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無權的天子

在蒼龍城皇宮的太源殿內,大晉朝廷六個部的太尉聽到周太后準備晉升劉基爲遊擊將軍,不禁用眼神交流了一下。

說實話,晉升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對於權傾朝野的六位太尉來說,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不過六位太尉對突然冒出來的劉基,倒是很感興趣,不禁都存有拉攏之心。

畢竟能連續擊敗烏恆族三萬騎兵以及樓煩族的九萬騎兵,還滅掉了樓煩族五大部落之一的蒼熊部落,劉基這個偏將軍領兵的能力是無需置疑的,而且根據情報,劉基麾下還弄出來十幾萬兵馬,不管哪位太尉能把劉基拉攏到自己的麾下,都將是一大助力。

所以六位太尉都不準備這次對劉基的嘉獎太過豐厚,這次嘉獎可是以朝廷的名義,並沒有他們六位太尉什麼功勞,劉基要感謝也輪不到他們六位太尉的頭上。

戶部太尉鄭楷剛纔說晉升劉基爲遊擊將軍,賞賜百兩黃金,相對劉基所取得的功勞,獎賞已經是非常非常低了。

可是吏部太尉楊仲卻認爲這些嘉獎還是多,直接把晉升遊擊將軍也給去掉了,只剩下賞賜百兩黃金,弄的連平時對六位太尉幾乎言聽計從的周太后,都不禁感覺僅僅百兩黃金的賞賜有些說不過去,又把晉升劉基爲遊擊將軍的一條給加上了。

兵部太尉竇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還是太后考慮的更周全,臣認爲就按照太后說的辦吧!”

吏部太尉楊仲、禮部太尉王之煥、刑部太尉趙伯然、工部太尉孫明韜和戶部太尉鄭楷,在兵部太尉竇巖表態之後,也紛紛表示贊同周太后的建議。

在大晉朝廷六位太尉裡面,兵部太尉竇巖可以說是領軍人物,竇巖既然表態,其他五位太尉就沒有繼續糾結於這麼一丁點兒的賞賜。

退朝之後,大晉當今皇帝劉恆跟着周太后一起返回了周太后所住的慈恩宮,劉恆一進入慈恩宮就吩咐太監和宮女先退出去,然後小心檢查了一下這個屋子,確定沒有其他人,才氣急敗壞的對周太后說道:“母后,這些人越來越過分了,那個叫劉基的偏將軍這次立下如此大功,可以說是數十年來,我大晉對草原胡人最大的勝利,結果纔得到這麼一點兒獎賞,這讓邊軍將士怎麼看待朝廷!怎麼看待朕這個天子啊!”

周太后苦笑了一下說道:“皇上,你必須得忍耐,現在整個京城的軍權幾乎全部都在六位太尉的手裡,而且這六位太尉又是先皇任命的顧命大臣,雖然你貴爲天子,但是他們這些人卻有權利,也有實力,直接廢除你這個天子,再另立其他人登基稱帝。”

“母后,朕還得忍耐他們這些奸臣多長時間?再讓他們這些亂賊臣子這麼瞎折騰下去,我們整個大晉都得讓他們弄的國將不國了!”

“唉——皇上,你再忍耐三年,等皇上十八歲親政了,再想辦法慢慢收攏軍權,只要掌握了軍權,皇上纔有掌控朝堂的一天,如果沒有兵權,皇上只能繼續忍耐。”

劉恆露出了無奈的苦笑,“母后,按照如今這樣的形勢,就算朕親政了,也別想把軍權收回來,那六位太尉是不會把京城八十萬禁軍的兵權乖乖交出來的。”

“唉——對於兵權,哀家也幫不了皇上,在你父皇繼位的時候,京城八十萬禁軍的兵權就已經落在了那些權臣之手,你父皇在位十幾年間,想盡辦法希望收回京城八十萬禁軍的兵權,可惜一直沒有成功,最後……皇上,你一定要沉住氣啊!”說着周太后不禁悲從心來,眼眶已經涌出了淚水。

劉恆趕快安慰周太后說道:“母后,您放心,朕不會魯莽行事的,那些亂臣賊子也不會抓到朕的什麼把柄。”

