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44芝加哥的調音師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體,立刻想到生*器,立刻想到*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囯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出自《小雜感》,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語絲》週刊第四卷第一期)”。
從科莫湖想到《星球大戰》,從《星球大戰》想到外星人,陳慕武的表現似乎完美印證了魯迅上述這番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名言。
可最後提出來外星人這件事,絕對不是陳慕武一時之間聯想力爆炸,心血來潮,而是他本人故意爲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現在陳慕武身邊的情況也差不多,科莫湖畔的他們三個人當中,也有一個在外星人研究上頗有心得和建樹的“專家”。
這個人肯定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物理學”的狄拉克,而是另一個意大利物理學教授,費米。
費米在物理學上的功績,有自以爲“發現”了超鈾元素,結果發現的卻是慢中子核裂變,有建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核反應堆“CP-1(Chicago Pile 1芝加哥一號堆)”,還有爲了人類物理學的發展和傳承,培養了很多後繼人才。
但可能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費米還曾經研究過“外星人是否存在”這個課題,並且提出來了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悖論,“費米悖論”。
費米不但是一個物理學家,他也對天文學十分感興趣。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去了美國之後,和哈勃成爲好朋友,並且幫助後者一直在推進用天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可行性。
同樣是在一次散步去吃午飯的過程當中,費米和幾個同事在偶然的談話裡談到了當時的不明飛行物報告,還有超光速旅行的可能性。
因爲是閒聊,所以說了幾句之後,大家的談話便轉移到了其他話題上,可是等飯端上來之後,費米卻脫口而出了這麼一句話,“但是,大家都在哪裡?”
他這句話裡的大家,指的就是宇宙中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外星人。
費米其實並不是第一個提出費米悖論的人,真正的第一個,是那次在戴維-法拉第研究所,陳慕武想要“誤打誤撞”地發現超導磁效應時,向被赫胥黎陪同而來的威爾斯提到的蘇連航天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
他曾經在自己沒有被髮表的手稿當中,含蓄委婉地提到過這麼一件事。
“保羅,費米教授,我這個人不喝酒,早上只不過喝了一杯咖啡,所以我剛剛說的不是胡話。
“我只是想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們人類爲什麼會否認宇宙中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着智慧生物?我想不外乎只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爲如果存在這樣的生物,他們就會訪問地球;
“第二則是如果這樣的文明存在,那麼他們就會給我們一些他們存在的暗示。”
陳慕武毫不害羞地講述了齊奧爾科夫斯基手稿中的內容,因爲這個手稿他現在還沒有寫出來。
狄拉克和費米從剛開始就摸不着頭腦,陳博士怎麼會突然就說出外星人的事?
他倆現在更是一臉不明所以的看向正在高談闊論的亞洲人,等待陳慕武繼續說下去。
而陳博士果然也沒有讓人失望:“但是,難道說外形外星人就真的不存在嗎?我看也未必。
“只需要進行一個簡單的計算,就能發現這其中存在着一些矛盾。
“首先來自天文學的觀測結果,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和太陽類似的恆星。
“那麼在這些恆星當中,應該也有一些行星像地球一樣的存在,即指只要有足夠的大氣壓力,行星的表面就可以存在液態水。
“而且在這些恆星以及它們的行星當中,有很多都比太陽還要古老。如果類地行星也是像地球這樣發展的話,那麼其中應該有一些行星上可能很久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了智慧生命。
“自從1905年,愛因斯坦博士提出來他的相對論,人們便開始考慮星際旅行的可能性。那些行星的發展時間比我們更早,發展的進度也應該比我們更快纔對,說不準其中的一些文明可能已經探索出來了星際旅行的方法。
“就算他們旅行的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甚至比光速要慢上許多,但銀河系也可以在幾百萬年之內就完全得到穿越。
“而很多和太陽類似的恆星,他們的星體年齡都比太陽要大上數十億年。
“把上面這幾條綜合到一起,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地球早已經被外星文明訪問過,或者至少是被他們的探測器訪問過。
“可是現在地球上沒有任何能夠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
之前,陳慕武還沒有具體闡述自己的想法時,狄拉克和費米臉上的表情是不明所以。
但現在,他已經把自己內心當中的想法全部說完,這兩個人就已經變得目瞪口呆。
狄拉克甚至還很罕見地講了一句玩笑話:“外星人存在,外星人當然存在,你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陳?”
“保羅,你別開玩笑了。”
難得從這個呆板的英國人身上體會到了一次的幽默,但面對狄拉克的指控,陳慕武是斷然不會承認的。
他這一秒承認自己是外星人,下一秒估計就會被抓走,說不定美國那個神秘至極的51區,還要因爲他的存在而提前出現了。
況且自己根本就不是外星人,那又爲什麼要承認這個事情呢?
