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廚房裡,大嫂李梅正在拿着刷子刷着大鍋。那口大鍋有半人高,但是李梅卻刷的遊刃有餘。

劉芸圍了個半身的舊圍裙在身上,“大嫂我來幫忙吧。”

李梅回頭看了眼劉芸,笑了起來,“三弟妹就幫忙往竈裡添柴火吧,待會爸媽要泡泡腳。”

“好。”劉芸就開始坐在竈臺下面添火了。

要說這屋裡劉芸最喜歡的,就是這位大嫂了。李梅性格爽快,而且待人真誠,長的小眼睛厚嘴脣的,雖然很木訥,但是卻很得秦大周的眼。大哥秦大周長的高高大大的,人也周正,但是唯一的不好就是個瘸子,秦家窮,也討不了媳婦。後來秦大周說看上了三十歲的寡?婦李梅,家裡人開始都反對的,不過耐不住秦大週年紀大了,又娶不到媳婦,只好把人娶進來了。一起來的還有李梅的八歲的女兒王琳。這兩天王琳被送到李梅孃家了。

兩人一起把熱水打了起來,就關了廚房的門,把熱水送到了秦家兩老的房門口。

回來走到堂屋的時候,劉巧慧正好出來潑洗腳水,看到劉芸和李梅說說笑笑的,怪聲怪氣的說了句,“馬屁精。”

李梅擔心劉芸性子急,兩人又要吵,所以就拉着劉芸往房裡去了。進了房間,忙安慰道:“她嘴巴就那樣沒門,你別和她吵。她自己一個人不得勁,也鬧不出什麼的。”

“沒事,大嫂,我纔不理她呢。”劉芸笑了笑,然後想起要給秦戰國回信的事情,便說道:“大嫂,你們房裡有紙和筆不,爸讓我給戰國回信,我這邊剛剛找了一下,沒看到紙和筆。”她知道這個家裡除了秦四妹,就只有秦大周有這玩意。

見劉芸果然不生氣,李梅才放了心,笑道:“有,你大哥平時教琳琳寫字,都備全了。你等等,我去給你拿。”

“行,那謝謝大嫂了。”

坐在油燈下,拿着李梅拿過來的鋼筆和條紋紙,劉芸組織了一番語言,纔開始寫信。

戰國:

如唔!看了你的來信,家裡都很高興。四妹這段時間比較忙,所以我就自己回信了。爸說部隊忙,就不要顧念着家裡,家裡有大哥二哥,你不用擔心。

家裡這段時間在忙着收成,爸說咱家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多了。媽養的兩頭豬也長的好,過年的時候準能賣個好價錢。今年要重新分田地,爸說我進門了可以多分點地,到時候又能多點收成了。

另外,關於我剛剛進門惹爸媽生氣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會和大嫂學習,不會惹爸媽生氣的。你一個人在部隊裡要照顧自己,有缺什麼要告訴家裡,我們給你郵過去。

劉芸的沒想到自己回信也很短,撓了撓腦袋實在想不清還要寫些什麼。想了半天,只好放棄折磨自己了,在右下角註上了名字“妻:劉芸”

把信疊好了放在口袋裡,準備明天讓四妹帶到鎮上去寄掉。吹了燈躺在了木板牀上,把牀壓得咯吱響。伸手抹了抹腰上的贅肉,劉芸心裡一陣苦,自己的好身材啊,非得給練回來。

第二天一大早,劉芸就起牀了,拿着信找四妹的時候,四妹已經去鎮上上學了。

劉巧慧喝完了粥,幸災樂禍的笑道:“活該,連小姑子都不喜歡你。”

劉芸很無語,這女人怎麼就這麼喜歡挑事呢。再看看一邊低着頭吃早飯的秦春秋,就知道這男人對這女人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媽,那我自己去鎮上回信吧,四妹還得幾天纔回來,我擔心耽誤了。”

高翠花心疼兒子,雖然有些不樂意,但是還是點了頭,“早些回來,別瞎晃悠。”

“嗯。”

回了房間,劉芸自己從箱子裡翻了五塊錢出來,把頭髮梳成個馬尾,帶着信和高翠花打了招呼,就出了門。

劉芸剛出了院子。秦大周夫妻正拿了鋤頭走出門,看着劉芸的背影,都有幾分疑惑。

“大周,你看三弟妹也沒有人家說的那麼差,這兩天處着感覺人挺好的,幹活也不偷懶,性子也平和。”李梅忍不住說起了劉芸的好話。

秦大周皺了皺眉,“先看看再說吧,你心思直,可別讓人騙了。”

“人家騙我幹啥,我這啥也沒有的。”李梅難得的給秦大周擺了臉色。

“好好好,我錯了行不。咱們趕緊走吧,爹他們早去地裡了,”

