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南危機

就在大宛國國王耶曼與丞相薩福萬,商討向相州境內增派軍隊的事情之時,大宛國情報組織暗影的首領利亞德,火急火燎的走進了大殿,“王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利亞德,你們暗影得到了什麼好消息?”國王耶曼不禁急聲問道。

“王國陛下,魯國軍隊剛剛在晉國的浙州境內,擊潰了晉國東南廂軍的上百萬軍隊,晉國東南廂軍在浙州和福州的中部山區,所設置的防線已經形同虛設,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晉國東南廂軍應該沒有辦法能擋住魯國軍隊的入侵了!”

暗影首領利亞德的話,讓國王耶曼不禁眼前一亮,“破虜軍怎麼也是晉國的軍隊,劉基還是晉國的北方大都督,如今晉國東南廂軍這一敗,晉國的朝廷必然會調破虜軍南下,去抵抗魯國的軍隊,不然魯國軍隊一定會席捲晉國的東南七州,甚至連晉國的都城也會面臨魯國軍隊攻擊的危險!”

“國王陛下所言極是,魯國這次可謂是幫了我們大宛國一個大忙,想必劉基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東南七州落入魯國之手的,這樣一來,我們大宛國的壓力可就小多了!”暗影首領利亞德興奮的說道。

國王耶曼隨即扭頭對丞相薩福萬朗聲說道:“第二批組建的二十個新編步兵軍團,先不用着急派往克德米拉行省了,另外第三批組建的二十個新編步兵軍團,儘快把人員招募齊全,這次魯國軍隊確實幫了我們大宛國一個大忙,在克德米拉行省與破虜軍主力決戰的事情,可以往後推一推了,魯國軍隊等於是爲我們大宛國的擴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大晉432年十月十六日的傍晚,在大晉浙州寧波城的東南大都督府一間書房內,謀士唐焱焦急的對東南大都督張明奇說道:“主公,我們快走吧!魯國軍隊已經距離寧波城沒有多遠了,目前寧波城只有禁衛軍團的一個衛,一旦魯國軍隊兵臨城下,我們到時候想走都不一定能走了!”

張明奇此時一臉黯然的說道:“就算離開了寧波城又能如何?魯國軍隊突破了恆嵋山之後,我們東南廂軍在浙州和福州的第二道防線,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而我們東南廂軍的七個軍團,又在之前幾個月的激戰當中,損失異常慘重,接下來讓本大都督拿什麼去抵擋魯國的大軍!”

恆嵋山就在寧波城以南,是東南廂軍第二道防線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東南廂軍在恆嵋山的幾個峽口險峰,佈置了大量的軍隊,然而在魯國軍隊幾個月的猛攻之下,就在十月十五日的上午,恆嵋山的一處峽口終於被魯國軍隊攻克,而恆嵋山其他地方的東南廂軍,也隨即遭到了魯國軍隊的兩面夾攻。

本來幾個月的血戰,已經讓東南廂軍各支部隊的士氣非常低落,當恆嵋山其他地方的東南廂軍,遭到了魯國軍隊的兩面夾攻之後,這些東南廂軍一下子就崩潰了,大批的東南廂軍主動放下了武器,到了十月十六日的上午,東南廂軍在恆嵋山的整個防線,全部落入了魯國軍隊之手,僅僅向魯國軍隊投降的東南廂軍,就高達八十萬之多。

謀士唐焱猶豫了一下說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如今我們東南廂軍依然還擁有數百萬的軍隊,何況東南七州不止是我們東南廂軍的地盤,朝廷和破虜軍,應該不會對東南七州不管不顧的!”

張明奇嘆氣說道:“現在也只能是指望破虜軍能南下了,我們東南廂軍雖然還有幾百萬大軍,但是很多士兵都是新兵,在這幾個月的激戰當中,我們東南廂軍的損失實在太大了!不過破虜軍如今還在與大宛國處於戰爭當中,劉基會在這個時候出兵來救援東南七州嗎?”

從大晉432年三月十六日,魯國軍隊對浙州和福州的東南廂軍展開了進攻算起,到十月十六日正好是七個月的時間,東南廂軍在這七個月之中,損失了超過五百萬人,多虧東南七州的晉國百姓,對東南廂軍抵抗魯國軍隊的入侵還算非常支持的,讓東南廂軍在此期間徵召了大量青壯,對損失的各個衛進行了補充,不然東南廂軍早就被魯國軍隊拼光了。

謀士唐焱接着對張明奇說道:“主公,破虜軍雖然與大宛國的戰事還沒有結束,但是破虜軍已經在北庭都護府擊敗了上千萬的草原各族聯軍,甚至還吞併了被稱爲草原第二強族的鮮卑族,另外破虜軍在滑州也擊敗了青彝族入侵的軍隊,按照破虜軍目前的情況,完全有能力派兵南下來救援東南七州,何況破虜軍在西南還佔據着桂州、鬱州以及雷州的一城六郡,西南的破虜軍想要救援東南七州,幾乎可以說是旦夕將至。”

張明奇苦笑了一聲說道:“請神容易送神難,破虜軍進入東南之後,再想要把破虜軍攆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主公,這個時候我們考慮不了那麼多了,如果破虜軍不進入東南,擋住魯國軍隊入侵的腳步,我們東南廂軍很可能連一處容身之地都沒有了!”

