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態度

隨着光緒在新年晚宴上的發言,各國報紙都大幅描述這次不同尋常的在遠東那個神密國度的皇家晚宴。無一例外的全部都開始使用中國這個詞來指帶東方古老的國度。那晚宴那天,同時點亮的九萬盞燈泡更是讓各國看到了新的世界。神密、古老、腐朽、銳志……衆多詞語開始在報紙上表述着東方國度。

不論外國是如何描述中國的奇怪之處,還那遠在大洋彼岸的愛迪生正痛苦交流電的出現。北京這個東方古老國度的首都已經陷入了因爲電燈所帶來的光明的激烈的爭論中。保守一派的人認爲,皇上將這種西方的奇淫巧技帶來京城,已經嚴重破壞了京城的風水,當立既取消。而這種言論還大有市場,不少清流文人也加入其中對其大加抨擊。而清流之首的翁同龢當然要幫着皇帝說話,他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在《務時報》發表,講述着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當然這是皇上的意思。結果第二天《務時報》就發表一篇反對翁同龢文章,翁同龢當然要反擊回去。一來二往的就以《務時報》爲載體吵了起來。第五天,光緒皇帝親自發表一篇文章,很短小,意思有二:古話雲,理越變越明,可以繼續討論。其二,所有電燈電線將是由皇上出資購買,這些電燈電線將是皇上的私人財產,若有人故意破壞皇上的財產,將從嚴處理。不得不說,在這個還很封建的社會裡,皇上還是普通民衆心中的至高無尚的存在。皇上的親筆文章一發表,就再也沒有出現故意破壞的事件。

報紙上爭吵紛紛,不僅進一步擴大的《務時報》,也爲《務時報》帶來了封厚的利潤。朝中大臣雖也是各具心思。但終夜亮堂着的燈光確實比滿堂的蠟燭明亮多了,也沒有難問的氣味。着實已經有部分王公大臣開始詢問皇上能否給他們家也安裝電燈。九萬盞燈泡終於有效果了。

新年的京城也是繁忙的,更多是來今述職的官員們。特別是皇上新的人事任命中強調各新任官員全部先回京述職再前往各地,一時間京城處處都是當官的。

御書房內,劉永福已經白髮叢生。十年前他在安南打敗了法國人,卻被朝廷遠遠支到臺灣。其實他的心裡一直惦記着安南。一面黑旗交到他手中,如同當年的他的黑旗軍一樣的黑旗。

“拿着他去兩廣吧。招集你的舊部,堅起這面大旗,讓安南的法國人知道,當年的黑色的魔鬼又回來了。”皇上激昂的話語讓劉永福不住的磕頭。

而另一邊跪着的趙爾豐光緒是知道他。清末宣統年間。全部各地一敗再敗,唯有他帶着兵在祖國的西南開疆擴地,一塊塊標示着祖國邊疆的地界碑被他親手埋下。也是他們兄弟,在全國的新軍都在反抗下,唯有川中依然忠於清廷。直到宣統宣佈退位。

“都去守衛祖國的南疆去吧,那裡須要你們。南疆多山地。那你們就去組建大清國專門的山地部隊。當地人熟悉地形,長於行走山路,你們就當地招人吧。至於錢糧武器,你們不用通過各地官府,可直接電報給兵部或是參謀部,只要是你們需要的。朕給你們準備好。你們只有一件事,爲大清國組建一支正真的精銳之師。朕還給你們下一道密旨,你們的目的不是守土衛國,而要時刻做好進攻的準備。安南、緬甸。曾經大清失去的東西總是要再拿回來的。記住,朕給你們五年時間做準備,不僅是兵力還包括情報。五年後,等朕一聲令下,你們就統帥着大清精銳之師殺出去,那時朕要你們要打垮面前所有大清的敵人,還要知道進攻道路上每根草的位置。能辦到嗎?”。

