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升官了

大晉426年一月二十八日,劉基的戍邊大軍已經進入了黔州明章郡的境內,明章郡往北就是玳安郡,也就是黔州最北面的一個郡,而劉基戍邊的地方,則在玳安郡最北面的成陰縣。天籟 『小 說

進入了黔州之後,越往北走,人煙就越稀少,整個黔州已經被草原的胡**害的夠嗆,在明章郡內劉基他們還遇到了一個變成了廢墟的縣城,這個叫江涿的縣城,是去年被一支樓煩族的騎兵所攻破的,全城近三萬百姓,一半變成了屍體,一半則被樓煩騎兵掠爲奴隸,帶回了草原。

如今在江涿縣城的廢墟上,還能看到皚皚白骨,彷彿隱約能見到江涿縣城被攻破之時的慘狀。

二十八日的這天晚上,劉基的戍邊大軍就在江涿縣城廢墟的附近,修建了一處臨時營地,準備在這裡休息一晚,明天一早繼續向北前進。

在劉基的布帳裡面,他看着手中的一紙大晉朝廷頒給自己的文書,不禁鬆了一口氣,沒有想到真如周蘭琪預料的那樣,自己這次被趙策向大晉朝廷告了自己一狀,因爲皖州那位孫州牧的介入,不但沒有什麼事情,反而因禍得福,成了大晉朝廷正式任命的偏將軍,這樣一來就不需要擔心父親和妹妹的安危了。

這份公文是那位皖州州牧孫友皓派人騎快馬送來的,這個偏將軍的位置,可以說是孫州牧幫劉基爭取的,那位孫州牧派人把公文給劉基送過來,也是希望能和劉基結一個善緣。

在大晉朝軍隊當中,只要是將軍級別的職務,都必須由朝廷親自任命,雖然大晉朝廷的威信,因爲近些年來的內憂外患已經直線下降,不過大晉的武人想要成爲將軍,只有得到朝廷的任命文書纔算數。

前些日子大晉朝廷讓各地的地方官組建地方部隊,各個地方官最多隻能給手下軍官任命爲校尉之職,包括各州的州牧,像偏將軍這樣最低級別的將軍稱號,也必須得由朝廷親自下旨任命。

這次孫友皓本想利用劉基的事情,直接把葛山郡太守的位置爭到自己的手裡,不過葛山趙家在朝中的關係也不弱,最終葛山郡太守之位,還是落到了趙策的頭上。

接着大晉的朝廷可能是爲了相互平衡一下皖州的關係,沒有聽信趙策對劉基的誣衊,反而認可了孫友皓的說法,對劉基擊敗了滄源城外數萬流寇進行了嘉獎,任命劉基爲偏將軍,不過劉基的戍邊任務依然沒有取消,只是名頭大了很多。

另外朝廷的公文上面還任命劉基,統管黔州玳安郡成陰縣一切的軍隊,包括大晉其他郡縣到黔州戍邊的隊伍,抵禦草原遊牧部落對成陰縣的侵擾。

當然,除了一個偏將軍的名頭之外,大晉朝廷沒有再給劉基一兵一卒,對劉基帶到成陰縣戍邊的兵力也沒有重新規定,依然要求劉基必須帶五百兵馬趕赴成陰縣。

劉基把手中的文書放到布帳內的木榻上,然後撇了撇嘴對蘇烈、樂毅等幾位武將說道:“這次倒是多虧那位皖州的孫州牧,如今我也算是大晉朝的將軍了,可惜只是一個名頭而已,大晉朝廷別說一兵一卒了,連一個銅板都沒有給我!”

蘇烈笑着說道:“主公,不管怎麼樣,升官還是應該值得慶祝的,這樣一來我們也不需要擔心被朝廷找麻煩了!”

樂毅也跟着說道:“主公升爲偏將軍之後,我們終於可以打出‘劉’字大旗了!”

按照大晉朝廷的規定,軍隊當中只有將軍級別的將領纔能有自己的旗幟,劉基原本只是校尉,根本不可能打出自己的旗幟,現在升爲了偏將軍,就可以打出帶有“劉”字的大旗了。

劉基這時嘆了一口氣說道:“大晉的朝廷也就那麼回事,就算是給我一個驃騎將軍的稱號,對我們這支戍邊隊伍也沒有什麼改變,所有的一切還得靠我們自己。”

