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

“嗚-嗚――”

大清艦隊正航行在中沙羣島附近,突然旗艦發出一短一長的汽笛聲,剛吃完午飯正在休息的水兵們聽到鳴笛後紛紛離開休憩之地,快速向各自的崗位跑去。

一短一長的汽笛是艦隊進入備戰狀態的命令。應該來說,這時的大清艦隊是不會有敵人的。但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傳承自英國並在中國加強了的海軍軍規――海面航行中的艦隊,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在高度戰爭狀態,以應付任何可能發生的局面。所以,不論航行在何地、無論出港還是返航,艦隊上的每一個人都保持在精神高度集中當中。海面航行的情況也是千變萬化,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特別是艦隊被潛艇攻擊,並且兩艘戰列艦都被“擊沉”的情況下,艦隊的快速反應能力也變的更加重要。

精神集中卻不代表着緊張也不會放鬆,緊張會崩斷一個人的神經,放鬆會讓人在碰到突發情況時手足無措。只有精神集中,這樣艦隊中的每一個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有效的反應。因此航行中時不時的拉響備戰號角,就成了艦隊在航行中從未間斷過的訓練。按吳德仁的話說,就是要把艦隊上的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行爲訓練成身體的本能,只要警報響起,就算腦子裡裝的是屎身體也會自動反應。爲此,吳德仁最多的時候曾在一頓飯的時間裡拉響過五次警報。水兵們當然不樂意,一頓飯吃了兩個時辰,最後還要清掃慌亂中撒滿軍艦還被踩的到處都是飯菜。直到艦隊進港,第一個下艦的水兵都登上岸後,司令又拉響了一次警報……

事實證明,這些做法雖然有些過分。但從軍事角度上來說卻保證了艦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對任何突發情況都能做出有效的反應,而且也能訓練出水兵們對自己本職工作的深刻理解。比如。水兵們爲了保證自己能在訓練結束後不至於拿着被踩扁的飯盒欲哭無淚,經過無數的的教訓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已經寫進了艦隊行軍條例:每條走道的中間畫一條黃線用於放置飯盒。並且按右側通行規則進行。爲了不讓司令每次訓練後笑話水兵們,憤怒的士官與水兵們跟據自己在戰事和訓練中的經驗教訓,總結了艦支上各戰位最佳支持地點並重新調整與規劃了休息艙室與臨時休息地點,並用黃線做出了明確的標識。結果讓吳德仁很是尷尬,他被水手們笑話了。

天天看水兵們操練的李關山很激動,精兵強將的首要條件就是令行禁止。整個艦上除了不太靠譜的吳司令外,每一個水兵們臉上從來都是堅毅。他們一絲不苟的撫執行着合理或是不合理的命令,他們從沒有一句抱怨。

“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這句話出自《管子?立政》,形容法令嚴正,紀律嚴明,執行認真。當李關山與水兵閒聊時告訴他們這句話時,這些堅毅的水兵們卻臉紅了。因爲水兵們認爲這是很高深的學問,他們只是一個當兵的丘八,這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了。

“原本我們都不識字的。可要想留在艦隊就必需要讀書。沒辦法,皇上親自定下的規矩。半年一考,要是考覈不過關是要被海軍開除的。老先生。您是大學問家,您說我們能開炮打沉敵人不就行了,幹麼要去做學問。我們也就出海纔不用上學,這一回去估計要學三個月,其實我一點都不想回去。做學問太――難了――”這是水兵們對李關山描述這次返航後的悽慘生活。說話間,那是滿臉的痛苦神色。

“老先生您是不知道呀,當年咱們橫行日本海岸時那叫一個囂張呀。二話不說先給小日本來一頓火炮,您是沒看着,那山都被咱們給轟塌了。”這是水兵們告訴他李關山他們當年的所作所爲。這時水兵們高興的手舞足蹈。

“其實俄國佬的炮打的也蠻準的。一顆炮彈打下來甲板就砸了這麼大一個洞。我有一個兄弟剛好在炮彈爆炸的地方,戰後我就只找到了一副腸子。還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可是俄國佬的炮彈沒咱們歷害,咱們一艦沒沉。不僅打沉了他們四艘大艦,還把他們全給俘虜了。”這是在描述對馬海戰時水兵們告訴他李關山的。那悲傷過後全是漫漫的驕傲。

“你們不僅打敗敵人,你們從未一敗。你們想出來的辦法不僅在大清全海軍開始推廣,就連英國人都來學習過。能讓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低頭向你請教,你們有驕傲的資格!”這是李關山告訴水兵拉的話。

