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

早年當過管理倉庫和看管牛羊的小吏,以後主要是從事幫助奴隸主貴族辦理喪事贊禮的“儒”的職業,快到晚年時做過魯國的司寇三個月。相傳他爲了復興周禮,曾積極整理奴隸制禮樂的歷史文獻,建立一套闡述奴隸制禮樂的系統理論,據說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成爲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祖先是殷人後代,宋國的奴隸主貴族,後來逃亡到魯國,父親叔梁紇做過魯國的陬邑宰。在魯國內部的階級鬥爭中,他站在奴隸主貴族魯公室一邊,維護崩潰中的奴隸制,反對新興的封建制。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爲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一直被歷代統治者視作正統學科,以至作爲任賢用能的標準,影響延綿數千年至今。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公元前548年,崔杼殺了齊莊公。雖然晉靈公和齊莊公都是極端暴虐的奴隸主貴族統治者,但臣殺君,在孔子看來就是犯上作亂的“暴行”。孔子認爲要制止上述各種“邪說暴行”的流行,挽救奴隸制崩潰的趨勢,就必須恢復周禮的權威,重新肯定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就是說,只有正名,才能挽救奴隸制的崩潰,促進周禮的復興;也只有正名,才能恰當地運用刑罰,制止邪說暴行的產生和流行。

孔子站在奴隸主貴族的立場,將奴隸制開始崩潰、封建制開始興起的春秋時代,看做“禮壞樂崩”,臣殺君,子殺父,“邪說暴行”不斷髮生的糟得很的大亂局面。孔子生長在魯國,所以特別反對魯國新興的封建勢力。例如,魯國新興封建地主的代表季孫氏,推行封建制度的賦稅制,孔子則認爲這種制度完全破壞了周禮而加以攻擊。

他曾兩次流亡到其他各諸侯國,企圖投靠這些國家的奴隸主貴族,以實現他維護奴隸制、復興周禮的反動政治理想。正如他自己所感嘆的:“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但是,當時以封建制代替奴隸制已成爲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前進的潮流,他那套政治主張,遭到了各國新興封建勢力的反對,一些諸侯國的統治者並不採納他的政治主張,最多也只是利用他擺擺樣子,像一個葫蘆,被人“繫而不食”。

所謂“周禮”,就是西周奴隸主統治者制定的,維護奴隸制的一整套經濟、政治制度和道德規範、禮節儀式等。其中心內容就是以奴隸主貴族的血緣關係爲紐帶的奴隸制的等級制、分封制和世襲制。這套制度,在孔子看來是最完美的,即所謂“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要復興這個“周禮”,這就是他所說的,“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

至於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他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處在臣這個地位的人,應該具備臣所應有的品行,得到臣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對待等。然而當時的實際情況已不是如此,孔子就想提出這個理想標準的“名”,來糾正那些不符合周禮情況的“實”。處在君這個地位的人,應該具備君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品行,得到君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對待。孔子這種以名正實的唯心主義觀點,就是後來所謂的“名教”。

孔子要求復興周禮,但不是完全因襲周禮。因爲完全因襲已不再能充分地發揮周禮的作用了,所以,他對周禮有一定的補充和發展,這就是他所說的對周禮的“損益”。他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這就是說,對周禮的瞭解不要停留在玉石絲帛這一類禮的形式上,雖然他對有些具體儀式和形式也是很重視的。另外,周禮的世襲宗法等級制度完全是“親親”的,孔子主張在維持周禮親親的原則下,在一定程度內實行“賢賢”作爲補充,這種“舉賢才”的思想是他對周禮補充和發展的另一點。

最後,他對周禮的補充和發展表現在加強思想統治上,用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爲政》)這就是說,用政令和刑罰這些辦法進行統治,只能懲罰犯上作亂於事後,即使可以一時避免犯上作亂的事繼續發展,但是人民並不認識這類事件的罪惡而感到羞恥,這類犯上作亂的事仍舊有一天可能爆發出來。對周禮的再一個補充和發展就是提出“仁”作爲禮的內容。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這就是說,一個不仁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周禮和實行周禮的。如果運用禮治德化和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就可以預防犯上作亂於事前,引導他們不敢想和不會想犯上作亂的事,人心自然歸服了。這也就是用德化來進一步充實和加強禮治,而仁就是所謂德化的具體內容。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系統發揮,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也是他的思想最具特色的地方。