劉基帶着戍邊大軍進入黔州之後,就現黔州的情況確實非常不妙,在進入黔州之前,劉基麾下戰兵的數量已經過了六千三百人。

進入黔州之後,劉基依然一路進行招兵,不過沿途黔州各郡縣的百姓,一聽劉基這支大軍是去黔州邊陲成陰縣戍邊的,願意加入劉基這支戍邊大軍的青壯男丁寥寥無幾。

戍邊大軍在黔州境內走了十幾天的時間,招收的戰兵勉強才達到了一百人,目前劉基麾下戰兵的數量僅僅達到了六千四百人,並沒有大幅度的增長。

劉基的戍邊大軍之所以很難招到兵,是因爲黔州邊陲很多郡縣都已經名存實亡,在草原遊牧部落各族騎兵的掃蕩下,一座座城鎮變成了廢墟,劉基這支戍邊大軍將要去的成陰縣,地處黔州的最北面,情況也許更加糟糕。

劉基現在都擔心,等他帶領着戍邊大軍抵達成陰縣之後,也許連個容身之地都沒有,成陰縣的縣城,很可能與眼前這個江涿縣的縣城一樣,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目前成陰縣的情況,劉基還是不清楚,進入黔州之後也沒有打探出來成陰縣的具體情況。

還好劉基手裡有六千四百名戰兵,並且全部披甲,其中一千三百名騎兵和七百名步卒更是身披鐵甲,其餘四千四百名步卒也都披着披甲。

再加上劉基麾下二十多位武將,劉基就算到了成陰縣,面對草原上各族騎兵,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並且爲了對付草原各族騎兵,劉基、蘇烈和樂毅三人,還研究出來了一種專克騎兵的秘密武器。

劉基現在麾下的武將數量並沒有增加,除了在現實招收的陳浩、程軼、張碩、楊宏濤和吳諒之外,依靠系統召喚出來的武將,依然還是二十位。

從滄源城離開之時,劉基的靈魂值還有614點,在皖州境內的一路上經常能遇到死人,基本上都是餓死的,可惜大部分都已經死去了過兩個時辰,不過還是有一些剛剛死去不久,讓劉基的靈魂值增加了一些,特別是路過一個剛被流寇洗劫過的村子,更是讓劉基的靈魂值一下子增加了1oo多點。

當劉基進入黔州之時,靈魂值已經過了8oo點,於是劉基讓系統連續召喚了2次二流武將,結果很悲催的全部失敗了,幸運加成也沒有起到作用。

現在劉基的靈魂值僅僅只剩下57點,連召喚一次三流武將都不夠。

對於連續2次召喚二流武將都失敗了,劉基雖然有些心疼消耗的靈魂值,不過也沒有太在意,畢竟按照自己29點的武力值,召喚二流武將的成功機率只要三十二分之一,就算連續失敗2次也屬於正常情況,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好運氣不能一直都落到自己的頭上。

第五十八章 擾敵的戰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茂的結局第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二百二十三章 準備棄城突圍第三百四十七章 臨時軍團第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傳來的捷報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二百零九章 多了一層關係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編烏恆族的戰俘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知節操爲何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執拗的聖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南的局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五百零三章 張明奇的橄欖枝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騎兵對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統西域第一百六十三章 膨脹起來的騎兵隊伍第三百四十五章 窮兵黷武第一百六十一章 撲倒王妃第三百零七章 圖謀寶石之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的老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燕雲十八騎第六百六十八章 羣雄割據的大周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大羣獵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送上門的好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將逞威第一百零八章 長木槍大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況不妙的回鶻族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擊而潰的烏恆營地第五百五十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墨溪大戰之夜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越來越少的守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蛇出洞的陷阱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晚的刺殺隊伍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三百三十八章 異常豐厚的戰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爭功心切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到底誰瘋狂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夥蒙面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國的謀劃第五百三十章 大賺了一筆第六百六十一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二十六章 迫不得已的增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鳳毛麟角的絕世武將第三百零一章 態度突然轉變的聖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外出現的破虜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越來越少的守軍第二十九章 外公的冷淡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牧的大驚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專業級的演技第十一章 鄭家商隊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來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基的粉絲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食言的劉基第三百五十六章 窩火的契丹第一勇士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吃了兩位副宮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青彝族增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墨溪大戰之退兵第二十七章 抵達祁縣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取安息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網成擒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方大都督第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第三百零五章 西面來的高昌援軍第三十三章 程軼的來歷第四百二十五章 又吃了兩顆大補丸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輪決鬥分地盤第三十四章 程軼效忠第二百四十七章 契丹人的高層會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皇宮內的密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樓煩族乞和第二百零一章 成了香餑餑第二百二十章 對劉基的佩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位新武將第四百八十九章 劉猛的怪招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的瘦弱少年第六百零二章 全才的王猛第一百四十八章 要報仇的烏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羣毆也枉然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投懷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