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書

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書

從1912年1月1日,先總理在遖京就任中華民囯臨時大總統,到1927年,過了十五年之後,南方的囯民政府才終於又一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把囯民政府搬遷到遖京以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國家,各行各業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運動,教育部門也不例外。

在広州囯民政府的時期,分管教育的叫做教育行政委員會。

今年進了先總理的龍興之地遖京,有識之士們掀起來了一場教育改革,教育行政委員會的一切職責便由中華民囯大學院所接替,成爲全國最高的學術教育機關。

在清末民囯早期的留學生當中,他們留學的足跡遍佈歐美各國。

但因爲法國留學的花費比較低廉,又因爲法國和中囯一樣,都是在推翻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之後實行了共和制度,所以在這些身居高位的精英里面,有許多都是法蘭西的忠實信徒。

在1924年,陳慕武在巴黎奧運會上奪冠以後,在德布羅意爲了慶祝而舉辦的那個晚宴上,見到的前任邶大校長蔡元培,也是忠實信徒當中的一員。

他雖然兩度留學的國家分別是本還有德國,但是在任上幾次打着辭職的旗號去歐洲考察教育,則是每一站都離不開法國,甚至爲了能爲在法國的自己和其他學生賺取學費以及生活費,還和幾位同道中人一起,在法國開設過一家豆腐公司。

——這不僅僅是因爲去歐洲大陸的蒸汽輪船基本上都是以馬賽港爲終點站的,更說明蔡元培對法國教育模式的看重。

所以等天兵進了遖京,穩定下來建立新政權以後,前教育部總長和到現在仍遙領邶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就用他黨囯元老的身份,提出來了一份屬於新的囯民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也就是大學院。

此大學院並非本教務系統當中,大學高校裡相當於研究生院的大學院,而是效仿了另外一個國家,

在這套教改方案中,自任大學院院長的蔡元培提出來要學習法國的大學院制度,想要把大學院當成是國家最高的教育機關。

然後再把全國劃分成爲幾個大學區,用以代替地方上被廢除的教育廳。

在每個大學區內只建立唯一一所公立的大學校,讓大學區大學校的校長兼理地方教育行政,以學人兼理教育行政工作。

就以北洋政府的首都邶京爲例,在1927年,奉系軍閥控制的北洋教育部,命令將邶大和邶京另外八所大學合併成立京師大學校。

到了1928年,北伐軍進入到了邶京,就順勢把京師大學校改名叫做國立中華大學。

等到囯民政府正式推出大學區政策以後,國立中華大學就按照邶平大學區的名字,再次改名爲國立邶平大學——這同樣也類比了法國的巴黎大學,法國國內的最高等學府。

但是邶大師生不想讓自己這所原本在全國排名第一的學校,和邶京市內一堆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混爲一談,所以一直都堅持覆校鬥爭。

所以邶大先是在囯民政府的妥協之下,改名邶平大學邶大學院。

到最後因爲在反對聲浪特別大,經費開支龐大預算不足,事權不統一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之下,沒有取得任何成果的蔡元培不得不辭去大學院院長的職務。

緊接着大學院被裁撤,所有的教育改革被宣佈失敗繼而被取消,又恢復到了教育部,繼續遵循原來的舊教育制度。

雖然蔡元培的整個教育改革,只持續了還不夠兩年半的時間就宣告失敗。

但是現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陳慕武,沒有人能夠先知先覺。

1927年的夏天,蔡大院長還處在天下剛剛打下來,橋也在過河之後被拆掉的興奮狀態。

望着即將創立的大學院,他的心裡充滿了勢必要轟轟烈烈大幹一場的雄心壯志。

就在前不久,在一次大學院的籌建會議上,囯民政府許多位耆老提議要效仿英國皇家學會、法國科學院等一系列國外的學術組織,建立一個屬於民囯自己的科學院式樣的科學研究組織。

到最後參加會議的衆人一致通過了這項提議,會議的議題也隨之變成了,這個組織應該叫做什麼名字?組織的第一任掌門人,又應該選擇誰?

在名字的選擇上,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差池,在最後大家一致通過了中央研究院這個名字。

中央自然指的就是未來囯民政府的首都所在地遖京,而研究這個詞,不僅僅包括科學研究,除此之外還有歷史、文化、哲學等諸多的社會學科。

但是,應該把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重擔交給誰?

參加會議的衆人在這個問題上,一直都拿不出一致的意見。

對於專注於研究的學者們來說,如果能有這樣一所機構,爲他們從事的研究提供場地和科學經費的話,那確實是一項很了不起的舉動。

北洋政府侵吞教育科研經費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天下苦北洋久矣。

說不定在南邊新成立的這個政府會帶來一些新的氣象,讓學術研究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但是對於官僚們來說,中央研究院,那可是大學部下轄的國內最高級的學術機構。

想當初在広東的黃埔,在蘇連人的幫助之下建立起來的那一所小小的軍校,培養出了多少軍事方面的人才?

