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幫忙

孟家保的確算是個好人,從他這半年來越發蒼老憔悴的臉龐來看,就知道孟家保爲了建造學校的事沒有少操心費力,所以也不怪吳青梅和孟珍珍有所動容了。

孟珍珍一聽也找到機會了,“好,這次這個錢我來出。”

既然是做好事,孟悠悠和吳青梅都能做,她自然也不甘落後,也想着能做點什麼,好不容易逮着了機會,自然不願意放過。

孟悠悠和吳青梅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成,你來。”

村裡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多,孟悠悠聽吳青梅一家一戶的數,然後拿筆給記錄下來,發現一共是28個人,看着人數比預計中的要少,乾脆又把一衆村幹部都給加上去了,最後是36個人。

“人比我想象中的要少,讓二舅在那乾脆按照每人一身衣服的標準來置辦吧,除了棉衣之外,另外給加上褲子,還有棉鞋,”孟珍珍計算了一下,覺得完全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索性決定道。

“好,我晚點就打電話給二舅,”孟悠悠應了聲,支持孟珍珍的決定。

距離過年還有點時間,吳青柏在s市的服裝批發市場開業之後,立馬趕去了y市幫忙,所以這事讓吳青柏來幫忙,速度更快一點。

他們回來這一趟,主要是爲了補辦孟珍珍和趙南結結婚的酒席,農村人講究這些,哪怕是領了證,沒有擺過酒席請人吃了飯,那也不算是真的結婚了。

吳青梅一早就把消息給散出去了,所以這兩日時不時的就碰上有人過來送禮錢,因爲王飛枝之前的叮囑,她都照接不誤,沒有直接拒絕。

禮輕禮重都是一片心意,別人看到吳青梅笑呵呵的接了,心裡也好受一點,要不然總擔心自己送的這點錢人家看不上,這樣一來,好好的事反而鬧的彼此生了嫌隙。

既然是要辦酒席,那麼所需要的菜啊肉啊啥的,就得提前一早就準備了,雖然是過年,供應上要比平時足一點,可是那也不是想買就能買着的,所以吳青梅前兩天就託錢鳳英留意了。

本來這事可以直接讓趙南去張羅,可是吳青梅想着之前錢鳳英總惦記着欠她們人情的事,所以正好有這個機會,便想着讓錢鳳英把人情給“還”了,這樣也省得她以後總是惦記着。

這天一大早,吳青梅去縣城找錢鳳英,孟悠悠便也想跟着一塊兒去一趟縣一中,姜川也跟在後頭,孟珍珍一看家裡只剩下了她和趙南,立馬提出她也要去。

於是變成了一家人一塊兒出行,五個人三輛自行車,孟悠悠和姜川一塊兒,孟珍珍沒有絲毫猶豫的坐上了吳青梅的自行車後座,於是剩下了趙南一個人騎一輛。

孟悠悠看了他們兩個人一眼,對於他們小兩口鬧的這點小別扭有點好笑,但和吳青梅一樣,在孟珍珍看過來的時候裝作啥都不知道的樣子,默默的側過頭去。

到了縣城,兵分三路,孟悠悠和姜川去縣一中,而趙南拉着孟珍珍去教育局,剩下吳青梅一個人去找錢鳳英,這次孟珍珍沒有說啥,畢竟去教育局是爲了正經事。

學校已經放假了,但是趙志華以及一些老師還在學校做着收尾工作,瞧見孟悠悠他們來了,高興的迎了上來,“你最近可又是出了大名了,捐贈這樣的一所學校,在我們省可是頭一份呀,真虧了你能想到這一點。”

教育公平這樣類似的話他們想都不敢想,似乎打從他們記事以來,就默認了農村的發展是不如城市的,這樣的落後體現在方方面面,所以也就從來沒有人抱怨過這種不公,自然也不會有人想要縮小這種差距。

趙志華很欣慰,他倒不是爲了孟悠悠賺錢能知道回報家鄉而感到高興,更多的是孟悠悠在教育方面的“不忘本”,只有像孟悠悠這樣的人多一些爲農村孩子的呼喊,然後才能讓國家越發的重視,從而使這種現狀得以改變。

