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

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的哲學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但個別觀點也有陷於唯心主義之處。明亡以後,方以智堅決抗清,削髮爲僧,在晚年時期,他受佛教的影響較深,於是在哲學基本觀點上走向唯心主義,甚至完全轉到唯心主義。

這在他的晚年著作《東西均》中明顯地表現出來。《東西均》中首先重複了“離物無心,離心無物”的命題,進而認爲太極就是心。他說:“太極者,先天地萬物,後天地萬物,終之始之……自古及今,無時不存,無處不有,即天也,即性也,即命也,即心也。”

這樣,他所謂的心就成了與太極一樣的絕對本體了。進一步,他更認爲心是氣的所以然。他說:“本一氣耳,緣氣生生,所以爲氣,呼之曰心。”又說:“世無非物,物因心生。”這樣,他就離開了“離物無心”,而專講“離心無物”了。

方以智在《東西均》中雖然主張“氣理皆歸一心”,但仍然反對離氣言理;掃物尊心。他說:“夫烏知一之本千萬,聽其千萬之本一乎?標理者謂理,已膠;標心者執心,亦膠。”

這是說,萬象本於一原,一原顯爲萬象,不應專標一原忽略萬象。如果專門執定理或者執定心,那也就膠固不通了。他論述理與象的關係說:“理與象,氣與形,皆虛實有無之兩端而一者也。……世有泥象數而不知通者,固矣;專富理而掃象數者,亦固也。……豈有通至理而不合象數者乎?……真易簡者,不寓繁多而易簡。者也。”既不可泥於象數,也不可掃象數而專言理。

他又講形上形下的關係說:“陰陽即形下矣,而謂之道,豈非上藏子下而無上無下者乎?”形而上者即包括於形而下者之中。他反對絕物以存心:“火固烈於薪,欲絕物以存心,猶絕薪而舉火也,烏乎可。”又說:“愛一惡賾,膠柱已甚。人當獨有一心,四官四支、三百六十骨節太多,何不廢之?天當止有天,不當有日月星,可乎哉?”天不能脫離日月星,人心也不能脫離四官四肢。

於是,方以智認爲,心是世界的究竟本原,心是最根本的。他說:“通言之,則徧滿者性,即徧滿者心,未有天地,先有此心。”這樣的心不是個人的心,而是“公心”。他說:“心大於天地,一切因心生者,謂此所以然者也。謂之心者,公心也,人與天地萬物俱在此公心中。”所謂公心,也就是絕對的心。然而此公心,又仍然是自心。所以他又說:“苟非徹見自心,安能信此心之即天地萬物乎?”

宋明哲學中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爭論是圍繞“氣”、“理”、“心”展開的。唯物論者認爲氣是本原,客觀唯心論者認爲理是本原,主觀唯心論者認爲心是本原。值得注意的是,方以智明確提出氣、理、心的問題。他認爲,理可統氣,而理氣又皆歸於一心。他說:“無真妄之真真,即統理氣之至理。”“主理臣氣而天其心,乃正示也。”他又說:“形本氣也,言氣而氣有清濁,恐人執之,不如言虛;虛無所指,不如言理;理求其切於人,則何如直言心宗乎?”歸根到底,他認爲心是最根本的。他說:“囚言氣理,而質論,通論之,皆歸一心。”

方以智認爲,氣、理、心三者既有區別又是統一的,可分而不可分,不可分而可分。他說:“氣也,理也,太極也,自然也,心宗也,一也,皆不得已而立之名字也。”又說:“明至無可明,養至無可養,窮至無可窮,則又何心。何氣,何理乎?又何不可心之,氣之、理之也乎?”“理也,氣也,心也,俱可忘言,俱無不可言,又何揀擇乎?”對於萬物來說,氣也是根本;但是心究竟是最根本的。方以智的《東西均》中所宣揚的哲學觀點,十分明顯,是一種唯心主義。

方以智晚年雖然主張唯心主義,但仍然重視事物的探索,並沒有忘掉他早年提倡的質測之學。

三、“隨”、“泯”、“統”

