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15盤古氏開天闢地

第167章 115盤古氏開天闢地

“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我在丹麥哥本哈根,接受了許多記者的採訪。

“採訪的記者當中,就有從美國來的《紐約時報》的記者。

“他們在採訪後不久,就給我送來了刊登有采訪內容的那一天的報紙。

“而我剛好在那天報紙上,看到了卡耐基研究所附屬威爾遜山天文臺的一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發表的一篇文章。

“哈博士在那篇文章當中,揭示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他對仙女座星雲和其他星雲當中的幾顆造父變星,進行了很專業的測量和計算,得到的結論是這些星星距離我們地球的距離,遠遠高出了銀河系的半徑。

“那麼這個結果又說明了一點,也就是這些星雲並不在銀河系之內,而應該是銀河系之外的獨立恆星系統。

“也就是說,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應該比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要大得多。

“我對他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這篇文章很感興趣,所以就給哈勃博士拍了一封電報,向他索要了具體的測量數據。

“這也就是如大家所見,現在正在幻燈片上顯示的這些。”

陳慕武說到做到,他並沒有利用哈勃,而是真的幫他把實驗觀測的結果,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發表了出來。

他在頒獎典禮現場公佈了這個結果之後,在座的觀衆議論紛紛。

雖然基本上沒有幾個天文專業的人在現場,但在許多人心裡,一直都以爲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

現在突然聽陳慕武說,在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的星系存在,這令他們感到很新奇。

陳慕武指了指幻燈片上的數據,繼續說道:“哈勃博士一共給我發來了十七組星雲的數據,全部都羅列在了這裡。

“提起這些我們之前稱之爲‘星雲’的旋轉星系,我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十幾年前,美國另外一位天文學家,洛厄爾天文臺的維斯托·斯里弗,同樣對這些星系進行過觀測。

“斯里弗先生觀測的並不是這些星系離我們的距離,而是觀測到除了少數幾個星系之外,大部分星系都在遠離我們地球而去。

“經過十多年的觀測,他在1917年,已經給出了二十多個星系離我們而去的退行速度,這些數據我也已經從資料中翻了出來,羅列在另外一張幻燈片上。”

陳慕武點手示意工作人員幫他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

“哈勃博士觀測到的十七個星系中,其中有十四個都在斯里弗先生的數據當中出現了。

“於是我閒着無聊,就把這兩組數據中出現的相同星系,做了一次連線。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這些星系的移動速度,基本上和它們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

“換言之,也就是說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它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快。

“這種現象表明,我們的宇宙其實並不是靜態的,而是處於不斷膨脹當中。”

如果說剛纔在指出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星系的時候,人們只是有些好奇的話。

那麼當現在陳慕武說出他的這個觀點之後,終於讓在場的觀衆產生了一些震撼。

因爲這完全推翻了自古以來人們所建立的宇宙靜態且無限的樸素的宇宙觀。

陳慕武沒給大家震驚的時間:

“諸位,諸位,請稍安勿躁。主辦方只給了我二十分鐘的演講時間,所以請等我說完之後,大家再開始討論,多謝。

“現在讓我們回到演講剛開始時的那個問題,也就是讓哈雷很疑惑的那一點,天爲什麼會黑?””

“時間有限,我只列舉其中一點原因。

“現在,這些數據已經無可辯駁地表明,我們的宇宙正在不斷膨脹。

“也就是說,遙遠的恆星正在不斷遠離我們,他們發出來的光,也會不斷向波長更長的方向移動,也就是所說的紅移。

“請注意,這種紅移並不是多普勒紅移,而是正是因爲宇宙在膨脹。

“而我們人類的可見光的波長範圍短的有限,只能看到大約在四百到七百七十納米波長範圍內的可見光。

“那些遙遠星系發出來的光,在千辛萬苦抵達了地球之後,早就因爲紅移,變成了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甚至是波長更長的微波。

“所以在太陽落山之後的夜晚,我們纔會覺得頭頂的天空漆黑一片。

“說不定,我們以後或許能檢測到這些從宇宙深處傳播而來的紅外線和微波。

“到那時,就更能說明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這個現象了。

“所以我纔會說,愛因斯坦博士爲了限制宇宙維持在恆定靜止不變狀態,在引力場方程中引入的那個宇宙常數項,或許在之後的某個時間,我們會給這個宇宙常數找到其他的合理猜測或解釋。

