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給亡妻掃墓
春分後的第一個星期六,鄧世榮家開始鏟山。
一大清早,鄧世榮就帶着兒女們忙碌起來。
有些地方鏟山雞鴨魚肉都要有,而且同一份祭品可以祭拜諸多祖先,但鄧世榮他們這裡鏟山只需要有一塊豬肉就行,當然這是指一個墳一塊豬肉,祭拜多少個墳就要準備多少塊豬肉。
除了豬肉以外,還有茶酒以及必不可少的飯糰。
此時,鄧允珍在煮豬肉,張秀萍和鄧允珠在捏飯糰,在博白縣有的地方捏的飯糰需要用糯米,但那耶村倒沒有這個要求,只需要用平時吃的米飯捏成一個個如孩子拳頭大的飯糰就行。
鄧世榮也沒有閒着,他在用禾稻編一條長長的“禾杆蛇”,這條禾杆蛇在修鏟第一個墳的時候就要點燃,一直不滅,要一直燒到回家爲止,這樣做是爲了帶風水運氣回家。
鄧允泰等兄弟則點齊工具,還有金銀香紙和鞭炮之類的。
一切準備妥當後,一家人便挑擔的挑擔,拿禾杆蛇的拿禾杆蛇,拿工具的拿工具,出發去鏟山。
張秀萍現在有了身孕,去鏟山的話要走這麼遠的路,還要爬幾座山,自然不合適路着去,便留在家裡。
這個年代,鏟山都是按照輩分從高到低來鏟的,到了後世因爲嫌這樣鏟太辛苦,所以都是按照路線來鏟,兩個墳山離得近的就先鏟,不管輩分高低了。
甚至,爲了省事,往往還會兵分兩路甚至兵分三路,按照提前規劃好的路線去鏟,爭取把效率提到最高。
因爲鄧世榮輩分高,所以他們家的家山,其實並沒有幾個,就他爺爺輩與父輩而已,曾爺爺那一輩已經是大衆山了。
“九叔!”
“九公!”
這個時間點,整個雙旺境域的人都在鏟山,所以路上經常遇見其他鏟山隊伍,一般都是互相打個招呼,大家都忙着鏟山,倒也沒有停下來閒聊的意思。
走了半個多小時,鄧世榮帶着兒女們來到了今天修鏟的第一個墳,這也是他爺爺的墳。
在修鏟的時候,鄧世榮看向二兒子道:“允衡,你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就要參加高考了,你曾爺爺是一名教書先生,是個文化人,你今天好好拜拜他老人家,讓他保佑伱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
鄧世榮是1936年生人,對於他們這一代的農村人來說,原本就比較信某些東西,再加上他還重生了,那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鄧允衡自然不信這些,但既然父親開口了,他也不會反對,而是笑着說道:“行,那我去給曾爺爺鏟一頂帽子。”
說着,鄧允衡便走到旁邊的草地上,用鐵鏟鏟了一頂像模像樣的帽子,用鏟稍微修整了一下,便把這頂帽子弄到了土墳的墳頂上,並豎着壓了一張黃紙。
做完這些之後,鄧允衡便雙手合什,一邊行禮一邊祈禱道:“曾爺爺,你要是在天有靈,就保佑我今年高考的時候能夠超常發揮,考上最好的大學,那明年我一定帶上足夠的錢和好酒好菜來祭拜你老人家。”
鄧世榮在旁邊笑眯眯的看着,等二兒子行完禮後,他又看向那幾個小的,說道:“你們也都過來拜一拜,讓曾爺爺也保佑你們幾個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於是,幾個小的也都聽話的過來行禮。
鄧允泰與鄧允珍,也都過來行禮。 而鄧世榮,也在心裡喃喃說道:“爺爺,我回來了,接下來我一定會當好這個大家長,讓我們這一脈儘快開枝散葉,人財兩旺,不辜負各位先輩的期望。”
……
祭拜完先輩,下午鄧世榮便帶着兒女以及兒媳婦來到家對面的那個山頭,祭拜他的亡妻。
對於鄧世榮來說,他的亡妻已經走了將近五十年了,但對於他的兒女來說,母親才走了幾年,除了年紀還小的鄧允華以及鄧允恆以外,其餘的兒女都還清楚的記得母親的音容笑貌。
這次不用鄧世榮提醒,一個個就跪下來跟母親說話。
鄧允泰扶着老婆跪下,說道:“媽,跪在我旁邊的這位叫張秀萍,她是爸幫我找的老婆,她人長得漂亮又勤快,而且性格溫柔善良,你在天有靈一定要好好保佑她,還有她肚子裡面的孩子。”
張秀萍嫁到鄧家也有幾個月了,經歷過男女之事以後,自然不像姑娘時那麼害羞,聽到老公的介紹,她也跟着說道:“媽,我是你的大兒媳,能嫁給允泰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做好媳婦的本分,努力替鄧家開枝散葉。”
鄧世榮看着眼前的土墳,喃喃在心裡說道:“老婆子,原本我都已經要去見你了,但不知道哪位先祖又把我給丟回了1980年,看來咱們想要相見,至少還有四十幾年的時間,說不定會更長。
這麼多年過去,我都快忘記你長的什麼樣了,也不知道你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嗎?”
對於亡妻,鄧世榮還是有感情的,他們雖然是父母包辦的婚姻,但他老婆一直以出嫁從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嫁給他十幾年從沒反駁過他一句話。
事事爲他着想,處處以他爲尊。
這樣的女人,又有哪個男人會不喜歡?
燒完金銀,放完鞭炮,該說的話也都說完了,鄧世榮看天色也不早了,便對兒女兒媳說道:“好了,時間不早了,把東西收一收,準備回去了!”
聽到這話,兒女兒媳們都來到墳前再次跪拜行禮:
“媽,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明年再來看你。”
“媽,給你燒了這麼多錢,你在下面該花就花,不用省。”
“媽,你還缺什麼東西就託夢給我……”
“……”
行完禮,然後一家人就收拾好東西,朝家裡走去。
……
一家人在吃完晚飯後,鄧世榮看到兒女和兒媳都自覺的拿起書本學習,他在欣慰的同時不由得想起後世那些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一般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請家教。
他雖然不懂教育,但也明白有人教導跟自學,那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反正他又不差這點錢,那乾脆就給兒女和兒媳請個家教吧!
搞了幾個書名,發現還不如原來的,還是改回來吧,不折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