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不惜代價的擴軍

在蘭堡城城主府的議事廳內,丁霖聽了劉基的一番話,就知道自己的主公已經打定主意,要對祝其國下手了,其實丁霖也認爲劉基所說的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畢竟整個高昌國的軍隊數量,至少在三百五十萬以上,這還不算高昌國那些僕從國的軍隊,不然可能還要增加二百五十萬都不止。

這些軍隊控制在東方大都督罕爾阿普杜手中的,就有上百萬高昌軍隊和上百萬僕從國軍隊,其餘的軍隊則控制在高昌國國王以及其他三位大都督手中。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高昌國一旦得知須句國落入了劉基手中,從祝其國派到須句國的兩萬騎兵全軍覆滅,必定會是東方大都督罕爾阿普杜調集麾下軍隊,來進攻現在的須句縣。

而憑藉罕爾阿普杜手中的實力,很輕鬆就能調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軍,並且他最疼愛的兒子,此時還在劉基手中,罕爾阿普杜要是派兵討伐須句縣,所派遣的兵力絕對不會少的。

可是劉基如今在須句縣的總兵力不足五萬,要是不想辦法的話,勝算絕對是微乎其微。

丁霖沉吟了片刻對劉基說道:“主公說的有道理,如今也只有破釜沉舟了!主公,我們還俘虜了七千多原須句國的兵將,屬下建議可以把他們直接編入我們的軍隊。”

劉基摸了摸下巴說道:“不止是七千多原來須句國的那些士兵和軍官,現在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增強我們的力量,以應對高昌國那個龐然大物。”

從大晉426年十一月十二日開始,剛剛成立的須句縣就如同一臺運轉的戰爭機器,劉基下令除了把原來須句國的七千多士兵和軍官編入玳安軍之外,又徵召須句縣境內所有十八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男丁,全部補充到玳安軍之中。

另外劉基還派人返回成陰縣,把近衛營以及高順、徐榮的兩個步兵營抽調到須句縣,同時爲了趕時間,劉基命令近衛營和兩個步兵營的將士,都騎馬趕赴須句縣,不會騎馬的步卒,就把自己綁在戰馬上。

不過爲了防止再出現將軍府被襲的事情,劉基讓劉猛、太史慈、甘寧、許褚四員頂級武將,帶着一千近衛營的步卒,依然留在成陰城內,保護自己的女人們。

從祝其國來的兩萬高昌騎兵被生擒了近兩萬人,之前劉基還俘虜了一千多高昌騎兵,這些高昌國的俘虜,劉基也沒有放過,對其中的普通騎兵進行了強行收編,而百夫長以上的軍官,除了軍團長穆希米尼之外,都被劉基處死。

劉基見了要被處死的高昌國軍官一面,沒有一個人的武力值能達到頂級武將的水準,唯一沒有被處死的軍團長穆希米尼,武力值只有82點,已經是最高的了,而劉基現在只對頂級武將感興趣。

這些高昌國的軍官,死的都很慘,因爲普通高昌騎兵想要加入玳安軍,必須用刀捅一下自己原來的上官,二百多名高昌國的軍官,平均每個人都被捅了差不多兩百刀,基本上每名高昌國軍官的胸膛都被捅爛了。

當然劉基所創的效忠書,普通的高昌騎兵也必須按手印和簽名,給這些普通高昌騎兵準備的效忠書,內容上與給草原胡人準備的不一樣,上面寫的是詛咒高昌國國王以及四位大都督的一段話,還有辱罵聖火教火神烏剌的一段話。

並不是所有普通的高昌騎兵,都願意向自己的上官捅一刀,同時簽下效忠書的,而對這些頑固不化者,劉基不會客氣,全部與高昌國的軍官一起處死。

最終劉基一下子就收編了兩萬高昌騎兵,在死亡面前,絕大部分的普通高昌騎兵選擇了屈服,頑固不化者只有區區數十人,通過這件事情,劉基發現聖火教也就那麼一回事,這兩萬高昌騎兵之前全都是聖火教的教徒,可是也照樣在效忠書上籤了字。

十一月十五日,近衛營以及高順、徐榮的兩個步兵營就抵達了須句縣,此時劉基已經從須句縣三十萬民衆當中,徵召了九萬青壯男丁。

很多住在須句縣的青壯男丁,並不願意加入劉基的玳安軍,不過劉基爲了對付強大的高昌國,根本不管須句縣的青壯男丁願不願意,全都強行徵召了,幾乎是挨家按戶的抓壯丁,這才能徵召到九萬人。