“但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宇宙常數是可以完全不必存在的。

“這或許也不能算是愛因斯坦博士犯的一個錯誤,只能說是,他受了人類一直以來的錯誤的宇宙觀的影響,所以才做出來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雖然陳慕武講得都是天文學知識,但是裡面涉及到的物理和數學計算並不複雜。

玻爾現在才明白,陳慕武確實和愛因斯坦進行了宣戰,只不過他們廝殺的戰場,不是在微觀的量子力學,而是在宏大無邊的宇宙當中,是在廣義相對論上展開了爭論。

雖然看熱鬧不嫌事大,但玻爾還是覺得等頒獎典禮結束之後,一定要從中調和一下陳慕武愛因斯坦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不能讓他們兩個人就此反目成仇。

揭示了宇宙正在膨脹這個結論之後,站在發言臺上的陳慕武,並沒有停止演講的意思。

他繼續說着自己的暴論:“既然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那麼我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如果我們在此時此刻,開始回溯整個宇宙的過程,那麼又會發現什麼事?

“隨着時間向之前不斷倒退,我們的宇宙尺度應該是在越來越小的,那麼也就是說,如果時間倒退到了某一個特定的時刻,或許整個宇宙也就萎縮成爲了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

“這也就是說整個時間倒退在此處戛然而止,在這個時刻之前,沒有宇宙,也沒有時間。

“這個點是宇宙的原點,而這個時刻也是整個時間的原點。

“在我的國家,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沒有天也沒有地,所有東西都凝聚在一起,像一枚雞蛋一樣。

“雞蛋中沉睡着一個人,他的名字名叫盤古氏。

“盤古氏在某一天突然間睜開了眼,他摸到手邊的一把斧頭,從雞蛋裡面把整個雞蛋劈成了一分爲二。

“雞蛋中輕的部分逐漸上升,成爲了天,而剩下的重的部分則逐漸下降,成爲了地。

“天每天都增加一丈,地每天都下沉一丈。

“盤古氏怕某一天,天和地再次合二爲一,所以他就頭頂的天腳踩着地,天地之間距離越來越遠,他的身高也就跟着越來越長。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盤古氏開天闢地’,雖然只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傳說,但我覺得這和通過宇宙膨脹而倒推出來的宇宙起源十分相似。

“所以我把宇宙從一個質量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點,變成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樣子的過程,稱之爲‘盤古氏過程’,而他從那個點開始向宇宙轉變的那一時刻,就叫它‘盤古氏時間’。”

大爆炸這個詞多難聽,而且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一些血腥暴力的場景。

而相比之下,盤古氏時間這個詞就可愛的多了,不是嗎?

陳慕武還真是無時無刻沒忘記自己文化輸出的使命。

“我的獲獎演講就到這裡,感謝諸位的耐心聆聽,也再次感謝諾貝爾獎委員會,把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我本人。”

陳慕武向四周的觀衆鞠躬致了幾個意,然後就離開了市政廳的舞臺。

他本人雖然雲淡風輕,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是場上的觀衆心裡卻正在歷經着不亞於一場八點零級地震的震撼。

陳慕武說宇宙是不斷膨脹的也就罷了,他現在居然又說時間有盡頭!

這個觀點的神學意味可就太濃郁了。

現在誰還有心思繼續聆聽下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埃因託芬的演講?

大家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沒有立刻離席,就是對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大的尊重了。

只有記者席上的記者們不管不顧,陳慕武果然沒有欺騙他們,確實發表了一篇驚世駭俗的獲獎感言。

於是這些記者們紛紛離開了座位,爲的就是能把這條新聞第一時間向世界各地傳播出去。

……

《亨利·金博爾·哈德利的新歌劇〈舊巴黎之夜〉在紐約大都會劇院首演》

《財政大臣溫斯頓·丘吉爾致信鮑德溫首相,勸阻加強新加坡殖民地之防禦,認爲大不列顛在有生之年都不會和地球另一端的本開戰》

《第二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中囯物理學家陳慕武獲得物理學獎,荷蘭醫生埃因託芬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

《比愛因斯坦博士更聰明的人,宣佈愛因斯坦犯了個錯誤?》

《誰纔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陳還是愛因斯坦?》

《宇宙究竟有沒有起源?本報記者對愛丁頓會士進行了獨家專訪》

《東亞之光!陳慕武君爲亞洲贏得第一塊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章》

《旅歐博士仁科芳雄談陳慕武:他爲我指明瞭物理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

在獲獎感言發表之後的第二天,世界各地的各大報紙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標題的新聞。

