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漫畫工廠

日本市場的“週刊少年magic”出現了嚴重的缺貨,即使目前的漫畫印刷由日本東京郊區的一家名爲橫川印刷廠代工負責,但催貨的電話還是打到了香江總部。

林文舟花了一晚上的時間,整理好了所有資料,第二天一早,就直奔和記大廈,向徐志彙報了整理後的信息。

“董事長,好消息,角川書店昨天夜裡電話彙報,只是一天時間,我們準備的50萬本週刊就已經銷售殆盡,很多書店到了下午時分就已經斷了貨,而且很多人前來詢問我們是否還有最初幾期的週刊。

根據角川書店的專業團隊估計,再過幾期,週刊的銷量可能能破百萬。”林文舟進了辦公室後,直接簡潔的彙報道。

“百萬?”徐志笑了笑說道:“自信一點,把可能去掉,百萬前面估計還得再加一個數字。”

林文舟笑道:“那如果這樣,我們的漫畫,可是能夠進入整個日本的前十了。”

“這點把握還是有的,只不過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估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這個數字。”徐志笑了笑說道。

此次“週刊少年magic”中的4部漫畫,其中七龍珠、神奇寶貝、變形金剛三部在後世的名氣可謂如日中天,但漫畫講的是故事,故事需要一點一點的表達出來,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在漫畫粉絲之中孕育出自己的名氣,不可能像電子遊戲一樣,瞬間就能夠在整個市場上火爆起來。

實際上,歷史上的七龍珠在最開始發行之時,雖然算不上撲街,也有一定的銷量,但離火爆這兩個字還相差很遠,直到“第一武道大會”的舉行,故事情節進入高潮,後續的宣傳也同步到位,才造就了日本歷史上銷量最高漫畫的美名。

至於神奇寶貝與變形金剛,在初期就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飛上天,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週刊少年magic”能夠立刻達到發行幾十萬的銷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蠟筆小新這部漫畫已經在日本有了足夠的名氣。

早在秋田書店經營蠟筆小新之時,最高期的銷量高達60萬本,不過這個數據要考慮到秋田書店遠強於角川書店的銷售渠道。

在收回蠟筆小新的漫畫刊印權後,因爲渠道的縮小,銷量自然會降低不少,但社區的信息傳播速度並不慢,幾個星期的時間,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一家名爲角川的書店開始銷售蠟筆小新。

如果沒有蠟筆小新,其他幾部漫畫質量再好,也不可能在一個月之內就打出名氣。

而大量的漫畫迷,原本是爲了蠟筆小新而來,但既然買了整本的週刊,自然也會關注其他幾部漫畫,有着優異的質量加上蠟筆小新帶來的流量,其他三部漫畫很快也在漫畫圈內火了起來。

林文舟接着說道:“董事長,瀧澤一郎還發了一件傳真給我,爲我們在日本漫畫代工的橫川印刷廠,已經逐漸跟不上我們漫畫的需求,他想知道我們在香江的印刷工廠,什麼時候才能開始生產。”

徐志道:“你等會回一份傳真給瀧澤一郎,香江這邊的工廠會適當的替日本那邊承擔一定的生產任務,不過短期之內,你讓他繼續維持着日本那邊的代工廠合作關係。”

位於天水圍的印刷廠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建成,只不過印刷行業都屬於高污染行業,在港府那邊的行政審批手續耗時較長,耽誤了一些時間。

這是香江開埠以來,最大的一家印刷廠,只是第一期項目,就從德國共引進了6臺全球目前最先進的彩色印刷生產線,一天能夠總印刷產能超過30萬本漫畫書籍。

雖然從香江的一些印刷廠挖來了不少技術骨幹,但畢竟在此之前,他們都沒有使用過這套德國設備。

爲了保證工廠的順利運營,德國的設備供應商派遣了數十名技術骨幹前來支持,再加上香江員工的勤苦好學,6條生產線也全力運營了起來。

如果這家工廠全力生產,按照預計產能,每週的印刷產能高達180萬本,即使扣除設備損壞維護、生產線換線等造成的時間損失,產能方面打個八折還是沒問題的,短期來說已經超過了日本市場的需求。

