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150蒙德實驗室主任

第202章 150蒙德實驗室主任

看到機器中的那個鈮金屬片,和想象當中完全一樣地漂浮了起來,陳慕武也不顧和赫胥黎還有威爾斯一起發火箭、放衛星,而是甩下他們,徑直跑到了機器前。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依照陳慕武的計劃進行着,可即使這樣,他的臉上也一直保持着震驚的表情,嘴裡不停地喃喃自語道:“見鬼了,見鬼了,怎麼可能呢?”

“陳博士,發生什麼事情了?”

威爾斯和赫胥黎也緊跟在他後面趕了過來,後者還連忙向他打聽目前的情況,生怕是今天自己帶人進入實驗室裡,對陳慕武的實驗結果產生了影響和破壞。

戴維-法拉第實驗室可是如今英國最炙手可熱的一間實驗室,而有關低溫物理學超導的研究,則更是實驗室中的王牌項目。

如果因爲兩個人的到來,讓陳慕武的超導實驗出了差錯,那麼他倆就一定難辭其咎,說不好還會成爲英國最大的罪人。

“赫胥黎教授,實驗現象有些出乎意料,和理想導體的情況完全不一樣,”陳慕武指着氦氣溫度計上的讀數說道,“你看,現在儀器內部的環境溫度已經到達了8開爾文,這個溫度比鈮的臨界溫度要低,說明樣品此時已經進入到了超導狀態。

“按之前的設想,樣品進入超導狀態之後,就可以被視作理想導體,但理想導體是不會在磁場中浮起來的。”

“陳博士,那現在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威爾斯也有些不放心的跟着問道。

“不好說,”陳慕武故意搖了搖頭,“我可能要再重複幾次這個實驗,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因素對實驗進行了干擾。如果在重複之後依然是這個結果的話,那麼就說明鈮,或者是其他金屬在進入超導狀態之後,並不能被視作理想導體,而需要給他賦予一種新的解釋了。”

威爾斯還想繼續追問,陳博士剛剛不是還說,材料進入到超導之後,就能懸浮在磁場當中了麼?

現在也已經出了這個結果,那塊叫做鈮的金屬,就那樣靜靜地懸浮在儀器裡面,可爲什麼他卻如此大驚小怪?

可惜陳慕武不會給他再次提問的機會了,看見自己想要得到的現象終於出現,這兩位客人在實驗室裡當見證人的工作也就此完成,是時候端茶送客了。

“威爾斯先生,赫胥黎教授,真不好意思,今天本來是想向二位演示一下超導的,沒想到實驗居然突發變故,似乎是產生了一種新的效應。

“接下來我將要對這種新的實驗現象進行研究,估計是沒時間向兩位繼續介紹有關超導的事情了。實在是對不住!”

“沒關係,沒關係,陳博士,你的實驗要緊。那什麼,我們就先離開吧,不打擾你繼續從事科學研究了。”

看到陳慕武的表情當中沒有焦急的神色,說話的語氣也還算平穩,赫胥黎的心終於放了半顆到肚子裡。

但他還是覺得此地不宜久留,陳慕武纔剛一送客,他就急忙帶着威爾斯匆匆告退。

可威爾斯還想繼續和這個有意思的年青人多聊聊天,他說的那個把炮彈發射到天上,雖然算是老生常談,可是說以後火車不用鐵軌,就能貼地飛行這件事還是蠻有意思的。

威爾斯在臨走前不忘和陳慕武邀約下一次見面:“陳博士,等你這個實驗完成之後,很歡迎你到我的家中去做客。”

“威爾斯先生,等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去府上拜訪。”

兩個人走後,陳慕武沒有繼續從事他的研究,而是直接關掉了機器,打掃完剩下的冷凍水果之後,就悠哉遊哉地打卡下班回家。

光發現這個實驗現象不夠,等明天還要引導着他那兩個學生,讓他們針對這種實驗現象,給出一種合理的解釋才行。

施汝爲雖然是發展金屬鈮超導效應的那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可是鈮畢竟不是陶瓷,它的超導臨界溫度還不夠高,僅憑這一個小小的發現是拿不到諾貝爾獎的。

不過再加上超導體的完全抗磁性之後,就應該很有競爭力了。

“說說吧,針對這種新奇的現象,你們二位有什麼想法?”

