宋本身元氣大傷;二是張寶出於對把持朝中話語權的考慮,人都有這個毛病,當沒有了外患以後,便會開始內鬥。張寶不希望爲了自己手中的權力而在宋國內部殺得血流成河,爲大宋樹立一個外敵,不僅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勢力,更能轉移國內矛盾,從而讓大宋越變越強。

張寶此時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國內,但這也不意味着他對國外的事情便是不管不問的態度。雖說有意樹立金國這個外敵,但張寶也不願意金國變得強大。就如金國早先有意放趙佶父子中的一人歸宋,從而挑起宋國內鬥一樣,張寶也在盤算着要如何挑動金國內部的爭鬥。

而相比起完顏晟,張寶想要挑動金國內鬥要更容易一些。眼下就是一個機會!金國內部多以宗族爲主,對於完顏晟重用漢人官員企圖平衡朝中各派系勢力平衡一事,大部分宗族都是心中不滿。張寶要做的,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澆一勺油,就足以令完顏晟焦頭爛額。

金人以武立國,比起講道理,大部分人還是習慣用手裡的刀說話。而且比起完顏阿骨打生前在金人中的威望,完顏晟明顯不足。就比如有件事,金國初立,國庫不豐,完顏阿骨打生性節儉,於是與羣臣立誓國庫中的財物只有戰時纔可以動用。但完顏阿骨打死後,完顏晟繼位,那時的金國已經接收了遼國的“遺產”,國庫已經挺有錢了,完顏晟就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偷偷拿了國庫裡的一點財物出來,結果叫人發現了。

這事若是擱在大宋,君王偷拿國庫財物,羣臣頂多也就是當面指責君王行爲失當。而在金國,完顏晟這個國主被以完顏宗翰爲首的一幫羣臣一起“請”下了寶座,拉到殿外打了二十棍後再被“請”回寶座,繼續議事。

屁股捱了揍,最後還要赦免以下犯上的羣臣,這窩囊氣受的叫完顏晟又驚又怒,也由此深刻體會到了國中宗族勢力的膽大妄爲。這事看似只是一樁小事,羣臣嚴守法度,堅持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但這何嘗又不是宗族勢力對完顏晟的一次警告。

當家作主,要真的能當家作主才能令人身心愉悅,似這種事事受人掣肘的當家作主,誰也不會甘心當。完顏晟爲了擺脫當前的“困境”,自是要大力提拔漢人官員,分化宗族勢力在朝廷裡的影響力。

但他忽略了金人宗族勢力的野蠻程度。金人以武立國,處理問題最習慣的做法便是用手裡刀去斬草除根,一死百了。完顏晟自以爲宗族勢力會跟自己“講道理”,但卻沒想到他的對手壓根就沒打算跟他“講理”。

清君側,誅小人,多好的一個用來威脅君王就範的藉口。昔日漢景帝時,吳王劉濞聯合七國諸侯以清君側爲民逼迫漢景帝誅殺了當時建議削藩的晁錯。而這回金人辦事更直接,省略了逼迫完顏晟這一步,自己動手,連聲招呼也不打,以誅殺朝中奸佞爲由,調兵入城將受到完顏晟重用的幾個漢人官員滿門殺絕。

事後完顏晟雖勃然大怒,有意懲處犯下此等大罪的幾名朝中重臣,但卻遭到了滿朝臣的集體反對,到最後,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不痛不癢的罰了一點財物,那幾個漢人及其家小,算是白死了。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不奇怪,完顏晟生氣並不是在意那幾個漢人的死活,而是生氣羣臣無視自己的存在,恣意妄爲。幾個漢人官員在完顏晟的眼裡如同草芥,死了也就死了,有的是想要做他完顏晟身邊奴才的漢人。

而宗族勢力也達到了剷除完顏晟親信,警告完顏晟的目的。雙方都不覺得有什麼大的損失,倒黴的也就是幾個自認爲得遇明主的漢人。當然,在這次事件中得利的還有大宋的張寶,金國發展的越慢,對日後宋金交戰時的宋國也就越是有利。

第一百一十六章 善者不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僱傭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時務第二百零五章 宋撿漏第二百二十九章 奴大欺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廷的如意算盤第三百三十三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學頭一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捉賊第二百八十六章 和解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忠心可嘉第三百二十一章 歷史走線第一百零六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發橫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卒第二十五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解風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莫秋煙的感情問題第五十五章 難纏的蕭蘭蘭第四十六章 楊家後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太歲下江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盡在掌握中第十四章 飛賊現身第二百七十二章 奇襲破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諸葛第九十七章 受祿必有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者不善第九十二章 柴大官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兄弟情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上對下第二百零七章 第一步第五十八章 出外遊學第二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五十五章 選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與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千里求才第五十二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不關己第二百六十八章 穩中取勝第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東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章 誤會第三十三章 結拜第五章 添人進口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等第二百三十章 曾頭市的末日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十四章 穩步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虛以委蛇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正言順挖牆角第六十七章 英雄多草莽第三百三十章 循序漸進第九十七章 受祿必有功第二百六十章 節度使第三十三章 結拜第七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四十八章 避風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凱旋第三百七十二章 誤解第一百九十一章 皇族後裔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宋猛將何其多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傑得其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從容第七十九章 以誠相待第一百九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值與不值第三百三十七章 蒸蒸日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埋種第七十三章 挖牆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擺喜宴第三百三十二章 公私兼顧第三百六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求於人第五十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首航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太歲下江南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傑得其二第二百零一章 不動搖第九十八章 不傷和氣的比試第三百六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零六章 看客第三十六章 獻寶第一百五十八章 兄弟情長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往西北第三百四十二章 和談艱難第六十章 黑店殺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道不同第三百二十二章 埋種第一百三十二章 捉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