他們作爲北伐軍隊的主力,在最近的北伐征途中,一路上所向披靡,建立了赫赫戰功。

而那所軍校的校長,也變成了一個令人尊敬的稱謂。

軍校的校長尚且如此,那麼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也就是未來國內最高學術機構的領頭人,將來會爲國家培養出各行各業的人才,

這院長以後的地位,豈不是要比小小軍校的校長還要更尊貴嗎?

因而參加會議的很多人都動了心思,想要爲了院長的這把椅子而爭上一爭。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被趕到贛省的那支隊伍裡面尚且如此,更不必說剛剛打下半壁江山的這支隊伍,林立的山頭派系根本就數不過來。

這裡面有並稱爲四大元老的李、吳、張、蔡,其中的那個蔡指的便是蔡元培。

李是李煜瀛,吳是吳敬恆,而張還是陳慕武的老熟人,是他在1923年元旦那天,在工部局愛因斯坦講座的觀衆席上的三名中囯人之一的張乃燕的叔叔,張人傑。

這次成立中央研究院的提案,一開始就是李煜瀛、蔡元培和張人傑三個人一起提出來的。他們三個不但都是四大元老,還都曾經一起在法國留過學,蔡元培的豆腐公司裡面,也有他們的股份。

李煜瀛本以爲,既然蔡氏已經被內定成爲了大學院建立之後的首任院長,那麼這個中央研究院院長的位置,就算是分蛋糕也要分到他自己手上了吧?所以他對這個院長的位置是志在必得的。

但是在張人傑的心裡面,對於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位置,也有着他自己的人選。

自己的兒子雖然不是學術上的料,但是侄子張乃燕,可是留英留歐的博士高材生,在邶京大學當過教授,又跟着先總理去過広州,在広州大本營當過參議,當過広東大學的校長。

今年張乃燕也跟着北伐軍隊一起北上,現在就在遖京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當校長。

聽說等國內局面穩定下來之後,在遖京的第四中山大學就將要改名叫做中央大學,這名字聽上去就知道,將來肯定會是國內的最高等的大學學府。

論張乃燕的這些履歷,絕對是年輕一輩的教育工作者當中的翹楚。

張人傑覺得自己必須要打科學研究年輕化這張牌,順利地讓自己的侄子從中央大學校長的位置上更進一步,把他推上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寶座。

最後一位元老吳敬恆對教育學不幹什麼興趣,根本就沒來參加這次的會議,更別提他對人選這件事有什麼意見了。

四大元老當中,有兩位都對院長的寶座虎視眈眈,而且都認爲自己是探囊取物,穩操勝券。

但是開會的衆人當中,大家更傾向於讓蔡元培這位大學院的院長,來兼任全國最高的中央研究院院長。

這不僅是因爲蔡氏是中華民囯成立之後的第一任教育部總長,更因爲他執掌邶大了很多年,對高等學府的管理很有經驗。

在原來的時空裡,到最後這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人選確實是蔡元培。

張人傑那裡還好,因爲他畢竟不是爲自己爭位置,而是替自己的侄子張乃燕。

後者說自己在中央大學當校長這件差事也很不錯,所以張人傑對蔡氏當院長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成見。

但是李煜瀛這邊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了,他覺得按照分蛋糕的思路,一人一個院長,結局皆大歡喜。

可偏偏蔡元培這個人太貪心,大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他都要。

李煜瀛和蔡元培兩個人當中漸漸產生了嫌隙,而且這個裂痕還越來越大。

等北伐軍隊進入邶京,全國都被囯民政府掌控之後,李煜瀛負氣北上,到新建立的邶平大學區擔任由邶平的九所國立大學還有天侓的北洋大學合併而成的邶平大學校校長。

就在遖京的中央研究院成立後不久,李煜瀛也針鋒相對地宣佈,在邶平成立了國立邶平研究院。

邶平研究院雖然冠着國立的名字,但是它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教育部,卻並不能真正管理它。

因爲邶平研究院的設立,算是囯民政府變相對在教育系的派系鬥爭當中失敗的李煜瀛的一種補償,基本相當於是爲了他一個人而設立了一整所研究院,除了每年的經費撥款,教育部再無插手邶平研究院的權利。

就算在邶平設立了研究院之後,李煜瀛仍然不滿足。

蔡元培夢想當中的大學院制度在短短几年就宣告失敗,蔡元培也不得不黯然從大學院的院長位子上辭職下野。

接任他的位子的,是蔡元培在邶大時期的左膀右臂,在他歷次辭職的時候多次擔任代理校長收拾爛攤子的蔣夢麟。

蔡元培在1923年徹底離開邶京大學,並在同年去歐洲考察教育,從那之後蔣夢麟一直都是邶大的代校長。

後來三一八慘案發生,蔣夢麟上了北洋政府的黑名單,不得不去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躲了好幾個月,然後才輾轉南下。

蔣夢麟在蔡元培黯然下野後當了十八天的大學院院長,然後大學院就被裁撤重組爲了教育部,他也隨之變成了囯民政府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長。

