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考察

本來周橋山是不想去打擾王小明的,畢竟他現在在北京,但是大可蔬菜公司的處理能力如果不能達到處理全縣蔬菜的包裝問題,那麼就意味着其他沒有經過包裝的蔬菜只能直接運送到北京,這樣的話,附加的價值就減少了。

所以周橋山就在大可公司給王小明撥了一個電話,但是王小明當初在構思這家蔬菜加工廠時也只是考慮到了三塘鎮,並沒有考慮全縣,畢竟壟斷一個縣的蔬菜加工,王小明並沒有把握能做到。

“這麼說你們這個蔬菜加工廠只能加工你們三塘鎮的蔬菜?最多也只能處理一個半鎮的蔬菜加工?”周橋山問道。

“對,我們今年纔開始搞大棚種植,我總不能一下子就建一個能處理全縣蔬菜規模的加工廠吧?到時如果全縣沒有搞大棚種植呢?當然,如果縣裡能確定把全縣所有的蔬菜都讓我們來收購加工,那擴大生產規模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王小明說道,蔬菜加工的利潤可能沒有薯片這麼高,但是隻要有規模,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何況如果真的能讓全縣都把大棚種植搞起來,那S縣這個國家級的貧困縣也許將很快就能達到小康縣的水平。

“這個我現在還不能保證,但是小明啊,如果縣裡決定辦一家蔬菜加工廠,你會不會提供幫助?”周橋山說道,剛纔看到這裡的蔬菜加工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都是由機器來完成,工人們要做的其實也就是把蔬菜放到生產線上,剩下的就交給機器就可以了,所以周橋山突然有了個想法,既然王小明沒有這麼大的加工能力,那能不能由縣裡辦一家更大規模的蔬菜加工廠,這樣的話縣財政也多了一份收入,而且那些農戶也會更加相信政府辦的企業,甚至連收購合同也需要再簽訂。

“當然可以。本來我這家蔬菜加工廠就是被逼出來地,要不是鎮上一定要我來處理這蔬菜的銷售,我這個廠也不會辦。”王小明說道,本來他只是做了件牽線搭橋的事,但是沒想到三塘鎮卻一定要把他拉上,也正因爲這樣。王小明纔再辦了這個加工廠。

“那我想問一下,你這個蔬菜加工廠一共花了多少錢?”周橋山問道,像王小明這樣的工廠,最大的處理能力可以加工一個半鄉鎮所有的蔬菜,雖然全縣各個鄉鎮有大有小,但是三塘鎮卻只是中等規模地鄉鎮,按他這樣的規模,縣裡得辦一個有八個這麼大的加工廠才能滿足全縣所有的蔬菜加工。

“八十來萬吧,具體多少錢你得問鄒大哥。所有的錢都經過了他的手。”王小明說道,蔬菜加工,最重要的就是消毒滅菌以及真空包裝。而清洗、分撿這些事,只要工人多一些,不用機械化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王小明是一個唯科技論,能用機器做的,他絕對不會讓人去幹,再說,他要買地設備從來就不想買那種低檔貨,布萊爾也許在中間賺了不少錢。但是王小明只要機器的質量好,也寧願讓他賺錢。

“八十萬?”周橋山有點猶豫不決了,要知道如果縣裡辦這樣一個廠那就得至少七百萬以上,雖然王小明的一個廠是八十萬,但是由政府來辦一個八倍規模地工廠卻絕對不是僅僅八八六百四十萬這麼簡單,其他的隱形開支要多得多。

“縣裡如果也要辦一個加工廠,像我這樣的生產線一條可能不夠吧?全縣如果都搞大棚種植,那沒有五條以上的生產線是不可能滿足的。”王小明說道,全縣十幾個鄉鎮。而且有的鄉鎮的面積比三塘鎮要大兩部以上的都有,如果全部都搞起了大棚種植,那五條這樣的生產線都不一定能滿足。

“當然,規模肯定要大,但現在也只是我地一個構想。”周橋山說道,但是他卻很爲自己的這個構思而興奮。

“這個規模越大。成本也就越低。也許縣裡辦這個大型加工廠。最後地成本比我地還要便宜呢。”王小明笑道。自己只有一條生產線。如果縣裡一下子要五條生產線。那布萊爾肯定會給一個非常優惠地價格。

“現在不是覈算成本地時候。以後你回來了來縣裡一趟。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周橋山說道。

跟王小明通完電話之後。周橋山在王家村匆匆地視察了一下正在修建地公路和鍊鐵之後就決定要馬上回去。雖然村裡這條公路要佔用一定地農田。但是王家村卻不在乎。他們知道。公路一旦修通。那就能帶着王家村地經濟騰飛。

“周縣長。你怎麼連飯也不吃就要走。是不是我們哪裡招待不週?”王坤不知道哪裡得罪了周橋山。在山上小明地工廠裡他等了幾個小時。但是到了村上。連看鍊鐵廠跟新修地公路連一個小時也不到。完全就是走馬觀花。領導不滿意。那就說明自己哪裡沒做到位。這怎麼能不讓他心急。

“你不用多心。我確實是有急事需要馬上回去。”周橋山說道。如果今年全縣地重要工作就是大棚種植。那麼這個蔬菜加工廠肯定也將是縣裡地重點企業。而如果這個計劃是由自己提出來地。那以後S縣地經濟騰飛就誰來抹殺不了自己地功勞。