劉恆在安慰着周太后的同時,眼中卻冒出來一股寒氣,劉恆的父親劉辯去世的時候纔剛剛三十歲出頭,劉辯的身體一直都很健康,甚至武藝也不錯,卻突然急症而亡,死的十分蹊蹺。

更引起人懷疑的是,劉辯剛剛死了不久,診斷劉辯死亡原因的幾位御醫就消失了,劉恆一直懷疑自己父親是被人暗害的,而暗害自己父親的人,百分之百和六位太尉脫不了干係。

劉恆陪着周太后又說了一會兒話,就回到了他的寢宮養心宮。

隨後劉恆在養心宮的書房,派人把教他讀書的禮部侍郎周青堯召進了皇宮。

在大晉朝廷的六部之中,太尉是各部最高的官員,太尉下面則是尚書,而尚書之下則是侍郎,也就是說侍郎是各部裡面的三把手,太尉是一把手,尚書是二把手。

禮部侍郎周青堯來到養心宮的書房,對劉恆彎腰鞠躬說道:“臣周青堯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晉的君臣並不行跪拜之禮,而是行鞠躬之禮,不過大晉的平民百姓,遇見官員的時候,雖然沒有強行規定,但是基本上都行跪拜之禮。

“舅舅,您來了,唉——今天上朝您也看見了,六位太尉是越來越過分了,他們眼中哪裡還有大晉?哪裡還有朕這個皇帝?”

原來禮部侍郎周青堯是周太后的親弟弟,所以周青堯不但是帝師,還是天子劉恆的親舅舅。

周青堯一聽劉恆的話,頓時臉色大變,趕快扭頭查看書房內有沒有其他人。

“舅舅無需擔心,朕已經屏退了太監和宮女,這裡沒有其他人。”

“皇上,如今局勢越來越危險,小心隔牆有耳啊!我們走錯一步,那等待我們的就是萬丈深淵!”

“舅舅放心,朕已經安排好了,不會有人能偷聽我們說話的。”

“唉——皇上,六位太尉的囂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先皇在位之時,他們六個人就憑藉着手中兵權,把持着朝政,這些年來,他們過分的事情做的太多了,皇上也不是沒有領教過,臣勸皇上還是接着忍一忍吧!”

“可是舅舅,朕到底要忍到什麼時候?他們這些亂臣賊子把持着京城八十萬禁軍的兵權,就算朕親政了,難得他們就能把兵權交出來?”

周青堯嘆氣說道:“皇上,我們只能等待時機,先忍一忍,等三年之後,皇上親政了,我們再從長計議吧!”

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勝第六百零七章 戰國四大名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國的謀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組合稱號第四百三十一章 聚齊十二金釵第二百七十四章 墨溪大戰之休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網成擒第138章 強敵將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份顯赫的俘虜第七十四章 曲陽縣兵馬的潰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一百一十九章 周凱的無奈第五十三章 勸降無果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人頭的要來了第六十七章 縣令有請第三百三十章 創造出來一位絕世武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陣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準備進山招猛將第五百七十三章 西域風雲再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墨溪大戰之投靠第五百六十三章 準確的預感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埋伏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山巧遇第四百九十九章 丞相獻城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送上門來了第三十四章 程軼效忠第三百九十二章 簽訂和平條約第五百一十八章 系統獎勵的變化第四百零四章 遇到熟人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十萬奴隸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六十五章 曲陽城外招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鬥將逞威 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晉朝廷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汗藥又登場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捲土又來的聖火教第五百九十章 破虜軍出兵南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當山的高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連戰連勝的傀儡保鏢第五百八十四章 割下了好大一塊肉第六百三十四章 割地賠款第四百七十章 另立新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墨溪大戰之休戰第八十九章 昏迷過去的周蘭琪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二百五十五章 突然而至的殺戮第三百八十六章 系統出品的第一位文臣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昌國的討伐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樓煩人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獨的成陰縣第六百四十一章 歐羅巴帝國的三大軍團第十四章 統帥型武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二百四十五章 傀儡丸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準備棄城突圍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束第一百九十二章 同樣損失很慘的守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組合稱號第三百零二章 一條密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城主府的地牢第三百九十九章 妖孽級的心智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二十章 羣情激奮的才子們第五百零七章 九族會盟第四百九十四章 改變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束第二十八章 祁縣的戍邊任務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國的謀劃第三百零二章 一條密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無懼第四十五章 攻佔威虎寨第四百三十一章 聚齊十二金釵第九十七章 離開滄源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接收秦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的瘦弱少年第二百九十四章 由暗轉明的殺戮第五百零九章 張網已待第三十四章 程軼效忠第六百六十八章 羣雄割據的大周國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宛國的報酬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的瘦弱少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有底線的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有底線的人第一百四十章 聚兵於溪山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猛將如雲 上第五十四章 閻王嶺的援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線索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