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年味兒

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節前,全家人估計除了秦詠梅,都在思念南方的小夥伴們,還有南方的親朋好友們。

白家在南方老家是個很大的宗族。

每年春節祭祖的時候,各房長子長孫都要來上千號人。

祭祖後的宴席也要擺50張桌子。

爲了應付祭祖的開銷,白家先祖甚至專門留下幾畝田地,用田地的收成來補充開銷。

白策是家中長子,也是五大房人中,第三房的長子長孫。

眼下,白策到了北方,老家的祭祖事宜就得交給白策的二弟白正明操勞了。

白策上面還有三個姐姐。

按照老家的稱呼習慣,這三個姑姑,白客他們哥兒幾個應該叫大爸、二爸、三爸。

不過,白客他們隨媽媽秦詠梅。

只稱呼大姑、二姑、三姑。

不然叫大爸、二爸、三爸的話,白客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姑父們了。

眼下,在老家,白客也只剩下三個姑姑了。

除了三姑外,還有四姑和七姑。

大姑早年參加蔣經國青年軍,跟着國君跑到寶島去了。

因爲擔心受到衝擊,上一世白策保守這個秘密直到去世。

多年以後,直到大姑回來尋親,白客他們才知道這段往事。

二姑也是個當兵的,參加的是解放軍,後來成了軍醫,轉業後到了桂州。

秦詠梅之所以能以一個高小文化、服裝廠工人的身份當上民警。

除了劉縣長說的她從小比較虎,還跟這些親戚裡道的身份有關。

比如,秦詠梅的三哥就是鐵路警察。

白策又是轉業軍人。

而且,白策的三姐夫是老家當地的公安局長。

當然,白客他們兄弟幾個倒沒像他們老爸思鄉情那麼重。

他們更思念的是小夥伴們。

南方人宗族觀念比較強,白客他們的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一大堆,平時在一起十分熱絡。

白宗、白賓、白寧他們三個在南方已經讀過幾年書了,要好的同學小夥伴也是一大堆。

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不到半年,想重新建立起友誼也不太容易。

全家人除了白宗擅長交際外,白賓和白寧都有些內向,融入新環境且得些時日。

尤其白賓,適應環境能力比較差,甚至到了成年幾十歲以後,依然有比較濃重的南方口音。

白賓的老婆叫王慧,在白賓嘴裡就變成另一個大明星了,成了大家調侃的一個梗兒。

當然,大家也思念南方的山山水水。

畢竟南方的山水跟北方是大不相同的。

南方一年四季山青水綠,生機勃勃。

北方有大半年的時間都草木枯萎,一片蕭瑟。

不過,隨着春節越來越臨近,大家都漸漸被節日的氣氛所感染了。

也漸漸感覺到,北方的春節其實比南方熱鬧,而且內容豐富。

拿吃的來說。

南方也就打一打餈粑,包一包湯圓。

北方就多了去了。

烀豬頭、燉大鵝等,只是小前奏。

真正開始的是麪食和走油。

秦詠梅雖然不會做飯,但做這些事情卻很拿手。

先是蒸麪食。

把饅頭整成各種形狀,有的像魚,有的像壽桃。

當地人把這種饅頭稱作駒,就是象棋裡面的那個“車”的發音。

除了這種奇形怪狀的饅頭,還有豆包、年糕。

這個時候沒有現成的豆沙,所以豆包餡兒都是用紅豆現做的。

紅豆煮熟煮爛了,就兌上白糖用力和一和。

所以,豆子不會全部碾爛的,吃的時候還會是一個個的囫圇個兒。

或許是媽媽做得不好吃,這些麪食都不是白客特別喜歡的。

他更喜歡的是走油。

所謂走油就是各種炸。

炸麻花、炸魚、炸丸子。

白客兩輩子也吃不夠媽媽炸的這些東西。

麻花要放進雞蛋和少許白糖。

剛炸出來的時候尤其好吃,酥軟香甜。

還有炸蠣黃、炸黃花魚、炸老闆魚。

白客最愛吃的還是老媽炸的丸子。

有蘿蔔絲丸子和地瓜丸子。

尤其地瓜丸子,燙嘴的時候好吃,涼了的時候又別有一番味道。

上一世,白客很早就跟母親關係惡化了。

三十多年沒吃過母親炸的東西了。

這一世他終於回來了,又可以重溫那滿滿的幸福。

吃着熱氣騰騰的麻花和丸子,白客忍不住流下眼淚。

秦詠梅在一旁訓斥:“你個好吃兒,就不怕燙死?不能涼了再吃?”

