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三十六路平叛軍

大晉一共有二十四州,分別爲黔州、邳州、秦州、襄州、梅州、皖州、達州、涪州、渝州、雍州、柳州、宜州、欽州、鬱州、桂州、橫州、雷州、宿州、瓊州、廉州、蘇州、杭州、浙州、福州。

不過大晉的都城蒼龍城,卻不在二十四個州之中任何一個州的境內,當初大晉開國皇帝劉輝力排衆議,在雍州、柳州、橫州、蘇州相交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雄偉的大城,作爲了大晉的都城,也就是蒼龍城。

並且讓雍州、柳州、橫州、蘇州,各自分割出來了一部分地盤,劃歸給了蒼龍城,使得蒼龍城以及其城郊的面積,幾乎相當於一個玳安郡的大小。

劉基帶領破虜軍的兩個騎兵旅和三個步兵旅,還有押運糧草的六萬名輔兵,需要途經黔州、皖州和雍州,才能進入大晉都城的地界。

根據黑水臺的消息,在黔州除了劉基之外,有三支兵馬遵照朝廷的檄文,趕往了大晉的都城蒼龍城,分別是黔州州牧劉崇所帶領的四萬軍隊,臨澤郡太守曹霖所帶領的三萬五千軍隊,還有隴北郡太守鮑威所帶領的二萬軍隊。

黔州境內一共有一城九郡,一城指的是州府廬陽城,八個郡包括永靖郡、玳安郡、中寧郡、臨澤郡、榆林郡、隴北郡、扶風郡、富平郡和隴南郡,其中永靖郡、玳安郡、中寧郡、臨澤郡、榆林郡以及廬陽城,都與北方草原有着土地的接壤,永靖郡、扶風郡則與西域的沙漠相連。

如今劉基在黔州控制了玳安郡和一半的永靖郡,州牧劉崇控制着廬陽城和中寧郡,臨澤郡太守曹霖除了控制着整個臨澤郡,暗地裡還控制着富平郡的兩個縣,隴北郡太守鮑威只控制了大半個隴北郡,還有兩個邊境的縣城,掌控在隴北郡兩個將門的手中。

在黔州境內,除了劉基之外,州牧劉崇、臨澤郡太守曹霖和隴北郡太守鮑威,可以說是實力最強的三個人,其餘黔州官員,在實力上照比三人可就差遠了,所以到目前爲止,黔州只有四支軍隊準備去東南幾州平叛,也只有上述這四個人,纔有實力能組織一支軍隊去東南幾州平叛。

州牧劉崇、臨澤郡太守曹霖和隴北郡太守鮑威三人所帶領的軍隊,已經先一步啓程,趕往了大晉的都城蒼龍城,所以劉基帶着二十萬破虜軍以及六萬輔兵,在黔州境內並沒有碰到友軍,甚至在皖州和雍州的境內,劉基也沒有碰到一支同去京城的友軍,好像這三州所有要去京城的軍隊,都刻意避開了劉基的破虜軍,不願意與破虜軍走在一起。

對於這種情況,賈詡對劉基分析道:“主公,如今我們破虜軍已經擁有了不次於整個大晉朝廷的實力,各地的官員們,還拿不準我們破虜軍的真實想法,萬一我們破虜軍要脫離大晉朝廷,自立門戶,那麼他們現在與我們表現的關係融洽,以後可能就會有麻煩,避開我們破虜軍的隊伍,也是爲了明哲保身。”

劉基對於什麼友軍不友軍的,心裡並不在乎,一路上沒有了同去京城的友軍,正好方便破虜軍對沿途百姓進行宣傳。

如今破虜軍控制的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都可謂地廣人稀,特別是晉人的數量太少,這次劉基帶兵去京城,正好一路對沿途的百姓宣傳破虜軍吸收移民的政策,只要去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進行開拓的晉人,每個人都會無償分得二十畝的田地,包括牙牙學語的孩子,也會照樣無償分得二十畝的田地。

甚至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還會給移民的晉人,免費發放一些糧食,幫助移民度過頭一年的日子,並且承諾絕對不會讓進入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晉人,有一個人餓死。

如果你願意多購買一些田地也可以,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土地,照比大晉其他地方,可是便宜了很多。

另外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田賦照比大晉其他各地,要少的多,每年只需要上交田地所產的兩成糧食,交給西域都護府或者北庭都護府就可以了。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除了田賦很低之外,商稅也不高,只按二十抽一來徵收。

如今大晉境內,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再加上各地災害不斷,才使得流寇四起,現在破虜軍弄出來的移民政策,對各地受災的災民,以及破產的農民來說,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每個人無償分得二十畝田地,如果是五口之家,到了西域都護府或者北庭都護府,就能分得一百畝的田地,這都趕上一個小地主家所擁有的田地了。

所以破虜軍這一路沿途的宣傳,還是非常管用的,沿途大量的晉國百姓,在破虜軍走後,收拾了全部家當,趕往了玳安郡的方向,並且隨着百姓們的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晉國百姓,知道了破虜軍的移民政策,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踏上了奔向新生活的道路。

大晉427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大晉蒼龍城皇宮太源殿內,兵部太尉竇巖朗聲對周太后、大晉皇帝劉恆以及大殿內的文武百官說道:“啓稟太后、皇上,如今在蒼龍城外已經彙集了十四位州牧和十三位太守的軍隊,這二十七路平叛的軍隊,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九十萬,其中戰兵差不多有七十萬,按照各地傳來的消息,還有三位州牧和四位太守正帶着軍隊趕來京城,再加上徵虜將軍劉基所帶領的軍隊,這次一共有三十五路人馬響應了朝廷的平叛檄文。”

