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鴻門宴(1)

天水圍的事情雖然現在步履維艱,但徐志卻絲毫不擔心,因爲他知道未來的歷史,只要到了明年年底,中英談判結束,一國兩制的政策會保證香江未來的繁榮,同時內地的改革開放更是將香江作爲東西方文化、經濟與意識形態的融合點。

到了85年初,香江的房價就會迅速上漲,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會超過曾經泡沫最巔峰時期的1981年,中間除了80年代末稍微波動降了一點,其他時間都是大幅度上漲。

中英談判之中,有一條關於港府土地出售的限制,那就是從85年到迴歸之前,每一年港府拍賣的土地不得超過50英畝,超過的部分,必須要由內地中央政府同意纔可。

這條的本意是防止英國人在97年迴歸之前,大肆拍賣香江的土地,但這一條也嚴格限制了每年香江的供房市場。

土地的稀少產出,導致了供需失去平衡,再加上港英政府、香江富豪、炒房團、中介公司四方聯手,最終造成了香江房價12年上漲了10倍。

不過私人土地可不受任何限制,香江的四大家族,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爲從70年代開始,他們就一直低價囤地,中英談判之間的50英畝限制反而造就了他們手中土地的鉅額升值,而且這些人也很聰明,他們知道一旦全力開發這些土地,香江的房價反而會下跌,於是,大家默契的每年開發一點,即保證了自己的利潤,也保證了自己手中剩餘的地皮仍然價值不菲。

但這一世,天水圍的土地爲徐志單獨所有,雖然他也不會一次性開發過多土地,但畢竟這裡的面積基數太大,將來,每年推出的房子數量絕對可以滿足不少中下層階級的需求。

這是一舉兩得、雙方共贏之策,普通人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優質的住房條件,而恆大公司也可以從中獲得鉅額利潤。

至於爲什麼只是中低層階級,那也是因爲初期這裡條件遠比不了中環等商業之地,但如果未來人氣充足,也有可能會吸引不少有錢人前來定居,到那時,整個新市鎮纔會真正意義上的開發成功。

……

正當徐志爲天水圍的未來佈置藍圖的時候,香江社會卻是風潮涌動。

唐寧街意圖以香江的經濟波動及民衆恐慌爲武器,在國際輿論中給內地政府施加壓力,而港英政府自然也極爲配合,一些英國報紙整天發表一些聳人聽聞的文章,說:香江一旦不被英國人管理,必然會被毀滅。

年初,港督尤德策動了兩局議員單獨組織代表團前往倫敦向英國政府請願,要求“英國政府”不要向內地政府妥協、一定要繼續統治香江等等……

除了所謂的被代表的民意牌,英國人還打“經濟牌”,有意的製造恐慌,香江是資本主義社會,股市及金融市場非常的敏感,一點謠言、政府方面的一句話,就會引起劇烈波動,造成了物價飛漲,老百姓去超市搶購日用品、食物、衛生紙等等……

不過這一點倒是便宜了徐志旗下的超市集團,今年年初,百佳超市吞併了惠康,也收購了一些在價格戰中倒閉或者轉讓的其他超市,老百姓們搶購物資,即使不漲價,超市的營銷額及利潤也是狠漲了一把。

但這種低級策略卻只會傷到香江普通的百姓,內地政府直接發出狠話:

“英國如果不改變談判的態度,那麼我們就要考慮談判繼續下去的必要性。”

“如果香江人民的生活長期處於混亂的狀態,那麼我方將會以非和平的方式提前收回香江。”

這已經算得上是威脅,也徹底打醒了一些上蹦下跳的一羣人。

最終,英國政府爲了防止事情發展至無法控制的邊緣,派出了專業的談判團隊,意圖與內地一方正式開始討論香江的未來。

但攪屎棍哪邊都有,英國談判團隊不厭其煩的使出各種手段,意圖繼續管治香江,在“以主權換治權”被內地政府明確拒絕後,英國團隊又提出了97之後香江需要與英國保持某種密切聯繫,而這所謂的密切聯繫是指97之後香江政府還需要定時向白金漢宮“彙報”境內的各種政策。

這顯然又是在挑釁內地的主權,又經過了兩次談判,港督尤德也參與了進來,他呼籲中英雙方應該充分考慮香江的利益,希望能夠讓香江派出代表團,以第三方代表來加入談判。

這條建議被內地中央政府一口回絕,但尤德顯然不會隨便善罷甘休,爲了顯示自己是站在香江華人的角度,港督府專門邀請了一些香江的知名人物前來參加一次晚宴,包括了一些香江華人的富豪、議員、社會知名人物。

晚上7點,港督府內部燈火通明。

徐志到達之時,已有不少人先行到達,爲了表示這次宴會的隆重,香江的第二號人物布政司夏鼎基.漢登親自在門口迎接着客人。

“漢登先生,您好。”徐志客氣的走上前握手道,布政司這個職位雖然在等級上低於港督,但港督很大程度上是對外負責以及對內的主要政策決定,而香江內部的管理則主要由布政司負責。

按照目前的行政規則,布政司是香江的政府首長、首席公務員、行政局及立法局的當然議員,統領布政司署(政府),除了警察部門和廉政公署,其他的職能部門,在港督不參與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

“徐生,歡迎光臨。”夏鼎基以熟練的粵語招呼道:“裡面請,尤德爵士已經在裡面等候多時了。”

“多謝了。”徐志點點頭笑道,隨後進入了主廳。

剛進入大廳,就能看見尤德爵士猶如衆星捧月般的被圍在一羣人之間,周圍皆是香江的一些英資財團掌門人,紐壁堅、米高.嘉道理、施懷雅等都在附近。

“徐生,好久不見了。”背後突然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415 200億港元投資計劃第四章 專職115 約克冰箱337 收購九龍巴士(3)142 靑洲英坭收購戰(9)242 邵一夫288 返回香江363 玩具的威力120 恆大地產142 靑洲英坭收購戰(9)250 新院線佈局319 另有目的54 九龍倉20 準備52 何爲兄弟457 看上了肯德基387 資本家的好心?158 2.5億美元100 漫畫進展21 協議389 最高會議37 買斷452 交談(3)286 黃浦江大橋363 玩具的威力444 前任挖坑後任填289 財務彙報第14章 蝸居163 改革開放367 佳寧的困境(1)166 港督府的邀請372 壟斷零售36 資料庫294 三星電子390 最高會議(2)267 投資廣深高速(限免加更)296 生日宴會(1)97 新的合作272 協談(2)356 港督府夜宴(1)單章238 馬士民330 佈局天水圍第9章 拒絕268 合資新廠276 第一機械廠359 港督府夜宴(4)442 吞併置地92 優衣庫346 地王拍賣會(1)474 利益分配(1)64 股市碰車189 做多石油128 九龍倉風雲41 上映279 基建投資330 佈局天水圍270 一機部會議85 準備431 地鐵沿線物業項目170 麥理浩42 何爲公平176 深海之行(1)350 地位拍賣會(5)290 瘋狂的房價224 收購成功477 佈局廣場協議83 新主板447 奧運會(2)40 義與利471 送上門的會德豐(2)85 準備384 趁火打劫214 香江的隱形富豪21 協議406 兩個條件431 地鐵沿線物業項目381 入股三星電子317 30億貸款483 未來的規劃107 魔方137 靑洲英坭收購戰(4)第二章 記憶73 飛行472 意外22 律師43 酒會313 球場開業257 碼頭互換157 盛田紹夫218 RCA污染279 基建投資238 馬士民291 1981年的春節400 上星計劃463 深海電子基地432 到手300 約會(1)414 回香江432 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