“微臣一定辦到。”兩人同聲答道。

相對亂烘烘的朝廷,在對日談判上確是清楚明瞭。日軍停止抵擋換來了太平洋艦隊的離開,但對日軍的封鎖還是依舊嚴密,不讓一顆糧食一片布條進去。斷糧已久的日軍再也忍不住,只能答應清國開出的兩倍市場價格從清國購買並由清軍送入被困日軍手中。而皇上的強買強賣還很有道理,價格就放在這裡,日本嫌貴可以不買嘛。但是我軍不可能讓日本直接送糧食到被困日軍手中,萬一日本送來的糧食裡面夾着彈藥怎麼辦。

對於皇上義正嚴詞的強買強賣,李鴻章其實臉紅不已。而對於虜去他全部的職務,李鴻章到是滿不在乎。甲午北洋海陸皆敗,總是要有所表示的。而且新成立的外交部不是還位列六部之首嗎?更重要的是皇上對他說:北洋已經從跟上爛了,交給張之洞重建北洋吧,而你李鴻章就把心思放眼全國吧。

“什麼是外交家?”面對前來請對日談判旨意的李鴻章唐紹儀,光緒如此問道。

兩人左思右想,都回答道說是專事對外交涉的官員。光緒不滿意的搖了搖頭。

“外交家就是專事外交事務的官員中的大家,在對外談判中極力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朕以爲,外交官不是過僅僅地朝廷的命令下對外交涉。而外交家就更勝一籌,他們不僅會完成朝廷既定的外交任務,還在在任務之外主動爭取更大的國家利益。比如少川,是一個優秀的外家官,但也只能算是一個剛剛合格的外交家。而你李鴻章也不過只是一個好的外交家。優秀甚至傑出你們都差的很遠。不論西方列強如何評論外交的定義,但終究擺脫不了外交的本質。就是盡一切可能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做外交工作的,對國家有高度認同,一切以國家利益最大化爲目的。外交家有三要素,少川只做到了第一點——不要臉。而李鴻章的好是因爲做到了第二點——堅持,這次對日售糧就堅持的很好嘛。而不是朕自吹,朕比你們還要好算得上是優秀,因爲朕做到了第三點——堅持不要臉。任西方各國如何說人道,如何說朕應當表現戰勝國的胸襟。但朕依然命令太平洋艦隊繼續在日本沿海搶劫,就是因爲朕堅持不要臉,只在日本不投降朕就搶到底。說到底,朕心目的中的外交家,就是一個在對外交涉中除了臉什麼都要的傢伙。”

除了臉什麼都要,那就是擺明了不要臉嘛。光緒的話震的兩人呆若木雞,只聽見皇上繼續說道:“但我們都還不是傑出。明明在幹着不要臉的事,別人還看不出來,這纔是傑出的外交家。朕希望有一天你們能做好,朕所要做的就是爲你們在外交上提供最堅實的軍事支持。所有你請你們配合朕。一切爲了國家利益。”

“所有在這次的對日談判中,你們一正一副要做好堅持不要臉,只要能換來足夠大的利益,就算讓人罵成婊子也在所不惜。”

“至於底線嘛,朝鮮保持現狀吧。先說要拿回來再暗地裡讓給日本,別把日本逼的太緊了。琉球必須拿回來。賠款嘛。開價十個億好了。滿天要價落地還錢。三億兩白銀是底線,唯允或不允而已。記住,任何時候,大清海軍將爲你們撐腰。具體你們商量着辦吧。”

被皇上全新定議的外交家理論,把李鴻章和唐紹儀震的一楞一楞。兩人跪安後回去商量對日和談的具體章程。

新年剛過,隨着日本正式發表和談聲明。大清對日本的戰爭終於走到了尾聲。可在歐格訥的眼中,清國皇帝似乎爲了爭奪國家權利依然還不願意停止戰爭。

“誠意,日本毫無和談之誠意。是他們發動了對清國的侵略戰爭,如今他們戰敗就想通過一紙聲明就想結束戰爭?荒謬之極。如今日本侵略部隊還盤踞在我大清國土。這如何能讓大清民衆相信日本和談之誠意。”在一個只有光緒和歐格訥的時間內,兩人面對面的談論着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陛下,這裡只有我們二人,那我就直說了。在日本全面潰敗的情況下,日本內閣率先發表的和談聲明其實等同於投降聲明。我想這難道不是和談誠意的表現嗎?同時我也必須提醒皇帝陛下,西方各國都希望看到一個和平的東亞態勢,並且堅決反對任何繼續破壞這種和平的舉動。”

威脅呀,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光緒卻是淡淡一笑:“對了,不知朕向貴國訂購戰列艦之事貴國是否有達復了?”

