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

閱卷工作進行到了第三天中午,大臣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可皇上面前就堆了一堆的卷子。光緒決不是個讓他人閒的主,他讓各組換閱其它組廢黜的卷子,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好卷。光緒相信,運氣是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爲幸運值永遠是所有遊戲中最優先的加點項。

焦急等待結果的學子們終於等到了大臣們疲倦離開皇宮的日子,再有三天就該放榜了,可今年這榜又變了。第二天就出榜了,但沒有公佈誰錄取了,公佈的卻是加考名單,凡是上榜的人全部要在二日後進宮重考。加考的也許是朝廷更看重的人,但人數卻與往年上榜人數要少的多僅有二十三人,所以沒有參加加考的也只能等到這些人加考考完,再看結果。

太和殿還是那個太和殿,雖然現在皇上議政都在養心殿內進行,但太和殿依然還是這個國家最核心的大殿,因爲只有在這間大殿內纔有資格舉行國家級別的慶典。所以無論決定朝政之所在哪裡,太和殿永遠是這個國家最尊貴的殿堂。

在內侍的引領下,譚嗣同跨過太和殿的門檻。大考的時候自己只能在前面廣場上遠遠的望上一眼,那時多麼希望自己能穿上官服堂堂正正的走進來。可當第一次踏入這間大殿之時,卻是加考。但譚嗣同依然有信心自己最終有有一天會穿着官服走進來的,特別是當他看見皇上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時,信心就更足了。

大殿內,光緒高坐在龍椅內。臺下,總理李鴻居中而坐。各部尚書分官職列於兩側,成半圓而坐。而這半圓的圓心上就排着一張孤零零的桌椅,這就是加考人員的座位。

譚嗣同不亢不卑的謝謝過內侍,拜見完皇上與衆臣,在得到允許下才施禮坐下。溫文爾雅又彬彬有禮的譚嗣同在禮節上的一絲不苟立馬獲得了以翁同龢爲首的清流文官的點頭讚許。

李鴻章見譚嗣同坐定。便開始問話:“譚嗣同,看清楚你面前的卷子。確認一下是否是你所定。”

譚嗣同低頭看了看,確實是自己所寫,自然回答稱是。李鴻章面無表情的說道:“看你捲上內容,與康有爲在甲午年山海關前的公車上基本一致。本官知道你在上海之時與康梁相從過密,如今朝廷掄才大考之上。你的試卷上竟全是他人之意。本官很想知道這是爲何。”

譚嗣同張口就要回答,卻聽見皇上那沒有絲毫感情的話:“想清楚再回答,這很重要。”

本想說話的譚嗣同停了下來,他在想皇上這句話的意思。自鴉片戰爭以來,大清日漸頹廢。在一干忠心老臣的努力下,十年洋務換來國力蒸蒸日上。原以爲大清即將中興的譚嗣同卻看見朝鮮戰場上一敗圖地的淮軍才明白。十年洋務不過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戲,可風雲變幻。皇上的親軍異軍崛起,皇上以身爲餌,田莊臺一戰而敗日本陸軍,秘密組建的太平洋艦隊更是打到了日本本土。戰勝後的皇上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埋頭實業發展工業,再沒有早些年那鼓吹自己。譚嗣同在這裡面看到的是實幹。他不屑與還是少年的人一起進大學堂就讀,他決定參加科舉,決定投身官場報效國家。在他進京趕考前,他特意去了趟上海。做爲在大清影響力最大的,也最爲普通百姓歡迎的《時務報》,也是皇上一手操辦的。他想見見孫先生,聽聽他的教誨。沒想到的是,孫先生不在上海去了廣州,結果他只見到了總編康有爲和他的學生梁啓超。交談一番後三人格外投機,特別是秉燭夜談之後。三人對當今國勢無不振奮。打敗日本的大清已經獲得洋人的尊重,現在是大清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康有爲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更是深度剖析了當今大清的弊病,譚嗣同無不稱讚。可是,皇上親自將康有爲指派到上海後。就再也不聯繫他。這讓康有爲大有有志難伸之意。無奈康梁的主張無法傳到皇上耳中,只有拜託他向皇上進言。

就當譚嗣同入圍春闈,欲報效國家之時,太后發動宮變囚禁皇上。他但相信,皇上一定會再次執政,所以今年春闈他依然參加。果不出他所料,當俄國毛子企圖侵戰我東北大地時,皇上再次親領新軍與俄國決戰於東北大地。大勝,又是大勝。譚嗣同滿懷信心的參加皇上第一次主持的大考,在最後一題的選題上,他仔細思量過後,還是決定將康有爲的主張做爲題目,因爲他也認爲當今大清必需要進行的一些改制。

想到此處,譚嗣同說道:“此卷雖是康先生之主張,但草民亦是認同。”

“既然認同,那就是自己的主張。你既選題爲總理,爲何題中未寫明你若爲總理當如何實現這些主張。”坐在一旁的翁同龢問道。

“無法寫,也寫不出來。”

“爲何?”