“趙校長,我只是做了我自己想要做的,”孟悠悠笑了笑,跟着他往辦公室走,“其實我今天過來,除了來看望您之外,還有一點事,想要拜託您幫幫忙。”

“什麼事?你直接說就行,只要我可以幫的,一定盡力,”趙志華沒有絲毫想要推脫的想法,一口應承道。

孟悠悠把她自己針對留住優秀教師的一些做法給說了出來,然後才道,“孟家灣學校可以解決教師子女的小學和初中入學問題,可是對於高中方面,我就無能爲力了,所以如果方便的話,希望您能爲他們提供一點方便。”

這事其實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能夠進入到孟家灣學校做老師的人,本身就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對子女的教育肯定比起普通人家更加上心,一般來說,他們的孩子進入縣一中其實並不是難事,只不過現在拿這事特地來和趙志華說一聲,也不過是爲了可能存在的幾個特例罷了。

“這個沒問題,只要是孟家灣學校老師的子女,他們到時候有意願來我們縣一中,我一定盡力爲他們行方便,”趙志華想明白了,立馬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教育局那邊,我到時候會去託關係找人幫幫忙,這個你放心。”

“趙校長,只要你同意了,教育局那邊我會處理好的,”孟悠悠笑着接話道。

趙志華這才知道她說這麼多的目的是啥,不過是想要先徵求他的同意,充分尊重他而已,畢竟只要教育局那邊打了招呼,就算他想反對,那也不能成啊。

趙志華的心裡越發的熨帖,語氣更加的親切,“悠悠啊,你的這些想法都挺好的,我要向你學習呀。”

這話他是出於真心的,哪怕是縣一中,雖然比起縣二中來說錄取率要高不少,可是這只是對於一個小縣城來說,放在省市裡,甚至是全國,那就完全不夠看的。

要想學生的錄取率上去,那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放在老師身上,所以不只是小學和初中要優秀教師,高中同樣需要。

第四百四十一章 送考第三百三十一章 爲難第一百一十章 還錢第七十八章 口試第三百七十章 遇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獎金第四十四章 找人第六十五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高考第三百二十一章 吃虧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晦氣第三百零一章 廣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試點第三百七十章 遇見第三百三十章 癌症第五十六章 扔掉第三百五十三章 去世第十二章 午飯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慰第七章 學習第二百六十一章 進展第四十章 喜悅第三百七十四章 害怕第二百六十二章 開業第三百八十三章 知足第六十五章 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座第四百二十三章 送飯第二百八十四章 陪伴第二十一章 添亂第七十章 哥哥第二百零三章 大綱第四百五十章 公益第一百一十二章 笑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軟肋第三百零四章 賠償第三十七章 攀咬第四百一十七章 相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嫌隙第二百九十章 反對第六十一章 滿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交貨第二百六十九章 造孽第三百五十三章 去世第二百零五章 報名第六章 資料第二十四章 黑市第一百八十一章 幫忙第二十六章 吃飯第二百零五章 報名第九十九章 入夥第十三章 心疼第九十一章 宿舍第一百一十二章 笑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試點第四章 上學第二百六十二章 開業第三百三十五章 開廠第三百零九章 助學第三百九十五章 酒席第十章 散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七章 輕鬆第一百六十四章 活動第四十五章 戀愛第二百一十六章 矜持第二百二十三章 參觀第二百七十五章 探望第二百零一章 冤枉第三百零九章 助學第十五章 離婚第二十九章 到來第九十七章 生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立法第三百七十章 遇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出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意外第三十八章 吳家第十六章 再娶第四百零五章 鼓勵第一百八十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章 情書第三十六章 努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看病第三十六章 努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冤枉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地第二百二十章 工作第一百七十八章 破裂第一百八十章 提醒第六十八章 優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主謀第一百六十章 備用第二百八十章 分家第三百零三章 衛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廚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購第三百八十九章 放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