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公元前4106—前4075年。
生卒年:公元前4135—前4075年。
出生地:臨猗(今山西運城市臨猗縣)。
即位於:祁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東南祁家河)。
遷都:雙池(今山西呂梁市交口縣東)。
年號:昌塊元年(丙申,前4105)。
———————————————————————————————————————
黃帝依昌塊,男,姓依,名昌塊(代用字),號軒轅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黃帝軒轅氏政權的十四任帝。
依昌塊爲黃帝軒轅氏姬姓後裔。其先祖因德才兼備,曾爲朝廷做出過重大貢獻,有功於黃帝政權,被封在解池(今山西運城盆地),賜姓爲依,與封在丹水的老童卷章、重黎氏爲同姓。
依昌塊生於黃帝軒轅氏政權江陽五年(丙寅,前4135),出生在本族的封地臨猗(今山西運城市臨猗縣)。
黃帝政權在十三任帝祁江陽執政時,國勢便已經日益衰退,逃亡在長江流域的三苗九黎族重新興旺起來,他們與東夷少昊集團聯合起來,不斷入侵黃帝軒轅氏政權的統治區域,迫使黃帝政權不得不將國家行政機構的首都遷回到黃河以北。
黃帝政權江陽三十四年(乙未,前4106),十三任黃帝祁江陽病逝於帝都龜城。祁江陽死後,黃帝政權各大族派都想繼承帝位。依昌塊以黃帝軒轅氏嫡系子孫的資格,與各大族的大酋長們論戰,最終擊敗羣雄,自立爲帝。
依昌塊即位後,放棄了帝都祁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東南祁家河),將帝都遷到了呂梁山以東的雙池(今山西
呂梁市交口縣東)。這裡是黃帝軒轅氏族的發祥地,西靠呂梁市,往東不遠就是汾水(今稱汾河)。當年黃帝族曾在這裡與九黎蚩尤氏進行過大規模的戰爭。如今蚩尤氏政權已亡,戰敗的九黎蚩尤氏族人一部分逃往冀東燕山深處,一部分逃往江南與那裡的同宗三苗族人結合在一起,這裡已經成了黃帝族的後方根據地。因此,依昌塊認爲,在這裡建都更有安全感。
依昌塊執政期間並沒有什麼作爲,由於黃帝族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國內的管理更加困難,黃帝的許多政令都難以落到實處。大多數貴族都只顧謀求私利,根本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黃帝政權昔日各族團結互助繁榮昌盛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而此時外族乘黃帝族衰敗,紛紛反叛,他們對黃帝族的進攻更加頻繁。黃帝政權黃河以南的疆域大部分被外族侵佔。
依昌塊三十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二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帝昌塊三十一年(丙寅,前4075),終年六十一歲。死後遺體葬在龍山(今山西呂梁市交口縣城東),帝號昌塊,尊號黃帝。
…………………………………………………………………………………………………
依昌塊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
前4105(丙申)…………元年……
前4104(丁酉)…………二年……
前4103(戊戌)…………三年……
前4102(己亥)…………四年……
前4101(庚子)…………五年……
前4100(辛丑)…………六年……
前40
99(壬寅)…………七年……
前4098(癸卯)…………八年……
前4097(甲辰)…………九年……
前4096(乙巳)…………十年……
前4095(丙午)…………十一年……
前4094(丁未)…………十二年……
前4093(戊申)…………十三年……
前4092(己酉)…………十四年……
前4091(庚戌)…………十五年……
前4090(辛亥)…………十六年……
前4089(壬子)…………十七年……
前4088(癸丑)…………十八年……
前4087(甲寅)…………十九年……
前4086(乙卯)…………二十年……
前4085(丙辰)…………二十一年……
前4084(丁巳)…………二十二年……
前4083(戊午)…………二十三年……
前4082(己未)…………二十四年……
前4081(庚申)…………二十五年……
前4080(辛酉)…………二十六年……
前4079(壬戌)…………二十七年……
前4078(癸亥)…………二十八年……
前4077(甲子)…………二十九年……
前4076(乙丑)…………三十年……
前4075(丙寅)…………三十一年……
…………………………………………………………………………………………………
(本章完)