“真的好燙呢。”白客不免難爲情。

白宗和白寧在一旁,一邊幫秦詠梅打下手,一邊吃吃地笑起來。

炸的蒸的都忙活差不多的時候,該白策大顯身手了。

白策搬着桌子椅子,開始在院子裡寫對聯。

街坊鄰居們自己拿着裁剪好的紅紙,排着隊過來求對聯。

十幾年前,會寫毛筆字、會寫對聯的人多了去了。

連老三屆都給攆到鄉下去了。

哪還會有人寫毛筆字、寫對聯了。

遺憾的是,上一世的時候,白家這兄弟四個都沒能繼承老爸的本領。

白客和白賓勉強能寫幾筆,但跟書法無關,跟老爸那種筆走龍蛇的感覺更是相差甚遠。

這一世,白客也覺得自己沒戲,寫誰都會,但寫得好看卻得有天賦。

而白客在這方面是一丁點都沒有。

白客正看着來來往往的街坊們,卓瑪突然跳到他面前,舉着紅紙:“我要走後門兒!”

白客故意板起臉:“不行。”

“壞老對兒!壞老對兒!”卓瑪追着白客。

白客躲到老爸身後。

“爸,卓瑪字寫得可好了。”

“好啊,一會兒練練毛筆字吧。”

求對聯的街坊們漸漸散去後,白策開始教卓瑪寫毛筆字。

在白策指點下,卓瑪認真寫了幾筆,白策連連讚歎:“不錯,不錯,比他們哥兒幾個強多了。”

過年前,秦詠梅帶着大傢伙忙活着蒸麪走油,可真正開始過年後,她自己又沒時間陪大家了。

初二、初四兩天她要在單位值班。

因爲過年期間,半大孩子、青少年們玩得都忒狠。

一般家庭買鞭炮也只能買100響,200響湊合玩一玩。

有錢人家才玩的起500響,1000響。

但這個時候的孩子玩鞭炮不是一掛一掛地玩的。

而是拆開了,一個一個玩。

你朝我身上扔,我朝你身上扔。

像白客他們這麼大的孩子玩的鞭炮一般是筷子頭大小的。

白宗他們那樣半大的孩子玩的鞭炮則是手指頭粗細的。

扔到裸露的皮膚,或者臉上頭上,絕對會炸傷人的。

再猛一點的孩子直接玩水管粗細的二踢腳子。

互相攻防着,簡直就像打仗一般。

白客一直搞不明白,這個時候的孩子爲何那麼兇殘。

但玩鞭炮並不是最兇猛的。

最兇猛的是,這個年代的孩子不論大小都玩槍。

第五百五十四章 喜新不厭舊第二百九十五章 銀杏樹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斷(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分一半第六百五十章 週二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年第五章 越過山丘第四百二十八章 彷彿哲學家(爲大執事YK皓月加更1/2)第六十三章 致富經第二百七十一章 聽天不由命第四百八十六章 恐怖谷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限責任第二百二十八章 品牌之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博愛的男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接班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 八零年代第八十九章 玩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斷(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一十七章 SARS來了(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九十五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第八十章 文化課第一百八十八章 面面俱到第十六章 獵鼠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甘苦自知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思故我在第九十八章 龍頭柺杖第二百二十五章 啞巴把妹第一百九十三章 韓南丟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潮將退第四十五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七十三章 投機倒把第三十二章 王局長的私生活第三百一十一章 面朝大海(感謝好好學習打賞)第三百三十八章 秀恩愛第五百三十三章 釣魚第六百七十一章 貧賤不能移 富貴必須銀第六百四十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二百零二章 通脹年代第六百零三章 大堡礁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長的意志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影隨形第五百章 地下王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屌絲的女神 富人的米青桶第五十七章 算賬第四百四十二章 偏執狂第三章 完美犯罪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家可歸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大麻煩第八十章 文化課第五百四十三章 黎明之前(下)第四百八十章 求生欲很強嘛第二百八十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感恩的心第一百零三章 吃粑粑犯第四百八十二章 吭哧癟肚第五十八章 裸露狂魔第一百一十章 撿漏兒第一百一十四章 暗搓搓第一百七十五章 情與法第四百七十六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性的弱點第四十七章 溜冰時節第三百三十章 展業第一百九十六章 呻吟第四十三章 停屍房第六十章 君子當成人之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潘家園第五百一十一章 組織在召喚第二百四十五章 予人玫瑰手留餘香第二百四十九章 小目標大實現第九十六章 錢包第四百七十七章 欠收拾第一百九十五章 護花使者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個有教養的人第一百零九章 未卜先知第二百四十章 強拆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攤上事兒了第六百零二章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第二百一十五章 潘家園第六百八十四章 菜刀砍電線 一路火花帶閃電第十四章 濤哥與濤哥三百九十一章 喜相逢第二百五十三章 兄弟來看你了(二合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風中凌亂第四百九十八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三十二章 平流層第四百二十九章 雕大任性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上生明月(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腳美少女(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爸爸的天空第一百九十二章 農夫 山泉 有點田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衣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吭哧癟肚第五百一十七章 老手兒第七十四章 命運之輪第二百五十章 帶着姥爺去旅遊(二合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屌絲的女神 富人的米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