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丈量土地

時間進入五月中旬,因爲戰事原因背井離鄉的百姓還是陸陸續續的返回到家鄉,儘管還有很多人在繼續觀望,但是光是回來的這些人就已經給中華軍增添了不少的壓力了。

中華軍這個時候已經將自己佔領的地方視爲中華帝國的國土了,因此在這些地方施行自己的政策和法令了,比如說土地的丈量、清點和登記,包括後來的田地的分配問題,人口的登記,戶籍的建立等,這些都要一件件的來做。

中華軍這個時候軍隊人數是夠了,但是行政人員卻遠遠不夠,於是便在當地招募一些讀書人來替中華軍做事,這樣的事情如果再推遲幾年,或者拿到北方的省份去的話,相信絕對會有不一樣的遭遇,南方這個時候安定的的時間還不長,人人都對清軍懷有很強的戒備甚至是仇恨,因此,相對於中華軍而言,他們顯然是更加歡迎後者,畢竟這是和他們身體裡面流着的是一樣的鮮血,都是炎黃子孫。

因爲清軍及很多官員都被攆跑了,所以各地都留下了很多無主的田地,中華軍對於地主這一階層是是保護態度的,也就是對他們的田產和其他資產都是承認並且給予保護的,但是因爲中華帝國的稅制,爲了以後的徵稅和服徭役,必須對他們的田地的數量已經僱請的長短工做一番登記,這樣的話就必須重新丈量田地。

土地清查是一項很容易出岔子的事情,因爲這裡面涉及到利益的問題,項玉知道,很多地主都涉及土地瞞報漏報,爲的就是減少稅收徵糧,但是這對於國家來說顯然是不利的,所以就必須將這些被隱藏起來的土地“找”出來。

而這一行動很容易引起地主們的激烈反抗,因爲這動了他們的利益。

不過中華軍這個時候在進行清查的時候,都是直接出動軍隊進行操作,面對着荷槍實彈的正規士兵。那些本來還存着心思想要爲難和阻撓清查人員的地主們不由得焉了。

硬的不行來軟的,自古糖衣炮彈比爭搶實彈管用,於是這些地主們便想出了想要賄賂中華軍的高官,賄賂不成的話甚至還想賄賂這些清查的人員。

可是這一招也沒有效果。中華軍這個時候的軍政結合的方式其實是一種互相制約的方式,儘管這樣會有很多的弊端,比如軍隊的權力過大,造成軍隊政權,不過在國家的開始階段。這樣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它具有強大的控制力和執行力,對於國家的建設來說是有利的。

項玉這個時候帶着一批親兵在各地轉悠,他想看一看各地的具體進展情況,也可順便監督下各地打執法人員執行的情況怎樣,有沒有貪污受賄。

從一路上的視察情況來看,這樣的情況還沒有出現,這也跟目前返回來的人員數量太少有關,很多地主這個時候都舉家逃亡,根本就沒有人。就算是有人的地主家,門下的佃戶和長短工的數量也少的可憐,大多數都跑了,所以他們根本就難以組織起來足夠的實力來干預或者阻撓中華軍的行動。

這個時候畢竟是地多人少,不想後世擁有那麼多的人口,而田地卻還是那麼多,因此每個人能夠分到的土地其實是很多的。

經過清查,發現泉州境內一共有水田一百一十萬畝,山地二十五萬畝,漳州的水田有一百二十七十萬畝。山地四十五萬畝,其中無主之地,也就是清軍遺棄的土地兩地的面積都差不多,達到了三十萬畝。基本上都是水田。

這個數字可是下了項玉一大跳,要知道這加起來可是超過兩百三十萬畝,按照每畝四百斤的產量來算的話,其年產量至少在九億斤。

其實項玉不知道,在萬曆三十年的時候,根據朝廷的統計。當時一共有1162萬公頃的土地,我們知道,一公頃是10000平方米,一畝田地的面積是666平方米,所以根據明朝當時的統計,其耕地的數量達到了一億七千四百萬畝,所以在泉州和漳州這兩個州府清點出兩百三十萬畝的田地,其實並不算多,因爲福建這裡的山比較多,如果這個數字放在江蘇等地的話,有經驗的官員就會知道這個數字裡面參有很大的水分。

泉州和漳州這兩地,原本的居民在五十萬人以上,而九億斤的糧食看起來雖多,但是卻也僅僅只夠110萬人一年的口糧,而考慮到明朝末期的沉重賦稅,其實這些糧食大部分都被徵收上去,作爲軍糧或者被各地的貪官中飽私囊了。

在這些土地裡面,清點出來原先地主們瞞報的土地達到六十萬畝,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了,扣除掉無主的六十萬畝水田,這一數字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還多,這讓項玉大爲惱怒,於是對這些瞞報土地的地主們實施懲罰,每瞞報一畝土地,就要沒收半畝的土地,這一下子可把各地的地主們給嚇壞了,衆人紛紛更改上報的數量,害怕被查出來遭受了損失,而且中華帝國的稅負雖然是十稅一,相對於前朝的二十五稅一來說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項玉早已經表過態了,中華帝國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也沒有各種名目繁多的捐稅,十稅一固定死了,每年就是交這麼多,收多少就交多少。

地主們一算,這樣雖然上交的稅多了,但是土地也公開了,自己就不用整日的擔驚受怕,害怕自己有一天因爲偷稅露稅被抓進大牢了。

五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各地的居民也基本上全都返回來了,中華軍這個時候手裡面有六十多萬畝的土地,於是便提出了軍屯田低價租給原先地主家或者官家的佃戶們種植,和其他土地不一樣,這些屬於軍田,糧食是用來充作軍糧的,所以政府並不對租種這些土地的農戶徵收賦稅,但是每年的收成要上交八成,剩餘的就全都歸他們自己了,無論是自己留作充當食用還是拿出去販賣,軍隊都不過問。

而這些軍田都是原先官老爺們圈佔的田地,不僅位置計價,土壤肥沃,而且附近的水利設施也全都是最完備的,其年產量遠比一般的400斤高,一年甚至可以種植早晚兩季,畝產量能夠達到500-600斤,而且這些軍田一般都是十畝起租,這樣的話他們一年最少能夠獲得800-1000斤的糧食,而且租戶還不用交稅,全家都免徭役,這項好差事上哪兒去找。

於是申請租種軍田的人很多,六十萬畝田地很快就申請一空,大部分都租給了那些無地之人,一般平均每人租種二十到三十畝,只要勤勞一些,單純靠種地也能獲得不小的收入。(。)

第418章 滅清第269章 呂宋軍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209章 全殲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32章 出兵臺灣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25章 偷襲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47章 各自突圍第230章 陷阱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68章 意外來兵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89章 風波平息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17章 風雲詭譎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174章 海盜島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94章 安置俘虜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5章 棄守安溪第17章 風雲詭譎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82章 戰爭威脅第65章 糧食危機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32章 出兵臺灣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61章 激戰荷蘭人(二)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5章 棄守安溪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272章 暗線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168章 女海盜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283章 出兵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414章 破城第120章 價格戰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