第二天,在給施汝爲和奧本海默重新演示完鈮會在進入超導態之後,自發地從磁場中漂浮起來這種新現象之後,陳慕武提出來了自己的問題。

奧本海默不明所以地搖了搖頭。

雖然他不擅長動手做實驗,更擅長理論問題的思考,可是磁學問題對他來說,仍然算是很偏的一門物理學分支。

陳老師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方面的高手,上了劍橋之後,奧本海默也一直都在這兩方面下功夫,但完全沒想到,他在磁學的研究上也有如此高的造詣。

人比人得死,陳慕武對奧本海默來說,就是一座永遠可望不可及的高峰。

這又讓他聯想到一個最近新學會的中囯成語,叫什麼高山仰止。

可施汝爲就不一樣了,他在去年進入到劍橋大學之後,不光依照陳慕武的要求,在大學課堂和圖書館裡補習理論知識,還被陳慕武似有意似無意地安排進了卡文迪許實驗室,跟着磁學部的助理負責人卡皮察,還有那個他在和德布羅意一起做實驗時認識了斯通納,一起搞研究。

這一年的時間下來,施汝爲雖然不能說是精通,可還是積累了很多的磁學方面的知識。

奧本海默早就已經表了態,可是陳慕武卻一直也沒有說話,而是笑吟吟地盯着兩個人,看樣子他就是在等施汝爲說出自己的想法。

“漢臣兄,這塊鈮片既然能夠漂浮起來,那就說明必然會有一種升力的存在,而且這種升力的大小,最起碼要大於金屬片的重力才行。”

陳慕武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這種升力,肯定不會是空氣帶來的浮力,而它又置身在磁場當中,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這應該是一種依據磁場而產生的電磁斥力。

“再聯想到理想導體在磁場中的表現,以及和先使金屬進入到超導態,然後再加磁場的實驗現象進行類比。我認爲可能是在這種鈮金屬因爲降溫而進入到超導狀態之後,把它體內的磁感線全部排了出來,換一種說法,也就是它產生了一個和環境磁場方向相反的新磁場。”

奧本海默仍然是一臉懵逼狀,而陳慕武則點頭微笑:“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是這種想法。只是光靠大腦思考還不夠,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來設計實驗進行驗證了。

“不過在此之前,我想我們應該先換一種元素試試看,比如說,鉛。”

鈮是一種順磁性金屬,而鉛則是一種抗磁性金屬,兩種金屬在磁場中的表現有一些不同。

如果鉛金屬片同樣也是像鈮一樣,先加磁場再降溫,進入超導態後同樣也懸浮於磁場中,那麼就能說明這種表現並不是順磁性材料所特有,而是對所有材料來說都適用,無論順磁性還是抗磁性,它們都會在超導時排出自己體內的磁感線,成爲一種抗磁性物質。

邁斯納當時在做實驗的時候,也考慮了順磁性和抗磁性。

抗磁性金屬,他選擇的當然也是鉛。

只是他用到的順磁性材料,是金屬錫。

錫在進入超導狀態的臨界溫度在3開爾文,所以陳慕武纔在早些時候“誤打誤撞”地發現了臨界溫度更高的順磁性材料鈮的超導性,爲今天的實驗做好了基礎。

講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陳慕武繼續當他的甩手掌櫃,讓施汝爲和奧本海默驗證一下鉛是否也能同樣漂浮。

他覺得這個簡單的實踐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可是不出意外地,意外還是出現了。

“陳老師,溫度都已經降到了5開爾文,可是磁場當中的鉛片,還是沒能像鈮那樣漂浮起來。”

跑來向他報告的是奧本海默,臉上帶着一副驚慌失措的表情。

“是麼?那我去看看。”

起身走到機器前,看着那片比之前的鈮還大還厚的鉛片,陳慕武鼻子好懸沒被氣歪。

磁場還是那個磁場,金屬卻從鈮換成了密度更高的鉛。

而且不光密度增加,連樣品的體積也都跟着增大了。

那個小小的磁場當中,能否產生足以抵消這個鉛片,甚至可以叫他鉛塊重力的斥力,還真不好說。

“這樣品是誰找來的?”