整個艦上全都是些十幾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們卻是一臉堅毅,他們的訓練很苦,因爲艦隊吳司令總會時不時的拉響備戰警報。而這些小夥子們從來都沒有怨言,這一切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就是這些人他們不僅打敗過日本人,還全殲了俄國毛子的遠東艦隊。艦隊吳司令也不過才三十出頭呀。回想一下自己,三十歲那年的自己還被父親說是心性未定。而這些小夥子們卻撐起了大清海防,是他們守在大清的最前沿。每次他們說起對日對俄海戰爭時,他們是滿臉的驕傲。他們甚至還會在每次訓練結束後鄙視一下艦橋。

他們是驕傲的,他們也是桀驁不馴的,他們是一支虎狼之師。李關山這樣告訴自己,也更讓堅定面聖的決心。李關山想親眼看看,是什麼樣的明君才帶領出這樣的虎狼之師。

在水手們看來,他們的司令吳德仁總想再笑話他們一次,但始終找不到機會。當然,來了新手除外。所以,當警報再次想起,水兵們只是本能的反應跑回戰位,該幹什麼幹什麼,一幅本來就是如此的表情。大家都知道南洋的仗打完了。是可以回去分戰利品的時候了。大家都等着艦橋下達解散的命令。

一短一長的汽笛水兵們都聽到了,就是留在艙房內休息的李關山三人也聽到了。不過他們已經不再好奇,跟着艦隊出行多天。他已經明白了這些簡單信號的意義。除了抱怨一句都影響午睡外,更多的是對朝廷艦隊的肯定和對面聖的期待。因爲大家都明白。能訓練一支如此強兵的皇上,定不會是一個昏庸之君。

可是事情總有例外,這次沒有聽到解散的命令,而是聽到了新的汽笛聲。

“嗚-嗚-嗚――”

二短一長,是準備戰鬥的命令。這個時候還有誰是敵人?不需要明白,做爲水兵只需要用炮彈把目標打沉,至於誰是敵人,這和他們沒有關係。

短暫的停頓後。士官們大叫起來:“準備戰鬥――”

瞭望哨已經開始360度尋找敵艦,誰也不敢保證敵人只會從一個方向出現。速射炮的保險被手握着,只需要敵人進入視野就可以打開,炮手已經做好了隨時擊發的準備。而主炮的彈藥庫已經打開,一顆炮彈和兩包發射藥被送出,然後在機械的幫助下送入炮管……

李關山三人也睡不成了,這次情況有大變化,所以他們也顧不得許多就匆匆趕往艦橋。他們在通住艦橋的舷梯上還看到,搭乘其它南洋華人代表的驅逐艦,已經在其它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駛出編隊向南側避讓。而艦隊已經開始加速。

“前方警戒驅逐艦報告,10點鐘方向,英國艦隊呈戰列線向我高速使來。距離本陣三萬兩千米。”這是李關山推開艦橋艙門聽到的。來自瞭望哨的報告。

隨艦出航多天的李關山等人不僅參觀了戰列艦,還從交談中知道了一些海戰的事情。比如戰列線只有在交戰時纔會被運用,平時航行都有專門的巡航編隊。

如今英國海軍排開戰列線並高速向大清艦隊開來,是要開戰嗎?李關山本意是要退出艦橋,因爲這裡面涉及到戰事指揮,他不想讓幾個老頭子影響到將軍們的判斷。但吳德仁卻示意他們進來再說。

“將軍,這是要開戰了嗎?老朽等人還是退出去爲好。”李關山上前說道。

“怕嗎?”誰都沒想到吳德仁會這麼問。

“怕?若非將軍千里馳援南洋華人,老朽等人怕已經死了。”李關山哈哈大笑道:“如今能於將軍等人一同作戰,老朽只恨自己年老體衰。若是再年青二十歲怎麼也要上去開上兩炮,再不濟至少也能去搬搬炮彈。如今卻是一無事處只能拖累大軍了。”

哈哈哈……吳德仁狂笑道:“你們都不怕。咱們這些當兵的還怕什麼。”說道就拉着李關山走到艦橋最前面,拍了拍通話管子說道:“現在都給老子聽清楚嘍。南洋的父老給你說幾句。”說完便指着通話管對李關山說道:“在這裡說話全艦都能聽到的,講幾句。”

李關山沒有拒絕,只是咳了兩聲清了清喉嚨:“小夥子們,是你們救了南洋華人,你們都是好像的。現在,讓洋鬼子們看看,咱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李關山說完卻被管子裡的回聲嚇着了,那回答可真是震耳欲聾。

艦隊參謀長馮祁接過通信兵遞上來的電報後搖了搖頭:“國內對此都一無所知。”

“那打不是不打?”吳德仁只關心這個問題,只要參謀長一句開打,他就敢命令艦隊反衝過去。而一旁的槍炮官卻如同煽風點火般的說道:“艦隊所有火炮已經準備完畢,可以隨時進攻。”

馮祁眼睛一瞪:“閉上你的鳥嘴。”和英國開戰,這是從司令吳德仁開始到最低級別水手的共同心願,即使失敗即使全軍覆沒。雖然他也是這麼想的,可現在的大清哪有和英國佬開戰的底氣?

