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招安條件達成

五十次系統的抽獎機會使用掉之後,劉基緊接着就把五次召喚頂級武將成功率爲百分之一百的機會也使用了,得到了五名水滸傳中的頂級武將,分別是王寅、方傑、武松、魯智深和鄧元覺。

王寅,武力值96、智力值74、統帥值79,方臘麾下大將,文武雙全,官拜南國尚書,慣使一條鋼槍,歙州大戰時,設計殺掉梁山的聖水將軍單廷圭、神火將軍魏定國,歙州城破之時,王寅殺出重圍,連殺李雲、石勇,後被孫立、黃信、鄒淵、鄒潤、林沖聯手殺死。

方傑,武力值97、智力值63、統帥值71,方臘的侄子,兵器是一柄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被方臘稱作南國第一名將,曾在杜微飛刀的幫助下,陣斬梁山猛將霹靂火秦明,後連鬥關勝、花榮,李應、朱仝也上陣夾攻,撥馬回陣時,又受到臥底柴進和燕青的攻擊,下馬逃命時被柴進一槍刺中,繼而燕青趕上一刀殺死。

武松,武力值91、智力值58、統帥值64,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曾徒手斃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刀砍飛天蜈蚣,還曾三次馬下對馬上一招斬將,獨臂擒方臘。

魯智深,武力值91、智力值65、統帥值74,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出家當了和尚,後與楊志、武松佔領二龍山擔任大頭領,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第十三位,星號爲天孤星,梁山上司職步軍總大將,馬上對陣呼延灼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馬下與鄧元覺打成平手。

鄧元覺,武力值90、智力值54、統帥值67,方臘麾下頭領,江南方臘國國師,武功精湛,曾與魯智深大戰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在睦州被花榮一箭射中面門,落馬後被梁山軍殺死。

原本劉基麾下從系統之中召喚出來的頂級武將,已經達到了三十八人,分別是楊再興、典韋、樊噲、華雄、文丑、顏良、太史慈、甘寧、許褚、伍雲召、灌嬰、英布、龍且、高寵、史萬歲、張繡、廉頗、王賁、章邯、定彥平、韓擒虎、魚俱羅、單雄信、來護兒、秦用、伍天錫、魏文通、徐晃、龐德、卞祥、杜壆、新文禮、尚師徒、史文恭、欒廷玉、王進、夏候敦、夏候淵。

再加上馬超、張郃、周泰、魏延、文鴦、姜維、張任、曹彰、王寅、方傑、武松、魯智深和鄧元覺,這十三位新召喚出來的頂級武將,使得劉基麾下從系統當中召喚而來的頂級武將,數量達到了五十一人,而在達到四十八位頂級武將之時,系統等級就提升到了四級。

原本系統曾經告訴過劉基,系統的等級每升一級,吸收靈魂值的距離就會提升一百倍,系統三級的時候,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的距離是兩萬米,也就是二十公里。

劉基以爲系統的等級升到四級,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的距離會變爲兩千公里,這樣的話,劉基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靈魂值,畢竟以劉基爲圓心,兩千公里爲半徑的範圍內,每一天因病去世的人,都得數以千計。

可是系統的等級升到四級以後,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的距離才增加了一倍,變成了四十公里,劉基立即詢問系統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結果系統告訴劉基,系統上次更新之後,系統某些缺失的資料被修復了,經過系統的計算,如果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的距離會變爲兩千公里,那麼系統將會滿負荷運轉,其抽獎功能、掃描功能、系統商城的功能以及召喚武將的功能,將會全部關閉。

當然了,如果劉基非得強制性要求把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的距離,增加到兩千公里,系統也會照辦的。

劉基一聽,立即把嘴閉上了,如果連召喚武將的功能都關閉了,那麼劉基還吸收靈魂值有什麼用!

好歹吸收屍體上面靈魂值也增加了一倍的距離,劉基也就不再抱怨了,另外這次系統等級提升到了四級,還獎勵了劉基兩點武力值和兩點統帥值,以及三顆還魂續命丸,也讓劉基心裡稍微平衡了一些。

劉基的三維值變成了武力值83、智力值89、統帥值69,劉基手中儲備的還魂續命丸,數量也翻了一倍,增加到了六顆,像這種能救命的聖藥,當然是多多益善爲好。

劉基把大宅子裡面所有的絕色美女吃掉之後,大晉朝廷和紅巾軍之間關於招安的談判,依然沒有達成一致,於是劉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只好繼續待在淮安城這裡,享受着溫柔鄉。

大晉428年二月六日一大早,在大晉蒼龍城皇宮太源殿內,兵部太尉竇巖恭聲對周太后和大晉皇帝劉恆說道:“太后、皇上,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關於紅巾軍招安之事已經有了眉目。”

周太后不由的嘆了一口氣,“竇太尉,招安的條件有哪些?”