但這些新聞中的絕大多數,都和陳慕武的諾貝爾獎獲獎演講有關係。

這些天,哈勃一直都在掐着手指頭算日子。

他之前已經看到了陳慕武在瑞典港口城市馬爾默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的,將會向世界公佈一項重大的研究成果。

哈勃心想,陳慕武果然是個言出必行的君子,這個重大的研究成果,多半就是他自己觀測到的仙女座星雲應該是在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了吧?

於是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結束後的第二天,他甚至起了個大早,守在卡耐基研究所外的報攤上,就爲了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最新出版的報紙,看看陳慕武是否如約向全世界公佈了他的研究成果。

哈勃在新聞標題上果然看到了“宇宙”這個詞,但跟在後面的並不是“之外還有其他星系”,而是“究竟有沒有起源?”。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難道說是陳慕武臨時起意,把他的演講內容換成了別的東西嗎?

哈勃胡亂地抓出了一把硬幣,以遠高於售價的價格“搶”過來了一份報紙,仔細閱讀起這篇文章來。

他才發現陳慕武並沒有欺騙自己,確實在演講當中提到了哈勃的天文學發現。

陳慕武只不過是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提出來了“比一個在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星系”,更讓人大吃一驚的一個觀點。

斯里弗對星雲退行速度的研究,或許對大西洋彼岸的歐洲人來說有些陌生。

但是在美國天文學界,早就已經承認了他的這項研究成果。

所以當哈勃在報紙上讀完了陳慕武獲獎感言的全文之後,他就立刻跑回了資料庫,翻出來斯里弗之前的數據,按照陳慕武所說進行一一比對。

不久之後,哈勃得到了和陳慕武同樣的結論,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它們的退行速度也就越大。

哈勃一邊感慨着陳慕武在天文學上的知識儲備和直覺的敏銳,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把這兩項研究成果聯繫到了一起。

他一邊拿起電話,向火車站訂票。

哈勃決定立刻趕回加州的威爾遜山天文臺,想要對陳慕武的這個結論,作更多的觀測和研究。

他甚至都不願意再去紐約參加美國天文學會的元旦例會,和那些古板守舊的天文泰斗們爭論,仙女座到底是星雲還是星系這個無聊的問題了。

很顯然,還是宇宙膨脹這件事更吸引他的興趣。

和哈勃不一樣,大多數接受過系統教育的知識分子們,對陳慕武提出來的宇宙膨脹仍然是不太能接受。

宇宙是無限且不變靜止不變的這個觀點,早已經在他們的大腦中根深蒂固,現在突然就要改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陳慕武已經列出了十幾組數據來證明。

……

陳慕武的這個諾貝爾獎演講,甚至還驚動了之前一直和科學水火不相容的宗教界人士。

他們甚至還爲此分成了兩派,一派對陳慕武口誅筆伐,另一派則認爲陳慕武提出來的這個“盤古氏過程”,是證明上帝存在的絕佳證據。

有些偏保守的宗教人士認爲,陳慕武所說宇宙的起源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點,這種說法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正如《創世紀》中所說,宇宙應該是由上帝所創造的,絕對不是雞蛋裡躺着的那個異教徒盤古氏。

但有些思維靈活願意變通的宗教人士則認爲,陳慕武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或許這也是上帝創造整個宇宙的一種手段而已。

但是那個盤古氏是必須要不存在的,如果一定存在的話,他也只能是上帝的一個使徒。

自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就被意大利政府困在小小的梵蒂岡城中的羅馬教廷,甚至也對這個大爆炸理論發出了一些自己的聲音。

教廷的工作人員在教廷的官方報紙《羅馬觀察家報》上透露出消息,教宗庇護十一世,想要邀請陳慕武博士和美國的哈勃博士到梵蒂岡城進行一場訪問,希望他們能和教廷的神學家們坐下來一起探討,宇宙的起源和發展究竟是什麼。