相因者皆相反,相反者皆相因。相反即相互對峙,相因即相互倚伏。一與二,統一與對立,也是相反而相因的。方以智說:“因對待謂之反因,無對待謂之大因。然今所謂無對待之法,與所謂一切對待之法,亦相對反因者也,但進一層耳。”“對待”亦即相對性,“無對待”亦即絕對性。絕對的與相對的亦是相反而相因。辯證法不僅承認相對,而且承認有絕對,但絕對即在相對之中。方以智也講“無對待在對待中”,但又主張超越一切差別,“世即出世,是名超越”,“乃無實無虛,無可無不可,冥應雙超者也”,於是他又陷入形而上學的觀點中去了。

方以智的辯證思想和他的形而上學觀點是錯綜交織的,但應該分別看待。他關於“二”、“對待”、“相反”的學說是相當深刻的,這是他思想中的精華;他關於“無二無別”的觀點要求超越一切差別,就是他思想中的糟粕了。

方以智又提出“交”、“輪”、“幾”三個觀念,他說:“交以虛實,輪續前後,而通虛實前後者曰貫,貫難狀而言其幾。”又說:“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輪也者,首尾相銜也。……幾者,微也,危也,權之始也,變之端也。”

這裡,“交”即對立兩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滲透,“輪”即對立兩方面相互轉化相互推移,“幾”是變化的開始,即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源泉。所謂“交”既指對立的相互作用相互滲透,而又表示:既然兩者交互作用交互滲透,彼此也就無所區別,合爲一體。所謂“輪”既指對立的相互推移,又表示:兩者彼轉爲此,此轉爲彼,循環往復,互不相離。他又說:“虛實也,動靜也,陰陽也,形氣也,道器也,晝夜也,幽明也,生死也,盡天地古今皆二也。兩間無不交,則無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因二以濟,而實無二無一也。”

天地古今,一切事物,無不形成對立,無不包括對立,而對立皆二而一,終究是無二無一。又說:“輪之貫之,不捨晝夜,無住無息,無二無別。隨泯自統,自然而然。”又說:“一不可言,而因二以濟,二即一,一即二也。自有陰陽、動靜、體用、理事,而因果、善惡、染淨、性相、真妄,皆二也,貫之則一也,謂之超可也,謂之化可也,謂之無可也。”

這些觀點,一方面承認對立矛盾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斷言對立矛盾都沒有分別。“盡天地古今皆二也”,這是辯證法的命題;“無二無別”,這是形而上學的謬論。在方以智的學說,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結在一起的,但在今日,我們應當分別觀之。

方以智提出了關於對立的相互關係的學說。第一,他肯定對立之爲對立,肯定對立兩方面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關係。第二,他又認爲,對立的兩方面既然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也就沒有區別,於是否認對立之爲對立,而認爲一切都是同一的。這第一層思想應該說是辯證思想,這第二層思想則由辯證思想倒向於形而上學了。

方以智的形而上學的觀點是錯誤的,而且有時達到了荒謬的地步。但他的辯證思想也是極其顯著的,他的主要貢獻無疑是闡發了一些辯證觀點,這也不能忽視。

方以智在《東西均》中提出了“隨”、“泯”、“統”三個觀念,作爲他的方法論的總綱。他說:“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貴使人隨;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貴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統一切法,貴使人貫。”

照這三句話看來,與“泯”、“統”相應的觀念應該是“立”,但他在多處都以“隨”、“泯”對言,而在篇題中也以“統”、“泯”、“隨”並舉。所謂“隨”即順從常識,承認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承認對立之爲對立;所謂“泯”即消除一切區別,不承認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不承認對立之爲對立;所謂“統”即綜合以上兩種觀點,把兩者貫通起來。方以智認爲“隨”、“泯”、“統”三者是統一的:“究竟統在泯隨中,泯在隨中,三即一,一即三。”這“隨”、“泯”、“統”的觀念來源於佛教華嚴宗的三諦(俗諦、真諦、中諦)學說。方以智說:“華嚴歸於事事無礙法界……可見中諦統真俗二諦……俗諦立一切法之二,即真諦泯一切法之一,即中諦統一切法之一即二、二即一也。”“隨”即華嚴宗所謂“俗諦”,“泯”即華嚴宗所謂“真諦”,“統”即華嚴宗所謂“中諦”。“隨”承認“二”,“泯”只承認“一”,而“統”則肯定“一即二,二即一”。承認二之爲二,這是辯證法;不承認二之爲二,這是形而上學。在方以智的思想中,辯證法與形而上學觀點是交織在一起的。

方以智又提出“反因”的學說。他說:“吾嘗言天地間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極相反。……夫對待者,即相反者也。……吉凶禍福,皆相倚伏。生死之幾,能死則生,徇生則死。靜沉動浮,理自冰炭,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極必動,動極必靜。有一必有二,二本於一。豈非天地間之至相反者,本同處於一原哉?”