兵部太尉竇巖接着說道:“經過臣與吏部楊太尉的據理力爭,僞王張明奇的稱號將會去掉,朝廷任命張明奇爲宿州州牧,宿州境內各級文武官員都由張明奇任命,宿州的賦稅也歸張明奇支配,紅巾軍改編爲宿州廂軍,朝廷給予宿州廂軍二十五個衛的編制,不過這二十五個宿州廂軍衛的糧草和軍餉,將由宿州的賦稅來供給。”

兵部太尉竇巖的話音一落,太源殿內的一些大臣不禁小聲議論起來,如果按照這個條件實施,那麼等於朝廷把宿州完完全全的交給了張明奇,張明奇將會成爲宿州王。

皇帝劉恆急聲對兵部太尉竇巖說道:“竇太尉,這個招安條件是不是太優厚了?如此一來,宿州就等於脫離了朝廷的管轄,名正言順的成了張明奇的地盤!”

這時吏部太尉楊仲嘆氣說道:“皇上,如今張明奇的紅巾軍,畢竟還佔着東南七州的大部分地區,臣與竇太尉能談成這樣的條件,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張明奇最初的條件,可是要求朝廷承認他僞王的稱號,並且把瓊州、宿州和廉州冊封爲他的封地,三州的賦稅也歸他所有,朝廷還須給紅巾軍三十個衛的編制。”

周太后皺眉問道:“竇太尉、楊太尉,任命張明奇爲宿州州牧,以及紅巾軍改編爲二十五個宿州廂軍衛,這都沒有問題,可是宿州的賦稅,也不能一點兒都不交給朝廷吧?宿州終歸是大晉的宿州!”

兵部太尉竇巖嘆氣說道:“啓稟太后,作爲紅巾軍談判代表的廣寒宮開陽仙子,在宿州賦稅這一點上非常堅持,最多每年只能象徵性的上交給朝廷一些賦稅。”

吏部太尉楊仲接着說道:“太后,紅巾軍畢竟還擁有超過兩百萬的軍隊,現在以一州之地來換東南其他六州的安定,臣認爲是值得的。”

隨後禮部太尉王之煥、刑部太尉趙伯然、工部太尉孫明韜、戶部太尉鄭楷、兵部尚書韓仁吉、吏部尚書吳子豫、戶部尚書張順然、刑部尚書陳斯凱和驃騎將軍蕭素紛紛出列,請周太后以大局爲重,同意對紅巾軍的招安條件。

皇帝劉恆張了張嘴,想要反對這個招安條件,不過想到以前母后對招安之事的分析,劉恆最終沒有再說什麼,一直沉着臉看着大殿內的衆臣。

周太后沉默了很長時間,纔開口說道:“既然各位愛卿都同意這個招安條件,那就以這個條件對張明奇以及紅巾軍進行招安吧!”

在宿州簡陽城的州牧府一間書房內,張明奇面無表情的對着紅巾軍第一猛將劉豐寶以及四名謀士說道:“廣寒宮開陽仙子代表我們紅巾軍與大晉朝廷關於招安的談判已經有了結果,本王的越王稱號將去掉,大晉朝廷任命本王爲宿州的州牧,宿州境內各級文武官員都由本王任命,宿州的賦稅也歸本王,而紅巾軍將改編爲二十五個宿州廂軍衛,不過朝廷不會負責這二十五個宿州廂軍衛的糧草和軍餉,需要宿州自己解決,大家說一說,這個招安條件如何?”

劉豐寶皺眉說道:“越王殿下,經過最近這些日子的擴編,我們紅巾軍的兵力已經恢復到了二百七十萬,僅僅二十五個宿州廂軍衛的編制,是不是少了一些?”

張明奇還沒有說話,謀士唐焱就說道:“劉將軍,既然宿州歸了我們,那麼我們想養多少兵,將會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編制根本不重要,如果我們能養的起,就算每個宿州廂軍衛的兵力都是十幾萬,也沒有問題。”

頓了一下謀士唐焱對張明奇說道:“越王殿下,雖然這個招安條件,距離我們給出的招安條件相差甚遠,不過屬下還是建議越王殿下接受這個條件。”

張明奇苦笑了一聲說道:“本王覺着僅僅一個宿州,實在有些小,而且單憑一個宿州,也養不起二百七十萬的軍隊!”

另外一名謀士錢藝軻說道:“越王殿下,如果沒有淮安城那裡的上百萬破虜軍,我們當然不會答應僅僅要一個宿州,可是現在的局勢,最好不要再起戰端,把上百萬破虜軍送回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纔是最重要的。”

謀士唐焱又說道:“越王殿下,自從高舉反旗之後,我們紅巾軍擴編的速度太快,這使得很多部隊的戰鬥力驟然下降,破虜軍之所以能在秦淮城那裡,擊敗了我們紅巾軍一百多萬軍隊,破虜軍所擁有的強悍戰鬥力是一方面,而我們紅巾軍自己的部隊,戰鬥力下降太大也是一方面,所以屬下建議,紅巾軍目前的二百七十萬軍隊,必須進行整編,把老弱都剔除掉,兵在精而不在多!”