“是我,陳老師。”

一猜就知道。

奧本海默不會操縱機器,他只能幫施汝爲打打下手,沒想到卻連樣品都準備不好。

“再重新找一塊鉛來吧。現在的這個樣品太大了也太重了,要不然就加大一下磁場,再試試看。”

真不讓人省心,這種事情都還要自己教。

終於經過幾次改進,鉛片也於磁場當中成功地漂浮了起來。

這種新的現象在抗磁性的鉛當中也同樣出現,也就說明這並不是只會在鈮中出現的特有現象,應該是對所有超導體全都適用的。

接下來,就該設計實驗,對超導體內部的磁感應強度進行檢測了。

施汝爲和陳慕武談起這個實驗應該如何設計,奧本海默依舊在旁邊“搖旗吶喊”。

他臉上雖然帶着笑意,可心裡卻不停地在告誡自己,等實驗告一段落之後,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磁學的知識。

最終兩人確定下來的實驗方法是,準備兩塊圓柱形超導體,把它們上下平行地擺到一起中間只留一個很小的間隔。

然後把一個搜索線圈放入間隔之內,線圈的另一端則連接在衝擊電流計上。

然後分別在高於臨界溫度和低於臨界溫度的兩種條件下,記錄電流計上的讀數,並進行對比。

對於施汝爲和奧本海默兩個人來說,實驗能否成功,誰也說不好。

可他們的心中都期盼實驗能成功,因爲如果失敗的話,就要再次爲那個漂浮現象尋找一種新的理論解釋,並再爲新理論重新設計實驗驗證。

可對陳慕武來說,這個實驗完全就是先射箭再畫靶,是註定會成功的。

實驗結果,和他預想的完全一致。

至此,陳慕武在實驗室裡對低溫物理學的研究工作就全部都結束了,等寫完有關這種新效應的論文,在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之內,他應該都不會再從事低溫物理的研究。

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發明了有機玻璃,給瑞典的學校賺到了足夠多的經費,又搞出來了重氫和超導體完全抗磁性這兩個諾貝爾獎級的發現,陳慕武覺得這還是挺值的一段時光。

雖然他當初進行低溫物理學研究的本意,只是試圖去點歪本的科技樹。

再把論文交給主編格里高利,從《自然》週刊的編輯部大門走出去之後,陳慕武又把早就準備好的一封信投進了郵筒。

他的信和上次一樣,以一種十分謙虛的口吻,向仁科芳雄通報了自己又僥倖在超導方面,取得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成就這件事。

遠在荷蘭的仁科芳雄讀到信之後怎麼想,和陳慕武再沒有關係,反正他這次是終於要逃離低溫物理學的苦海,迴歸到粒子研究的懷抱當中了……

……嗎?

有的人卻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得知陳慕武做完了在皇家研究所的全部實驗,打算要離開倫敦返回劍橋,老布拉格急了。

現在戴維-法拉第實驗室的名字已經在全英國家喻戶曉,實驗室的經費充足,而新的蒙德實驗室也已經選址完畢,即將開工建設。

老布拉格正準備大顯身手,實現他心中的宏圖大志,在這個節骨眼上,陳博士卻要離開?這可萬萬使不得。

能讓戴維-法拉第實驗室重獲新生,是因爲老布拉格遵循了陳慕武的意見,在報紙上對英國的低溫物理學發展,進行了大力宣傳。

在建的那個蒙德實驗室,也是一個主要研究低溫物理學的專科實驗室。

現在全英國在低溫物理學實驗上水平最高的一個人,在英國人心中是他老布拉格。

而在實際水平上,則是無人能出陳慕武之右。

如果陳博士要回劍橋,那麼自己豈不是就要露怯了嗎?

