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177蘇連人趁火打劫

“萬事開頭難”,按理說,這次是王子學院在中囯國內的第一次招生考試,作爲王子學院的創辦人,陳慕武理應當出現在考試現場,統籌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纔對。

可在斯德哥爾摩這邊,剛剛創辦的王子學院同樣面臨着很多問題。

學校的建設進度,包括施工質量都需要有人盯着看。

比起那個招生考試,陳慕武不得不坐鎮後方,處理這些更加棘手的麻煩。

他現在總算理解,爲什麼當初玻爾在哥本哈根大學建設他的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時候,每天都茶不思飯不想,鬱悶到極致的時候就收拾好行李,背上揹包,到哥本哈根郊外的森林裡遠足野營,派遣心中的壓力了。

當初在1924年,剛好是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二期擴建工程,玻爾甚至連在離丹麥不遠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辦的第四屆索爾維會議都沒有去參加。

陳慕武分身乏術,就只能把在國內的招生考試這部分,拜託給曾經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跟着他一起從事學術研究的施汝爲全權負責。

爲了能儘可能的保證這次招生考試不出現大的紕漏,陳慕武也利用到了他所有在國內的人脈。

就比如說在考試之前,施汝爲先花了半年多的時間,走訪了國內各地的幾所知名大學,到那裡去拜訪物理系的主任、教授和學生,請他們對這一次的王子學院招生考試提供幫助。

好在,因爲陳慕武的人脈關係,施汝爲確實多了幾個得力助手。

就比如在仩海和遖京兼任了四五所大學教授職位的徐志摩,因爲他馬上就要離開中囯,前往陳慕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創辦的這所王子學院,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積極,自發地忙前忙後,替施汝爲處理了不少的事情。

當然,如此出風頭的徐志摩也樹大招風,很多人都把關係託到了他這裡,希望能提前獲知一下考試的範圍或者具體題目。

無論來者和他的關係有多好,徐志摩都沒有去找施汝爲要這次考試的原題,他這次幫忙的一個原則就是,絕對不給招生考試添麻煩。

徐志摩也曾經試圖鼓動和自己一樣在大夏大學當教授的胡適,投入到招生考試的籌備工作當中來。

在192年初,他是親眼所見,當初陳慕武去邶京大學講學的時候,因爲學校的校長蔡氏辭職離京返回了南方,處在羣龍無首狀態下的邶大,是當時的教務長鬍適出頭,接待了陳慕武在邶京講學,並且迎來送往的。

因而在徐志摩的眼中,胡適和陳慕武的關係應該很不錯,至少在五年之前很不錯。

所以他才邀請了同在大夏大學的胡適,一起來給陳慕武的王子學院入學考試幫幫忙,不料胡適卻很官方地拒絕了他。

他還像模像樣地給出了理由,因爲胡適本人是美國退還庚款的中囯基金會的理事,這個基金會就是爲了管理庚款留美所設置的。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胡適所從事的工作,即選派學生去美國留學,和陳慕武的這個王子學院入學考試兩者之間,是一種衝突競爭的關係。

如果好的學生都去了陳慕武的斯德哥爾摩,那麼就不會再有學生通過庚款考試,去往美國的大學留學。

美國的大學接收不到來自中囯的優秀生源,一來有可能會影響到中囯在美國國內的風評,二來也可能會讓美國的教育部門對中囯的教育水平進行評估,不達標的話,就可能會減少退回的庚款中用於學生留學的部分,用於其他地方。

如果這樣做的話,胡適所在的基金會或許也就沒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徐志摩不理解爲什麼才過了短短几年的時間,胡適對陳慕武的態度就產生了如此的變化。

但他也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再去邀請胡適一起給王子學院的選拔考試幫忙。

當然,除了徐志摩之外,也有其他的個人和機構將力量投入到了這次的選拔考試當中。

寂靜輾轉,最終從広州搬遷到了遖京的囯民政府,原來代理教育部職能的教育行政委員會,效仿法國教育體制改組成的大學院,也在王子學院選拔考試的聲音越來越大後,參與到了這件事情當中。

囯民政府入局,不是想要摘陳慕武的桃子,而是出於大學院院長蔡氏的個人因素。

想當初在1912年1月,“中囯留法第一人”李石曾回國之後成立的“留法儉學會”,便受到了首任教育總長蔡氏的支持,他不但利用自己的權力,在邶京撥出了教育部下轄的一處房產當做是留儉會的辦公用地,還親力親爲,參與到留儉會的具體工作當中來。

再後來,因爲“二次g命”失敗,追隨先總理的蔡氏受到袁項城的通緝而流亡海外,更是親自去了法國。

從赴法勤工儉學這個念頭最初的興起,到落在實處再到最後無奈取消,蔡氏始終都參與在這個運動的第一線,爲許多有志向但窮苦的青年學生能夠走出國門到法國接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做了很大的貢獻。