大晉東南的宿州、瓊州、廉州,如今已經落入了張明奇的手中,東南的其他四個州,蘇州、杭州、浙州、福州,也陷入了戰火當中,這四個州的地方官員們,只要還忠於大晉朝廷的,已經帶領軍隊匯合了驃騎將軍李弘或者驃騎將軍何光宗的軍隊,與張明奇的紅巾軍進行作戰,所以大晉朝廷的檄文並沒有發往東南各州,只發給了其他十七州。

這十七個州的州牧,面對朝廷下發的檄文,當然得給面子,於是十七位州牧都派遣了軍隊來京城,只不過並不是每一位州牧都親自領兵,很多州牧都是派遣了麾下的大將帶兵,而響應朝廷檄文的太守們,倒是很多都親自帶兵來了京城,這個時候能帶兵南下平叛的太守,手中都掌控着一定數量的軍隊。

周太后這時問道:“徵虜將軍劉基所帶領的平叛軍隊,距離蒼龍城還有多遠了?”

兵部太尉竇巖馬上說道:“回稟太后,如今徵虜將軍劉基的隊伍,已經快要走出雍州了,大約再有兩天的時間,劉基將軍應該就能趕到京城了。”

周太后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等徵虜將軍劉基的隊伍抵達京城之後,哀家與皇上,再一起召見各路平叛軍的官員和將軍,畢竟這次東南幾州的平叛,還需要徵虜將軍劉基的軍隊充當主力,對了,這次徵虜將軍劉基帶了多少人馬?”

兵部太尉竇巖說道:“啓稟太后,這次徵虜將軍劉基一共帶了二十六萬軍隊,其中二十萬爲戰兵,六萬爲輔兵。”

聽到劉基只帶了二十六萬軍隊,還有六萬幾乎沒有戰鬥力的輔兵,大晉皇帝劉恆的眉頭不禁皺了一下,他突然開口說道:“不是說逆賊張明奇的軍隊,兵力已經超過了二百萬了嗎?如果徵虜將軍劉基這次只帶來二十六萬軍隊,那麼三十五路平叛軍加起來,兵力也趕不上逆賊張明奇的軍隊,這能行嗎?”

兵部太尉竇巖隨即說道:“太后、皇上,逆賊張明奇的軍隊雖然超過了二百萬,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應該只是戰鬥力很弱的輔兵,而這次三十五路平叛軍,僅僅戰兵的數量,就有百萬,另外在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的境內,還有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所帶領的五十萬軍隊,整體實力並不比逆賊張明奇的軍隊弱。”

頓了一下兵部太尉竇巖又說道:“啓稟太后,經過我們幾位大臣的研究,準備再從禁軍當中抽調五萬精銳,由車騎將軍竇秉帶領,與其他三十五路平叛軍一起南下平叛,不知太后以爲如何?”

周太后這時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說道:“就按竇太尉說的辦,這樣一來,我們朝廷這次可就組成了三十六路平叛軍,哀家覺着必定能剿滅那個禍國殃民的逆賊張明奇!”

車騎將軍竇秉是兵部太尉竇巖的親侄子,也是禁軍第一猛將,現在竇巖把自己的親侄子都派往了東南幾州,看來十三世家這次平叛,確實要出全力了。

大晉這十三個頂級世家的底蘊,周太后心裡非常清楚,不然朝廷的大部分權利,也不會被十三世家牢牢的掌控着,這次十三世家能出全力平叛,想必逆賊張明奇的猖狂日子,應該沒有多久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域軍團的先發制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宿州廂軍第二百九十章 聖火衛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攻下皇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吞併魯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汗藥又登場了第七十一章 條件達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五百七十四章 瓜分盛宴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茂的結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越來越少的守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六大軍團第六百二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劉猛的怪招第五百二十四章 實力強悍的喇嘛教第五百六十五章 六十萬精銳士兵第十八章 五次召喚機會第五百零八章 向北庭都護府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窩火的契丹第一勇士第二百九十四章 由暗轉明的殺戮第三章 第一位武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的偷襲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六十九章 神秘的姐妹第二百九十六章 執拗的聖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生擒的絕色美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輝煌的戰果第六百四十五章 服軟的銀鷹騎士團團長第六十三章 武將大豐收第六百二十九章 準備迎接劉基入朝第六百一十七章 衆叛親離第六百五十章 決鬥開始第四百九十三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趕赴北庭都護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未盡全功第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傳來的捷報第二百五十章 突遇狼羣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四百一十八章 秦淮城外的大潰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境艱難的東南廂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夥蒙面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將逞威第二百五十章 突遇狼羣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生擒艾麗卡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四百五十章 糧草不足的西域聯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漁網建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吞併魯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於安全了第一百二十章 周凱的武力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三百五十四章 四分五裂的衣服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毀的峽口要塞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積如山的收穫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基的小邪惡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惹了一個強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三百六十九章 怒火充滿胸膛的大都督第四百一十八章 秦淮城外的大潰敗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一路啞火了第五百六十章 明朝白桿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浩出戰第十七章 兩姐妹的決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墨溪大戰之休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墨溪大戰之再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惱火的大都督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南廂軍的擴張第二百七十八章 墨溪大戰之亂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的老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猛將如雲 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執拗的聖女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聖女的夫君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肉磨坊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世武將呂布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三連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四百六十四章 太后暴斃第二百七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步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樓煩人的強攻第五十四章 閻王嶺的援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鬥將逞威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晉朝廷第二百九十六章 執拗的聖女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虜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爭功心切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滾牀單的正當理由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一輪的整編第五百七十三章 西域風雲再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時光飛逝第六百二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