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戰局不順

時間到了九月份,山海關這邊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了,中華軍在這裡的軍隊數量由之前的兩萬人已經增加到了八萬人,誰都看得出來,這是在準備一場凌厲的攻勢。

而清軍也不甘示弱,在寧遠城以北駐守了十五萬大軍,並且依託之前明軍修建的大量堡壘進行聯防布控,層層抵抗,依託托住中華軍的攻勢,將時間拖入到冬天去。

山海關內,中華軍的兩員大將趙登明和張聰這個時候正在商議着如何用兵。

趙登明提出了一個很激進的打法,那就是等到第二批的中華軍趕來時,由主將張聰在正面率領八萬大軍強攻清軍的防線,給清軍制造巨大的壓力,也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自己則率領着兩萬人的部隊,走海路,從朝鮮登陸,直切清廷的後院,然後迅速的向盛京方向進兵,出其不意的拿下清朝的都城,這樣的話,前線的清軍將會不戰自潰,這一戰雙方都能夠減少很多的傷亡了。

趙登明的方法不是不行,只是這個計劃比較冒險,這個時候清廷在朝鮮的兵力部署中華軍這邊並不清楚,因此而且盛京此時可是還有三萬軍隊駐守的,即便是中華軍的海路部隊很順利的突進到了盛京的腳下,也不一定能夠快速的拿下盛京,要是等到了前線的清軍返回來救援的話,這支孤軍深入的中華軍很有可能會陷入到對方的層層包圍之中。

張聰不太同意趙登明的作戰計劃,他作戰經驗豐富,加上職位也更高,所以看問題更加全面和深遠,張聰明白這一場作戰對於中華帝國的重要性,因此這個險他不願意冒,在正面戰場穩步推進也能夠取勝的情況下,不需要行這樣的冒險舉措。

趙登明跟他辯論了很久,見到自己很難說服他,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另外的一個方案,這個方案還是從海上進兵,不過軍隊的人數提高到了三萬人,大軍從遼東半島的丹東地區登陸。然後直接向西,突襲駐守在錦州附近的清軍,配合正面戰場上的中華軍主力,將清軍包圍在狹小的一帶區域裡面,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從而最終擊敗他們,拿下這場戰役的勝利。

趙登明的這個方案倒是還能夠接受,張聰也不再反對了,這一個方案相對於之前的方案的好處就在於趙登明的這三萬人不受到清軍的兩面圍攻。

因爲從錦州到北京的這一代,各處山脈匯聚,將這裡擠壓成了一條狹長的線路,因此明朝的時候纔會在這裡佈下重兵,企圖守住北邊的門戶,而清廷這個時候的想法也是一樣的,在中華軍沒有解決蒙古諸部之前。他們不太可能繞過太行山脈從蒙古借道,一來他們沒有騎兵,這個路程會相當的耗時,等他們到了,清廷早就得到消息了,因此也就沒有了出其不備的效果,而來,他們借道蒙古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受到蒙古諸部的襲擊,即便是蒙古各部不敢進攻中華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卻能對他們的後勤輜重部隊構成極大的威脅,這樣一來中華軍很有可能就會沒有後勤輜重,如果硬要有的話,勢必需要派出大量的軍隊投入到對這些運輸隊的保護之中。這樣一來,前線可以用於作戰的部隊的人數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九月十五號,中華軍八萬大軍開始向北猛攻,中華軍從山海關出來之後,首先就要拿下清軍在廣寧前衛部下的第一道防線,這也是當初明軍建立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明朝末期,關外各衛幾乎全部淪喪,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山海關,已經失去了堅守的價值了。

清軍的防禦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修築了大量的堅堡和要塞,而且在這些地方也都佈下了重兵防守,儘管中華軍擁有十分強大的火力,但是總體的進攻卻很難打開局面,雙方一連苦戰十餘天,最終,中華軍終於拿下了着一座堅城。

清軍這邊在丟掉了廣寧前衛之後,立刻將軍隊部署到廣寧中衛,而之前從廣寧前衛退下來的軍隊則回撤到了廣寧後衛,清軍很明顯想要打車輪戰。

雙方在廣寧中衛打的仗幾乎跟廣寧前衛是一模一樣的,清軍的抵抗依舊十分頑強,中華軍這邊的銳氣已經被磨得差不多了,而這個時候趙登明的三萬人也抵達了丹東南邊的東溝一帶,不過清軍卻早有防範,在中華軍的船隊快到的時候,岸上的烽火遂就已經將告警的信號傳遞了出去,而駐紮在定遼右衛的清軍早已在岸上準備就緒,中華軍一旦登陸,就會陷入苦戰之中,偷襲戰勢必就會變成攻堅戰,而起這個時候建寧衛、金州衛的清軍也在朝着這邊趕了過來,因此趙登明最終沒有選擇登陸,中華軍的海上偷襲宣告失敗。

再來看正面戰場,清軍依託着明軍遺留下來的堅固堡壘,施行的層層抵抗戰術十分成功,儘管他們付出的傷亡代價比中華軍高很多,但是卻成功的將中華軍的推進速度給拖住了,整整一個半月的時間,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中華軍僅僅只拿下了清軍的三個衛,這個時候也只是打到了寧遠衛。

這個時候遼東已經開始下起雪來了,形勢對於中華軍而言已經十分不利了,而在瞭解到前線作戰不利之後,項玉也沒有糾結,而是下令撤軍,在他看來,一旦冬天到來,中華軍的作戰力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而清軍正好可以趁着這個時候發動反攻,所以與其待在關外冒險,還不如果斷一點,放棄掉關外的這些堡壘,撤回到關內來比較好。

不過即便是中華軍撤軍了,但是這得到的三座堡壘卻全都被中華軍摧毀了,清軍如果想要再利用他們的話,就不得不跟明朝末期的做法一樣,拿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進行修繕,這對於清廷的財政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38章 爆破城牆第231章 包圍圈第96章 項玉回府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90章 發現行蹤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58 章 中了埋伏?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7章 成功北上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136章 圍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81章 挑撥離間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61章 激戰荷蘭人(二)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192章 議和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56章 軍械所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333章 焦灼第55章 金門海戰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230章 陷阱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72章 海上大火第17章 風雲詭譎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28章 問計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225章 偷襲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123章 陸上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