李梅這才露出一個笑容來,提着籃子跟在秦大周身邊。

劉芸按照記憶中的路線走了半個小時才走到鎮上。

八十年代的小鎮真是說不上是鎮,就是一條街道,兩邊有些賣東西的,走穿頭也只要二十分鐘就夠了。不過這鎮上的環境比起村裡的確實好多了,水泥的路面,兩邊的房子都是兩層樓的水泥房,一樓做生意,二樓住人。

劉芸把手裡的信給寄了,出了郵局後,在鎮上看了看。這個時候的生意都很簡單,除了小賣部以外,還真沒有其他的什麼生意,連賣衣服鞋子的也只有一家。這個時候大家對於做生意都不熱衷,一些人下海了,還被稱爲冒險家。這個小鎮上敢於冒險的也沒有多少人。

按照記憶中,這裡應該有個車站。平時有兩班到縣城裡去。周圍的村子裡的人都會通過這裡,人流量倒是挺大的。

沿着街道走了走,看着街上的人的穿着打扮,劉芸對這個時代的感覺才越來越真實了。自己這是真的是從二十一世紀倒退了三十年了。這是上天賜予自己的生命,一種另類的重生。她從心底珍惜這次的生命,並決定要更好的活着。前世她雖然靠着自己在大城市立足,但是也是依靠了前夫的實力,這一次她一定要好好的賺錢,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

八十年代的一天,劉芸爲自己的重生找到了目標:活着,並且活的精彩。

回到家後,高翠花還在煮着豬食,其他人都在地裡幹活去了。其實已經忙的差不多了,但是莊稼人總是閒不住,沒事的時候也要去地裡刨刨草,看看田裡的水足不足。

劉芸自覺的去給高翠花往竈裡添火,火燒的很旺,用的是昨天她去砍回來的柴火。

一鍋豬食出了鍋,高翠花那這個大水瓢就往桶裡舀。

舀滿了,劉芸就提着桶出去餵豬。

兩個人一陣忙活,終於把煮給餵飽了。高翠花又去找大刷子刷鍋。

劉芸在一邊幫着舀水,邊說道:“媽,我嫁過來這麼久,都沒有回過家,明天想回家裡看看我媽。”

原主嫁到這裡後,因爲受了傷,連三天回門都沒有回去。現在自己頂了人家姑娘的身體,肯定要彌補的。

高翠花雖然看不上劉芸,但是也不是胡攪蠻纏的,再加上這幾天劉芸的表現還湊合,心裡也沒有那麼膈應。“行,明天讓梅子去供銷社裡給你買幾個罐頭帶回去,可別讓人家說我們家不知禮數。”

“嗯,謝謝媽。”劉芸覺得高翠花雖然稱不上好婆婆,但是至少也不壞,這個時候的人,還是很淳樸的。

劉芸的孃家劉家村離秦家村不遠,走路也就一個小時就到了,如果有自行車就更快了。秦家當然是沒有自行車的,劉芸一早上換了雙布鞋,提着袋子就和李梅一起出門去供銷社買東西了。

錢是高翠花給的,不過秦老實又偷偷的塞了五塊錢,讓多買點。李梅也捨得,把高翠花給的三塊錢和秦老實的五塊錢都給買完了,兩盒綠豆糕、三個罐頭、兩斤肉、兩包紅糖,這時候拿着這個回去是很有面子的。

李梅把高翠花送到了路上,再三囑咐,“回來後可別說漏嘴了,要不然又要鬧了。”

“我省的,大嫂,你快回去吧,別耽誤了。”

提着回孃家的禮物,走在路上,劉芸心裡一直很忐忑。她的記憶中,劉父在劉芸還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家裡還有個打自己五歲的哥哥劉成,哥哥和母親張柳是很寵愛劉芸的。但是這次和秦家的婚事,讓母親張柳傷透了心。

劉芸想不通爲什麼秦老實要爲自己在部隊的兒子娶自己這個名聲差勁的姑娘,也奇怪爲什麼張柳會這麼反對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看起來不錯的男人。

被這些事情糾結着,劉芸倒是沒覺得路程遠,感覺才一會兒,就到了孃家門口了。

劉家也是土培房,一個堂屋,兩邊各有兩間房。劉芸走到門口的時候,一個穿着灰色大褂的婦人端着盆子走了出來,身材很嬌小,正是劉芸的母親張柳。

張柳一見到劉芸,本來就病怏怏的臉立馬就怒氣衝衝,把盆子往地上一摔,“你還回來做什麼,你不是說你生是秦家的人,死是秦家的鬼嗎?”

說着還走了過來,伸手把劉芸往外面推。

第八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六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十九章第十章第137章 番外——有始有終(一)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六十三章第四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137章 番外——有始有終(一)第六十七章第四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六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四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五章第五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章第八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章第131章 番外——蘇南和李景(四)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39章 番外——有始有終(三)第五十二章第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五章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八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五十六章第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十一章第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八十一章第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