“事情不對,不管發生多大的事情,也不至於讓英國艦隊主動攻擊我們,除非是宣戰。但我們沒有接到任何警示。”馮祁反應過來:“讓警戒驅逐艦盯住英艦炮管,看看是什麼狀態。”

“你是說,就像咱們衝擊馬六甲那樣,這也是一種試探?”吳德仁也明白來。

“除非國內有人向我們隱瞞了事情,但只要有程總參謀長在,我相信不會發生這種事。”

英國遠東艦隊如今已經進入視野,而且越來越近。大清南洋特混艦隊已經完成作戰編隊,速度也上來了,同樣排着戰列線朝着英國遠東艦隊直衝過去。火控室跟據觀察數據一次次的將修正後的炮擊諸元通知到炮塔。吳德仁已經通知下去了,只要他一聲“動”,所有火炮將指向越來越近的英國艦隊。吳德仁舉着望遠鏡死死的盯住英國遠東艦隊旗艦決心號的主炮管。只要他動一下,老子就瞄準你。

艦隊最前方的是巡海號驅逐艦,他們一遍又一遍的打着:這裡是大清南洋特混艦隊,正在執行護航任務,請報告你們的來意。可無論旗語如何揮舞,英國遠東艦隊在旗艦決心號的帶領下,就是一言不發的以18節的高速排成戰列隊形向清軍艦隊本陣直衝過來。直到巡海號已經退入本陣,英國艦隊依然沒有任何迴應。

決心號,是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第三艘。清俄對馬海戰之後,面臨清國艦隊越來越強大的作戰能力,英國將決心號派住遠東,希望能借此艦的威力來鎮懾清國。可是等該艦抵達香港並完成保養,清國在印尼的戰事早就結束了。如今有了此艦做爲旗艦的菲利曼特,決心要報復清國衝擊馬六甲讓英國海軍丟面子的事。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就因爲英國巡邏的驅逐艦面對清國軍艦主動退讓的行爲,德國人就公開宣稱英國已經開始逼讓新崛起的海軍強國,所以德國要全力發展海軍,所以德國海軍已經頻繁出港挑釁英國皇家海軍,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強行通過了新的海軍法案要在未開建立強大的公海艦隊,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德國已經在擴建造船廠。可事實大家都很清楚,那只是清艦在英艦跟本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在英艦還停在港口內時乾的事。所有人都相信要是英艦提前排開陣式清國是不敢的。可德國人就不這麼想,他們非要滿世界宣揚英國不敢挑戰清國的原因就是,英國在遠東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戰勝清國。

一艘驅逐艦面對戰列艦除了退讓還能幹什麼?全世界都知道事情的真像,偏偏德國佬在那裡煽風點火,爲了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榮耀,大英帝國丟不起這個臉。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曼特此刻無比怨恨德國佬,其實他一點都不想這麼做,只因爲對面的清軍艦隊司令是那個二楞子吳德仁。菲利曼特太瞭解吳德仁了,那可是真敢朝他開炮的主。菲利曼特甚至不敢想象要是吳德仁真朝他開炮,那後果將能引發大清英帝與清國的全面戰爭。

“將軍,這樣做合適嗎?”菲利曼特的副手有些擔心的說道:“司令部只是讓我們試探,可並不想爆發戰爭。”

“別擔心,只是沒想到清國人在一般巡航中,竟會將警戒的驅逐艦派出這麼遠。雖然我們的行動被清國人提前發現,但大英帝國海軍是強大的。”菲利曼特漫不經心的說道:“清國人衝擊馬六甲已經讓英國海軍蒙羞了,這次我們一定要賺回這個面子。清國人要怨就去怨德國佬吧。”

“老子不發威以爲老子是好欺負的呀。告訴你,這次老子還撞定了。”吳德仁惡狠狠的說道:“告訴下面的兔崽子,給老子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未完待續)

第172章 震驚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57章 局勢紛亂第78章 計較第283章 離別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283章 離別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78章 方子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15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79章 各自退讓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95章 雲涌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08章 凱旋第95章 雲涌第407章 追擊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74章 回京第11章 國事方略第369章 “喏”第362章 備戰第158章 煩心事第54章 驚喜連連第369章 “喏”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87章 嚴復爲官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94章 風起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110章 傷離別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69章 憂慮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178章 方子第264章 回國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373章 “您說呢?”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63章 有錢了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64章 回國第407章 追擊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73章 巧合第70章 留下他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