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60諷刺大師周樹人

研究好最終要向斯德哥爾摩那邊提名哪三項物理學研究成果去參評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接下來就是該研究應該怎麼向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寫信了。

雖然查德威克是來提醒陳慕武別忘記行使自己的提名權的,但很遺憾,他這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副手本身卻沒有這個權力。

有關提名信應該怎麼寫,陳慕武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那麼查德威克就更是連嫁都沒嫁出去的未出閣的小姑娘。

對方幫不了他的忙,陳慕武只能放下自己想去做的事情,離開卡文迪許實驗室,去找獲過獎也提過名的別人問問這件事。

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和陳慕武關係好的人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沒能被提過名也沒有提名過的諾貝爾獎絕緣者。

老師盧瑟福還在新西蘭,於是現如今在整個實驗室裡,只有一個獲得過諾貝爾獎並且曾經有過提名經驗的人,那就是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斯頓教授。

也正是因爲去年的一次跟阿斯頓的交流過後,陳慕武才產生了也給諾貝爾獎那邊提名的想法。

只不過他當初想要提名的不是物理學獎也不是化學獎,而是文學獎,提名的對象自然就是和他們老陳家沾親帶故沾點關係的魯迅先生。

爲了謹慎起見,也爲了表示對前輩長輩的尊重,當時的陳慕武並沒有貿然就去做這件事,而是先給國內寫信詢問了一番當事人的意見。

其實新年過後他就收到了魯迅的回信,但是當時因爲年關將至,實驗室裡積攢下來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讓陳慕武只能暫時把提名這件事情擱置了起來,於是一直就拖到了現在。

可能真就是像當時陳慕武給魯迅寫信時所設想的那樣,魯迅在回信裡還是表現出了些許對這個外國人的獎的牴觸情緒,謙虛地表示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並不是那麼好,可能並沒有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能力。

不過,就像是192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定會和原來的歷史軌跡發生偏差之外,魯迅先生寫給陳慕武的這篇回信,也和當初的那封回信有所不同。

實際上,在原來的那個時空當中,魯迅也是在今年第一次接觸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事宜。

那個時候,提名他的人當然不是陳慕武,而是之前曾經提到過的斯文·赫定,在中囯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的瑞典“探險家”。

喜歡和西洋人還有東洋人交往,是現在中囯國內一些較有文化的人的通病。

斯文·赫定作爲西洋人,而且還很難得地醉心於對中囯文化中囯歷史的“研究”,自然更是會受到文人墨客們的追捧。

因爲魯迅的名號越來越響,就算是“考古學家”斯文·赫定也聽聞過其大名,並因爲感興趣而深入瞭解過魯迅在文學上面的成就和影響。

只享受中囯人吹捧但是不做些實事可不行,於是斯文·赫定就想着把魯迅給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至於他最終能不能得獎兩說,但總歸也算是爲中囯文化的推廣出過一份力,是不是?

於是斯文·赫定就把這件事情和那位寫過《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劉半農商量,劉半農沒有深思,只是替能夠被提名諾獎的魯迅而感到高興。

諾貝爾獎的名號在中囯很是響亮的原因,是因爲曾經到訪過中囯的一文一理兩位得主,泰戈爾和愛因斯坦。

有文化的人可能會稍微去了解一下,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各自領域所做出的貢獻。

可是在市井百姓們的談資當中,他們對諾貝爾獎了一種淺顯的見識的是,只要能拿到這個獎,就能立刻獲得瑞典王國頒發的八萬塊大洋的獎金。

斯文·赫定找到了劉半農,劉半農又找到了魯迅的學生臺靜農,讓這個學生去寫信詢問魯迅先生對他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意見。

臺靜農是九月十七號寫的信,在同月的二十五號,收到信不久的魯迅先生就給他寫了回覆。

魯迅在回信中先是感謝了斯文·赫定對他和對中囯的好意,然後話鋒一轉,又婉轉拒絕了。

他認爲自己“不配”拿到“諾貝爾賞金”,梁啓超也不行,“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

魯迅還舉了他翻譯的那本《小約翰》的例子,說自己絕對寫不出來這種書,但是原著的作者F望·藹覃(今譯名爲弗雷德裡克·凡·伊登)卻沒得到諾貝爾獎。

魯迅在這封回信裡還說,他覺得“中囯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倘因爲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囯人的虛榮心”。

魯迅在心中的這段話,可能犯了一個經驗主義錯誤。

他只去過本留學,並沒有去西方的歐洲和美洲走過一趟。

魯迅身邊結識的西洋人,基本上都是在邶京和仩海。

而他又因爲在中囯文壇的地位,讓這些來到中囯的西洋人也對他很是尊敬。

所以這才使魯迅覺得瑞典人會出於對中囯人的同情,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自己。

可真正生活在歐美的西洋人,眼中哪裡有什麼對中囯人的同情?