“唐先生,那你認爲我們接下來應該撤往哪裡?”

“主公,浙州和福州是一定保不住的,而瓊州和廉州的境內,幾乎是無險可守,所以屬下建議我們撤往宿州,而且我們東南廂軍前身就是宿州廂軍,宿州境內的百姓,也更加心向我們。”

“那好!立即讓浙州、福州、瓊州和廉州的各個衛,趕快向宿州進行轉移,只要我們東南廂軍能守住宿州,我們東南廂軍就一定會有翻身的機會!”

“主公,最好把我們東南廂軍在蘇州和杭州的部隊,也調入宿州境內,目前我們東南廂軍在蘇州和杭州,一共只有不足三個衛的部隊,憑藉這幾十萬人,根本是守不住蘇、杭兩州的,而且我們東南廂軍一下子讓出了瓊州、廉州、蘇州和杭州,魯國軍隊的統帥如果不傻,應該先把上述的四州收入囊中,這就給了我們東南廂軍更多的時間。”

“蘇州和杭州……算了,就按唐先生的意思辦吧!我們東南廂軍接下來的任務,不是擋住魯國軍隊的入侵,而是應該以保存實力爲主!”

“主公英明,有一句話說的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我們東南廂軍的實力尚存,以後一定有機會把丟掉的地盤再奪回來的!”

在蒼龍城內兵部太尉竇巖的府邸一間議事廳之中,竇巖沉聲對其他朝廷重臣說道:“剛剛得到了一個壞消息,東南廂軍在浙州恆嵋山的防線已經被魯國軍隊突破,東南廂軍佈置在恆嵋山防線的一百多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這樣一來,東南廂軍在浙州和福州的第二道防線,等於是已經被魯國軍隊攻破了,憑藉東南廂軍目前的情況,很難再能抵擋入侵的魯國軍隊,現在東南七州可謂是危機重重。”

吏部太尉楊仲嘆氣說道:“其實東南廂軍的表現已經算是很好了,足足在浙州和福州的境內,擋住了魯國軍隊七個月,只不過魯國這次實在太拼了,就算傷亡了數百萬人,也沒有任何退兵的意思,現朝廷只有徵調破虜軍南下,才能在東南七州擋住魯國的軍隊,不然魯國軍隊可能將直接兵臨蒼龍城!”

刑部太尉趙伯然點頭說道:“如今也只有破虜軍能解了東南七州的危機,聽說東南廂軍已經在七個月的大戰當中,損失了五、六百萬軍隊,現在東南廂軍的很多部隊,新兵佔了大部分,加上東南廂軍又失去了地利之勢,東南廂軍應該是指望不上了。”

這時工部太尉孫明韜皺眉說道:“破虜軍與大宛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劉基會派兵南下嗎?”

兵部太尉竇巖沉聲說道:“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必須讓劉基出兵東南七州,一旦東南七州落入魯國之手,那麼魯國絕對不會止步於東南七州,那麼我們大晉可就徹底完了!”

吏部太尉楊仲苦笑着說道:“劉基此人異常貪婪,這次想讓劉基出兵南下,他必定會獅子大開口的。”

兵部太尉竇巖搖頭說道:“就算劉基獅子大開口,朝廷這次也得認,先渡過了魯國這道難關再說其他的吧!”

驃騎將軍蕭素隨後建議道:“爲了防備魯國軍隊真的兵臨蒼龍城,我們各家最好把更多的家丁,都調集到蒼龍城這裡,一旦魯國軍隊進攻蒼龍城,僅僅憑藉禁軍的十六個衛,是擋不住魯國數百萬大軍的!”

其他朝廷重臣,對於驃騎將軍蕭素的這個提議倒是沒有什麼異議,畢竟蒼龍城對十三世家的意義重大,正因爲十三世家掌控着蒼龍城,才能代表着大晉朝廷。

等朝廷其他十二位重臣離開了兵部太尉竇巖的府邸之後,兵部太尉竇巖派人把車騎將軍竇秉找了過來。

“大伯,您找侄兒來有什麼事情?”車騎將軍竇秉問道,竇秉還不知道東南廂軍慘敗恆嵋山的消息。

兵部太尉竇巖把魯國軍隊突破了東南廂軍在浙州恆嵋山防線的事情,跟車騎將軍竇秉說了之後,車騎將軍竇秉臉色頓時變的凝重起來,“大伯,東南廂軍這一敗,很可能將會無力再阻擋魯國軍隊,朝廷必須儘快調遣破虜軍南下,不然整個東南七州都將落入魯國人的手裡,魯國的數百萬大軍,也將會兵臨蒼龍城!”