不過陳慕武醉翁之意不在酒,狄拉克說什麼都不重要,他一直都在等着費米的迴應。
除了在物理研究上頗有建樹,費米這個人還有另外一項絕活,那就是他的估算水平尤爲高超。
當然這裡所說的估算,肯定不是像“這棵樹有多少米高”、“這顆西瓜的質量有多重”這樣簡單而無聊的問題,而是一種通過量綱分析的方式,對問題進行一種定性半定量的推算,利用簡單有限的已知信息,去計算那些似乎是不能算出來的量,並據此做出合理的猜測。
只需要將一個很大的問題化整爲零,分解成若干個相關的更容易解決的次級小問題,再逐個估算,就能得到近似值。
這種估算方法也是以費米的名字來命名,被稱作“費米問題”。
很經典的一個例子,叫做“在芝加哥有多少名鋼琴調音師”。 這個問題是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主持修建芝加哥一號堆時,和手下同事們閒聊時無意間聽到的。
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無從下手,因而大家的話題也很快就轉向了其他方面。
但費米卻不這麼認爲,他覺得只需要採用一些假設,就能把問題分而治之。
大約有九百萬人生活在芝加哥;
而在芝加哥平均每個家庭中有兩個人;
大約在二十個家庭中,有一個家庭需要定期進行鋼琴調音;
而定期調音的鋼琴每年都需要調整一次;
每個鋼琴調音師每次調琴,加上在路上往返的時間,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而每個鋼琴調音師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個星期工作五天,一年工作時間大概是五十個星期。
有了上面的這些假設,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每年在芝加哥需要調音的鋼琴數量是:
(900萬人)/(2人/家)×(1架鋼琴/20家)×(鋼琴被調整1次/1年)=在芝加哥每年要調整22萬5千架次鋼琴。
不知道二十多萬這個數字,對美國大城市芝加哥來說究竟是算多還是算少。
只是不論多少,都能說明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芝加哥市內有着很多的五星好市民,大家都鍾愛於進行一些手部,特別是手指運動,不是坐在鋼琴前面優雅地彈鋼琴,就是在懷裡抱着的打字機上瘋狂輸出。
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計算出平均每一位鋼琴調音師,每年要調一千架鋼琴。
把上面得到的兩個數據做個除法,就可以很輕鬆的得到,大約有二百二十五個調音師在芝加哥。
費米把這件事當做爲在建核反應堆工作之外的一種消遣,他只是簡單的思考了幾分鐘,就向手下的同事們說出瞭如上的判斷。
因爲是剛來美國沒幾年的新移民,而且又是空降領導職位,雖然有諾貝爾獎傍身,可費米的位置仍然不太穩固。
於是有人在聽完費米的一番推測之後,很不服氣地親自到芝加哥內有名的樂器店裡找老闆和鋼琴調音師進行調查。
在他着實費了一大番功夫以後,得到的數據是芝加哥市內大約有兩百九十名鋼琴調音師,和費米經過幾分鐘估算得到的數據,相差無幾。
當然,費米最出衆的一次估算,可不是芝加哥鋼琴調音師這種雖然高雅但無聊的問題。
那是在1945年7月16日的晚上,最有名的那次“三位一體”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地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靶場被引爆之後。
奧本海默正忙着說出他的那句名言,“現在,我成爲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時,同在原子彈爆炸點附近觀察處的費米卻做了另外一件事。
他手中攥着一把早就準備好了的碎紙屑,忽然躍起向空中拋灑,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氣浪,將紙片迅速捲走。
費米緊跟着紙片跑了幾步,並根據紙片推出的距離估算出了核爆炸的當量。
他估算的結果是,這次核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萬噸TNT。
而事後官方給出的結果,則是兩萬五千噸TNT。
也就是說,費米的估算結果和官方結果之間相差不足十倍,這兩者處在同一個數量級。
陳慕武今天突然在看到費米之後,在科莫湖邊把這個外星人究竟存不存在的問題提了出來,爲的就是拋磚引玉,讓他也就此進行一個定性半定量的估算。
而歷史上,也正是費米對這件事情進行了估算之後,得到了一個“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接觸過的其他星球高智商文明的數量”,然後發現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地球上缺少相關證據之間有矛盾,所以纔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費米悖論”。
果然,在聽完陳慕武的問題描述,還有狄拉克“風趣幽默”的回答之後,費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狀態。
陳慕武很期待他能給出答案,而看着站在原地不動的“導遊”,狄拉克只覺得又瘋了一個。
陳博士的思維偶爾有些天馬行空也就罷了,怎麼還有人真的會認真思考他提出來的這個有關外星人的明顯是玩笑的問題呢?
也難怪到了現代之後,意大利物理學水平迅速衰落。
連這種直腸子一根筋都能當教授,那還不能說明些什麼嗎?
陳慕武很是期待地等着費米對這個問題做出來的迴應,可是幾分鐘過去後,對方還是沒有進展。
可以看得出來,費米確實在思考問題,但可能陳慕武面對的還不是費米完全體,在未來對他來說不值一提的計算,在現在的費米麪前,卻是一道有些難以翻越的難關。
既然這樣,也就沒必要再繼續等下去了。
想要遊山玩水的狄拉克,剛剛已經在旅店前臺被耽誤一次了,陳慕武不想讓好朋友再因爲自己的問題,而繼續駐留在原地浪費時間。
“算了,費米教授,這只是我的無心之言,請別太往心裡去。我們還是繼續遊覽這科莫湖周邊的大好景色吧,外星人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對我們的生活來說都沒什麼影響。”
可費米正像狄拉克眼中一樣的一根筋,他臉上的表情依然嚴肅:“陳博士,我覺得您提出來了一個了不得的好問題。至少對我而言很有意思,等回去之後,我想要好好研究一下這件事情。”
陳慕武又不能控制別人的大腦思考些什麼,既然費米想要繼續研究,那就隨他去。
他提出來的這個外星人問題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從那之後,陳慕武和狄拉克的耳邊,就再也沒響起有些蹩腳的導遊詞,終於可以靜靜欣賞科莫湖和阿爾卑斯山的湖光山色了。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公佈了,很遺憾,本書的書友當中竟無一人獲獎。
開個玩笑。
題外話,事前好像一堆凝聚態物理的預測來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