在他們眼裡更多的是嫌棄和蔑視,中囯人的形象是唐人街的髒亂差,是留着鬍子一臉邪惡相的傅滿洲。

得虧瑞典出了一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王子,並且還在1926年親自橫跨歐亞大陸到中囯訪問了一遭,這才讓同屬瑞典的斯文·赫定在第二年有了提名魯迅去參評諾貝爾獎的想法。

如果沒有瑞典王儲訪華這件事,鬼才會把可能獲得八萬塊大洋的機會拱手相讓。

當然,如果在信中一丁點兒諷刺的段落都沒有出現的話,那就不太像魯迅先生的風格。

於是他又在這封回信當中加了這麼一段,“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爲好罷。”

魯迅先生擔心的是,如果自己獲獎之後,再寫東西就會變成“翰林文字”。在古代,翰林院裡面翰林們的職責,就是替皇帝起草御用文書。

而魯迅在此處提到的所謂“翰林文字”,應該就是指獲獎之後,是不是就要按照諾貝爾文學獎的喜好去寫文章了?

魯迅因爲討厭這個道貌岸然的瑞典中囯文化“愛好者”斯文赫定,所以給自己的學生臺靜農寫了這麼一封信,誰知道竟然還預言成功了呢?

他拒絕領獎,是怕自己未來寫的東西,會成爲西方的翰林文字。

殊不知在後世,這些翰林文字纔是從西方人那裡獲得各種文學獎項電影獎項的不二法門。

但是這一次,在這個世界,因爲有了陳慕武的存在,魯迅在給他的回信當中,態度轉變了不少。

他只是客氣地說是自己水平不夠,可能不會進入到評委們的法眼,讓陳慕武在國外安心搞學術做出更多的成果爲國家多爭光多做貢獻,不要在爲自己評獎等等這些小事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至於原來給臺靜農回信當中的後面那一大段話,則是統統消失不見。

不過陳慕武看着這封從國內寄過來,用毛筆寫成的來信,還是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己被諷刺了。

魯迅說不要在評獎等等這些小事上浪費時間,這些個等等究竟代表着什麼?

估計不是他去參加奧運會,去蘇連訪問講學這些事情,而是他裝神弄鬼,鼓吹心靈學通靈術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吧。

雖然兩個人隔着整個歐亞大陸,但見字如面,讓陳慕武還是小臉一紅。

臉紅歸臉紅,但陳慕武也察覺到了魯迅先生在信中的口氣有所鬆動,於是決定這次違背一下他的意願,連同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三項物理學成果一起,給斯德哥爾摩那邊推薦過去。

在他心裡,不管是名還是利都對魯迅先生十分重要,在中囯寫書雖然賺錢,卻又沒那麼賺錢,一方面要面臨出版商對稿費的拖欠,另一方面也要面對私自翻印的盜版書橫行的局面。

正版圖書雖然拖欠稿費,但最終還是會分批足額支付,但是翻印的那些書籍所賺到的大洋,則會全部都進入到盜版書商的腰包。

除了收入進賬不太順利之外,魯迅還要供養在邶京家中的老母,而且他身邊的親朋學生們生活遇到困難,他也會很大方地把自己的錢借出去。

在“左聯”剛剛成立之初,因爲是處在初創階段,經費不足,魯迅還經常把自己的稿費拿出來當做是左聯的經費。

像他這麼花錢“大手大腳”,就算是賺多少錢都不太夠。

雖然不能確定就算是向諾獎評委會推薦魯迅,他最後究竟能不能獲獎。

但如果真能如願的話,那八萬多大洋的獎金,將會對魯迅先生在國內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陳慕武最終還是把魯迅的文學獎提名附在了自己對趙忠堯和考克羅夫特的提名之後,不管能不能成功,總要試一試才行。

因爲每人在每個獎項當中,只能提名一項候選人,於是阿普爾頓和威爾孫兩個人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就由查德威克去聯繫劍橋大學和英國國內其他有提名資格的人去幫忙。

把這兩封信給寄出去還不算完,陳慕武還要找人把魯迅的著作給翻譯成英文。

他自己肯定是不會去做這件事情的,主要是因爲水平不夠而且沒有經驗,怕沒能翻譯出其中的神韻和精髓,得到的全是糟粕。

況且陳慕武的時間也不足以支撐他在物理學的學術研究之外,再繼續從事翻譯工作。

所以他還是按照之前早就定好了的計劃,給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外國人中囯話的老舍寫信,請他幫忙翻譯魯迅的作品。

陳慕武又給留在國內任教的葉公超拍了電報,讓他如果有時間的話,也做做同樣的工作,同時也在國內找找看,是否已經有人開始着手翻譯魯迅作品。

他在電報最後多提的這一句話的錢沒有白花,魯迅的《阿Q正傳》已經在一年之前的1926年首次被翻譯成了英文,譯者是樑社幹,由仩海的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