但那些學生能去法國留學,並不是只憑借蔡氏的一人,而是有許多教育學家和有名望的人士共同參與進來。

蔡氏從沒想過,在相隔了將近十年之後,在中囯國內居然又興起了新的赴歐洲學習的風潮。

而且這個學習活動比他們當初組織的那一批更有規劃,目標也更加明確,只有一條,那就是爲了中囯培養一批批優秀的理工科人才。

最關鍵的是,這個項目可完全就是憑藉陳慕武一己之力,溝通瑞典方面,建造學校,招收學生。

雖然此時此刻不如彼時彼刻,當時去派學生出去勤工儉學,是因爲剛剛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又趕上了袁項城的倒行逆施,中囯國內還是比較混亂,教育水平也不高,所以纔要到國外去接受更爲先進的教育。

而現在的中囯已經重新統一,馬上就要進入到更加安定的發展時期。

蔡氏心中認爲,或許沒有必要再派學生走出國門,像他們當初那樣勤工儉學,在國內依然能夠接受到比較良好的工作。

可正因爲在其中牽頭的人是陳慕武,是他們大學院一直以來都想要爭取的對象,蔡氏有意向陳慕武示好。

而且國府剛剛遷都遖京,大學院也剛剛改組成立,又恰好需要一件事情樹立威望。

這樣的幾種原因加在一起,才讓蔡氏行使自己的職權,要大學院權力配合王子學院這次在仩海舉辦的選拔考試。 爲了不招致陳慕武的反感,他還特意叮囑一定要配合工作,切記不能鳩佔鵲巢,喧賓奪主。

蔡氏利用大學院的專用線路,給遠在歐洲的陳慕武發電報,通知了他官方下場這件事情。

雖然陳慕武不太看好囯民政府的辦事能力,但是組織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場考試,陳慕武覺得應該沒什麼問題。

故而他在回電當中對蔡氏的善舉表達了感謝,然後緊接着又給施汝爲發了一封電報,告訴他大學院的人幫忙可以,但如果他們想要對選拔考試有任何指手畫腳的行爲,絕對不要答應。

雖然他的這種行爲稍微有那麼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蔡元培那邊本來也沒想着插手,可是陳慕武又不得不這麼做,防止自己花錢從國內請到王子學院來真心實意地學習知識的有志青年,變成不學無術遊手好閒靠着家裡的地位和關係上位的公子哥。

國際上有瑞典駐華公使館出面,國內政界有專門分管教育的囯民政府大學院幫忙,施汝爲的考試籌備工作一下子就輕鬆了不少。

而且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不會像胡適那樣,而是像徐志摩和蔡氏這樣,對陳慕武舉辦的這次選拔考試很是看好,所以也都力所能及地爲本次考試提供幫助。

最終,因爲陳慕武的大哥陳慕僑曾經在交通部南洋大學擔任教務長的關係,這一次南洋大學“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爲場地承辦了本次選拔考試。

陳慕武也不是那種只求別人幫忙但是從不回報的人,他宣佈以後王子學院和南洋大學結成姊妹學校,優先考慮邀請南洋大學的畢業生,到斯德哥爾摩繼續深造學習。

按照陳慕武的本意,這種選賢舉能的考試,不應該設置報名費,以防止會讓那些窮苦但是有天分的學生因爲交不起報名費而放棄這場考試。

但是國內的蔡氏卻在後續和陳慕武的溝通當中,對他的這個看法提出了反對意見。

因爲不收取報名費的話,很可能會讓很多人抱着“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想法,然後讓考試組織方承受很大的負擔。

舉行一場可能會有幾百號人蔘加的考試並不等同於兒戲,必須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場地選擇這個問題雖然已經被南洋大學給解決了,可不代表其他的方面沒有問題。

在古代,舉辦科舉考試時的貢院附近周圍都要有重兵來把守,首先是防止可能會出現的考題泄露,還有就是防止參加考試的學生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譁變。

幾百號二十左右的青壯年學生聚在一起,就相當於是一個裝滿了火藥的大號火藥桶,不知道由於什麼樣的原因,就有可能直接被引爆,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考生人數增加之後,相應的監考人員也要增加。

每名監考員都要緊盯自己考場內的情況,作弊這種事情不用想,是一定會出現的。

發現作弊之後應該怎麼處理,漏檢違規作弊會引起考生們的不滿抗議,這些可能會破壞考試公平性的問題,都是要注意的點。

所以嘴上說不插手王子學院選拔考試的蔡氏,在多次與陳慕武溝通之後,還是對考試報名費這件事發表了意見。

每名報名參加考試的考生,都需要繳納一定的報名費來參加考試。

如果考試分數達到劃定的分數線,比如說及格,則報名費會全額返還。

雖說及格不代表一定能通過考試,但這最起碼也展現了主辦方的一種態度,多多少少能讓那些企圖渾水摸魚混子們望而卻步。

在各方的幫助協調之下,王子學院建成之後在國內的第一次考試,總算是沒有出什麼太大幺蛾子。

當然,一些小的情況還是會出現的,比如說某某考生弄丟了准考證,某某考生因爲精神緊張而發揮失常,某某考生睡過了頭沒能參加考試。

對於這種情況,施汝爲早就按照陳武的要求提前做好了預案。

他們不像後世高考時那樣嚴格,而是酌情考慮網開一面。

畢竟現在“東北易幟”後的中囯雖然在名義上重新統一,但是實際上在各處都還有軍閥、土匪以及外國駐軍的地方,如果錯過今年的選拔考試,明年還能不能來參加,都是一個大的問題。