四、對於理學和禪宗的批判

方以智晚年雖然由唯物論轉向唯心論,並且沉浸於形而上學的幻想之中,但他並沒有背棄他早年從事的質測之學,仍然強調學問不能脫離事物。

方以智的哲學有顯著的特點。第一,他早年的唯物主義思想是和當時的自然科學知識密切聯繫的,這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頗爲突出。第二,他晚年由唯物主義轉向唯心主義,但仍批判理學與禪宗的空虛之學,鼓吹“實學”。第三,在他的思想中,既有辯證的觀點,又有形而上學的觀點,錯綜交織、呈現異常複雜的情況,我們在分析他的形而上學錯誤的同時,也要注意他的相當深刻的辯證學說,充分估計他對辯證思想的貢獻。

他宣稱:“天載於地,火麗於薪,以物觀物,即以道觀道也。火固烈於薪,欲絕物以存心,猶絕薪而舉火也,烏乎可?”這是說,心固然是主要的,但不可絕物。方以智根據這個觀點對於理學和禪宗提出了深刻的批評。

關於自然和歷史的知識都是依靠學習的,所謂“本自具足”,不過是說具有認識的可能性而已,赤子吃飯和走路也有待於學習。一定要離外言內,首先應該不吃飯。方以智對於“離外以言內”的批判是犀利的。

方以智強調內外統一,“道寓於藝”。他說:“知道寓於藝者,藝外之無道,猶道外之無藝也。……真智內智,必用外智。性命聲音,人所本有,可自知也。寓內之方言稱謂,動植物性,律虜古今之得失,必待學而後知,其曰本自具足者,猶赤子可以爲大人也。……據實論之,赤子之飯與行必學而後知。……欲離外以言內,則學道人當先從不許學飯始。”

他雖然不能擺脫唯心主義的影響和束縛,但他堅決反對脫離事物的空虛之學。他又說:“即博學之病,病不過老牖下,孰與悟門之病,誑惑橫行,而僭第一坐乎?”博學之士雖不免膚淺,但不會像自以爲明心見性的人那樣狂妄自大。他更宣稱:“欲挽虛竊,必重實學。”方以智提出“實學”的口號,是值得注意的,這反映了明亡以後進步知識分子的要求,也表現出他早年從事質測之學的科學態度。

他批評理學的偏失說:“理學怒詞章訓故之汩沒,是也;慕禪宗之玄,務偏上以競高,遂峻誦讀爲玩物之律……禮樂精義,芒不能舉;天人象數,束手無聞。……由是觀之,理學之汩沒於語錄也,猶之詞章訓故也。”

理學排斥辭章之學與考據之學,以閱讀史書爲玩物喪志,結果對自然與歷史的實際情況都不研究,完全陷於空虛無用,本質上和詞章考據一樣。他又批評禪宗的謬妄說:“禪宗笑理學,而撣宗之汩沒於機鋒也,猶之詞章訓故也。所謂切者槁木耳,自謂脫者野獸耳。夫豈知一張一弛、外皆是內之真易簡,絕待貫待,以公統私之真羌礙乎。”這是說,禪宗專講所謂機鋒,自謂明心見性,實不過自欺欺人而已,並不理解內外、絕對相對的統一關係。

方以智思想中的矛盾反映了明清之際社會的各種矛盾。當時,封建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既已激化,滿漢之間民族矛盾更加突出,漢族地主階級中進步勢力與腐朽勢力的矛盾也很顯著。各種矛盾錯綜糾纏,更加上方以智個人的生活經歷曲折反覆,這些情況反映在方以智的頭腦中,便形成這樣一種具有獨特面貌的哲學。

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