二、孔子的“仁”與“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

孔子將恢復和鞏固周禮的統治秩序叫做仁。周禮是建築在宗法制度“親親”的基礎上,所以他非常重視孝、悌,強調培養人們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孔子關於仁的論述相當多,其中比較全面的論述是與顏淵的一段對話,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爲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進一步追問具體條目,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說:“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這就是說,孝和忠是統一的,族權和政權是統一的,孝於宗族長輩,就是忠於國家朝廷。實行了孝,因此也就是“爲政”,實現了仁的基本要求。

孔子在這裡首先說明仁的基本性質和內容,這就是約束自己的行爲使其符合於周禮的規範,一旦能做到這一點,天下的人都會公認他做到了仁。其次說明仁的一個特點,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覺的,是由自己決定的,並不依靠他人。最後進一步說明求仁的具體條目,也就是仁的另一個特點,這就是要達到仁必須在視、聽、言、動各方面全面地符合周禮,這也就是說,仁是一種全面的道德行爲。

所以有若概括孔子這種思想說:“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孔子所說的仁的另一個特點是爲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爲是自覺的、主動的。他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就是說明仁的自覺性的特點,實現仁依靠本人的決定和努力,是每個人完全可以做到的。

孔子的仁的又一個特點是說仁的行爲必須在視、聽、言、動各方面全面地符合周禮,這是講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說“仁”是一個人的生活的最高準則,是一個人的世界觀的全面修養的成果。孔子對於哪些品德近於仁,哪些品德不合乎仁、不屬於仁都有明確的論述。如他認爲“巧言令色鮮矣仁”。因此他要求每一個人不管在怎麼匆忙倉促和顛沛流離的情況下,都要時時刻刻追求這種成果:“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有時還應該用生命來實現和保衛仁,所以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個意義上的仁,孔子也叫做“道”,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爲“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纔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爲“爲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爲,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發揮爲“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爲“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爲“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衆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們的和諧發展,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爲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孔子強調實行仁的自覺性,目的是要人們自覺地去使自己的行爲符合周禮的規範。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具備仁的品德,又如何能去實行禮呢?所以,孔子宣揚爲仁的自覺性,也就是把奴隸制等級統治制度的“禮”這種外在的約束,通過“仁”的德行修養,變爲一種內在的、自覺的道德規範。一個人如何自覺地實現“仁”呢?孔子就提出了實現仁的簡易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是從積極方面說,自己有某種要求需要滿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這種要求需要滿足,這也就是所謂“忠”。

如果再從消極方面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我不願他人如何對待我,我也就不要這樣對待他人,這就是所謂“恕”。忠恕的綜合是爲仁的方法,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實現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實現了對他人的愛,所以孔子也說仁就是“愛人”。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衆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衆,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爲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爲主,以人爲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爲的發展狀況爲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爲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衆人格昇華、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爲,“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爲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孔子認爲孤立的、單一的因素不能構成完善的事物,只有多種因素,特別是對立因素的同意與和諧才形成完美的事物。他在認識事物時,要求通過研究這個事物在可能的發展趨勢中,就其不及和過頭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中合宜的地方。他在處理事物時,要求不要偏袒於某一種傾向,或與某一種人完全同一,而認爲應該調和不同的傾向,在各種不同的人之間進行調和折中。不然,就不能成爲德行高尚的君子,而會淪爲偏激的小人。孔子很推崇堯的“允執其中”的教導,由此提出了中庸思想。他認爲“過猶不及”,就是過頭和不及同樣不好,恰到好處纔是中庸。達到這種恰當的方法,是“和而不同”。保持矛盾對立面的和諧叫做“和”;取消矛盾對立面的差異叫做“同”。

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