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教育與品牌

《務時報》館內孫家鼐正在和衆人商議。最近幾期報紙內容辦的不是很理想。大清雖然地大物博。可消息來源太少了。風土民情人文地理,手頭上可用的資源越來越少。而目前的銷量越來越大,現有的印刷設備快跟不上了,也須要再增添些。可報館好不容易不須要再向皇上要錢了,這新添設備怎麼辦?還問皇上要,可開不了口呀。這不孫家鼐將衆人招來商議。

商議半天,未得其果。門外來報:“京城李明,拜見孫師傅。”

孫家鼐一聽,驚呼:“衆人快快隨老夫前去迎接。”

《務時報》館內室。待光緒座定,諸位革職老臣才行見禮。誰能想到皇上說來就來了?

“從卿平身,朕只是順道來看看。”光緒指着容閎:“這位容閎容老,相信諸位也有不少人認識。此次回國是受朕所請,回國主持京師大學堂的。朕觀爾等似乎在商議事情,可否讓朕知道。”對於容閎,光緒知道的不多。但光緒知道在後世容閎去世後美國人對他的評價:“他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愛國,那就夠了。

孫家鼐將目前《務時報》館的問題一一道來,但他沒說現在報館沒有餘錢了。光緒一時間也沒有好的辦法。到是容閎出了個主意:“可在大清各地開辦《務時報》分館,以電報聯絡,互通有無。一來,可將《務時報》通行大清;二來,各地消息也能及時知道。”

“這倒是個辦法。孫師傅具體看着辦吧。”光緒看大家都沒轍。就定下了調子。

“這是個好辦法,可是……”孫家鼐有些尷尬,以經前前後後從皇上那拿了35多萬兩再問皇上要錢,他開不了這口呀。

“沒錢了是吧,這有什麼不好說的。”光緒只是一笑:“只要你們能辦好了差事,不要怕花錢。錢的問題,朕來想辦法。”

“這《務時報》和京師大學堂是朕教育計劃的兩條線。京師大學堂是爲已經接受過基礎教育有一定學識的人準備的,讓這些有基礎的人接受更爲系統和完善的教育。治理國家,朕不要那些八股寫的天花亂墜的。朕要通實務、知變局、謀一域的人才。要工業、農業、科技等等行業的專門人才。最重要的是朕要大學堂爲大清自己培養一些真專門教書育人的先生出來。這點也將是大學堂重要的使命。而《務時報》就是朕爲大清絕大多數不識字的普通百姓準備的。所以朕不准你們去評論家國事務。要寫一些老百姓想看的,願看的。爲這個國家做好最爲基礎的知識普及。”

“民強則國強,這句話不錯。可是這個時候的民衆,能知曉天下事的太少了。已經老去的一代能指望上的不多了。所以朕說應該是,少年強則國強。少年一代就是這個國家的未來的希望。朕也只能指望少年一代了。所以,你們想辦什麼事就着手去辦。也許在事情上朕幫不上忙。但錢的問題決不能成爲拖累。”

“如今中國正值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外要抵禦列強,內有百業待興。人才是一切的基礎。當然了,自己辦學堂要見成效,所耗時日很長。所以外派海外留學這點還須要容老再多費心思了。”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這決不是一句空話。諸位放心,朕就是把紫禁城給賣了,也決不短少一分一釐的教育經費。”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容閎喃喃的念着。雖然說皇上要把紫禁城給賣了,他們自然不會當真。一生致力於教育強國的容閎第一次感到來自朝廷的決心。朝廷終於重視西學了。

光緒看見容閎喃喃自語有些失神,便問道:“容老這是怎麼了?對了,容老爲何先到上海而不是去天津?”

孫家鼐連忙在一邊提醒,容閎這才聽到皇上在問話:“草民在想皇上說的話一時失神還望皇上恕罪。臣在回國前聯繫了一些國內的朋友,希望他們也能到大學堂任教。草民來上海是見嚴復嚴幾道。”

“怎麼不早說,方良讓人去請。要快。”嚴復又漏了一個,歷史不熟呀。

結果左右一請,連帶着原來革職的一批官員就是好幾十口人討論起對於今後教育方針。雖然皇上在場,但氣氛也還熱烈。而皇上提出來的一些想法也讓在場的諸位可謂耳目一新。結果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最後光緒做了總結:“事該怎麼辦你們再商量吧,容老最後拿出個章程來也就是了。不過容老還是儘快趕往京城吧,京師大學堂的招生工作已經開始了。還等容老主持大局呀。”

午膳時,光緒准許大家同桌而食,又說了些勉勵的說,最後找到孫家鼐:“孫師傅,朕有事相商呀。”

上海別的地方不好說,但租界內確實是商業一片繁華。街上人潮洶涌,叫賣的吆喝聲,聲聲入耳。大生製衣廠除了加工皇上指定的軍服外,也自行設計了一些衣物在市面上銷售。在上海也開設了一間店面,雖然天津的生意還不錯。可惜上海開店一月以來,生意只能用慘淡經營來形容。這天店裡迎來了三位客人。客人是三位,可帶着五六個保鏢。