兵部太尉竇巖點頭說道:“衆位大臣也都是這個意思,準備讓破虜軍出兵救援東南七州,另外各家還將再調集一批家丁,以增強蒼龍城的兵力。”

“大伯,你是讓侄兒去各地調集我們竇家的家丁嗎?”車騎將軍竇秉問道。

兵部太尉竇巖搖頭說道:“老夫找你來,是準備讓你和竇寵一起去見一見劉基!”

車騎將軍竇秉有些不解的問道:“大伯,我們去見劉基幹什麼?”

兵部太尉竇巖嘆了一口氣,“這次劉基率領破虜軍,在北庭都護府擊敗了上千萬的草原各族聯軍,甚至連鮮卑族及其各附屬族都被劉基一口吃掉了,破虜軍雖然與大宛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不過大宛國已經在西域都護府損失了超過五百萬軍隊,想必大宛國拿破虜軍也是無可奈何,如今劉基之勢已成,而朝廷卻越來越虛弱,我們竇家應該爲以後找一條退路了!”

“大伯,你的意思莫非是……我們竇家支持劉基入主蒼龍城?”車騎將軍竇秉一臉震驚的問道。

兵部太尉竇巖微微點了一下頭說道:“原來東南廂軍還能稍微牽制一下破虜軍,現在東南廂軍自身難保,破虜軍在整個大晉已經是一家獨大,如果劉基想要做皇帝,僅僅憑藉朝廷以及我們十三世家目前的實力,根本已經阻止不了,既然無法阻止,我們竇家莫不如順勢而爲。”

車騎將軍竇秉猶豫了一下說道:“大伯,那現在的皇帝怎麼辦?”

兵部太尉竇巖冷笑了一聲說道:“如今皇室手中的實力極其有限,如果我們十三世家願意,現在就可以結束劉氏對大晉數百年的統治。”

“大伯,劉基會接受我們竇家嗎?”

“不管怎麼樣,大晉到底還是世家的大晉,劉基想要做大晉的皇帝,也許不用顧及我們各個世家,但是劉基想要治理整個大晉,那就離不開各個世家的支持,我們竇家這個時候主動向劉基靠攏,劉基是不會拒絕的。”

“大伯,我們十三世家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支持劉基之事,不與其他家通氣嗎?”

“其實我們竇家現在與劉基聯繫,都有些晚了,據老夫所知,有一家已經與劉基搭上了關係。”

“大伯,是哪家?”

“吏部太尉楊仲所在的楊家!”

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五百零八章 向北庭都護府增兵第三十七章 整軍 下第五百九十章 破虜軍出兵南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女送來的驚喜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的老頭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四百三十章 淮安城外的慘敗第四百零六章 竇府晚宴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麻煩好像挺大的第四百零八章 泄露消息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秦剛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傳來的捷報第五百零一章 妥協與割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晉朝廷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事只能一個忍字第三十八章 威虎寨的土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先一步而來的強敵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婚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力龐大的草原聯軍第五百六十章 明朝白桿兵第二百零八章 面見太守張楚韜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三百五十九章 財帛動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戰先增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家團聚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境艱難的東南廂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百零八章 泄露消息的人第五百零二章 西域上空沒有消散的陰雲第六百六十七章 恐怖的軍費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一路啞火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猛將如雲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五千萬軍隊第二十七章 抵達祁縣第一百四十八章 要報仇的烏恆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名女刺客第六百零九章 兵臨鮮卑王庭第五百五十三章 送上門的好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火又燃第四百二十章 羣情激奮的才子們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束第三百零九章 演技派第四百二十五章 又吃了兩顆大補丸第三百六十章 鬥將的好人選第四百四十四章 襄城公主的魅力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增添一位傀儡保鏢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運氣的劉基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晚的刺殺隊伍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臨孟津關第五百一十二章 夜襲成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會來事兒的將領第三百七十章 一場洪水的奇蹟第六百零九章 兵臨鮮卑王庭第五百七十七章 底蘊深厚的大宛國媳婦的奶奶病故第三百章 拖延時間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三十九章 土匪暫退第三百九十九章 妖孽級的心智第四十四章 第二道關卡 下第二章 金手指出現第三百六十九章 怒火充滿胸膛的大都督第十六章 開始突圍第二百九十三章 無聲的殺戮第四百七十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一十一章 速成的翁婿第四百六十五章 幕後真兇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廉頗第四百四十二章 宮中遇刺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境艱難的東南廂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六大軍團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活捉了三位聖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美女殺手們要來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鬥將逞威 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事只能一個忍字第六百四十五章 服軟的銀鷹騎士團團長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二百一十二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猛斬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定去京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墨溪大戰之投靠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訣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南的局勢第四百零六章 竇府晚宴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五十五章 華雄戰匪首第五百五十六章 退兵和洗劫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六百五十八章 想要劉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