但日本也只是亞洲最大的漫畫市場,並非唯一,要知道在香江,500萬的人口,歷史上的玉郎國際旗下的漫畫週刊每期平均銷量就高達十萬份,按比例來算,佔總人口的2%。

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或許在經濟上比不上日本與香江,但勝在人口基數大,幾個國家的人口都是破億的存在,雖然也存在大量盜版的問題,但徐志也不會放過這些市場。

早在美的電子公司擴展在東南亞國家的渠道之時,就結實了本地的一批地頭蛇的商人,這些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有錢有勢,徐志將漫畫週刊的當地經銷權交給這些人,雙方一個提供能賺錢的產品,一個提供能正常運行的渠道,強強合作,雙雙得利。

不過這漫畫的印刷自然得自己負責,香江的工廠就是主要負責這一塊的生產任務。

目前來說,工廠還跟得上銷售速度,但徐志還是下令繼續興建第二期工廠,這一期的規模是第一期的兩倍,準備引進10臺生產線,將生產產能提高到日產200萬本。

只靠一種漫畫的銷量,自然很難滿足這種生產產能,但徐志的腦中可是還有其他大量的經典漫畫,這些漫畫他只需要提供一個開頭加全篇故事的劇情,自然就有無數手下漫畫師來完成後續的創作。

這些漫畫加起來完完全全可以再成立幾部週刊或者半月刊及月刊,同時漫畫市場也可以擴大到歐美國家。

而每部漫畫,只要經過幾個月的連載,內容數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就又可以出單行本,這又是一股極爲龐大的市場,在歷史上,七龍珠的單行本一共售出4億部,其他的一些經典漫畫,售出單位一樣是以億計。

所以,徐志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工廠擴建會造成產能過剩,相反,在未來的幾年,印刷工廠可能還要進一步擴大,來滿足漫畫市場的需求。

只不過出於生產質量控制的因素,工廠的擴張才決定是一步一步的來。

而目前一條印刷生產線需要15個人進行操作,4個班就是60人,未來產能需求提高,估計只是一線工人的數量就會高達數千人,再加上行政、後勤等管理人員,一個漫畫產業也一樣可以在香江天水圍帶動上萬的就業機會。

與開發天水圍的新市鎮相結合後,這將又是一次互助互利的合作。

243 無線董事會267 投資廣深高速(限免加更)162 狼性文化311 美的大廈373 即將開始的饕餮盛宴328 佈局置地340 八達通174 蛇口之邀33 報紙的故事117 再次曝光55 蝴蝶效應465 意外44 外阜135 青州英泥收購戰(2)385 擠兌412 邁克艾斯納231 馬克卡車449 進擊的迪士尼137 靑洲英坭收購戰(4)348 地王拍賣會(3)460 回香江324 秋田書店243 無線董事會244 聯合汽水473 有些燙手的山芋第二章 記憶442 吞併置地344 動漫製作95 新的投資457 看上了肯德基209 和記黃埔爭奪戰(18)275 何軍465 意外465 意外308 比爾蓋茨310380 內存芯片325 另有計劃185 液晶漲價65 一切都是佈局270 一機部會議204 和記黃埔爭奪戰(13)358 港督府夜宴(3)181 新的競爭對手385 擠兌295 自建品牌84 談妥342 “大促銷”220 合謀237 公牛與喬丹307 要買就買747285 漫畫的發展413 《美女與野獸》186 液晶專利150 佈局椰菜娃娃第五章 匯星日報342 “大促銷”236 拜訪馬克公司445 利益交換406 兩個條件354 鋰電池技術347 地王拍賣會(2)28 開機43 酒會375 旗艦店374 雅達利崩盤166 港督府的邀請121 組建證券公司246 會面(2)第8章 發佈368 佳寧的困境(2)224 收購成功26 袁合平275 何軍292 《財富》經濟週刊280 建一座大橋?457 看上了肯德基63 遊戲進展132 怡和的謀劃(2)213 謀劃港燈261大佬之間的閒聊168 霍府之邀321 飛機到手54 九龍倉349 地王拍賣會(4)152 入股微軟357 港督府夜宴(2)278 上滬美術電影製片廠293 電視業務的進展397 鴻門宴(7)83 新主板147 面試(1)428 七號泊位碼頭47 入住247 前往彎彎435 再度合作205 和記黃埔爭奪戰(14)——爲微風而云舵主加更341 私有化屈臣氏192 和記黃埔爭奪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