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姑爺回門
對於博白客家人來說,大年初二真的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不僅是走親戚的日子,也是頭年結婚的新姑爺回門的日子。
就算不是頭年結婚,一般來說嫁出去的女兒,都會選擇大年初二這天帶着丈夫回孃家走親戚。
在吃過早餐後,鄧世榮便拿出兩隻谷蘿綁在家裡那兩輛單車的後座。
在綁谷蘿之前,先綁了兩根方形木棍,這樣再綁谷蘿就比較穩固,不管怎麼搖都不可能掉下來。
綁穩之後,其中一個谷蘿底下放扣肉,然後用油紙蓋住,上面再墊上一層報紙,再把一包包糖果餅乾、乾果蜜餞以及瓜子糕點等年貨放進去,整個谷蘿基本就裝滿了。
另外一個谷蘿,底下放的是大籺與灰水籺,上面放的則是發籺,這迭起來也半滿了。
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蒜。
蒜與算同音,在博白客家人的眼裡,過年走親戚的時候帶上一把蒜,就代表着合算,這是很好的一個彩頭。
正因爲這個蒜是過年走親戚少不了的東西,所以在後世有一年蒜的價格曾飆升到二三十塊錢一斤,賣得比肉都貴。
除此之外,在那輛舊單車的橫槓上,還綁着一個大布包,裡面是鄧允泰與張秀萍的洗換衣服以及毛巾牙刷之類的,他們這次回門至少也要住上兩三天才會回來,肯定得把這些都帶上。
把東西綁好後,鄧世榮便說道:“行了,時間也不早了,你們趕緊出發吧!”
張秀萍扶着單車,點頭說道:“好的,那我們就出發了!”
鄧世榮叮囑道:“阿萍妹,你騎車要小心一點,如果看到坡太高可能騎不上去,你就下車讓允泰給伱把車推上去,不要逞強知道嗎?允泰,你看着點你媳婦,慢點不要緊,安全第一。”
張秀萍嗯了一聲道:“知道了爸爸。”
鄧允泰也點頭表示知道。
隨即,夫妻倆又跟其他弟弟妹妹打過招呼,便騎着單車朝坡心村方向趕去。
……
鄧允強家,夫妻倆也給大兒子鄧昌福和大兒媳官永英準備了滿滿一擔禮品,裡面有幾塊豬肉,有糖果餅乾,還有灰水籺、大籺、發籺以及飯心籺,還有必不可少的香蒜。
把禮品都準備好後,夫妻倆叮囑了一番,鄧昌福便挑着擔子,跟老婆一起走向她的孃家。
同一時間,鄧昌旺也挑着一擔跟鄧昌福家類似的禮品,和老婆戴方蘭一起向她的孃家走去。
去年一年,整個那耶村就鄧允泰、鄧昌福以及鄧昌旺他們三個結婚,作爲新姑爺回門,那禮品自然帶得非常多。
而其他不是去年嫁到那耶村的小媳婦們,也都帶着丈夫回孃家走親戚,他們帶的禮品基本也是豬肉、各種籺和蒜,但數量上要少很多。
那耶村的小媳婦都帶丈夫回孃家走親戚,而從那耶村嫁出去的阿姑大姐們,自然也會帶着她們的丈夫回孃家走親戚。
總之,這一天,整個博白縣境域基本家家戶戶都在走親戚,不是親戚來就是去親戚家。
在這個年代,有親戚來,主人家首先要煮一鍋茶,再煎上幾盤灰水籺、大籺、發籺之類的給親戚一邊吃一邊喝茶,然後主人家纔開始殺雞做飯。
咱們中國人其實是最好面子的,有親戚朋友來做客,不管自家是什麼情況,都要竭盡全力的把親戚朋友招待好。 哪怕是除夕都不捨得殺雞吃的家庭,到了大年初二這一天親戚來了,也要殺只雞來招待親戚。
因此,在博白縣又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雞怕大年初二,鴨怕七月十四。
鄧世榮家今天也是來親戚了,三姐一家包括已經出嫁了的外甥女卜大芳也帶着她丈夫一起來,還有兩位妻弟也都帶着一家人過來,他們除了帶了各種籺過來,還帶了幾隻雞鴨過來。
至於豬肉,就不帶了。
畢竟,他們幾家過年的豬肉,就是鄧世榮給的,要是又留着帶回來,那真的沒必要。
所以,他們都抓了雞鴨過來。
“Q公(客家話,就是舅舅的意思),新年好!”三姐的兒女們一到來,就紛紛向鄧世榮打招呼問好。
“大姑昌(客家人管父親的姐夫喊姑昌,前面再加上排行,管父親的妹夫喊作姑爺,前面同樣加上排行),新年好!”這是兩位妻弟的兒女們向鄧世榮打招呼問好。
鄧世榮的兒女也紛紛向長輩們打招呼問好。
江德虎跟卜大芳結婚有三年多了,倒是見過幾次老婆這個Q公,但還是第一次跟老婆來Q公家,看到被老婆在他面前說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青磚大瓦房,即便已經有心理準備的他還是感到震撼。
在如今清一色的泥磚屋面前,這連成一排的嶄新青磚大瓦房真的太出衆了。
這麼漂亮的房子,也不知道他們家要過多少年才能住得上。
……
前往坡心村的路上。
張秀萍與鄧允泰一前一後的騎着單車。
看到老婆的車速有點快,跟在後面的鄧允泰立刻提醒道:“萍妹,你騎慢點!”
張秀萍嘴角含笑的回頭瞥了他一眼:“這速度哪裡快了?之前你騎車搭我的時候,騎得可比現在快多了。”
鄧允泰嘿嘿笑道:“那不是爲了讓你抱着我嘛,要不然我纔不騎這麼快呢!”
“哼,就知道你不安好心。”
“我哪有不安好心啊,當時你抱着我不也抱得挺舒服的嘛!”
“呸,你這人好不要臉!”
夫妻倆一邊騎車一邊鬥嘴,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坡心村。
看到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張秀萍不由得精神一振,騎着嶄新的鳳凰牌單車,和騎着永久牌單車的丈夫一起神采飛揚的從村口穿過,見到熟人的時候她還不忘打招呼,並問一聲新年好。
今天村裡嫁出去的阿姑大姐們都帶着孩子和丈夫一起回孃家走親戚,張秀萍跟丈夫一人騎着一輛單車回到她的孃家,一路上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畢竟,這年代走親戚,十有八九都是走路,騎單車的人原本就極其稀少,更別說是騎兩輛單車,而且還是鳳凰牌與永久牌這種最高檔次的單車,簡直是拉風到了極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