正巧,那個新的蒙德實驗室還缺一個主任。

如果陳慕武留在卡文迪許實驗室,想要當上主任,最少也要熬到盧瑟福那個退休之後。

可看那個老傢伙的身板兒,再幹個二三十年,似乎都不成問題。

雖然倫敦大學的教授職位留不住你,這個一言九鼎的實驗室主任職位,還拿不下你嗎?

(本章完)

第64章 13修在城外的車站第129章 77爭強好勝的泡利第70章 19截胡達人陳漢臣第226章 174有些開心的羅素第368章 107又白又硬的石頭第63章 12朱兆莘禮賢下士第263章 02鮑勃的旅行日記第241章 189可決定性成立嗎第173章 121一百三十年一遇第357章 96再次前往比利時第163章 111紐約時報的廣告第25章 25八道灣衚衕訪友第401章 140伊蕾娜悔不當初第95章 43潘多拉的小盒子第297章 36科學院裡的投票第134章 82瑞典王儲的邀請第189章 137一次爽快的交易第76章 24玻爾大戰守恆律第297章 36科學院裡的投票第232章 180一場無形的競賽第39章 39各懷心思的衆人第35章 35迎來第一場講學第271章 10識字不能識一半第268章 07四馬路的明與暗第301章 40美國物理學世家第288章 27騙經費的德國人第194章 142幸福婚姻破壞者第151章 99學術小偷狄拉克第200章 148超導和科幻小說第192章 140太上老君煉仙丹第303章 42羅馬大學費教授第341章 80說曹操,曹操就到第164章 112出發斯德哥爾摩第219章 167摳門的巴黎大學第41章 41胡博士雙喜臨門第353章 92彼得的新婚禮物第252章 200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6章 16美國公使舒爾曼第365章 104駐比使館的邀請第96章 44鉤直餌鹹的回信第40章 40拒絕康奈爾邀請第235章 183無能狂怒的約當第198章 146一花獨放不是春第242章 190約克公爵的邀請第322章 61卡皮察的無用功第434章 173編纂教材的人選第117章 65連錯誤都算不上第23章 23一個有用的消息第92章 40陳慕武的新室友第331章 70博士論文答辯會第196章 144第三次工業革命第43章 43漂亮小姐嫁人了第162章 110倒黴的愛因斯坦第200章 148超導和科幻小說第403章 142另外一種新元素第224章 172數學同樣不完備第338章 77實事求是卡皮察第117章 65連錯誤都算不上第185章 133完全背離了初心第316章 55站着把錢給賺了第237章 185皇家外科醫學院第188章 136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4章 42神秘行星埃克斯第62章 11早期預印本系統第211章 159加州大學的邀請第61章 10汽笛一聲腸已斷第316章 55站着把錢給賺了第41章 41胡博士雙喜臨門第69章 18我的朋友葉公超第249章 197熱鬧的三一學院第81章 29普朗克的小請求第21章 21你在此地不要動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第193章 141黯淡無光的譜線第382章 121人血麪包不能吃第138章 86兩位天使投資人第22章 22突如其來的變故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19章 19不速之客張乃燕第264章 03震旦之光陳慕武第276章 15一件美妙的事情第303章 42羅馬大學費教授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倉健第16章 16美國公使舒爾曼第174章第158章 106超導是未來主流第303章 42羅馬大學費教授第196章 144第三次工業革命第41章 41胡博士雙喜臨門第198章 146一花獨放不是春第215章 163漢學教授陳慕武第334章 73家庭教師陳慕武第293章 32陳慕武興師問罪第331章 70博士論文答辯會第341章 80說曹操,曹操就到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倉健第265章 04南開大學的禮物第367章 106曹操 袁紹和馬超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