反威脅呀。歐格訥有些痛苦的搖了搖頭。因爲英國支持日本的態度已經激怒了中國人,大量定單轉爲美國和德國接手,德國已經原則同意幫助清國建造兩艘戰列艦和修築炮臺工事並派出更多現役軍官幫助清國整訓部隊。而美國已經到手兩艘重巡洋艦定單和幫助清國改制金本位的金融計劃。不僅國家層面上的,民間也有大量定單被德美兩國吃下,就算是法國都獲得不少定單。唯有大英帝國,除了清國還不願激怒的原因,清國南方鐵路遲遲還沒有確定開建,除此外再一無所獲。爲此,國內的商人們對他早心懷不滿。如果還不能儘快解決清日之間的戰事,那他這個公使就當到頭了。對於清國皇帝提到了戰列艦定單之事,他是想用定單和利潤來反威脅英國,雖然確實有點效果。

歐格訥太瞭解眼前這位皇帝的手段了:“陛下,這個我不能做主。我已經將陛下的需求報給國會了,相信很快會有結果。現在還是請將話題轉回眼前的戰爭上來吧。我想知道,日本應當怎麼做才能表現出陛下滿意的誠意呢?”

“三點。第一,日本必需從大清的國土上撤軍;第二,交出在旅順屠殺我無辜民衆的乃木希典及參於旅順屠殺的所有士兵;第三,日本撤軍時留下全部的武器彈藥,只能空手回日本。只要日本最後一批軍隊空手離開,清日之間立刻開始和談。朕也可以提前說明,朕將委派新任外交部長李鴻章全權負責此次對日和談之事。”

歐格訥從紫禁城離開後的第二天,清國下達正式的旨意,再次督促日本從清國撤軍,否則將全部消滅。緊接着光緒對清國南方鐵路建設事宜即讓唐紹儀開始與英國方面協商。突如期來的鐵路修建計劃,和英國公使歐格訥剛剛進宮覲見完清國皇帝一事聯繫到一起,讓東交民巷內的其它各國使館讀出了意外的意思。雖然誰也不知道他們兩人究竟談了些什麼,英國公使歐格訥事後也是三緘其口,但都可以肯定兩人達成了某種協議。

首先,一直沒有獲得清國政府方面定單的英國在華商人早就已經是怨聲載道,英國國內也對英國公使歐格訥施加了不小的壓力。清國南方鐵路建設正式提上議事日程,有助於英國公使歐格訥暫時平息來自貿易方面的壓力。而且通過一次私人性質意的會晤達成的協議,無形中也對樹立歐格訥在各國公使間不可動搖的地位。至少他是第一個與清國皇帝在私人會晤時達成了協議。

英國公使歐格訥與大清皇帝建立了某種私人間的友誼,並且他可以對大清的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力。此刻無論是各國公使,還是英國國內都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這其中所包含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了這層私人關係,英國未來在東亞這塊土地上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然,清國皇帝也不是一無所獲。就在清國督促日軍撤軍的旨意下達的第二天,英國公使歐格訥也以私人的態度表明希望日本能儘快從清國撤軍以恢復東亞正真的和平。對於焦頭爛額的日本政府而言,清國擺出來的巨大利益已經使得再也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態度了。(未完待續……)

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69章 憂慮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58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150章 陰霾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158章 煩心事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01章 遠東的**第374章 回京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51章 佈局海外第83章 軍制改革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53章 我們有槍炮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22章 都是難題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65章 新年快樂第61章 主心骨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185章 譁然第365章 天崩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92章 血滴子第24章 紛爭四起第201章 遠東的**第64章 漢陽鐵廠第40章 回京第183章 羣鬥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184章 衝突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50章 攪局者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2章 整頓內務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23章 柳暗花明第82章 演習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44章 皇宮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