雖然已經完成了在斯德哥爾摩的所有諾貝爾獎官方工作,可陳慕武仍然沒有空閒時間,能閒下來看一看報紙上寫了什麼。

因此他也就錯過了瞭解英國政府動態的機會,不知道工黨的麥克唐納已經下臺,自己在三一學院的那位老學長鮑德溫,又重新進入到了唐寧街十號主政,組建了第二次鮑德溫內閣。

知道誰當英國的首相其實也並不重要,最關鍵的是陳慕武錯過了丘吉爾擔任財政大臣這個消息。

這個愛抽雪茄愛比剪刀手的英國胖子,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不是發生在二戰時期,也不是在報紙新聞標題中出現的那個認爲英國和本永遠不會交戰的判斷,而是發生在明年的1925年。

爲了恢復大英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往日榮光,丘吉爾在擔任財政大臣之後,強行讓英鎊恢復了金本位制。

他的這個“愛國舉動”,被後世認爲是引發了二十年代末世界經濟大蕭條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陳慕武知道,如果英鎊恢復到金本位制,而美元仍然處於金本位制,那麼兩者之間的兌換匯率就將達到固定的一英鎊兌四塊八毛六美元,遠高於現在的真實匯率。

如果知道丘吉爾上臺的消息,陳慕武本可以在固定匯率實施以前,讓二哥把全部身家都換成英鎊,然後小薅上一筆羊毛的。

只能說陳慕武命中並不該發這筆財。

在他完成了諾貝爾獎全部日程的第二天,瑞典王儲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終於能和這位中囯天才陳慕武好好地聊上一聊了。

從之前陳慕武出到斯德哥爾摩開始,瑞典王儲就把他和艾芙接到了家裡。

只是因爲怕打擾陳慕武準備他的諾貝爾獎演講,所以在這麼多天的時間裡,兩人都沒有好好談過一次話。

即使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不來找上門,陳慕武同樣也有事情想要找這位瑞典王儲幫忙。

兩人的會面,被安排在了這座別墅的一間收藏室裡。

收藏室的牆上掛着書法和字畫,房中擺滿了青花瓷和青銅器,以及其他來自中囯的文物。

這個場景或許對瑞典王儲來說,是想要表達他對陳慕武的重視。

但是卻引起了陳慕武的一些不適。

那些文物正無聲地提醒他,雖然他現在個人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遠在東方的祖國,仍然處在“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狀況之下。

“陳博士,再次恭喜你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陳慕武臉上擠出來一絲笑意:“多謝您,王儲殿下。”

“你昨天在演講中提出來的那個物理理論很有意思,尤其是你說的那個名叫盤古氏的中囯典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貴國的先人們還真有想象力,能夠想象出如此奇妙的一個神話故事來。

“並且如果真如你所說,我們生活在的宇宙,在最一開始只是從一個點的話,那我覺得中囯人的祖先,可能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看破了這個宇宙的奧秘。”

陳慕武就知道自己一貫堅持的文化輸出,並不是沒有任何作用。

你看,這才過了短短一天,不就已經釣上來了一位“中囯文化愛好者”了?

“陳先生,我現在對遙遠的中囯愈加好奇了。”

陳慕武這纔想起來,在巴黎奧運會結束之後,這位瑞典王儲曾經和他說過,想要到中囯去做一場考察式旅行,瞭解更多的東方文化。

自己當時勸他不如在斯德哥爾摩當地建一箇中囯文化學校,也不知道他現在考慮的怎麼樣了?

但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問,於是只能旁敲側擊。

“王儲殿下,我很感謝您能對我囯的文化和歷史感興趣。事實上,我今天有一事想要相求。

“我聽別人說,似乎斯德哥爾摩附近的島嶼,其實是允許私人買賣的?在幾十年之前,我們國家有一個叫做康有爲的老頭,他就靠着一筆騙來的錢,在這裡買了一座小島。”

“確實有這麼一回事,陳。難道你也想買一座島來蓋別墅嗎?那斯德哥爾摩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很希望陳慕武能留下來,和自己做鄰居。

“王儲殿下,我和那個叫康有爲的人不一樣,並不是爲了自己的享樂,只是想買一個面積適中的小島,在島上建起一所學校來,幫助我的國人同胞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

“您也知道,我的國家到目前仍然是戰爭不止,在今年年底他們纔剛剛結束了一場覆蓋了幾個省份的軍隊戰爭,在那種環境下,學生們根本沒辦法安心學習。”

他說這段話同樣是給瑞典王儲上眼藥,旁敲側擊地提醒他,中囯土地上並不太平,趕快取消那場訪華計劃纔是正經事。

“所以我纔想,是不是能在國外蓋上這麼一所學校。

“我之前是想在英國蓋這樣一所學校,但是來斯德格爾摩參加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之後,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想要把學校選址定在這裡。

“不知道王儲殿下能否幫我這個忙,介紹能辦理買島事宜的政府工作人員,和我認識一下?”