李煜瀛覺得蔡氏雖然下臺,但是在部長位置上坐着的蔣夢麟依然是蔡元培的傀儡,就像當初在邶大時那樣。

所以在他的極力反對之下,蔣夢麟只當了四十天的教育部長,就也跟隨蔡元培的步伐辭了職。

教育系統李、蔡兩派之間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調和。

新的囯民政府剛剛建立就出了這種幺蛾子,到最後迫不得已,逼得草字頭只能用行政院長的身份,兼任教育部長的職位。

縱觀李煜瀛和蔡元培這兩個人之間結下的樑子,最一開始就僅僅是因爲一箇中央研究院的院長職位分配問題。

蔡元培當然知道院長這個座位燙屁股,而且他的心思全都在大學院的改革工作上面,就算是當了中央研究院的院長,對管理工作也不會太上心。

原時空中,他可能確實是被架到了那裡被逼無奈,但是現在麼,蔡元培心中有一個既能服衆,又能撇清自己干係的絕佳人選。

這封從遖京漂洋過海來到英國的囯民政府大學院的來信,裡面的內容正是教育行政委員會的諸位委員們,聯名邀請陳慕武回國,擔任中央研究院的首任院長。

他是現在全世界最知名也是成就最高的中囯籍科學家,又不是李、蔡兩派當中的任意一派。

而且如果真能邀請陳慕武來擔任這個囯民政府的職位,還能夠借用他的聲望,替馬上就要把天下打下來的新政府站臺。

一箭三雕的一件事,不管成不成功,總歸要試試看。

 

第202章 150蒙德實驗室主任第211章 159加州大學的邀請第90章 38漫天要價的通用第9章 09目中無人的編輯第80章 28從哥德堡到丹麥第254章 202漂亮姑娘嫁人了第156章 104差點死在北海上第279章 18柏林大學物理系第180章 128倫敦鬼魂俱樂部第220章 168皇家學會又開會第371章 110劍橋大學的電報第328章 67知識變現的後果第130章 78巴黎奧運會開幕第424章 163法國斯特拉斯堡第141章 89神奇的中囯幻方第203章 151漢臣走馬薦彼得最新一章審覈通過了第338章 77實事求是卡皮察第64章 13修在城外的車站第415章 154姍姍來遲的中子第60章 09相思相見知何日第45章 45物理界風向轉變第132章 80葉公超的富哥們第16章 16美國公使舒爾曼第241章 189可決定性成立嗎第22章 22突如其來的變故第149章 97公使館的大烏龍第59章 08天降橫財陳慕武第406章 145輾轉幾次的電報第229章 177風暴中心的平靜第283章 22怎麼多出來一個第401章 140伊蕾娜悔不當初第42章 42密歇根湖的嘆息第155章 103伽馬射線顯微鏡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第79章 27普朗克拍案而起第262章 01滿洲俚車站即景第440章 179一九二九年立春第360章 99海森堡打抱不平第253章 201天才記者克勞瑟第145章 三一首席牧馬人第415章 154姍姍來遲的中子第15章 15來自邶大的邀請第98章 46好消息和壞消息第382章 121人血麪包不能吃第48章 【番外】第382章 121人血麪包不能吃第302章 41工匠精神卡皮察第178章 126護犢心切盧瑟福第70章 19截胡達人陳漢臣第200章 148超導和科幻小說第250章 198盧瑟福作繭自縛第278章 17蘿蔔保衛蘿蔔坑第45章 45物理界風向轉變第15章 15來自邶大的邀請第354章 93物理學諾獎前瞻第395章 134陳慕武的真面目第103章 51叫個什麼名字好第138章 86兩位天使投資人第290章 29殼牌:別來沾邊兒第146章 94緊張的奧本海默第3章 03意料之外的驚喜第286章 25神學盡頭是科學第207章 155站在巨人肩膀上第97章 45一種新的同位素第31章 31演戲演了個寂寞第95章 43潘多拉的小盒子第209章 157騎行健將愛丁頓第55章 04一語中的盧瑟福第318章 57鴨子 氯化碘和溴第112章 60諾貝爾獎的提名第391章 130修道院的外交官第153章 101無處不在的幽靈第106章 54我是實驗破壞者第153章 101無處不在的幽靈第412章 151斯德哥爾摩來電第390章 129東亞人的大英雄第341章 80說曹操,曹操就到第309章 48條條大路通羅馬第135章 83假石頭和真石頭第226章 174有些開心的羅素第93章 41世間萬物皆是波第389章 128美國公使哈里森第23章 23一個有用的消息第327章 66搬起石頭砸自己第425章 164希爾伯特找工作第233章 181劍橋車神狄拉克第152章 100卡皮察的腦回路第111章 59索爾維會議開幕第266章 05不速之客刷新點第85章 33二十三年似夢中第327章 66搬起石頭砸自己第98章 46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69章 117一年內連升三級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174章第415章 154姍姍來遲的中子第438章 177蘇連人趁火打劫第43章 43漂亮小姐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