“唉——那就先這樣吧!以後你們不要再管我叫越王殿下了!”

很快紅巾軍接受了朝廷招安的消息,就傳到了淮安城,驃騎將軍李弘立即把各路平叛軍的統帥們,召集來到了城內的州牧府,劉基也離開了溫柔鄉,來到州牧府議事。

在州牧府一間廳房內,驃騎將軍李弘感嘆的對衆人說道:“不管怎麼樣,這次東南的叛亂算是結束了,各位在東南立下的功勞,本將軍已經奏明瞭朝廷,各位回到蒼龍城之後,就能得到朝廷的獎賞。”

此時廳房內除了驃騎將軍李弘之外,還有車騎將軍竇秉、杭州州牧李亢、徵虜將軍劉基以及其他二十路平叛軍的領兵統帥,就連皖州葛山郡太守趙策今天也來了。

劉基隨後問道:“既然紅巾軍已經接受了招安,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能返回蒼龍城?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都不安穩,淮安城這裡的破虜軍,最好能儘快返回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驃騎將軍李弘猶豫了一下說道:“劉將軍,朝廷發來了旨意,讓我們禁軍各部繼續留在東南幾州,負責接收紅巾軍讓出的地盤,以及重建各地的廂軍,至於其他三十五路平叛軍,現在就可以返回蒼龍城,接受朝廷的獎賞,不過我希望劉將軍的破虜軍,能多在淮安城這裡停留一些時日,防備紅巾軍變卦。”

劉基皺了皺眉頭說道:“李將軍,不是我劉基不給你面子,實在是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確實不安穩,再說我還要回到蒼龍城迎娶襄城公主,這又得耽誤不少時間。”

車騎將軍竇秉這時說道:“劉將軍,沒有你的破虜軍坐鎮,我們心裡不踏實啊!你看這樣好不好,你帶着破虜軍再在淮安城停留二十天,有二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把大部分紅巾軍讓出的地盤接受過來。”

劉基搖頭說道:“不行,二十天時間太長了,破虜軍最多再在淮安城停留五天!”

驃騎將軍李弘聽到劉基鬆口了,立即討價還價道:“五天時間只夠我們接受蘇州境內的郡縣,劉將軍,要不十五天怎麼樣?”

劉基沉吟了許久才說道:“李將軍、竇將軍,那我劉基就給你們這個面子,破虜軍就再在淮安城停留十五天。”

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峙與抵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場上的保命神器第六百七十五章 又一個隱藏任務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外出現的破虜軍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青彝族增兵第四十九章 六騎出擊第六十三章 武將大豐收第二百七十三章 墨溪大戰之強弩第三十一章 手氣太差的陳琦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一百九十三章 保命的籌碼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食言的劉基第六百六十七章 恐怖的軍費第五百九十章 破虜軍出兵南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佈謠言第三百六十八章 安西都護府的大小姐第六百七十章 南蠻的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秦剛來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十三世家的誠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六百四十五章 服軟的銀鷹騎士團團長第二百六十四章 亮個相的墨溪城騎兵第三百零六章 蒙汗藥第一百九十章 久攻不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的偷襲計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又來送福利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增添一位傀儡保鏢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一百六十六章 瘋狂大召喚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時光飛逝第一百二十五章 準備去搶劫第三百七十章 一場洪水的奇蹟第六百二十四章 準備策反第六百四十九章 隋唐第一好漢第二百九十章 聖火衛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墨溪大戰之亂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臨時軍團第五百五十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八章 異常豐厚的戰果第四百一十八章 秦淮城外的大潰敗第四百四十二章 宮中遇刺第二百零一章 成了香餑餑第五十二章 暫緩攻寨第四百二十八章 廣寒宮的提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進入十萬大山第五百九十章 破虜軍出兵南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喇嘛教吃癟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慘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輝煌的戰果第二百七十九章 墨溪大戰之召喚第一百零七章 遭遇樓煩騎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五百零九章 張網已待第一百七十五章 十三世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講忠義的師兄弟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四百七十一章 派往京城的軍隊第二百一十二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七十一章 派往京城的軍隊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火又燃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夥蒙面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食言的劉基第五百二十六章 迫不得已的增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會來事兒的將領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胡人分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盡收附屬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勝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慘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守代攻的戰術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四百七十七章 超級猛將張紹華第四百一十九章 秦淮十二金釵第十九章 僞才子劉基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五百四十章 東蠻入侵第二百七十三章 墨溪大戰之強弩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四百零三章 三十六路平叛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女送來的驚喜第五百八十章 鏖戰大宛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佈謠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突然而至的殺戮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南廂軍的擴張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編制第五十三章 勸降無果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婚第三十六章 整軍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晉屬國的猛將第一百五十六章 輝煌的戰果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惹了一個強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系統的雪中送炭第六百二十五章 臨陣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