“因爲要實現這些主張,需要與國內外局勢做配合,只有在恰當的時間進行恰當的行爲才合適。而草民自認爲實際上並無這樣的眼光,故而無法寫作。”

“具體一些。”光緒說話了。

“是。”譚嗣同抱拳說道:“就單說‘下詔鼓天下之氣’這一條,看似簡單,只需擬好激昂之詔書皇上用璽便可實施,但草民以爲不然。詔書用詞越是激昂,那詔書就需要用更大的勝利或是更大的恥辱做鋪墊。對於國內來說自然百無禁忌,但我大清還沒強大到可視洋人於無物之地。若用詞過烈,必將引來洋人不滿進而結我大清不利。而用詞過軟,又起不到鼓天下之氣的作用。更不用說,這遷都。遷都不是皇上和各位大臣換個地方理政就行的,這涉及到築城、衙門的調整、大學堂以及科研院的搬遷,更有安全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兵如何練、這法該如何變,不僅要讓國家安定。還不能引起洋人對抗。這並非草民在紙上能寫出來的。皇上爲天下主,一意而決興衰。然而做爲總理,實則是真正執行皇上決策之人。不僅要輔佐皇上糾正皇上得失,還要安定天下集天下之力以振興中華。單是讓天下人吃飽穿暖就是頭等大事。草民之所以如此答卷,也只爲皇上爲總理及諸大人提個意見而已。草民以爲要真正振興中華。此四點必將要一一做來。但如何來做,何時來做,做到如何地步?草民自知無此能力,但求爲國爲民盡一份心力而已。”

譚嗣同說完就恭謹的坐回椅中,他將心中所思所想已經完全呈上,至於如何判定。他認爲已經不重要了。

李鴻章左右環視,見其它大臣再無問題便起身奏道:“臣等已無問題,請皇上決之。”

光緒點點頭,依然面無表情的說道:“有想法是好的,但更應當去努力實現它。至於對錯,你不去做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是錯。但是你不去做那就一定是錯的了。再說。誰又敢保證朕的決意都是對的呢?你先下去,將自己的想法細細寫來。朕再做評薦。去吧。”

譚嗣同施禮後退出大殿。李鴻章這才說道:“下一位。”

整整一天,一件朝政沒管,就是詢問着一位位參加加考的學子。終於,到了太陽即將下山之際,只剩下最後一位――譚嗣同。

“草民以爲,如今大清贏弱。實因洋商過多。洋商採購我大清原材料,僱傭我大清百姓,製成商品後再賣與我大清百姓,卻將所獲之利皆帶回本國,此於大清毫無益處。若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辦法。如此我中國纔可真正強盛。”隨後,譚嗣同將自己新做的試卷在大殿內大聲讀出後,這才恭呈皇上御前。

光緒接過內侍呈上的卷子。粗粗瀏覽一遍後問道:“譚嗣同,你也是科舉上來的士子。卻如此公然提出廢科舉,不怕天下士子將你唾罵?”

“若爲我中國強盛,草民在所不惜。”

“那你說說,如何纔算是強盛。”

“外有強軍可鎮四夷。內有錢糧可安天下。”

光緒淡淡一笑:“大道理都是這麼說的,誰都知道也都能說得出。但強軍也需要錢糧支撐,說到底錢糧纔是關鍵,而這錢糧卻是一府一縣所繳納之賦稅。朕觀你卷中所列之事皆以家鄉瀏陽爲例,若朕任你爲瀏陽知縣,你當如何讓瀏陽富庶起來。”

“草民自當興修水利,鼓勵家鄉百姓開荒種地。引導當地富戶建設工廠,與相鄰縣府協調產品銷售,發展瀏陽自有的優勢商品。”譚嗣同話到此一頓:“草民現在只想到這些。若皇上不棄任我爲一任知縣,定向朝廷多繳納賦稅,以振興中國盡一份心力。”

“衡量一個地方的富庶程度不是看他上繳了多少錢糧,而是需要綜合性的看當地百姓的實際收入。雞鴨的多寡,糧食的總產量,教育的程度,商業的興盛,有多少工業廠房,甚至人流量的多少,人口增長的速度,新生兒的成活率都要考慮,最後才輪到上繳的賦稅。富庶是一個整體的提高,並非單純的向百姓要錢糧,百姓富庶了,自然繳上的賦稅就會更多。如此中國才必定會強盛。且不說你的說法錯對,至少是不完善的。”