葉公超在收到陳慕武的電報之後,一邊着手做起翻譯工作,一邊從國內買了幾本《阿Q正傳》的英譯本寄了幾本到英國,算是暫且緩解了陳慕武的燃眉之急。

把前述的種種事情全都做完之後,陳慕武這次是終於有時間來到被他建立起來、卻又已經幾十天都沒有來過的粒子加速器實驗室去轉一轉了。

和離開卡文迪許實驗室去意大利科莫之前的冷清景象完全不一樣,現在的粒子加速器實驗室裡一片熱火朝天。

雖然目前大家都不知道這臺機器及其背後代表的技術,究竟蘊含有多麼大的能量,可是搞出來了這麼一個新鮮玩意兒,任誰都想在上面做幾個實驗試試。

於是粒子加速器,或者說是粒子加速器裡質子源中的質子這下總算是遭了罪,他們這些小兄弟每次被從質子源中發射出來,在經過高能電場的加速之後,總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靶子。

然而這些排隊在等着使用粒子加速器的實驗室同事們,要做的工作只有提交申請和他們準備的靶材料而已。

具體在粒子加速器上完成轟擊等一系列工作的操作,目前只能由趙忠堯一個人完成。

不是他的同組組員考克羅夫特偷懶,而是他還有另外重要的其他工作要做。

在意大利,康普頓已經代表芝加哥大學跟卡文迪許實驗室下過訂單,而更多來自美國其他大學的訂單,估計也已經在漂洋過海來英國的路上。

於是考克羅夫特自從回到英國之後,就開始三天兩頭地去督促監工,並根據在劍橋大學組裝時遇到的問題,向工廠方面提出具體的改進事宜。

畢竟對於卡文迪許實驗室來說,服務好那些美國來的財神爺,是當下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第365章 104駐比使館的邀請第198章 146一花獨放不是春第375章 114愛因斯坦不死心第155章 103伽馬射線顯微鏡第207章 155站在巨人肩膀上第73章 22康河邊的小插曲第424章 163法國斯特拉斯堡第223章 171盧瑟福固步自封第242章 190約克公爵的邀請第295章 34大通靈師陳慕武第282章 21陳慕武的空歡喜呃,最新一章審覈了第383章 122指着鼻子罵大街第240章 188三位車神齊聚首第103章 51叫個什麼名字好第432章 171施汝爲吃閉門羹第379章 118護犢子的盧瑟福第81章 29普朗克的小請求第201章 149意料之外的漂浮第421章 160數學家大會開幕第83章 31老熟人和新朋友第131章 79陳慕武的窮朋友第438章 177蘇連人趁火打劫第228章 176從柏林到哥廷根第347章 86激動人心的時刻第371章 110劍橋大學的電報第209章 157騎行健將愛丁頓第417章 156陳慕武的奇蹟年第165章 113樸素的獲獎理由第229章 177風暴中心的平靜第168章 116瓦倫堡和愛立信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第311章 50陳慕武的老熟人第14章 14十二大人物評選第71章 20枯燥無味的實驗第419章第154章 102愛因斯坦很心煩第39章 39各懷心思的衆人第298章 37陳慕武走馬上任第74章 23鹿門黃土無多少第383章 122指着鼻子罵大街第415章 154姍姍來遲的中子第185章 133完全背離了初心第330章 69手心手背都是肉第25章 25八道灣衚衕訪友第36章 36斐克小夥劍術精第259章 207不一樣的相對論第332章 71去美國謀個教職第90章 38漫天要價的通用第306章 45不討喜的美國人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陳慕武第417章 156陳慕武的奇蹟年第11章 11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32章 171施汝爲吃閉門羹第63章 12朱兆莘禮賢下士第312章 51漢臣獅子大開口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136章 84笨手笨腳的舞會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第210章 158猶太恩公貝爾福第195章 143室溫超導可行嗎第431章 170徐太太兩眼放光第242章 190約克公爵的邀請第304章 43科莫湖畔有所思第333章 72劍橋大學畢業季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鹼廠第140章 88史上最貴的一餐第131章 79陳慕武的窮朋友第439章 178不蒸饅頭爭口氣第210章 158猶太恩公貝爾福第390章 129東亞人的大英雄第61章 10汽笛一聲腸已斷第102章 50行星一出天下驚第289章 28陳慕武不講武德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第270章 09縮微攝影初嘗試第370章 109不速之客闖會場第110章 58從法國到比利時第194章 142幸福婚姻破壞者第164章 112出發斯德哥爾摩第342章 81陳博士的橄欖枝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倉健第16章 16美國公使舒爾曼第22章 22突如其來的變故第109章 57陳慕武丟了大人第269章 08夜訪極司菲爾路第151章 99學術小偷狄拉克第269章 08夜訪極司菲爾路第56章 05劍橋大學的邀請第106章 54我是實驗破壞者第224章 172數學同樣不完備第362章 101八千英鎊的賭約第87章 35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43章 82人類毀滅的危機第376章 115講英語的木頭人第133章 81僞·菊次郎的夏天第226章 174有些開心的羅素第203章 151漢臣走馬薦彼得第41章 41胡博士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