劉基把八個騎兵營的四萬八千騎兵,與兩萬加入玳安軍的高昌騎兵,還有三千多原須句國的騎兵,以及一萬二千多名會騎馬的須句縣青壯男丁,互相混編了一下,之前的八個騎兵營依然是六千人,不過混編之後,又新組建了六個騎兵營,兵力也是六千。

這六個騎兵營的都尉,全是劉基從近衛營中挑選的,分別是顏良、文丑、杜寧、肖峰、賀若弼和李文忠,同時從之前的八個騎兵營之中,又抽調了六名擔任校尉的武將,分別加入了新的六個騎兵營,輔助顏良等六名新都尉。

近四千原須句國的步兵,以及七萬八千多名須句縣青壯男丁,還有八百多名魏國武卒,則被劉基整編爲了十個新的步兵營,每個步兵營的兵力都在八千人以上,與原來的步兵營兵力相當。

十個新步兵營的都尉,也都是劉基從近衛營中抽調的,分別是邱瑞、酆泰、鄧禹、吳漢、賈復、寇恂、朱祐、杜茂、景丹、耿純,後面八位都是劉基在蘭堡城召喚出來的一流武將,是東漢雲臺二十八將裡面的人物,除了武力值不弱之外,這八人的智力值和統帥值都很強。

這十個新的步兵營,並沒有派遣其他武將協助十位新的都尉,不過他們每個人手底下都有八十多名魏國武卒可以作爲骨幹,劉基希望假以時日,這十個步兵營能給他變出來八萬魏國武卒。

在劉基不惜一切代價的擴充下,短短時間,劉基在須句縣內就聚集了一個近衛營、十四個騎兵營和十二個步兵營,總兵力膨脹到了十九萬人。

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火又燃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與作弊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儲備的兵力變多了第四百章 房謀杜斷第四百二十四章 互斷糧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專業級的演技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聲鵲起第三百零六章 蒙汗藥第二百四十五章 傀儡丸第六百零七章 戰國四大名將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四百三十五章 搜刮淮安城的美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喇嘛教的超級大紅包第一百一十八章 草原戰奴第一百二十章 周凱的武力值第三百五十八章 停止前進的胡人聯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兇猛的楊再興第四百二十九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二百一十三章 觀望的上源城守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十三世家的誠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累的腿都軟了第五十章 雙雙被擒第六百零二章 全才的王猛第五百八十章 鏖戰大宛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兩份大禮包第二百零一章 成了香餑餑第三百七十二章 幫了大忙的東蕃族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虜軍的困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女送來的驚喜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二百四十三章 投懷送抱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都督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樓煩人的強攻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了懼意的西方聯軍第三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猛斬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草原十六族聯軍第六百七十九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零七章 遭遇樓煩騎兵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黑甲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家團聚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懷好意的笑容第三百四十八章 草原上的壞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陰城第一猛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組合稱號第四百六十章 不講信用的呂布第五百四十三章 給破虜軍的報酬第二百八十七章 準備去西域第三百零三章 輕鬆的夜襲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想要劉基的性命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虜軍的困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又添一批文臣武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意外的驚喜第七十九章 一衝而垮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亮個相的墨溪城騎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三百六十章 鬥將的好人選第五十五章 華雄戰匪首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進軍團颳起的旋風第五百零八章 向北庭都護府增兵第九十九章 勸說第五十四章 閻王嶺的援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執拗的聖女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準備進山招猛將第四百零一章 大軍出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都督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靠譜的救人計劃第三百一十四章 祝其國的三位美女第五百一十二章 夜襲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態度突然轉變的聖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準備迎接劉基入朝第一百四十四章 墜落的帥旗第三百九十二章 簽訂和平條約第二百零七章 蠻不講理的入城第四百章 房謀杜斷第二百六十三章 墨溪城外的契丹大軍第七十三章 不惜代價的流寇第二百五十章 突遇狼羣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女如雲的大宛國皇宮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諾第三百五十九章 財帛動人心第六百六十章 收編禁軍 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夠完美第六百六十一章 登基稱帝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總動員的墨溪城第六十九章 神秘的姐妹第五百六十五章 六十萬精銳士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魯國又蹦出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羣情激奮的才子們第四百零八章 泄露消息的人第三十六章 整軍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