光緒的一席話,不僅讓譚嗣同耳目一新,就連李鴻章等人也豁然開朗。紛紛起身應道:“臣等受教。”

“譚嗣同你先回去,發榜前這幾日就在京城四處看看。自明洪武帝建北京城以來,還是有不少古蹟,知古方能通今。待發榜後,你便前往史部敘職。朕就委你爲一任瀏陽知縣,望你回去能實現理想也造福一地百姓吧。”

“皇上不可。”李鴻章施了一禮:“自漢代以來,官員需遵守籍貫迴避制,我大清亦是如此。譚嗣同雖才學可爲一任知縣,但還請皇上另行安排。”

光緒點點頭:“避籍制度主要是爲了防止地方坐大置朝廷旨意與不顧,防範地方官腐敗,這的實有一些作用。但朕卻認爲問題更多更大。異地爲官,首先就是不熟悉當地環境。要想施政無誤至少就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來熟悉當地人文環境,如此方好引導百姓。但大清的知縣任期纔多少?最多三年。等知縣熟悉當地開展工作後,任期就要到了,再換一任官員又要再來熟悉一遍。而且誰能保證這新來的知縣能繼續前任的政策,如此政策幾年一變化,又讓百姓如何適應。當地人爲官就有這一點好處,他生與斯長於斯。他熟悉當地百姓最急需的需求,他明白當地的主要矛盾。所以當地人爲官後就可以很快並有針對性的施政,這對只有三年任期的知縣來說可以節省大量前期的時間。至於你們所擔心的貪腐問題,你們想想,外地人爲官,撈足了三年走了也就走了,任百姓再罵有什麼用。當地人反而要顧及這一點。朕相信,若當地人爲官,一但因貪腐被革職而失去權柄,朕估計他的子孫後代在當地怕是沒有活路了吧。再說朝廷還有這許多言官,再派一位外地言官任此地監察,朕想定是有效果的。”

“可是皇上,避籍爲官乃千百年之制度,如此更改怕天下震動呀。”李鴻章還是很擔心。

“從目前各地官員的情況看,避籍爲官並不能有效的防止腐敗。所以朕沒說要立刻修改成制,只是想拿譚嗣同做一個試點而已,若效果好就再擴在,沒效果就停下。既然發現了問題,那總不能還聽之任之吧。總理大人過慮了。再比如這科舉,都說要朝廷取消息科舉,可一但朝廷真取消了,那天下士子多年苦讀也就白費了。所以科舉是取消不得的,但咱們可以改變考教內容,讓天下士子主動改變所讀所學豈不更好?”

與其強迫學子改學,不如讓他們自己主動改學。只要讓天下士子知道,以後朝廷科舉考試內容,那麼他們還想再進任途就必然要學科舉的新內容。衆臣一想皆稱是。

光緒又說了:“譚嗣同回鄉赴任前先去一趟上海,去告訴康梁。《時務報》乃朝廷喉舌,所言所講就是要告訴天下百姓朝廷之意圖和作爲。做好報紙,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的決心,比下一道詔書更管用。別一天到晚想着進中樞,一個報紙都搞不好,進來能幹什麼?”

譚嗣同走了,這一天的加考纔算完成。但這場特殊的加考意義卻不一樣,大清的朝堂重臣們第一次感覺到這種各部會考的效果極好,可以很準確的判定一個學子的能力所長。再把他派到他所擅長之處爲官,如此方纔是社稷之福。李鴻章奏道:“臣以爲,這樣的加考可以多辦幾次。”

“當然要辦,不僅四年一次的國家掄才大典可以這樣。各部各司以至於地方各府均可舉行,讓學子展其所長言其所志。只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讓會修路的去修路,讓懂開礦的去開礦,能治一地的去治理一地。朕看,先草擬一個章程,就從今年回京敘職官員開始試行。”

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58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01章 北洋艦隊第405章 重炮的轟鳴第38章 議事第130章 突圍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87章 嚴復爲官第80章 紛亂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99章 宣戰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30章 定遠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378章 揍他第60章 麼蛾子第283章 離別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51章 佈局海外第79章 各自退讓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22章 都是難題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5章 容閎回國第158章 煩心事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357章 競爭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87章 嚴復爲官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365章 天崩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92章 同命運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429章 表演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9章 差事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187章 旗餉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83章 離別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130章 突圍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