聽到陳慕武的提問之後,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也跟着笑了起來:“陳,我想和你說的也正是這件事。

“你之前就勸我不要前往貴國旅行,起初我還不以爲意。直到我在報紙上也看到了你說的那場戰爭,才覺得你的提醒很有道理。槍炮無情,我沒必要去冒這個險。

“你當時還對我說,可以把這筆旅行的錢用於在斯德哥爾摩建一座學校,讓瑞典的國民能夠更好的瞭解中囯文化。

“我最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提議,沒想到今天和你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爲什麼我們不乾脆合辦一所學校呢?而且學校的選址以及蓋房所需要的經費你也不必操心,有人願意承擔這一切的開銷。”

(汪。)

(本章完)

第115章 63特權階級的好處第98章 46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33章 172東北大學物理系第237章 185皇家外科醫學院第69章 18我的朋友葉公超第395章 134陳慕武的真面目第96章 44鉤直餌鹹的回信第358章 97陳慕武的新學生第381章 120重返斯德哥爾摩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門第148章 96尼爾斯的美人計第403章 142另外一種新元素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252章 200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11章 59索爾維會議開幕第419章第146章 94緊張的奧本海默第204章 152我只有一個問題第343章 82人類毀滅的危機第399章 138小甜甜和牛夫人第253章 201天才記者克勞瑟第377章 116也可能是您錯了呃,最新一章審覈了第37章 37星光璀璨聽衆席第60章 09相思相見知何日第336章 75見不得人的實驗第157章 105曼哈頓和鈾工程第110章 58從法國到比利時第326章 65鞠躬盡瘁陳主任第202章 150蒙德實驗室主任第109章 57陳慕武丟了大人第77章 25在康河的柔波里第4章 04順利邁出第一步第224章 172數學同樣不完備第97章 45一種新的同位素第389章 128美國公使哈里森第263章 02鮑勃的旅行日記第227章 175愛因斯坦的笑容第406章 145輾轉幾次的電報第349章 88愛丁頓的好運氣第394章 133格里菲斯的實驗第414章 153出軌被抓的丈夫第219章 167摳門的巴黎大學第89章 37貧窮的卡文迪許第400章 139二十英鎊的禮金第220章 168皇家學會又開會第375章 114愛因斯坦不死心第342章 81陳博士的橄欖枝第181章 129肥水不流外人田最新一章審覈通過了第391章 130修道院的外交官第25章 25八道灣衚衕訪友第31章 31演戲演了個寂寞第52章 01一枚小小的楔子第216章 164只需要二十英鎊第215章 163漢學教授陳慕武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第165章 113樸素的獲獎理由第74章 23鹿門黃土無多少第358章 97陳慕武的新學生第247章 195衝冠一怒爲小陳第227章 175愛因斯坦的笑容第44章 44狗血淋頭的杜安第61章 10汽笛一聲腸已斷第394章 133格里菲斯的實驗第158章 106超導是未來主流第125章 73三等寶光嘉禾章第284章 23知我者奧本海默第387章 126比金子還珍貴的第44章 44狗血淋頭的杜安第75章 【上架感言】明天凌晨的更新將暫停一第266章 05不速之客刷新點第221章 169人命關天的疏忽第409章 148不被化學界承認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門第211章 159加州大學的邀請第113章 61自旋違背相對論第183章 131小陳初試賣軍火第305章 44芝加哥的調音師第409章 148不被化學界承認第191章 139有中間商賺差價第337章 76躲清閒的陳主任第430章 169陳慕武成家立業第263章 02鮑勃的旅行日記第429章 168儘快取得新成果第184章 132不裝了我攤牌了第135章 83假石頭和真石頭第79章 27普朗克拍案而起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書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鹼廠第193章 141黯淡無光的譜線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門第360章 99海森堡打抱不平第397章 136新婚禮物選什麼第192章 140太上老君煉仙丹第191章 139有中間商賺差價第439章 178不蒸饅頭爭口氣第85章 33二十三年似夢中第301章 40美國物理學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