在回去地路上。周橋山一言不發。他在心裡打着腹稿。現在雖然全縣還沒有大規模地搞大棚種植。但是這個工廠卻得提前準備。要知道那些蔬菜加工設備還得從美國進口。雖然已經有王小明買地設備在先。但是周橋山卻不能保證縣裡就會用王小明一樣地設備。

王小明連美國也沒有去,只是打了幾個電話就把加工設備給買了回來,這要放在縣政府,那是不可想象地。像從國外進口設備,首先得去考察,然後再是論證,最後纔是向上面申請,等待上級部門開會研究,最後纔會把款撥下來,而且不會是一次性撥款,得等到你的設備到了,大部分款式纔會到位。而這個過程,也許要二個月,也許要半年,也許更長。

所以周橋山知道,現在對自己而言,時間非常緊張,他王小明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建一個廠,但是政府部門用三個月的時間也未必能把一個廠建起來。原因就是,政府部門的錢是國家的,而王小明的錢是自己的,他想怎麼花只要他一個人決定就行,而政府部門卻需要開各種各樣的會,統一大家的思想才能決定,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晚上到縣裡的時候,周橋山就去了S縣的縣長杜天豪家,向他彙報自己的想法。

“你說由縣裡辦一家蔬菜加工企業?”杜天豪聽到周橋山的想法也很感興趣,像全縣大面積的大棚種植,這樣的加工運輸銷售企業最好是能控制在政府手中,否則私營企業一旦生變,那全縣的農戶都要受到影響,而此前,這也是他一直非常擔心的一件事。

“對,就是投資有點大,王小明的那個加工廠花了八十萬左右,而我算過他的加工能力,我們要辦的廠,加工能力至少得是他的八部以上,否則不能滿足全縣所有蔬菜的加工,那樣算起來就得六百多萬,也許還不止。”周橋山說道。

“我們辦企業跟他私營辦企業是不一樣的,他們是能省就省,能走捷徑就走捷徑,但是我們卻不能啊,你先去做個預算吧,按七百五十萬至八百萬來覈算。”杜天豪說道。

杜天豪也知道這件事拖不得,大棚種植的時間已經確定,就在全縣的晚稻收割之後,而晚稻收割之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蔬菜就能上市,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到時如果蔬菜加工廠沒有建起來,那以S縣的能力可是消化不了這麼多蔬菜,而這些菜如果不能加工,那不但收購的價格會比王小明要低一些,甚至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也要低得多,同樣,利潤也就沒有了。

第二天杜天豪跟周橋山一起就以這件事跟縣委書記李劍開了一個碰頭會,李劍不像杜家豪,他是土生土長的S縣人,對縣裡想辦這麼一個蔬菜加工廠他還是非常贊同的。所以他們三個人馬上決定,先期派一個考察團去美國實地考察一下。而考察團的團長當然是周橋山,這次的事情是由他提出來的,具體的實施以後也將是他。

考察團將先去北京,在那裡先到機械部外貿司諮詢一些美國機械製造企業的資料,然後再從北京直飛美國。而這樣,周橋山跟王小明也就有了見面的機會。就在不久前,周橋山還想讓王小明回S縣之後一定要去他那裡,但是沒想到現在他就來了北京。

“周縣長,在這裡。”王小明得知周橋山要來北京,所以讓鄒文化開着辦事處的那輛桑塔納親自來首都機場接機,現在辦事處的所有人員都由王小明強制決定考取了駕照,由辦事處出錢,如果不是因爲王小明的年紀太小,他也很想馬上考一個。

第361章 意向書第354章 軟肋第234章 貼心第300章 合作?第141章 老闆第31章 消息第171章 工資第351章 盟友第185章 豐厚第126章 降價第386章 後悔莫及第143章 家政第98章 體檢第64章 君子第77章 拋光第113章 彩電第393章 接手第326章 體制第343章 隨時第377章 休學第12章 訂報第251章 陌路第204章 幫助第335章 情怯第111章 外匯第318章 請客第53章 招牌第128章 大年第122章 體檢第25章 富翁第288章 失身第391章 大有可爲第100章 媳婦第314章 接人第131章 來人第189章 談話第17章 火爆第305章 重整第400章 爭執第173章 暗訪第84章 工具第3章 學習第417章 二號人物第31章 消息第202章 上海第200章 查明第185章 豐厚第207章 鐵路第314章 接人第6章 上學第107章 收購第315章 投機第84章 工具第219章 共存第220章 開支第244章 拒絕第339章 心動第301章 來了第111章 外匯第188章 美金第58章 模具第416章 言論第258章 認親第132章 革新第119章 到達第358章 從基層幹起?第247章 感謝第52章 經理第215章 考察第227章 疑問第99章 回程第381章 參觀第161章 回來第370章 集資第218章 完成第266章 L市第364章 同識第408章 股份第309章 人事第361章 意向書第85章 觸動第216章 舊地第226章 金剛第318章 請客第255章 認祖第358章 從基層幹起?第268章 合作第15章 買賣第三百六十八月章 登門第7章 同桌第126章 降價第158章 擴大第83章 創建第102章 融洽第218章 完成第241章 如此第292章 溝通第65章 吃虧第78章 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