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廈門風雲(一)

這封簡報自然是項玉寫上去的檢討了,不過這時候在鄭成功看來卻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責怪之意,他通過項玉的這份簡短的彙報終於弄懂了明軍是如何攻破臺灣城的,畢竟這個時候還沒有人想到過要用炸藥包去炸塌城牆,因爲在冷**交替的這個時間段,戰場上既有長槍短劍,強弓硬弩,又有洋槍火炮,遠一點的都用火炮和弓箭進行攻擊,中距離上面火槍和強弩的威力也十分驚人,貼身近戰的時候自然是傳統的冷兵器更佔便宜,士兵們在正規的攻城戰時基本上是沒有機會將炸藥包送到城牆角下而自己安然無恙的,因爲敵方會重點攻擊這些部隊。

不過項玉選擇的夜間突襲確實是令人眼前一亮,鄭成功自己也是讚許不已,爲何?因爲這個時候明軍火器普及程度沒有荷蘭人高,操作熟練程度自然也沒有辦法跟荷蘭人相提並論,只有在夜間偷襲,才能大幅度降低自身的傷亡,因爲夜間由於視力不佳的原因,使用火器的一方的命中精準度將會大幅度下降,而且打擊距離也會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只要進攻的一方撕開了防守一方的防線,明軍以近戰武器對陣荷蘭人的遠程武器,自然是大佔便宜。

鄭成功記起來了這個項玉了,這個像甘輝的年輕將領,自己之前曾交給他的秘密任務,這一次又立下了大功,不過鄭成功並不打算給他特別獎勵,畢竟這還是一個有用的棋子,將來或許還有別的用處。

項玉這個時候正在呼呼大睡,哪裡會知道這些,他自鳴得意,自己或許已經改變了歷史的進程,臺灣島的提前收復和熱蘭遮城的快速攻下,或許會使得巴達維亞的荷蘭人不再派遣援軍赴臺,明軍可以專心對付清廷的水軍了,這些雖然跟他關係不大,都是上層的事情,但是畢竟他現在也是明軍的一份子,如果明軍出現變故,那麼項玉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臺灣島上發生的這一切或許清廷還不知道,但是大清朝中有一人卻已經料事於先,這人自然就是施琅了,明軍出征之前他便帶着清軍在馬港的水師艦隊出了海,明軍的主力艦隊離開了金門之後,施琅才帶着清軍的水軍又返回了馬港,這些天清軍水軍一直北上,到達了平潭廳,施琅知道明軍十分忌憚他的水軍,擔心鄭成功在出徵之前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他的福建水師,馬港的防線雖然十分堅固,但是也有一處極爲明顯的弊病,出港口只有一個,而且是在順風口,清軍出港不易,一帶遇到東南風明軍只需要安排大量裝滿引火易燃物品的小船便可以對清軍造成嚴重損失,之前是四月份,海面上的風向還不明顯,但是五月份一過,海面上就都是東南風了,君子不立於危牆,既然馬港有這樣的防禦漏洞,施琅自然不敢放心的待下去,所以帶着水軍艦隊出港。

他只道鄭成功有想要徵臺的打算,而且明軍眼下的處境確實是勢如累卵,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施琅並不想鄭成功的明軍這麼快覆滅,出於大局方面考慮,天下戰亂早一日結束國家也就早一日安寧,百姓也可以少受磨亂,但是滿清的統治者是從馬背上打出的天下,他們會注重水軍嗎?恐怕不會,加上滿清將領和統治者一向歧視他們這些明軍降將,如果天下再無戰事,那麼滿清的統治者還會留他們嗎?恐怕是不會的,施琅深深的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便有意放明軍出海去徵臺,自己帶着水軍上報說出海練兵,福建總兵這時候已近是耿精忠了,他並不是水軍出身,對於水軍並不瞭解,所以也沒有起什麼疑心。

但是一旦讓清軍的高層將領知道明軍水軍主力已近離開金門,那麼施琅自然會受到責難,所以他又帶着水軍返回了馬港,他需要給清廷一個交代,這個交代就是他要吃掉福建地區剩下的鄭家水軍。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容易,金門、廈門兩地的水軍力量加起來跟他的水軍差不多,但是明軍水軍都是久經戰場,水面作戰經驗豐富,這些不是他手下的這些原先的漁民所能相提並論的,可是眼下他已經不擔心了,因爲施琅在平潭廳的東面海域找到了一艘戰艦,這艘戰艦十分巨大,比清軍所以水面戰艦都要大上一截,但是等清軍水軍找到它的時候它已經傷痕累累,船身上面千瘡百孔,正緩緩的向北行駛。

這艘戰艦就是大海灣海戰中逃脫的瑪利亞號,他的指揮官正是荷蘭人赫本,瑪利亞號在大海灣海戰中雖然最終是成功脫逃,但是船身損毀嚴重,船體的一側水線以上被擊穿了幾個大孔,這直接就導致瑪利亞號不能夠滿帆行駛,不然很有可能會因爲發生船體一側大量進水而傾覆,所以雖然荷蘭人想要逃到北邊的日本去,但是由於動力不足的原因被海風漸漸的吹響了中國沿海,這才被清軍的水軍艦隊發現。

施琅得知這艘大船是荷蘭人的戰船的時候本想將它直接擊沉,後來仔細一想,發現聯合荷蘭人一起進攻明軍在福建一帶的水軍也未嘗不可,這纔將瑪利亞號上的七十多名荷蘭水兵救了下來,這個時候瑪利亞號已經漏水了,不用多久它就會沉沒海底,荷蘭人爲了保命自然是有船就上,哪管這船上的人是敵是友,他們運氣不錯,這一次遇到的是清軍。

明軍在金門的水軍力量最爲雄厚,只不過這個時候實際上掌握軍隊的卻是鄭成功的兒子鄭經,鄭經這個時候只有十八歲,由於母親董氏的溺愛,鄭經從小錦衣玉食,缺乏軍隊裡面的歷練,鄭成功將金門交給他的時候自己也是十分不放心,於是在鄭經的身邊安排了陳永華這個智囊,又留下了陳豹黃庭等幾員水陸軍大將,但是最終的指揮權還是在這個未經戰事的張家長子手中。

鄭經這時身邊還有一名大明文臣,這人就是唐顯悅,官拜尚書,其實在軍隊實力爲主的鄭家體系裡面實際上是被架空了,這讓唐顯悅十分不滿,但是隨着明軍戰局的一天天不利起來,唐顯悅自己發揮才幹的空間就更加小了,不過好在鄭成功還是比較注重明朝的這些文臣,聽說唐顯悅的孫女兒待嫁閨中,於是有意兩家聯姻,唐顯悅這時正在失意中,得知這一消息自然十分欣然,於是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鄭經。

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99章 項玉成親第61章 激戰荷蘭人(二)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281章 趙開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17章 風雲詭譎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16章 大戰將至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80章 劉吳聯合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8章 梟雄相會第209章 全殲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150章 炸懵了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77章 海商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9章 糧食危機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8章 爆破城牆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7章 風雲詭譎第177章 海商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209章 全殲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150章 炸懵了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49章 成功突圍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56章 軍械所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54章 金門敗軍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22章 接應敗兵第65章 糧食危機第64章 抵達基隆第56章 軍械所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80章 劉吳聯合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49章 成功突圍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362章 印度來客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01章 樑軍的佈局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225章 偷襲第177章 海商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38章 爆破城牆第81章 挑撥離間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28章 偷襲開始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