“三位客官請邊請。這可都是最新的樣式。”店家看爲首的年青人衣着不凡,定是大戶之家。連忙上前,這可是開店一月中來的最有潛力的客人了。

“容老此次回國,只記得帶書,卻不曾帶些洗換的衣物。總不能讓您只穿及家眷只有這一身衣服吧。容老只管挑中意的就好,這些個錢,少爺我還是出的起的。

“這幾件衣服到有些西方的特色。不同於大清的式樣。”應該是容閎在美國住的太久了,他一眼只看中了那些仿新軍軍服的幾件樣衣。

“這位爺好眼力。你不知道,咱大生製衣廠可是給皇上的新軍做新式軍服的。而這些個都是仿照皇上新軍軍服所制。”店家興奮的說道,這句話可給他帶來了些生意。店家拿上一件:“這位爺,裡面試試如何?”

“是嘛,給少爺也來一件試試。”光緒不僅自己穿,還讓衆侍衛也一同穿上。

等大家都穿上也,這感覺也就上來了。本來都是有精神氣的人,一下子都穿上,一眼看去到也像回事了。光緒還在店內擺弄着衣服,可侍衛們都出去在門外候着,這一下子引的路人駐目觀望。大生製衣店門前一片人羣。

當光緒問道這套衣服可有名字時,店家不解,這衣服是大生制的,不就叫大生嗎?光緒一拍額頭,忙來忙去倒把這品牌這事給忘了。

“不不不,這衣服的名字如同人名一樣。人一但有了名氣,到哪一說這名字,人家都知道他。衣服也是一樣,要做好了,到哪一提這衣服的名字也要人家都知道,所以要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光緒轉頭問到:“二位都是文學大家,不如你們給起個名字如何。”

“還是請少爺定奪。”這是孫家鼐說的,來這前皇上可都說明白了。這事到是沒提過,孫家鼐還沒反應過來。

“少爺的想法到是於西方的一些想法相同,西方列強也注重這名字的效應。只是這衣服的名字一時間到不好取。”這是容閎說的,必竟是在美國住了多年的人。

“給衣服起名字,要簡短、好記,還要有氣勢。一時間還真想不出什麼來。不如叫“邦威”,這衣服本是皇上新軍軍服式樣,取中華之邦威武之意。看此衣樣式也與大清傳統樣式差之較多,咱也給句廣告詞就叫“邦威,不走尋常路。”諸位看如何。”

孫家鼐、容閎還沒說話,到是店家先說上了:“這位少爺好文采呀,‘邦威,不走尋常路。’這衣服確實於大清式樣不同,到像是像洋人的西服。要想穿着出去,可不得不怕人說,自然走不得尋常路。”

“你這是誇還是罵呀。”光緒臉色一黑,這次時間太緊,盜版的有問題呀:“我就穿着出門,誰愛說說去。柳眉,你也換一身看看。”

大主顧呀,店家忙說:“有的,有的,姑娘稍後。”店家今天早晨還納悶呢,昨天一下子從天津發過來滿滿三大包衣服,還愁放不下呢。今天就來了個大主顧。

一旁的周勤上前來,對着衆人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時一位身着黃馬褂的侍衛模樣的人從人羣中擠出來,跪下就喊:“報——,啓稟皇上,江南製造局已準備停當。李中堂讓奴才過來請示皇上,皇上何時前往。”

“轟”的一聲,人羣全亂了套了。這是租界,可不是大清的地方。皇上來了?真的假的?跪還是不跪呀?都是問題。

“怎麼回事?”光緒走出店門。

“啓稟皇上,李中堂讓奴才來問。皇上何時可以起駕江南製造局。”

“朕此行爲微服,你不知道呀。”光緒大怒:“來人,拖下去……”

光緒還沒說完,孫家鼐連忙大呼:“且慢。”

孫家鼐上前奏道:“皇上何必與一奴才置氣。想必是李大人着急了才讓人來問問。一個小奴才哪裡知道皇上意思。讓他回去覆命,以示皇上之心胸。”

光緒點點頭:“好吧,回覆李中堂。朕稍後前往。”

侍衛走了,圍觀的人羣正不知所措,前觀後望。人羣中走出一人:“我是《務時報》的記者,請問您真是我大清光緒皇帝嗎?”

“如假包換,不信可以請李鴻章前來指認。再說朕用的着冒充自己嗎?”光緒一臉不屑。

“草民叩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記者跪下便呼。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跪下了。光緒擡擡手說:“無須多禮,都起來吧。朕只是微服出行。不想驚動大家。都各忙各的吧。”

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58章 煩心事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76章 針鋒相對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418章 亂戰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375章 分歧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34章 偷襲第201章 遠東的**第113章 焦點第30章 定遠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177章 寒流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53章 雲南白藥第24章 紛爭四起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21章 不拋棄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55章 準備就緒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429章 表演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40章 回京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429章 表演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21章 信念第64章 漢陽鐵廠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80章 紛亂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77章 國家尊嚴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22章 都是難題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300章 零四章 挑釁?調戲!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3章 各懷心思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5章 容閎回國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93章 馬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