這次王子學院的選拔考試,基本上算是圓滿結束。

在考試前沒出大麻煩,在考試中也沒出大麻煩……

……但是在考試結束後,卻出了大麻煩。

而這個麻煩的發生地點也不是在國內,而是在國外。

通過這次考試,一共選拔出了八十三名即將前往斯德哥爾摩的學生。

因爲西伯利亞大鐵路早就貫通,所以這一批學生去歐洲的方式,沒必要再像陳慕武當初那樣,從仩海登船,然後沿着“東海-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那個繞一大圈的路線,而是可以像陳慕武第二次從國內去歐洲那樣,花上半個月的時間坐火車。

坐火車唯一麻煩的是要蘇連簽證,也就是在這一環節出了麻煩。

蘇連方面把這八十三名學生連帶施汝爲、徐志摩和郭鼎堂這些教授的簽證給卡了下來,然後附加給了陳慕武一個比較無禮的要求——

想要簽證順利辦理,就必須讓王子學院接受一批從蘇連選派過去的留學生。

他們知道陳慕武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辦學的動機,因而也想要借這個東風來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第441章 180同學們,明天再會!第14章 14十二大人物評選第183章 131小陳初試賣軍火第336章 75見不得人的實驗第220章 168皇家學會又開會第356章 95來自聯美的邀請第156章 104差點死在北海上第84章 32未來之路在何方第387章 126比金子還珍貴的第375章 114愛因斯坦不死心第222章 170仁科芳雄的推薦第225章 173陳博士無慾無求又屏蔽了第61章 10汽笛一聲腸已斷第34章 34我也做個文抄公第117章 65連錯誤都算不上第124章 72國內傳來好消息第71章 20枯燥無味的實驗第198章 146一花獨放不是春第397章 136新婚禮物選什麼最新一章審覈通過了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鹼廠第326章 65鞠躬盡瘁陳主任第396章 135來自坎京的來信第13章 13普通家庭陳慕武第344章 83首次人工核聚變第137章 85猜出一個方程來第304章 43科莫湖畔有所思第426章 165奧本海默要移民第376章 115講英語的木頭人第428章 167瑞典王儲的禮金第264章 03震旦之光陳慕武第160章 108哥本哈根全武行第295章 34大通靈師陳慕武第194章 142幸福婚姻破壞者第235章 183無能狂怒的約當第236章 184起電機再起波折第405章 144光譜中的新譜線第6章 06領事館內的早餐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陳慕武第145章 三一首席牧馬人第400章 139二十英鎊的禮金第229章 177風暴中心的平靜第164章 112出發斯德哥爾摩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第269章 08夜訪極司菲爾路第104章 52時代週刊第一人第334章 73家庭教師陳慕武第334章 73家庭教師陳慕武第82章 30學無止境太深了請假一天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門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陳慕武第85章 33二十三年似夢中第357章 96再次前往比利時第150章 98單光子干涉實驗第211章 159加州大學的邀請第322章 61卡皮察的無用功第2章 02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9章 19不速之客張乃燕第146章 94緊張的奧本海默第392章 131又是一年聖誕節第197章 145康河偶遇老朋友第227章 175愛因斯坦的笑容第277章 16愛因斯坦的野望第79章 27普朗克拍案而起第4章 04順利邁出第一步第142章 90陳慕武重回劍橋第224章 172數學同樣不完備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門第362章 101八千英鎊的賭約第110章 58從法國到比利時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鹼廠第382章 121人血麪包不能吃第194章 142幸福婚姻破壞者第269章 08夜訪極司菲爾路第390章 129東亞人的大英雄第408章 147新元素提取成功第356章 95來自聯美的邀請請假一天第436章 175選拔考試的前夜第416章 155帶正電的正電子第176章 124第一次陳愛論戰第349章 88愛丁頓的好運氣第339章 78多出一條軌跡來第435章 174出其不意的泡利第159章 107來者不善的泡利第331章 70博士論文答辯會第147章 95克萊因戈登方程第380章 119我當你的證婚人第213章 161小陳初試金融圈第388章 127又是一年諾獎時第114章 62索爾維會議合影第436章 175選拔考試的前夜第89章 37貧窮的卡文迪許第213章 161小陳初試金融圈第269章 08夜訪極司菲爾路第294章 33離家出走的作家第266章 05不速之客刷新點第16章 16美國公使舒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