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夏愨跟溫莎公爵大廈
陸家馨跟顧海帆說,讓他下週帶顧秀秀去淺水灣看看那一棟宅子,挑選一間自己喜歡的屋子。想怎麼佈置,到時候告訴管家或者張秘書就行。
在顧宅呆了半個多小時,陸家馨接到一個電話後就走了。顧海帆現在大了也懂事了,知道她忙正事也沒硬要求她留下吃飯。
陸家馨去了鑫鑫置業,見到譚剛就問道:“你在電話說置地要將夏愨大廈跟溫莎公爵大廈出售?”
就是譚剛給他打電話,說置地想要將這兩座大廈出售,這才急匆匆趕過來。要知道Harcourt House(夏愨大廈)坐落於灣仔告士大道39號,爲一甲級寫字樓商業大廈,處於金鐘及灣仔站之間,鄰近香港演藝學院。而溫莎公爵大廈,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告士大道及記利佐治街交界處。
譚剛笑着說道:“老闆,我有個朋友就是在置地上班,知道你想要買優質物業第一時間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我。”
人家將這個消息告訴譚剛,一是物業出手買家越多越好,有競爭才能賣出好價格;二是要這筆交易成了,肯定要給人家報酬的。
陸家馨問了下兩棟大廈的價格,一共25億。這次股災雖然讓許多人傾家蕩產,但對地產的衝擊比預期的要小。
作爲一個置業公司的老闆,陸家馨對市場的房價以及港城標註性建築價格都比較清楚。她說道:“那你跟他們談,能降下來一點最好,不行也沒關係。”
譚剛喜上眉梢。
陸家馨前幾天都很忙就沒過來,這次來了自然是要問下最近一段時間購置的土地跟物業情況。
譚剛將一份厚厚的資料遞給陸家馨:“老闆,這些是一個月來我們買的地皮跟物業的詳細資料。”
陸家馨認真看了前面三頁,後面就不看了,合上資料說道:“正好現在沒事,伱帶我去看下購置的這些物業。”
地皮的話,若是就在物業附近順道就去看了,位置偏僻的就算了,而且時間也沒那麼多。
雖然花的錢比較多,但因爲貴精不貴多,所以物業數量也有限。陸家馨轉了一圈後很滿意,說道:“這個月工作量大,大家也都很辛苦。譚剛,這個月員工獎金翻倍。”
譚剛很高興,笑着說道:“謝謝老闆。
多一個月工資只是小數目,到年底獎金纔是大頭。雖然公司沒上市,但鑫鑫置業現在並不比老牌的置業公司差。
想到這裡,譚剛問道:“老闆,有個朋友說我們公司可以上市了。老闆,我們公司不上市吧?”
他是覺得自家老闆不缺錢應該不會上市。因爲一旦上市不僅財務要對外透明,還得拿出一部分股權向公衆社會發行。
陸家馨輕笑道:“既然知道,爲何還要問?”
她是要做包租婆,怎麼可能讓鑫鑫置業上市?這上市了不僅財務要透明接受公衆的監督,還得承受那些古董的嘰嘰歪歪。 譚剛笑着說道:“老闆放心,我也是這麼跟他們說的,以老闆的財力根本不需要上市。”
公司上市一是爲了名聲,二也是爲了籌集更多資金擴大公司規模。他家老闆能在金融市場弄錢,完全沒必要。
回到家裡,陸家馨就給聶湛打電話說了這件事:“阿湛,這兩座大廈的位置非常好,我想都拿下。”
聶湛還沒得到消息,不過一想就知道原因了。他說道:“再過些年港城就要回歸了,怡和是英資,他們會陸續出售名下物業資產轉移。你手頭現金流充裕,碰到了當然要拿下。”
說起這個事,陸家馨說道:“現在移民成風,他們也不想想,國外哪有那麼好生存。現在將港城資產賣掉,等以後回來想都買不起了。”
曾經流傳這麼一個故事,八九十年代有人賣掉祖傳的四合院去國外發展。二十多年回來,以爲是衣錦還鄉,結果回來後發現這些年賺的錢別說當初賣掉的四合院,就是一套地段好的商品房都買不起。
這個故事也一樣適應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移民的港城人。他們賣掉名下物業去了國外,在外面發展不順再回來,發現自己連房子都買不起了。
聶湛覺得沒必要擔心這個:“移民成本很高,九成九的市民達不到要求的。至於那些大富豪,華商的根基都在港城,他們不可能將產業重心轉移到國外,最多就是在外頭留一手做退路。”
像萬生地產跟萬生銀行,能遷去哪裡?在港城裡是龍,去了別的國家可能連蟲都不如。而且所有資產遷到別的國家,沒有提前佈置可能會被當肥羊宰。所以跑的,基本是英資或者中產以及小商人。
夏愨大廈跟溫莎公爵大廈要出售的消息很快就傳出去了,有許多人都想要,其中華人置業是最積極的。
宗詩夢得了消息,給陸家馨打電話:“家馨,我跟怡和總經理的夫人關係還不錯,要不要我介紹你們認識?”
陸家馨覺得沒必要,委婉地拒絕了。現在港城人都知道她財力雄厚,華人置業還跟她搶,那就正面剛吧!
譚剛得了陸家馨的話,在上門談這件事表示鑫鑫置業願意溢價5%收購這兩座大廈。因爲受股災的影響,地產價格是往下跌的。怡和也不是因爲地產下跌而賣掉兩座大廈,他們是有自己的戰略考慮。
華人置業投資部得了消息,立即跟他們的老闆大劉彙報:“老闆,我聽說這位陸小姐在股市大賺了。她現在願意溢價5%收購這兩座大廈,咱們要加價,她肯定也會往上加的。”
買東西嘛價高者得,但他們不知道陸家馨到底有多少現金流。陸小姐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他們要是將價格擡得太高,買到了有些虧,沒買到又得罪了陸小姐跟聶先生。
投資部經理見他不說話,說道:“老闆,宏記大廈是小姐溢價兩成多拿下。這兩座大廈要溢價兩成多,就遠超我們的預算。”
聽到這話,大劉還是放棄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